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关于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知道安全乘车的道理。
2、掌握乘车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初步了解乘车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能让幼儿知道安全乘车的道理。
活动难点
能让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乘车时不规范的行为。
活动准备:
安全挂图、公共汽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汽车图片,谈话引出内容。
你坐过汽车吗?坐车时应注意什么?
二、出示挂图。
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并加以讨论,重点了解乘车时应注意的事项。
三、总结,教育幼儿乘车应注意安全。
问:那么,在乘车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
1、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讲出正确的做法。
2、教师总结:如乘车下车都应该排队,不把头、手,伸出车窗,不在车上乱跑动、不吃带棍状的食物等。
活动反思:
今天下午我们班开展安全活动——《安全乘车》。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挂图引导幼儿讨论:乘车应注意什么安全?由于这种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这一话题一展开讨论,幼儿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纷纷说出自己的乘车经验。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乘车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借此契机,我利用幼儿的椅子,组织幼儿玩《安全乘车》的游戏,我当司机,把幼儿的椅子排成两排当公共汽车的座椅,游戏时提醒幼儿乘车时应注意什么安全,这样的游戏把幼儿的激情顿时提高起来。游戏中,幼儿既体验了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乘车的安全,整个活动效果非常好。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本次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危险物品。
2、教育幼儿不碰危险品!做到不玩、不接近危险物品,不做危险的事。
3、又而掌握和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公开课PPT《不碰危险品》安全课件
2、小朋友玩危险品受伤图片动画
3、各种危险品图片和一些实物图
4、安全故事一则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中的图片,带领幼儿进入本次活动,请幼儿仔细观察。
(1)看完图片后,你知道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
(2)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他们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3)为什么有个小朋友会哭?是什么让小朋友哭的?
图中两位小朋友正在剪纸做手工,但是两个小朋友却互相拿着比比划划,有位小朋友不小心被剪刀划伤了手指,看到血流出来了,那位小朋友哇的一声就哭了!
剪刀很锋利,我们不能自己拿着剪刀剪纸,更不能拿着剪刀打闹,不然锋利的剪刀就会划伤我们的手指,会流血会很痛!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1)除了刚才画面中的剪刀之外,还有哪些是我们小朋友不能随便碰的呢?
(2)尖锐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铅笔等。
3、教师出示各种危险品实物,让幼儿更直观感受到危险的感觉。
(1)教师讲解完危险品实物之后,出示课件中的危险品图片,让幼儿寻找危险品。
(2)就在刚刚一些危险品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为了把他们抓起来,我们快一起来找它们在哪里吧!
(3)本环节可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能分辨危险品,对不安全的预见能力。
4、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要怎样避免受伤呢?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1)当我们要做手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使用剪刀?在家做手工剪纸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2)小刀很危险,我们能不能把小刀当玩具玩呢?
(3)鼓励幼儿讨论预防受伤的方法。
5、教师引导幼儿大方谈论自己以前受伤后是怎么自救的?。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幼儿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正确方法。
2、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玩法。
五、家园共育内容
家园共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六、活动总结
因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篇3
目标:
1.体验宣传画的含义和作用。 2.了解上下楼梯的安全注意事项,尝试用变涂色边说的方式制作宣传画。
准备:
自制PPT、油画棒
过程:
1. 图片导入(一张哭的幼儿图片),激发兴趣
师:你知道图片里的宝宝为什么哭吗?
师:(马上出示楼梯图片)教师演示幼儿不好好走,从楼梯上滚下来的情景。
教师小结:原来这个小朋友上下楼梯的时候在玩,小眼睛不看前面…才会从楼梯上摔下来,所以他哭了。
2. 根据图片信息,幼儿讨论
师:你们知道上下楼梯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吗?
师:上下楼梯要慢慢走,不能推、不能挤、不能跳,要一格一格的走。
3. 幼儿操作(涂色:七彩楼梯),教师提作画要求。
师:我们小朋友刚刚看到的那些图画都有一个名字叫宣传画。宣传画是要让小朋友能简单明了的了解图画中所表达的意思。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宣传画,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好吗?
