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发布于:2022-03-21 05:36:34 作者: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合集7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并能用唱名模唱感兴趣的旋律片段。

  3.能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并伴着歌声进行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

  《拍手唱歌笑呵呵》中长拍音的保持处理,唱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课间你们会和好朋友玩些什么游戏呢?

  (学生回答,有两种情况。)

  1.情况一:有学生回答“拍手游戏”。

  师:喔!老师也喜欢,谁来和老师玩这个游戏?

  (老师邀请学生游戏)

  2.情况二:没有学生回答“拍手游戏”。

  师:哇噻!你们的游戏太有意思了,花样可真多呀!下课后老师也想跟你们一起玩玩这些游戏,欢迎吗?

  (学生回答)

  师:现在,老师想邀请一位小朋友做一个游戏,谁愿意啊?

  (老师邀请学生游戏)

  二.趣味学歌:

  1.教师范唱

  师:这个游戏有趣吧!接下来老师要边唱边做这个游戏了。

  (老师邀请一位小朋友继续玩拍手游戏,同时范唱,学生听赏。)

  2.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师:你们想不想学着边唱歌边做这个拍手游戏啊?那就让我们每两个人一组,跟着老师来做一做、唱一唱吧。

  (师生活动:在游戏中学唱歌曲。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学唱。学生可以提出演唱过程中感觉困难的乐句,由会唱的同学帮助解决,如无法解决就由教师帮助,直至学会歌曲。)

  3.提高游戏难度,增加趣味性。

  (游戏熟练后,教师在钢琴上变换速度弹奏旋律,忽快忽慢,学生跟着节奏相应地做拍手游戏。)

  三.模唱歌曲:

  1.欣赏比较两首不同旋律的《拍手唱歌笑呵呵》。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一首歌,歌名也叫《拍手唱歌笑呵呵》,你们想听吗?

  (欣赏另一位作曲家颂今为相同歌曲谱写的歌曲)

  2.模唱歌谱

  师:小朋友,你们听了两首《拍手唱歌笑呵呵》,有什么发现吗?

  生:(歌词相同,歌谱不同)

  师:让我们来模唱第二首《拍手唱歌笑呵呵》歌谱。

  四.我的创造:

  师: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好玩吗?(好玩)更好玩的事还在后头呢!

  (教师播放英国“Stomp”乐队演奏的“手”的打击乐片段)

  师:这些动作和节奏都是可以自己即兴创编的,你们想学学吗?

  (组织学生分组创编“手”的打击乐)

  师:小朋友们个个都是音乐小天才,也能用一双手拍击出好听的音乐来,现在我们请各个小组来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互评。教师给优胜者颁奖。)

  五.小结

  师: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你。其实在我们的眼睛里,不仅有你和我,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人,我们要学会关爱别人,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人人都能成为好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初步萌发与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以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3、学习创编新的歌词,并在歌曲间奏处合拍地做动作。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歌曲磁带《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谈谈自己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上次我们学了一首‘朋友越多越快乐’的歌,知道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你觉得好朋友之间要怎样互相帮助呢?”

  二、学唱新歌。

  1、老师清唱,幼儿倾听。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就是“好朋友”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两位好朋友他们是怎么互相帮助的?”老师清唱一遍后问:

  (1)谁来说说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2)歌里还唱到什么?(哦,好,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你帮我来梳梳头小朋友说的真好,你们能不能把这首歌的歌词从头到尾完整说一遍呢?好,我们一起来……)

  2、老师清唱,钢琴弹间奏,幼儿倾听。

  师:下面请小朋友听我把这首歌再唱一遍,你们听听看,这一次你们听到的和刚才听到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老师清唱,另一位老师弹间奏)

  问:1、你听到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弹琴时有没有唱,为什么弹琴的地方我不用唱?(引导幼儿说出间奏)

  小结:在歌曲中有间奏的地方我们是不要唱的。

  2、这首歌里有几个间奏?(老师边出间奏谱边唱)我们再来听一遍。

  师:哦,这首歌里有两个间奏,你们能不能看着这个间奏的谱把它打出来呢?(引导幼儿说到拍手,)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我们在间奏的时候不用唱但可以用很多动作把它表示出来)

  3、跟着间奏做合拍动作,学唱歌曲。

  师:下面,我来唱歌词,到了间奏的时候,你们就来跟着音乐用动作做出来,好吗?

