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热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喜欢通过角色互动,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思考的欲望,续编故事情节,所以在设计过程,通过角色的演绎提问,完成整个过程。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废物利用。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模糊,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情节、环境,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合理想象故事情节,完整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了解稻草的用途。
3、废物利用,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有关稻草的常识。
2、稻草制品。如:草帽、草席、稻草人、草鞋等。
3、立体活动教具、头饰(小鸟、小兔、小姑娘)
活动重难点:
把没用的稻草变成有用的东西,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过程:
一、角色互动,引出故事: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漂亮,又暖和。可是,春天来了,唉,你们发现小白杨怎么了?(哭了)
1、我们一起问小白杨?(小白杨,小白杨,你为什么哭呀?)
2、请扮演小白杨的老师回答(春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可是我那件用稻草做的围裙还穿着,太热了)
3、谁来了?小白杨怎么问小鸟的?小鸟帮助它了吗?小兔呢?
总结:哎呀,小鸟、小兔都没帮助小白杨,它们那么热的天不需要围裙,怎么办呢?
二、设疑:教师引出讨论点
1、天越来越热了,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掉,它热得透不过气来,难受得腰也弯了,怎么办呀?(幼儿讨论)
2、老师有个办法:我来帮小白杨脱围裙,脱下的稻草扔在地上多脏,扔到小河里吧?(好吗?)那么放把火把稻草烧了吧,好吗?
总结:会环境污染的,扔到小河鱼会死,烧稻草的浓烟呛人。
三、扩疑(废物利用进行环保教育)
1、哎呀,老师的办法都不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你们想想稻草有什么用?
2、讨论稻草的各种用途,完整故事内容。
总结:你们想出办法是不是和这位小姑娘想得一样呢?完整故事内容,体验成功的喜悦。
3、现在小白杨怎么样了?(笑了)
四、扮演角色,体验成功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附: 故事:小白杨的围裙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件用稻草做的围裙,又漂亮,又暖和。
春天来了,小白杨还是穿着那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热呀。一只小鸟飞来了,小白杨忙问:“小鸟,小鸟,请你帮我把这条用稻草做的围裙脱了,好吗?”小鸟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天,我才不要呢!”一只小兔蹦蹦跳跳过来了,小白杨又问:“小兔,小兔,请你帮我把这条围裙脱了,好吗?”小兔摇摇头说:“不行,不行,这么热的夭,我才不要呢!”哎,天越来越热了,可是小白杨的围裙还是没脱,它热得直冒汗,热得喘不过气来,腰也弯了,他伤心地哭了,这时,正好来了一位小姑娘,小姑娘说:“小白杨,别哭,别哭,我来帮你!”她用稻草做了一顶草帽戴在头上遮太阳,用稻草编了一条草席,睡在白杨树底下,真凉快。嗨,这下白杨树再也不觉得热了,它舒服极了,高兴得笑弯了腰,连声说:“谢谢你,小姑娘!”
活动反思:
从这次语言活动设计中让我想起了以往我们开展的一些故事教学,结局是统一的,孩子们的“一百种语言”最后变成了一种语言,制约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革固有模式,此活动中我们就利用了动画对孩子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特性,让动画及声效的变换去引发孩子主动思考,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允许孩子们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将知识转换成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幼儿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将来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儿童诗,增强对诗歌韵律的敏感性。
2、感受我们的祖国真大,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
前期经验:对中国地图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一、看看中国地图——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1、师: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吗?
师:中国的地图像什么?
2、小结: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它在就像一只雄壮、美丽的大公鸡。
二、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了解南、北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况和活动
1、师:中国的最北方在哪里?最南方在哪里?(最北方:漠河,最南方:南沙群岛)
2、师:最北方和最南方的天气一样吗?
追问:零下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
那里的孩子又会做些什么呢?(最北方的地方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最南方那里则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随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卡。
小结:我们的祖国真大!当北方飘着雪花,人们在雪地上滑冰时,南方却盛开着鲜花,大人和孩子们在吃着西瓜。
三、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
1、结合小图卡,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师:听了这首诗歌,你们有什么感受?
3、师:这首诗歌是怎么赞美我们祖国的?