师:在你们制作宣传画前,老师有要求哦。请在规定范围内作画,不要涂到外面,画面要干净整洁,涂色要均匀。我们要给楼梯涂上颜色,告诉小朋友上下楼梯要慢慢走…边涂边说:一格一格往上走。
4. 幼儿宣传自己的作品
师:请几位宝宝来跟我们宣传一下你的宣传画吧。告诉我们,你所画的宣传画要表达什么意思?
5. 延伸
师:请小朋友们带上你们的宣传画作品,我们一起去幼儿园的楼梯上去贴出来,给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看看,这是我们小班小朋友的宣传画,告诉他们上下楼梯要安全。
一二一,行楼梯。手扶好,靠右行。不蹦跳,不拥挤。上下楼梯有秩序,安安全全是第一。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务。
2、乐意与同伴一起制作小药箱。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药盒的纸。
活动过程:
1、案例分析:
(1)教师讲述实例:牛牛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时妈妈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我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牛牛拿起药想吃。
(2)引导幼儿讨论:牛牛能吃这种药吗?卫什么?
2、教师讲解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3、引导幼儿讨论:怎么吃药才是安全的?
4、制作小药盒:每位幼儿制作一个小药盒,贴上标记。让幼儿将自己的药放在这个药盒中,以确保吃药的安全。
教学反思:
一开始先让幼儿听了两例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实例来提醒幼儿,首先让幼儿意识到吃错药的危险性。然后发生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中班幼儿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药的常识。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吃药,因为幼儿还不能看懂说明书之类的,所以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医生或者大人的监督下才能用药。
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很正确。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认识各种危险动作。
活动准备:
搭配小种籽「啊!小心」、故事情境图卡、手偶。
活动过程:
1老师拿着故事情境图卡和手偶一边讲述自编状况剧,一边提出问题让幼儿想想该怎么处理,状况剧如下:
(1)豆豆的妈妈在厨房煮饭,豆豆一个人在客厅里玩玩具,当他想要柜子上的洋娃娃时,该怎么做?
(2)妈妈到客厅接电话,豆豆走进厨房发现水滚了,这时豆豆该怎么做?
(3)豆豆肚子饿了,他在客厅的桌子上发现一瓶长得很漂亮的药,豆豆可以拿来吃吗?
(4)豆豆在桌上看见爸爸的打火机,豆豆想过去拿来玩,这样对吗?
(5)豆豆和妈妈玩捉迷藏,豆豆躲进妈妈的衣柜里,让妈妈找不到他,想想看豆豆可以躲到衣柜里面吗?还是他可以躲在哪里?
2、幼儿讨论:
(1)当自己在家中时,若自己爬高拿东西会有什么危险;(2)随便吃药呢?玩打火机呢?玩插座的洞洞呢?水滚了,怎么办?
让幼儿设想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引导幼儿想出解决的方法。
3、请幼儿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平时遇到过什么危险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请幼儿将正确的处理方式说出来。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小老鼠过马路游戏情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声音,进一步了解马路上的危险。
2.倾听和模仿故事中的各种声音,理解过马路的合适时机。
活动准备:
1.挂图第21号。
2.老鼠玩偶。
3.自行车铃或小铃、皮鞋,会发出音响的遥控汽车或可挤压发出声的橡胶玩具;鼓、三角铁、沙球等。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想要过马路教师出示挂图,一天晚上,小老鼠走到马路边。
天黑乎乎的,看不清楚。怎么过马路呢?有车子行驶的道路很危险哦!小老鼠想,自己的耳朵很灵,可以听声音呀。小老鼠竖起耳朵仔细的听声音,它在马路上听到了哪些声音呢?我们来当小老鼠的耳朵,仔细听听马路上的声音,告诉它听到什么样的声音时不能过马路,听到什么样的声音时应该赶快过马路。
二、仔细听,什么时候过马路教师操作老师玩偶,做出侧耳倾听的样子,同时引导幼儿仔细听声音是从哪儿来的。
