首页 > 资料 >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发布于:2022-02-04 03:49:16 作者:

【精品】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科学教案3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彩球飘飘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气球的兴趣,并引导幼儿将一些传统的体育游戏创新出更多的玩法。

  2、体验创新的乐趣和合作游戏的快乐。

  3、注重在玩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气球若干、球拍、纸板、小棒、呼啦圈、书等。

  重点难点:体验创造性的运用物品进行体育游戏的乐趣和合作游戏的快乐。知道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可以变换花样的开展各种有益的游戏活动。

  活动过程:

  1、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手拿气球进入活动内做律动活跃气氛。

  2、教师提问:气球里面装着什么?(空气)用手摸一摸气球有什么感觉?(气球软软的`、很轻)气球会发出什么声音?(砰砰砰,像打鼓一样)如果用尖锐东西碰气球,气球会怎样?(气球会破掉)

  3、分给幼儿没有吹好的气球,请幼儿吹气球。

  4、游戏:气球发射。

  游戏玩法:让幼儿把气球吹足气,突然放掉气球,气球会飞快的窜到空中,让幼儿从中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5、引导幼儿想一想气球还可以怎么玩?(比如:用头顶球、用肩膀、用膝盖、用手、用脚)并让幼儿展示玩法。

  6、教师介绍工具,(工具有球拍、纸板、小棒、书等)请幼儿选择工具进行玩气球。

  7、在音乐的伴奏下做“过小桥运气球”的游戏。

  游戏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站在起跑线上。游戏开始,教师发出信号,各队的第一个幼儿向前先走过小桥(小凳子)然后单脚跨过障碍物(呼啦圈)抱起气球,按原路跑回,并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个,先跑完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

  1、跨越障碍物时单脚前行

  2、每个幼儿只拿一个气球

  3、接力的幼儿被拍到手后才能跑

  8、请幼儿说一说气球能变成什么?并让幼儿动手对气球进行画、粘、贴、拧等方法把气球变个模样。让幼儿自由发挥。

  结束部分: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继续玩气球。、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课程教材中冷与热单元的第二课《液体的热胀冷缩》。主要观察水及其他液体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情况的研究设计此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引导学生亲厉探究科学、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通过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采用不同方法的进行动手操作实验,比较液体的热胀冷缩会让他们很感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会用控制单个变量的方法进行对比的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同学开动脑筋,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初步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控制变量能力及动手能力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愉快地心情观察实验现象,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个别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归纳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过程。

  3、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实事求实的良好习惯,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及描述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学生能探究认识水等多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入

  2、魔术激趣,初步感知水的体积变化。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老师设问。

  2、学生实验。

  3、汇报、交流。

  4、板书课题。

  三、启发联想、拓展知识

  1、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联想其他液体是否也这样。

  3、分组实验并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石头的作用。

  2、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探索石头的作用。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提前让幼儿感受、观察石头2、各种各样的石头3、图片4、成品石头比如:石臼、假山、磨轮。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成品石头。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东西,我们一块数三下,吹起神秘的丝绸打开看看吧!

  2、欣赏各种成品石头

  (1)教师分别介绍石臼、假山、磨轮等等。

  (2)教师提问:这些东西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3、出示石头

  (1)昨天我们玩过的石头都有什么形状的?

  (2)昨天我们摸过的石头有什么感觉?(请每个幼儿都能感受石头的粗糙、光滑)

  (3)石头都有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石头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有三角形、长方形等等;颜色也有很多种有:红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头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讨论教师:石头都能干什么?

  5、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图片了解石头的作用

  6、出示石头小路

  (1)教师请幼儿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儿感受石头小路。

  (2)提问:你踩在小路上有什么感觉?

  7、游戏:“小小建筑师”

  请幼儿用石头搭东西什么都可以发挥幼儿想象力。

  活动反思: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