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精选】中班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重难点
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与夸张的特点。
活动准备
故 事 图 片
活动目标
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与夸张的特点。
知道“逃”“钻”“吼”“寂寞”等词的意思。
大胆想象,创编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有一个故事叫《轰隆隆来了》,谁能猜出轰隆隆是谁呢?
二、边看图边复习故事。
1、为什么大家叫这只恐龙轰隆隆呢
2、轰隆隆来到马路上,人们怎么样了?来到原野上,大家都怎么来到游乐场,大家又怎么样了?
3、 这时候轰隆隆有什么感觉?理解“寂寞”的含义。
4、小兔带轰隆隆参加游艺会,市长为什么发火法?幼儿学学它的喉声。
5、轰隆隆为什么觉的兴趣呢?
三、创编故事情节
轰隆隆再次来到马路上,原野、游乐场、会场会出什么事情呢请每个小朋友想一想。幼儿自己讲述。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纸浆在瓶上作画,学会使用镊子和筷子制作纸浆画。
2.认识青花瓷,观察青花瓷的形态、颜色等特色。
活动准备:
纸浆、镊子、筷子、白色瓶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青花瓷
1.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青花瓷。
2.找找青花瓷的形态和颜色。
3.青花瓷是有哪两种颜色组成的?
二、不一样的青花瓷
1.出示纸浆,这是什么?什么颜色?
2.今天我们用纸浆来制作青花瓷。
3.你们怎么样制作纸浆画?
4.出示镊子筷子,今天我们请这两个朋友来帮助我们在瓶子上制作纸浆画。
5.师示范如何使用镊子和筷子制作纸浆。
三、制作青花瓷
小朋友已经在我们白色的瓶子上画好图案了,现在请回到位置上拿起你们的瓶子,请镊子和筷子朋友一起来制作纸浆花瓷吧!
活动反思:
在课前我自己试过用镊子把纸浆戳到瓶上,效果不错,但是没预想到班里小朋友的能力。很多孩子都不会用力,所以到后来纸浆都从瓶上掉下来。这是我班孩子第一次使用镊子,他们不是很习惯,一开始用了一下,慢慢的都开始用手戳了,导致纸浆都是一块块的。不过立体纸浆作品是孩子第一次接触,所以兴趣很浓厚,参与也很积极,有部分幼儿最后成品还不错。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了把3分成两份有两种方法。
2、能较清楚地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初步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
活动重点:
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方法。
活动难点:
分合式数列两边的关系(递增、递减)。
活动准备:
图片 作业纸 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磁性教具)
二、新授:学习3的组成
1、出示图引导幼儿观察 。
2、师:小孩一共钓了几条鱼 ?
3、引导幼儿探索
师:你们来看这里有两个鱼缸,怎样把3条鱼分在两个鱼缸里,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你是怎么分的?
4、幼儿思考说出分解,请幼儿在黑板上演示分的过程。
5、师:记录幼儿分的方法 。
6、师小结:这两个部分合起来的总数是3。
三、幼儿操作练习
1、幼儿完成练习
2、讲评作业
四、游戏活动
“跳圆圈”,进一步巩固3的分解组成。
五、总结全课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①学会欣赏绘本故事,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故事。
②能够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完整讲述整个故事。
【活动重点】培养绘本阅读欣赏能力,喜欢上绘本故事。
【活动难点】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绘本展示的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绘本教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角“耗子”
师:宝贝们早上好,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看看谁最先答对!‘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
幼:老鼠
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啦!小老鼠还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耗子……
对小老鼠展开讨论,谈谈小朋友眼中的小老鼠,把小老鼠的形象自然的呈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这是已有的经验,孩子们很快就可以回忆起来)
二、绘本教学
开始《粗心的小耗子》绘本教学,从封面到尾页,一页一页认图,故事讲解。
绘本故事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仔细观察,语言教学要以孩子们“说”为主,教师要学会设计有效的问题帮助幼儿学习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教学的顺序可以是:教师引导下,幼儿逐页理解故事——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为主,教师帮助复述故事
三、故事再读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当当小老师,由你们来给大家讲讲《粗心的小耗子》的故事(请坐的端正,安安静静举手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
故事再读是对文本的再认,加深印象,表演也是孩子们语言发展、表扬的机会
四、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让小朋友回到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复习,再记忆,也是加强亲子交流的一种手段。
中班教案 篇5