教师以象声词表现汽车正在开过来:“嘀嘀嘀,呜......”小耳朵听见什么声音了?这时候小老鼠能够过马路吗?为什么?(不能过马路,汽车开过来了。)教师继续操作老鼠玩偶,做出侧耳倾听的样子,同时以象声词表现自行车过来的情形:“嘀铃铃,嘀铃铃.....”或电动车正在过来以及紧急刹车的情形。这时候,小老鼠能够过马路吗?为什么?(不能过马路,自行车、电动车过来了)小老鼠站在人行道上一直不能过马路,它想要是有人走过来,会踩着自己的。教师示意幼儿仔细聆听,并以指尖敲击桌面的音响(活用高跟鞋敲击地面),表示人行道上有人走过来:“哒哒哒,哒哒哒.....”这时候,小老鼠应该过马路吗?(应该赶快躲到人行道的一边,有人过来了)
三、帮助小老鼠过马路教师结合挂图重复听觉情景,要求幼儿仔细聆听,并根据马路上的声音及时提醒小老鼠。
如:汽车来了,不能过马路;有人来了,赶快躲到人行道的一边。教师一边演示老鼠玩偶,一边以象声词或各种音效那个象征性的表示马路上的声音;同时,示意幼儿安静下来,及时提醒小老鼠。教师请三个幼儿根据情景语言提示进行表演。一幼儿操作遥控汽车表示汽车来了,一幼儿操作小铃表示自行车铃,一幼儿操作皮鞋表示有人来了。其余幼儿扮演小老鼠。情景语言如下:一天晚上,小老鼠走到马路边的人行道上,天黑乎乎的,看不清楚。小老鼠想,自己的耳朵很灵,可以听声音啊!于是小老鼠竖起耳朵仔细的听声音,它听到自己车的声音,赶紧不动;它听到汽车的声音,赶紧不动;它听到皮鞋的声音,赶紧躲到人行道的一遍。过了一会,它听到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就赶快过马路。(幼儿起来用小碎步表现小老鼠过马路的脚步声。)教师可以换换情节,如:小老鼠知道快要下雨了,再不过马路,自己会淋湿的。此时,可以运用象声词或铁三角。沙球、鼓等乐器分别模拟雨声,风声,雷声等音响来表现。
教师:
在马路上我们要时刻注意安全,听听声音从哪里来,要学会保护自己。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而吃进肚子里。近阶段幼儿园吃药的小朋友人数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有些幼儿看见别人吃药也会觉得很好玩,也有的幼儿感觉到老师喂药是和老师一次亲近的机会,因此出现有的小朋友在不生病时也拿一些药来吃,针对这些事件,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一些药品的常识和吃药的安全,以此来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把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我设计了这个《吃药安全》的安全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
2、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多服或误服,了解多服或误服的危害性。
3、分享制作小药箱的快乐。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小药箱的材料:纸,固体胶,剪刀,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春天来了,天气一会热,一会冷,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们的小药箱里都放着各种各样的药品。这些药呢,都是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拿来给老师的,然后老师帮小朋友们做好服药记录,饭后给小朋友按量服用,这样小朋友就不会吃错药了,可是有一个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却乱吃药,下面就让老师给小朋友们牛牛乱吃药的故事。
二、教师讲述实例,引导幼儿分析实例
1、教师讲述实例:牛牛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时妈妈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我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牛牛拿起药想吃。
2、幼儿讨论:牛牛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吃药必须在大人的看护下吃药
(2)因为病情不一样,上次是感冒,这次是肚子不舒服
(3)吃下去会中毒的。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但不能乱吃药、乱用药,用错了药、吃错了药,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3、如果你是牛牛,你会怎么办?
(1)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2)叫邻居的叔叔阿姨带你去医院。
(3)打120。
三、教师讲述乱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1、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要听医生的话,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2、请幼儿当医生,说说怎样吃药才安全?
