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有关中班教案范文合集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看图、讨论、理解春的内容。
2、能用语言、绘画抒发情感。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绘画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抒发对春的情感、提高语言能力和绘画能力
难点:能用绘画表达对春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大挂图、大字卡
2、幼儿用书、录音带
3、相关春天的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活动过程
(一)春天走来了
①出示大挂图,请幼儿看图说话;
老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看见了什么?”
幼儿:“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小朋友”
老师:“柳树到了春天有什么变化?什么颜色?小鸟在干什么?春风吹过来,柳条怎样回荡?什么花儿开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其它事物的变化,并逐句引出儿歌
老师:“小朋友说得对,你们看柳条发出嫩绿的新芽,在春风中来回的荡漾,小鸟高高兴兴地唱起了歌,桃花也开满了枝头,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
②播放录音,老师带领幼儿欣赏、朗读儿歌
(二)字宝宝乐园
① 请幼儿打开书,边听录音边用手指划读
② 玩字宝宝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老师:“咦?怎么儿歌中有的字宝宝不见了呢?原来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呢。”请幼儿一起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字宝宝××就回来;哈哈,××回来了!”
(三)绘画
①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春天的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②讨论春天的美景,启发幼儿扩展思路,并用画笔画出更多春天的景象、春天的颜色。
③ 指导幼儿初步构图,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的简单画法等。
活动延伸
① 请家长周末带幼儿春游,发现更多春天的秘密。
② 老师和幼儿一起布置增添有关春天的图片。
③ 带领幼儿播种各种种子,观察其生长过程。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抢椅子”游戏颇受大人和孩子欢迎。在“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个活动中,我将这个游戏作了一些调整,适度地处理好了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创新和继承的关系
调整后的游戏既保留了“抢”这一竞争的形式,又避免了游戏者被“淘汰”的遗憾,使全体幼儿自始至终都能饶有兴味地参与活动,游戏的目的更明确,方法和手段灵活多变。
二、丰富性和单一性的关系
调整后的游戏,其教育功能得到了拓展。过去的听信号抢椅子,重点在于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而现在的着眼点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不仅锻炼幼儿反应的灵敏性,还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整体和个体的关系
调整后的游戏在人多椅子少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幼儿想方设法采用挤一挤的方法,使大家都有位子坐,最后在十分拥挤、幼儿不可能全部坐下的情况下,鼓励幼儿进一步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终于想出了妙计,人人前胸贴后背,坐成密集的一路纵队。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又想办法克服了坐不稳的困难。因此,调整后的游戏不仅使幼儿发展了动作灵敏性,体验到了成功,也品尝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另外,调整后的游戏突出一物多用,促使师幼共同开动脑筋,设想出令人惊叹的叠坐方法。减少了搬运和布置器材的时间,提高了活动的密度。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听信号抢位子游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敏性以及速度和力量。
2.想办法克服人多位子少的困难,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椅子,在场地上画一条线。
活动过程:
一、游戏:抢位子
1.幼儿面对椅子在线上站成一列横队,当听到哨声和看到教师做交换位子的手势时,幼儿快速奔跑至相距4米远的椅子上坐下,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当再次听到语言提示和看到交换位子的手势时,幼儿快速从椅子上站起来,跑回相距4米远的线上,还原成一列横队
2.教师反复使用语言提示和交换位子的手势这两种信号,幼儿根据信号交换位子。
指导要点:逐步加快信号的交替速度,使幼儿对两种信号的反应时间更短,奔跑速度更快(重复数次)。
3.用听觉来分辨有效信号和无效信号。
指导要点:告知幼儿拍掌三次为交换位子的有效信号。
(1)教师使用语言指令,用夸张的声音来迷惑幼儿,例如“123”“预备跑”“开始”等无效口令。
(2)教师用不确定的击掌次数来迷惑幼儿,如用拍一下手、拍多下手、拍两下后突然停止等方式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听辨力,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4.用视觉来分辨有效信号和无效信号。
指导要点:提示幼儿以教师伸出三个手指为交换位子的有效信号。
(1)教师用一只手快速交替出现手指的方法来迷惑幼儿,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用两只手共同快速出现三个手指的方法作为交换位子的有效信号。
5.用多种感官有效辨别各种信号。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用眼看、耳朵听,并迅速反应。
(1)教师发出口令、击掌一至两次、伸出两个手指等无效信号,有效信号仍是三,即当教师伸三个手指或击掌三次、喊“3”的数字时,幼儿必须快速反应奔跑至另一处坐下或排队。
(2)教师综合运用其他各种交换位子信号。例如教师报出“5-2”“1+2”“1+1+1”“4—1”等算式,只要答案是3,幼儿必须马上交换位子。如果是“2+2”或“4-3”等答案不为3的算式,则幼儿不能交换位子。
二、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1.每次换位后,适当减少椅子一至两张,鼓励幼儿相互照顾,启发幼儿想办法,以便全体幼儿都能坐下来。
师:现在我拿掉两张椅子,这次抢位子有一个要求,大家不仅要自己抢到位子坐下来,还要想办法帮助没有抢到位子的小朋友坐下来,不能让一个小朋友站着,否则算全体失败。(幼儿尝试。)
师:你们是怎么帮助没有位子的小朋友坐下来的?