  师:小朋友真棒,如果你们能把这首个跟着琴声轻轻地唱出来,并且能在间奏的时候做动作,那就更好了,你们能吗?好,我们来试试。(老师和幼儿一起唱1~2遍)

  4、领唱和齐唱。

  师:上次我们学过了领唱和齐唱,谁记得领唱是怎么唱?齐唱是怎么唱的?今天我们就来用领唱和齐唱的方法来唱这首歌,你觉得这首歌什么地方应该领唱?什么地方应该齐唱?(现在我就请一位小朋友来领唱,唱前面两句,后面两句就由其他的小朋友来齐唱。)

  三、创遍歌词。

  师:小朋友真聪明,唱得真好,好朋友之间可以可以互相梳头、扣纽扣,好朋友之间还可以做什么呢?(我们把也把它唱到歌曲里去吧)

  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学会了唱歌还学会了编歌词,小朋友今天回去可以把你编的歌词放到歌曲里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

  2.能倾听音乐进行表演,遵守游戏规则。

  3.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小鸟和大象》小鸟和大象的头饰若干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用手的舞蹈,讲述故事《小鸟和大象》

  森林场景,教师用手的舞蹈来表演故事。

  教师:你看到了森林里面有什么?

  二、教师跟着音乐讲述故事,引出游戏主题。

  1.在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听一听是哪个小动物来了?播放音乐,你听到了什么的声音?(小鸟)

  2.请幼儿来说一说并学一学小鸟是怎么飞的?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鸟飞。

  3.再听听哪个动物又来了?(大象)大象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大象走着走着走到了森林里,小鸟听到了大象的“咚咚咚”的声音,吓得全都躲在了大树后面,大象走啊走啊走的累了,就躺下休息,忽然它觉得身上好痒,身上都是小虫子,小鸟看到了,该怎么办?

  5.大象得到了小鸟的帮助,对小鸟说“谢谢”,然后它们一起开心的玩。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当大象出来的时候小鸟全部都躲在大树后面,当音乐变化时大象觉得痒的时候,小鸟出来帮助大象。和幼儿一起来玩游戏,随着音乐的变化,一起来表演《小鸟和大象》。

  四、带上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角色进行互换。

  教学反思:

  通过音乐的变化让幼儿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了应如何“倾听”,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但在这次的活动中我有几点不足之处:1.幼儿人数太多,在听音乐学小鸟飞的过程中太过于集中。2.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给出的提示比较多,为了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提示应当少点。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首先通过一个故事让幼儿很容易就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并有了倾听的愿望,因此,在第二环节中让幼儿带着这一愿望进行第一步“听”的活动,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中更进一步地让幼儿在听的基础上表现出所听到的指令,我在这时发现幼儿对“听”己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便发出了较有趣味性的指令,更激起幼儿的兴趣,如:在音乐的变化中学习不同的动物的动作。以后将总结经验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提高倾听能力。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玩具进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进行曲风格。

  2、尝试简单的表演歌曲,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3、幼儿大胆的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等玩具,钢琴,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偷偷的跟葛老师说想跟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唱歌,你们欢迎吗?

  1、发声练习:

  教师弹唱钢琴曲:1-2-3-4-5(小猫怎么样叫)

  幼儿回答:5-4-3-2-1(喵喵喵喵喵)

  2、出示玩具(小狗,小猫,小汽车,小娃娃)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的玩具很多,他们都想一起出来玩,可是太挤了,那你们说应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他们有次序的出来玩呢?(排队出来)

  (二)、学唱歌曲

  1、教师介绍歌曲名称,幼儿学讲歌曲名,教师解释进行曲的意思,教师范唱。

  2、教师操纵玩具清唱歌曲一遍,提问:玩具们排好队在唱着一首什么歌曲?帮助幼儿记忆。

  3、幼儿听教师范唱后,每小节出示图谱帮助小朋友记忆。

  4、幼儿跟钢琴演唱歌曲之后,分角色演唱。

  5、教师提问:除了歌曲中唱到的玩具之外,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玩具也来了?跟着钢琴让幼儿把玩具名称演唱出来。

  (三)、尝试简单表演

  1、听钢琴,教师范跳动作一遍,引起幼儿学习动作的兴趣。

  2、教师跟幼儿一起跟着钢琴练习动作多遍。

  3、教师提问:除了歌曲中讲到的玩具以外,还有哪些玩具也来了?让幼儿把玩具名称唱到歌曲里再表演出来。

  (四)、结束:小朋友们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习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很神气的走到操场上去做游戏啊!