4、幼儿跟随教师朗诵诗歌。
5、小结:从这首儿童诗中,我们知道了祖国幅员辽阔。那么除了北方和南方有那么大的不同之外,东面与西面有什么不一样吗?关于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去动动脑筋找找答案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铅笔盒上的图画,通过想象,创编一个有情节的故事。
2、通过讲述活动和做推销员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及乐于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展开想象,组织语言,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铅笔盒,布置铅笔盒展销会会场。
2、幼儿课前设计制作购物券若干。
3、 投影仪与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入课题。
投影仪展示铅笔盒画面,教师示范讲述故事。
二、参观铅笔盒展销会,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带领小朋友到铅笔盒展销会地点准备参观。
2、交代参观要求,幼儿自由参观,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铅笔盒。
三、幼儿观察、想象,讲述铅笔盒上的故事。
1.提示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铅笔盒上的图画展开想象,编讲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讲述自编故事。
3.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自编故事,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四、推销铅笔盒。
给幼儿发放购物券,角色扮演,邀请客人参观并向他们推销铅笔盒。提示可从画面的故事、用途、使用方法等进行。
五、结束活动。
庆贺推销活动可成功,提醒幼儿爱护自己心爱的铅笔盒。播放欢快音乐,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听到的声音。
2、能对所听到的声音大胆想象并创编故事进行讲述。
3、感受听声音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声音已具有初步的分辨能力。
2、物质准备:与声音有关的八组课件(1)图片:拍手图片、小狗、电话、刮风(2)三组声音:① 哭声② 倒水声、喝水声③ 猫声、器皿破碎声、脚步声(3)四组声音:① 风声、雨声、走路声② 公鸡打鸣声、鸟叫声、老虎吼声③ 歌声、掌声、宝宝笑声④ 青蛙叫声、蛐蛐叫声、走路声。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模仿声音。
(教师依次播放图片,请幼儿模仿图片中物体发出的声音。)
1、谈话: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好看的图片,想看吗?
2、提问:图片上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二、听一听、猜一猜、讲一讲。
1、教师设问,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会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小朋友想不想猜一猜?"
2、播放一个声音,启发幼儿围绕这一声音进行想象。
(教师播放一个声音,鼓励幼儿对声音所表述的事情进行联想。如:播放一段哭声,请幼儿猜想并讲一讲:谁哭了?他为什么哭?)
3、播放两个声音,让幼儿进行联想。
(1)教师播放两个声音,鼓励幼儿对声音进行猜想。
(2)启发幼儿将两个声音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件所发生的事情。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讲述不同的内容。
4、播放三个声音,让幼儿进行联想与创编,并由此编讲一段故事情节。
(1)教师播放一组声音,鼓励幼儿对声音进行猜想。
(2)启发幼儿将一组声音联系在一起,大胆想象创编故事并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三、小小故事会。
1、教师鼓励、肯定幼儿创编的故事,把幼儿分成四组,并向幼儿发出挑战,"还有几组不同的声音,你们能创编出好听的故事吗?"
2、教师依次播放几组声音,请幼儿注意倾听。
3、请各组幼儿选择自己将要进行创编的一组声音,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分享。教师请每组幼儿选一个或两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组创编出来的故事,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与肯定。
四、我的故事我表演。
鼓励小组内的幼儿继续编讲故事,并给自己组编讲的故事创编名字,在将创编的故事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1、大班幼儿思维活跃,但有时要把丰富的内涵通过比较到位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2、由于借班教学,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活动点评:
1、活动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目标完成较好。
2、教师引导幼儿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看图感知和讲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学习用"金黄色"、"金灿灿"、"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等词语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有绘画和讲述的形式表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3.积极参与讲述,能耐心倾听同伴的讲述,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
《秋天的图画》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教师:今天,除了老师来上课,还来了一位动物老师,你们看它是谁?(熊猫)熊猫老师带来了它的动物学生,看它们来了。
出示ppt:熊猫、小猴子、小松鼠、小兔、小花猫。
教师:熊猫老师说:"今天,我们上节图画课,画一幅秋天的景色。"小动物们一听愣住了,秋天的景色该画什么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秋天应该画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可以画香香的水果,五颜六色的花朵。
二、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教师:小动物们听了你们的话,有了灵感,现在已经将画画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图一:
教师:这幅图画是谁画的?(小猴子)画的是什么?(苹果、梨子等)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完整话)这些水果看上去真好吃,看的叫人怎么样?(直流口水)幼儿用动作表示一下。
教师小结:这幅画是小猴子画的果山,黄黄的梨子,红红的苹果,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的叫人直流口水。
出示图二:
教师:这幅图画是谁画的?(小松鼠)画的是什么?(大树)你认识这些树吗?(梧桐树、红枫树)你们说小松鼠画的是秋天的景色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们看这些飘落的树叶像什么?(蝴蝶)幼儿用动作表示树叶向下落。
教师小结:小松鼠画的是树林。梧桐树变黄了,枫叶树变红了,像蝴蝶一样从天上飘落下来,真好玩呀!