师:原来大家可以挤挤坐。这个方法真好。下面我要继续拿掉椅子,一直到你们挤不下去为止。
(教师继续减少椅子,直到孩子们并排靠拢无法坐下。)
师:现在还可挤下吗?实在是坐不下了,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把这几张椅子排得长一点?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坐下更多的人了?(幼儿尝试把椅子排得稀一些,使大家都能坐下来。)
师:这样每个人占有椅子的位置都少了,所以就坐得下了。
2.尝试三个幼儿坐一张椅子。
师:如果三个小朋友只有一张椅子,用什么办法让大家都坐下来?(三个人分三边一起坐在椅子上。)
师:三个人分别坐椅子的一边,这个方法不错。还有其他办法吗?
师:三个好朋友的屁股不一定都要碰到椅子,但必须是坐下来的,有什么办法呢?
(教师提示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叠坐,互相拥抱,在横向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想办法增加纵向空间,完成任务。)
3.尝试6个人坐一张椅子。
4.尝试数个十名幼儿坐一张椅子。
三、放松活动
绕场慢跑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和乐器,敢于大胆尝试表现乐曲的节奏。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初步协调一致演奏。
重点:指导碰铃和木鱼的轮奏。
难点: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初步协调一致演奏。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铃鼓、碰铃、木鱼;伴奏准备:钢琴、录音机、乐曲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伴随《小红帽》作音乐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音乐兴趣。
2、带领幼儿做节奏游戏,巩固幼儿对几种常见节奏型的熟悉。(小朋友们,今天在上课之前,张老师先来和小朋友们做一下节奏游戏,拿出你们的小手咱们准备好…… 咱们平时小朋友在玩节奏游戏时从来没想过节奏游戏中出现了几种节奏?那么咱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吧?既然小朋友们拍得那么棒,老师就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咱们今天来搞一个演奏会。演奏会就一定要有音乐 ,拿这首歌曲就是咱们刚才从外面进来时听到得曲子是什么呀?你都想到了歌曲里有谁呀?)
3、教师播放歌曲小红帽,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及拍子的特点,并伴随歌曲打拍子。(现在老师想给小朋友再放一遍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什么感受?几拍子?拍一拍试试)
4、听声音辨别乐器。
5、出示乐器图谱,组织幼儿分声部徒手打击节奏型。(全班幼儿、钢琴伴奏)
(今天三种乐器和小朋友一样,来参加这次演奏会,咱们看看他们在哪里?)重点指导碰铃和木鱼的轮奏。
6、幼儿伴随音乐,合声部徒手打击节奏。(伴随音乐两遍)
7、组织幼儿分声部练习手持乐器打击节奏。(小朋友们刚才演奏的不错,只不过有个别小朋友有点不齐,咱们拿乐器试试。)
8、幼儿伴随音乐,合声部打手持乐器击节奏。(伴随音乐两遍)
9、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幼儿听看指挥进行演奏,尽量和小朋友演奏一致。)
10、面向观众演奏。(今天的音乐会小朋友们演出的非常成功,咱们跟台下的观众老师来一个谢幕)。
11、结束: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演奏出好听的声音,不只这些乐器,比如咱们班里结构区的小木块、酸奶瓶装上小豆子等,咱们和张老师一起去寻找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在中班主题《常见的用具》背景下的一个活动。剪刀,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工具。在前期活动中,孩子们也收集了一些不同用处的剪刀,老师也适当提供了一些剪刀让孩子观看、从而去收集关于这些剪刀的用处。本次活动是一个交流分享的过程。分享同伴的经验、分享老师的经验,在分享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剪刀的不同用处,从而去体验剪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本次活动共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分享同伴关于不同剪刀所具有不同用处的经验。第二个环节是分享老师的经验,修剪灌木剪刀和管子剪刀。这两种剪刀是孩子生活中不常见的,因此老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实物操作,让孩子去认识这两种剪刀的用处,从而拓展孩子的经验。第三个环节,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目标选择了是和不是的分类。在是与不是的分类中巩固孩子对于各种剪刀用处的经验。
活动目标:了解剪刀的不同用处,体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的各种剪刀、园林剪刀及多媒体影像、管子剪刀、各种剪刀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分享同伴经验
1、出示文字“剪刀”,这是什么字?
2、你们认识哪些剪刀?它有什么用?
3、总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剪刀,它们的样子不一样,用处也不一样。
二、 分享老师的经验
1、出示实物:园林剪刀,看到过这种剪刀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猜猜它是剪什么的?
播放录像:现在知道它是剪什么的?有了它,花草树木的造型就更漂亮、更丰富多样了,我们城市的也变得更美丽了。
2、出示管子剪刀:这种剪刀看到过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知道它是剪什么的?
演示后总结:它是一把管子剪刀,有了它,圆圆的管子剪起来也变得非常容易。
3、总结: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剪刀,这些剪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方便,但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我们小朋友,因为剪刀是一种很锋利的工具。
三、 分类
所以,今天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很多剪刀的图片,你去选择一把你最喜欢的剪刀图片。
1、选择好了,请你想一想,你的剪刀是用来剪什么的。
2、是给病人开刀用的剪刀请拿着图片,站在“是”的这面,不是给病人开刀用的剪刀请拿着图片站在“不是”这边。
3、是修剪树枝用的剪刀请拿着图片站在“是”的这边,不是修剪树枝用的剪刀请拿着图片站在“不是”这边。
4、除了我们这样分,想想还能怎么分?是什么用途的站在“是”这边,不是什么用途的站在“不是”这边,你能来给我们发个指令吗?
四、延伸:
剪刀带给我们很大的方便,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去用用我们小朋友使用的剪刀。可以去剪剪纸,做做小裁缝,可以去剪剪彩泥,也可以剪剪你喜欢的东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