我们的地球家园,据说显存百万种以上的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草里蹦的,千姿百态、魅力多姿。猎豹那矫健优美快如闪电的奔跑,蜂鸟那稍纵即逝的玲珑身影,蓝色海洋中通晓人意的海豚……这些大自然的生灵让地球家园变得生机勃勃、趣味盎然,也令多少好奇的儿童为之神往与痴迷。无论是天空中飞翔的鸟儿、石阶下鸣唱的蟋蟀、雨后墙角徐徐爬行的蜗牛、冬天雪地上瑟缩啄食的麻雀……这一切都曾经抚慰过我们纯真的童心,滋养了我们幼小的生命,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美妙的童年回忆。
而今,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动物生活的家园受到威胁,许多动物正在或已经濒临灭绝。动物生灵曾经给我们童年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渐渐远离了今天的儿童。这不能不说是今天许多儿童生命与生活中的一大缺憾。
为此,我们特意选择了"我的动物朋友"这一主题。希冀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感受与体验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生灵千姿百态的外形、瑰丽多彩的神奇生活、感悟动物生灵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朋友关系,激发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我们将带领幼儿欣赏奇妙的动物故事,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以及发生在自己和动物朋友之间的趣事,感叹动物朋友神奇的本领,感悟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朋友关系。
我们还带领儿童去认识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森林之王和百兽之王——狮子、了解狮子或凶猛、或胆小、或善良、或威武的多彩形象;为狮子设计美丽的发型,探索人们生活中各种稀奇古怪的另样狮子的形象,感受狮子和人们密切关系。最后,我们还要去向牛伯伯问好;体验草原小牧民的生活;认识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水牛,以及耗牛和羚羊。
许多动物远离幼儿生活,因此,提醒家长引导幼儿观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相关电视节目,或带孩子逛动物园,吩咐有关动物的直接经验;教师也要注意用动物的图片、绘本、模型等将活动室装扮成"动物世界",在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可以让幼儿观赏动物的节目,如《狮子王》等。
我们在本主题下设"我的动物客人"和"狮子王"、"牛伯伯你好"三个主题,实施时间为3周左右,既可以按小主题的编排顺序进行,也可以把小主题打乱,在大主题下灵活安排。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里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爱好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幻灯片、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枕头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老师的肚子和其他老师的肚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想不想知道你们在妈妈肚子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二、观看视频《我从哪里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身体里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东西友好地结合在一起,留在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长大,这个小房子叫子宫,经历了280天左右,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
三、出示图片,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种子—芝麻—花生—葡萄—西瓜
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吃东西的?(靠脐带)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做什么?(刚开始是睡觉,到后来会运动)
四、小游戏《变魔术》,学学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都干些什么。
请幼儿表演:我要做个魔术师,把小朋友们都变回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肚子里做个小捣蛋鬼,听我口令(教师语言提示):肚子里的宝宝像个小蚕豆,紧紧地抱成一团,一动也不动。慢慢慢慢长大了些,宝宝说,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两下嗨嗨,右边两下嗨嗨;我还要学习踢皮球,左边两下,右边两下;我还会生气皱皱眉撅起我的小嘴巴;我还经常舔舔我的小脚丫,揪揪我的小耳朵;好困啊,打个哈欠睡一觉吧。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出来终于出来了。
五、小宝宝终于出生了,哇真可爱,小宝宝出生了以后就会慢慢长大可以坐起来了。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宝宝是怎样如何长大的。(看电脑图片)宝宝—坐—爬—走—跑。
六、情景剧表演《我来做妈妈》,体验做妈妈的辛苦。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枕头,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七、妈妈从怀你们到生出你们一直到把你们抚养这么大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很辛苦,你们要如何报答妈妈呢?(幼儿自由讨论)
八、我们小朋友长大了、也懂事了呢!今天回家就请你们大声的把心里话对妈妈叫出来,好不好。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2.观察、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初步积累阅读经验。
活动准备:
PPT课件《我妈妈》
活动过程:
一、介绍人物,激发兴趣.