出示图三:
教师:这幅图是谁画的?(小兔子)画的是什么?(花)这是什么花?(菊花)这些菊花漂亮吗?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请你来学一学菊花盛开的样子。
教师小结:小兔子画的是花园。美丽的菊花开放了,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真是漂亮极了!
出示图四:
教师:这幅图是谁画的?(小花猫)画的是什么?(玉米、稻田)他们分属于哪一类?(农作物)玉米是什么颜色的?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稻田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农作物等着谁来收割?(农民伯伯)教师小结:小花猫画的是田野。农作物成熟了,金黄色的稻谷,金灿灿的玉米,等着农民伯伯去收割。
教师:熊猫老师看见这些美丽的图画心情会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熊猫老师高兴地说:"秋天的图画,多么美丽呀!"
三、完整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老师把这四幅图编成了一篇散文叫《秋天的图画》我们听一听。
教师完整讲述散文教师:听了这首散文,你觉得秋天美吗?哪里美?
教师小结:秋天有黄黄的梨,红红的苹果,像蝴蝶一样飘落的树叶,千姿百态的菊花,这么美的秋天,你们想不想学。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讲述散文。
四、绘画结束:
教师:待会儿我们进班将这么美的秋天画下了,好吗!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实施,让幼儿看图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学习用"金黄色"、"金灿灿"、"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等词语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讲述的表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在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发现孩子的目光被紧紧的吸引住了,也能有感而发的讲述自己认识的秋天,并发现秋天的美。但在最后两幅图上我的图片效果做的不够好,不能使孩子清楚地感受到秋天田野的美。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主题:
如何表达自己? How do we expre ourselves?
单元名称:
一百种语言 A Hundred Languages
设计思路:本周是我们IB单元——“一百种语言”进行的第一个星期,正值“声音(说、唱)”这个探索范畴。我们班有许多来自各个国家的孩子,平时时而听到他们用本国的语言进行交流,而且孩子之间也会模仿几句,可见他们对各个国家的语言已经产生了兴趣,而且,班中家长的宝贵资源是非常值得我们引用的。何不把家长请到我们身边,和孩子们一同去发现、探究奇妙的世界语言呢!
活动名称:世界语言真奇妙!
内容与要求:
1、感受、体验学习各国语言的乐趣。
2、感知不同语言相应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材料与环境:
1、邀请家长代表穿着本国民俗的服饰,并让家长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文字卡。
2、让家长和孩子准备一首《小星星》的自国语言版本的歌曲。
3、老师准备“太阳”的图片,收集文字,人手一根星星棒。
过程与指导:
一、猜猜奇妙的语言
二、欣赏“太阳”不同的文字
1、出示“太阳”的图卡,邀请孩子试试你能用几种语言表达。
2、幼儿感知不同语言相应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三、我和妈妈一起学——“谢谢、再见”
四、欣赏《小星星》的各国语言版本的歌曲
五、孩子和妈妈一同舞动《小星星》(手持星星棒)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验作品的语言美和乐趣。
2、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大胆游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肥皂水、吹泡工具、录制配乐诗歌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吹泡泡,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幼儿自由吹泡,观察发现,互动交流。
师:我们大家一起吹一吹、看一看,你吹出的泡泡是怎样的?你可以用各种各样好听的话来形容一下。
3、欣赏、感受、理解诗歌,体验诗歌的语言美和乐趣。
(1) 完整欣赏、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师:“诗歌里说:小朋友吹出了怎样的泡泡?”