四、制作小药箱
1、教师引导幼儿收集一些纸箱。
2、与幼儿一起制作小药箱。
活动反思:
一开始先让幼儿听了两例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实例来提醒幼儿,首先让幼儿意识到吃错药的危险性。然后发生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中班幼儿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药的常识。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吃药,因为幼儿还不能看懂说明书之类的,所以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医生或者大人的监督下才能用药。
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很正确。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交通标志作用大,初步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能与同伴进行合作学习。
3、让幼儿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并能画出一些简单的标志。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重点是让幼儿感受交通标志作用大。
活动难点:
是幼儿自己能画出简单的标志,并说出其代表的意义。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马路、十字路口处寻找和观察各种交通标志;
2、请家长协助幼儿搜集有关交通知识的资料;
3、图片:常见的交通标志、故事《神奇的小警服》。
4、彩笔、纸。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神奇的小警服》引出课题。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后,提问:故事中的小猴子怎么了?过马路为什么要走斑马线?什么是交通标志?
评析:活动的开始,老师先用故事让幼儿知道斑马线是一种交通标志以及交通标志的含义。因为故事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故事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都能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2、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及重要性。
(1)出示红绿灯标志、人行横道标志,引导幼儿说出其名称及作用。
(2)用互动谈话的形式请幼儿说说自己都见过那些交通标志,它们都告诉我们什么?
评析:利用活动前幼儿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代表的意义,再通过谈一谈交通标志的含义及作用,让幼儿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请幼儿画一画自己感兴趣的标志。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交通标志,知道了它们的重要,现在就请小朋友画一画你喜欢的标志,然后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的名字,还有我们平时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评析:通过画一画自己感兴趣的标志,说说它的名字和作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的标志的作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4、设置交通标志栏。
师生共同将老师准备的标志图、幼儿画的标志及家长协助收集的交通标志,组成专栏贴于墙上,引导幼儿进行观赏、交流,加深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反思:
师生共同设置标志栏,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赏,加深对交通标志的认识的同时,使幼儿知道这些标志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急于想去探索与体验,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安全。春天的到来,天气一会热,一会冷,很多小朋友感冒生病时会把药带到幼儿园让老师给他吃,有些幼儿看见看看我们的小药箱里放着五颜六色形态不一的药品,觉得别人吃药很好玩,回家叫妈妈也往幼儿园给他带药,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一些药品的常识和吃药的安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幼儿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所以我设计了此次安全活动——《安全用药》。
【活动目标】
1、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以乱吃药。
2、通过在小医院的情境中互相讨论,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收集一些常见的药品:创口贴、含片、板蓝根、感冒药、退烧药、眼药水等。白大褂、听诊器。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大森林里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厉害,于是它到森林小医院想找象医生看一看,可是象医生去给小鹿输液了没在家,请小猴子给它看门,小猴子看着小松鼠难受的样子,便从药柜里拿了一盒药说上次我感冒时象医生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你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
提问:
(1)小松鼠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幼:不能,因为吃药必须让大人看着。
幼:因为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
幼:吃下去会中毒的。
(2)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随便找药吃吗,应该怎么做?
幼:不能,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幼:叫自己认识的邻居带着去医院。
幼:打 120。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
2、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
出示红药水、创口贴:这个红红的水有什么用?这个胶布又有什么用呢?( 磕破皮擦的,贴伤口的。)
出示眼药水:这个小小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眼睛不舒服时点的眼药水)
3、幼儿共同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
(1)要听医生的话。
(2)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小结:不同的病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生病乱吃药,病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病吃药,反而要生病。最好的方法是对症下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要是不知道生的什么病,应该到医院找医生看。
4、观看图片,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教师出示关于药品的是非图片,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
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眼药水可以解除疲劳。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药。
5、情景表演《小医院》
现在一起到我们班“爱心小医院”请小朋友们分别来当医生和病人,看小医生开的药对不对,看谁能当个合格的小医生。
【活动反思】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安全用药》这个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我们中班的孩子对生病时该怎么办,他们的脑子里都是很清楚的,孩子们都会说,要吃药,看医生,打针,打点滴等。但生病时药怎样吃才安全,这个意识还是不强。所以,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在以后的有关于安全主题的活动中,或者在平常的谈话中,应该让孩子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以此来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这样能更好地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对已有经验可以更加丰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