师:这是谁?这位妈妈在干什么?
妈妈在做鬼脸给谁看?为什么?
一位会做鬼脸给宝宝看,逗宝宝笑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
小结:这是一个一心想让宝贝快乐的妈妈,一个可爱的妈妈。
二、阅读绘本,激发情感
1.妈妈的本领
师:妈妈有哪些本领?(在第几页上?)
小结:妈妈的本领可大了,会做各种各样、香香甜甜的蛋糕;妈妈唱歌比天使的声音更动听;妈妈跳舞可漂亮了。
2.爱妈妈的理由
这是谁?你从哪儿看出来这只蝴蝶是妈妈变的?
把妈妈画成一只蝴蝶是什么意思?
小结: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
刚才把妈妈画成一只蝴蝶是想说妈妈漂亮,这里把妈妈画成沙发又想说妈妈什么?
体验:坐在老师身上试试,说说坐在“妈妈”身上是什么感觉。
小结:坐在妈妈身上就像坐在沙发上一样,那么温暖,那么舒服。
3.妈妈的爱
这还是那位妈妈吗?妈妈什么时候像小猫?
交流生活经验:你的妈妈温柔的时候都为你做过哪些事?
师:这些温柔的事,你妈妈都做过吗?
小结:每天,妈妈都温柔地照顾我,关心我,我知道那都是因为妈妈爱我。
师:妈妈什么时候会像狮子一样?生气的时候,她还爱你吗?
小结:无论妈妈是像小猫一样温柔,还是像狮子一样生气,她都一样那么爱我们。
完整欣赏故事,插问:猜猜妈妈会对宝宝说一句什么悄悄话?什么叫永远?
三、情感表达
师:你们有什么悄悄话想对妈妈说?把你对妈妈的爱大声说出来。
中班教案 篇8
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区角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它不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而且还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重视区角活动,合理开展丰富的区角活动,必将使每一位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到一种使幼儿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途径。因此我对小班开展区角活动有以下几点认识。
1.娃娃家。
娃娃家的位置应相对固定。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此外,在产生一个新的角色游戏以前,不妨与幼儿共同讨论,听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一位幼儿刚刚去吃过自助餐,就会提出开一家自助餐厅;也许一位幼儿在街上看见过礼品店,就会提出开一家礼品店……这样,角色游戏区的活动将越来越丰富有趣,幼儿在玩的时候也会很投入。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同时扮演相同的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个“爸爸”。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我觉得老师不用去干涉,应顺其自然。
2.阅读区。
阅读区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这个区以图书阅读为主,如故事书是有关家庭、幼儿园生活的故事,动物、植物的故事,童话故事,科学故事,人物故事等等。还有杂志、画报。如《幼儿画报》、《幼儿智力世界》等。因为这些图书的画面简单,颜色鲜艳。以家庭生活、幼儿园的生活、小动物的内容为主。情节简单,篇幅不长。
3.美工区。
小班的幼儿在观察力、表现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方面,以及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能力上,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提供工具、材料时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美工区的活动必须具有趣味性,包括选材、活动方式等都应考虑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能否吸引幼儿积极地参加美工活动。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给她们一些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4.益智区。
益智区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相邻。小班幼儿尚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但要注意,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而且小班的孩子想象力极其丰富,她们会用一些集合图形摆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来,如:孩子把一个圆形放在一个长方形的上面,便能想象到棒棒糖,因此,我觉得孩子们在摆弄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一些集合图形的进一步的认识。
总之,通过区角游戏活动的开展和研讨活动的学习,使我能进一步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在具有了这些全新的理念之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我将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对区角游戏活动做进一步的关注和探究,使班级的区角活动更加趋于完善,充分发挥区角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区角游戏活动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游戏乐园。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5 以内的相邻数,初步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能较清楚的表述5以内的相邻数
2、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迁移能力。
活动准备:数字与点卡,动物图片,房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5 以内的相邻数。
1、教师:“ 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因为小动物们搬进了新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五座房子,师幼一起点数。)
2、师幼共同打开房子,认识动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学习5 以内的相邻数。
1、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1)教师指着二号房的小乌龟说:“住在小乌龟旁边的是谁?” 教师小结:住在小乌龟旁边的就是它的邻居,一个是住在一号房的小猪,还有一个是住在三号房的小鹿。
(2)依次找出三号、四号小动物的邻居。
2、利用点卡了解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1)教师:“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邻居,数字宝宝也想找找自己的邻居,我们来看看,每座房子上都有一个数字宝宝,我们先来帮数字宝宝2找找它的邻居。(幼儿回答)
(2)出示点卡。教师:“数字2我们可以用几个点来表示呢?”分别给数字1、2、3送点子,幼儿观察比较。
(3)教师:“小朋友你们发现这些点子之间有什么秘密?