(2)分段欣赏,体验、理解诗歌的优美语言和游戏乐趣。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情景再现、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理解和体验。
(3) 完整欣赏,有表情地朗诵、表演。
师:“你们听了这首诗歌,感觉怎样?”
师生共同朗诵、表演。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到操场上再次吹泡,拓展想象,创编诗歌。
师:“小朋友还能吹出更有趣、更美丽的泡泡吗?”
引导幼儿吹一吹、想一想、说一说,创编诗歌。
附:散文诗《吹泡泡》
清晨,小朋友迎者金色的阳光,
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戏。
瞧,小朋友玩得多有趣――
一会儿吹出双泡泡,
一会儿吹出连环泡;
有的连成一串,
有的叠成一堆;
有的晃晃悠悠,
有的飘飘扬扬……小朋友对着太阳吹啊吹,
哈,满天的泡泡圆溜溜,亮晶晶,
五颜六色……美极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能运用想象力仿编诗歌。
2、培养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操作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3、各种小花伞把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猜伞
播放多媒体课件:
(1)教师在纸上画“︵”,问:你想这会是什么?
(2)在大的弧线下添画数个小的“︵”,问:它又有可能是什么呢?
(3)添画伞面伞柄。
2、感受理解诗歌。
(1)你们有伞吗?下雨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用伞来避雨。
(2)观看flash,提问:今天天气真不错,小鸟、青蛙、蚂蚁都出来晒太阳,可是突然,天下起雨来,这下可怎么办?
提示性问题:那动物们可以找一把伞来避雨吗?他们用什么做自己的伞?
(3)观看flash完整地倾听诗歌。
3、仿编诗歌
(1)启发性思考: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呢,他们会撑什么伞呢?
(2)幼儿在一首音乐的时间内自由添画一把伞。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提问:你为谁找了一把什么伞?你能用好听的句子来说吗?(将幼儿的画放到黑板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编的诗句,对幼儿合理的想象、大胆的仿编给予鼓励。)
(5)仿编诗歌。我们也把他们编到诗歌里去?
4、师幼一起撑伞到外面玩
(1)出示伞,提问:伞除了可以避雨还有什么作用呢?(防晒)
(2)教师提议:今天的天气不错,我有个好提议,我们一起撑着伞到幼儿园里春游一翻怎么样?
(3)引导幼儿创编“小花伞是小朋友的伞”,边念诗歌边到户外去。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向家长了解马蹄笋生长环境及营养;马蹄笋可以做成笋干、笋罐头等笋制品。
材料准备:
马蹄笋图片、玩具马,实物马蹄笋、马蹄笋干、马蹄笋罐头。
活动过程:
1、猜谜,激发兴趣,引出谈话的话题。
谜语:小时层层包 大时节节高 初生当菜吃 长大成材料(竹笋)
2、借助马蹄笋实物、图片,自由谈话。
提问:小朋友们好,你们见过这笋吗?你知道它生长在哪里?哪个地方的马蹄笋最多?你们吃过吗?这笋的形状像什么?
幼儿分小组观察马蹄笋并自由交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马蹄笋的外形特征、回忆吃过笋的味道及家长有说过有关马蹄笋生长环境及营养,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谈话。
引导语:马蹄笋是你们熟悉的山珍特产,很多小朋友的家里都种有马蹄笋,把你知道的有关马蹄笋的知识告诉小伙伴。
3、集中谈话,引导幼儿在集体前大胆地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马蹄笋的知识。
提问:你们知道马蹄笋名字的由来吗?
先请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前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马蹄笋的知识,教师点评并鼓励其他幼儿积极介绍。
提醒幼儿专心倾听同伴的讲话,了解别人说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说;鼓励幼儿说和别人不一样的内容。
4、拓展谈话内容。
引导语:马蹄笋营养价值丰富,你打算怎样做出更美味的马蹄笋?如果你是家乡的笋农你会用什么办法种植出又大又好的马蹄笋?
引导幼儿运用新的谈话经验,拓展谈话活动。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给家长讲 “马蹄笋”名称的由来。
领域渗透:结合科学领域“马蹄笋干制作或马蹄笋罐头的制作”开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