  四、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老师的肯定,以培养其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幽黙,风趣的特点,并对音乐活动感兴趣2、丰富词汇:颠倒3、学会演唱歌曲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谱,背景图一张,老鼠,狮子,大象,蚂蚁,小鱼,小鸟,公鸡,母鸡卡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律动做好

  二、练声:《小动物怎样叫》

  三、幼儿学唱歌曲1、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幼儿带着问题欣赏歌曲。

  今天动物园里来了很多小动物,小朋友认真听一听它们都是谁?

  (2)教师出示挂图操作,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小朋友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教师讲故事内容,解释"颠倒"的意思。引出歌曲《颠倒歌》

  2、幼儿看图谱跟教师诵读歌词。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图谱的内容。

  3、教师弹琴教幼儿唱3遍。要求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4、教师与幼儿看图谱完整唱一遍。

  5、幼儿听录音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初步认识前奏、间奏和尾奏。

  2、借助已有经验、PPT和教师的引导,创编歌词并演唱。

  3、在进行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歌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PPT、歌曲音频、雪花和雨滴纸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看教学挂图,理解第一段歌词的内容,学唱歌曲。

  1、出示PPT。

  教师:冬天到了,看看是谁在敲窗户?猜猜小雪花对大家说了什么?小雪花说话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和幼儿理解整理第一段歌词。

  教师做动作并提问:现在我和小雪花玩游戏,你们仔细听,我问了小雪花什么,小雪花回答了什么?(教师清唱第一段歌词)

  教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学唱第一段歌词。

  师:是谁在敲打我的门呀?

  教师:现在你们是小花、小草、小动物,我是小雪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现在我们交换,我做小花,你们做小雪花,我们来唱歌吧。要用好听的声音来唱。

  2、引导幼儿看PPT,理解第二段歌词内容。

  出示PPT,雪花融化了,春天到了,看看又是谁在敲窗户?猜猜小雨滴对大家说了什么呢?小雨滴说话的声音又是怎么养的呢?

  师幼整理第二段歌词。

  教师在手指上套上小雨滴纸偶并提问:现在我和小雨滴玩游戏,你们仔细听,我问了小雨滴什么,小雨滴回答了什么?(教师清唱第二段歌词)

  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学唱第二段歌词。

  教师:现在你们是小花、小草、小动物,我是小雨滴,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现在我们交换,我做小花,你们做小雨滴花,我们来唱歌吧。要用好听的声音来唱。

  3、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边做动作边带领幼儿用较慢的速度演唱。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对唱歌曲。教师:现在,一半小朋友当小雪花和小雨滴,另一半小朋友做小花、小草和冬眠的小动物。用对唱的方法来演唱。

  4、幼儿表演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幼儿自由表演。鼓励幼儿尽量根据歌词内容表演,在前奏、间奏和尾奏处做静止不动造型。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理发师》是一首适合幼儿角色游戏的情景性歌曲,歌词中表达的是理发店里的叔叔阿姨用剪刀、刷子等工具为顾客理发的情景。其中,“哎,就快剪好了”这一句表达的是理发师对顾客的对话状态,用肢体和眼神就可以很好地来进行角色表演。而中班幼儿是非常喜欢扮演角色的,本次活动将音乐和角色游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极大地引起幼儿兴趣,不仅能够学会歌曲《理发师》,还能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表演的乐趣,乐于参加音乐活动。中班幼儿在教师起音的条件下,能集体与单独歌唱,但是对于稍难的节奏可能还把握不好,因此,本活动运用图谱,帮助幼儿突破难点,学会XX|X

  的节奏类型并能用动作表现。

  二、活动目标:

  1.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学习XX|X的节奏类型并能用动作表现。

  3.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尝试与同伴合作扮演理发师和小顾客的`角色,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重点目标: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难点目标:学习XX|X的节奏类型并能用动作表现。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参观过理发店。

  (2)物质准备:音乐《理发师》、图谱一张、配班老师进行钢琴伴奏、两个半圆的座位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理解歌词,并突破难点节奏。

  1.师:理发店里有谁啊?