(4)按此方法,请幼儿分别找出3和4的相邻数。
三、巩固游戏:《开火车》
1、教师:“小动物们和数字宝宝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相邻数,它们可开心了。住在2号房子的小乌龟邀请它的相邻数去它家做客,2的相邻数快快来
2、游戏重复,分别邀请3号、4号的邻居。
四、拓展延伸游戏:《跳格子》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交朋友的方式,体验与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2、关注身边的事物,想想说说身边各种个样的好朋友。
活动准备:
1、用电脑软件制作的每个幼儿的大头照,本班幼儿去邻班交朋友的场景照片,录象片段。
2、还有谁是我们的好朋友(教师在寻找周围的好朋友,如天天帮助自己教学的保育员,教学时用的钢琴,等等)的录象。
活动过程:
一、找呀找呀找朋友(通过电脑屏幕展示小朋友的大头照,让小朋友们猜猜,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呈现的方式有三种:1、出示整张幼儿的照片;2、出示照片的一角;3、通过谜语猜朋友,并借助屏幕再现)
1、(展示大头贴边念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这是谁的好朋友,你喜欢和他一起干什么。
2、(出示照片一角)你们猜猜他是谁?你是怎么猜到的?他是水的好朋友?你喜欢和他一起干什么?
3、圆圆的脸蛋,小小的眼睛,短短的头发,胖胖的身体!请问这是谁?他是谁的好朋友?(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照片。)你喜欢和他一起干什么?
小结:我们在班里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李老师和你们一样高兴。
二、快快乐乐交朋友(用电脑屏幕再现幼儿在幼儿园里运用各种方法交朋友的画面,帮助幼儿快乐的回忆并讲述各种交朋友的方法。教师用短小的儿歌帮助幼儿总结,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
1、前几天你们到中一班交朋友去了,你交到新朋友了吗?
2、你交到了几个好朋友?你是怎么交到朋友的?
3、幼儿分享交流与中一班朋友及幼儿园里其他人交朋友的方法,教师适时出示照片。
照片1:两个小朋友在交换玩具。
照片2:某某领着中一班的朋友去游戏区搭积木。
4、教师用儿歌《交朋友》小结。
某某呀交朋友,送给朋友一粒糖,朋友乐得咪咪笑,找到一个好朋友;某某呀交朋友,他给朋友唱首歌,朋友乐得笑咪咪,找到一个好朋友;某某呀交朋友,送给朋友小名片,朋友乐得笑咪咪,找到一个好朋友;某某呀交朋友,邀请朋友一起玩,朋友乐得笑咪咪,找到一个好朋友;
三、到处都有好朋友(通过观看录象和阅读大图书,引导幼儿关注身边其他的好朋友,鼓励幼儿大胆的想想,说说)
1、播放录象片段,还有谁是我没的好朋友?
2、阅读大图书《到处都有好朋友》(爸爸,妈妈是我们的好朋友,老师是我的好朋友,爱打瞌睡的小猫是我的好朋友,天上的小鸟是我的好朋友。还有谁是我的好朋友,春天的小草,夏天的花朵,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都是我的好朋友。)
3、提问: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
四、音乐游戏找朋友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再次体验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各种肢体动作表达对朋友的喜爱。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