  2.师:理发师都用哪些理发工具呢?剪刀是怎么唱歌的?幼儿边做动作边有节奏地念“咔嚓、咔嚓”。

  3.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习XX|X的节奏。

  4.把歌词内容念一遍。

  (二)感受旋律,学唱歌曲。

  1.我们去理发店玩一玩。教师完整清唱一遍。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演唱一句,幼儿学习一句。

  2.理发师邀请一名幼儿扮演顾客,教师边唱边表演动作一遍。

  3.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两遍。每次唱完后,教师就对幼儿演唱情况给予反馈和评价。教师自然退位,幼儿用欢乐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角色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1.请两名幼儿示范表演理发师和顾客,然后全体幼儿演唱。

  2.前排幼儿扮演顾客,后排幼儿扮演理发师做一遍游戏。

  3.交换角色后再做一遍游戏。

  (四)活动延伸:

  1.在音乐表演区投放材料:音乐《理发师》、玩具剪刀、刷子,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2.投放玩具吹风机、梳子等工具,鼓励幼儿对歌曲进行仿编,并进行表演。

  附:

  歌曲《理发师》

  理发店的叔叔阿姨咔嚓咔嚓,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咔嚓咔嚓。

  哎,就快剪好了,拿起刷子刷刷刷刷刷刷。

  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小班音乐活动《合拢放开》。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等几方面进行我本次的说课。

  一、设计意图

  《理发师》是一首适合幼儿角色游戏的情景性歌曲,歌词中表达的是理发店里的叔叔阿姨用剪刀、刷子等工具为顾客理发的情景。其中,“哎,就快剪好了”这一句表达的是理发师对顾客的对话状态,用肢体和眼神就可以很好地来进行角色表演。而中班幼儿是非常喜欢扮演角色的,本次活动将音乐和角色游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极大地引起幼儿兴趣,不仅能够学会歌曲《理发师》,还能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表演的乐趣,乐于参加音乐活动。中班幼儿在教师起音的条件下,能集体与单独歌唱,但是对于稍难的节奏可能还把握不好,因此,本活动运用图谱,帮助幼儿突破难点,学会XX|X的节奏类型并能用动作表现。

  二、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设计意图,我从幼儿的认知、能力及情感三方面制定如下三条目标:

  1.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学习XX|X

  的节奏类型并能用动作表现。

  3.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尝试与同伴合作扮演理发师和小顾客的角色,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根据我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经验等的分析,本活动的重难点如下:

  1.活动的重点是: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活动的难点是:学习XX|X的节奏类型并能用动作表现。

  三、活动准备:

  为了达到我的活动目标,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参观过理发店。

  2.物质准备:音乐《理发师》、图谱一张、配班老师进行钢琴伴奏、两个半圆的座位

  如上的经验与材料准备都是基于本次活动目标与小班儿童的认知与动作发展的特点展开的。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成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谈话引出,理解歌词,并突破难点节奏;第二环节,感受旋律,学唱歌曲;第三环节,角色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第四环节,活动延伸。下面我来详细的说明一下各个环节设计的目标、达成目标的策略以及理由。

  (一)谈话引出,理解歌词,并突破难点节奏

  在这个环节的目标是引出活动内容,诱发活动兴趣,集中注意力以及知道歌词内容并将难点前置,为下一个环节学唱歌曲做铺垫。本环节采用的基本活动策略是谈话法和直观教学法,通过谈话法,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为学唱歌曲做铺垫。通过直观教学法,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突破难点节奏,为学唱歌曲做铺垫。设计缘由是基于中班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运用图谱,帮助幼儿突破难点节奏,运用谈话法,让幼儿在轻松地氛围中对歌词有所了解。

  (二)感受旋律,学唱歌曲

  在这个环节引导幼儿感受旋律,学唱歌曲。本环节采用示范模仿法、提问法和表演法开展活动。设计缘由是基于中班幼儿好模仿、好表演的特点,通过示范模仿法帮助幼儿学唱歌曲《理发师》,并结合提问法,让幼儿分句练习歌曲,并创设表演情境,让幼儿更好地学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

  (三)角色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这个环节主要目标是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尝试与同伴合作扮演理发师和小顾客的角色,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主要的活动策略是表演法。教师通过让幼儿进行表演,

  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巩固已学的内容。设计缘由是基于中班幼儿喜欢角色游戏的这一特点,创设表演情境,让幼儿能够体验与同伴合作边缘的乐趣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四)活动延伸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音乐《理发师》投放到音乐表演区,并投放了玩具剪刀和刷子,使表演的情境性更强,让幼儿能够在自主活动时巩固已学的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升,投放了吹风机、梳子材料,引导幼儿根据已有材料仿编歌曲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合作进行表演,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五、结语(简要说下方法)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是示范模仿法、直观教学法和表演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幼儿的模仿,帮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理发师》并能够运用动作来表现,结合直观教学法突破本次活动的节奏难点。同时,通过表演法,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已学的内容并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乐于参加音乐活动,使得整个活动在轻松氛围下进行。

  通过我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我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老师!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中班音乐教案

下一篇:圆的周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