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精品】美术教案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①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②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内容结构
①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②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③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中赵州桥教学设计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游览过哪些园林?去过苏州园林吗?
二、新课
我国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利用自然山水或者摹仿自然山水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这比西方18世纪兴起的英国“风景式”园林大约要早两千多年。的圆明园,它的一百余个景区之中约半数是自成一体的小园林,因此而被西方人誉之为“万园之园”“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境界。因此,过去的造园匠师们口授心传,多少都接受一些诗画方面的陶冶,而的造园家如计成英语教学方法、张南垣父子、戈裕良等更是精于此道。历来的文人画家也多有直接参予园林规划设计的,其中如唐代的王维、白居易,宋代的赵佶、司马光,元代的倪元镇,清初的石涛、李渔等人,为了渲染园林的诗的情调,常常借助于各种音响效果。寄畅园“八音涧”、谐趣园“清琴峡”的流水丁冬,沧浪亭“听橹楼”的欸乃桨声,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音”入景。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凰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园林浓郁的诗情画意。
播放课件:读图认识感知江南水乡———苏州及园林怎样学好高中化学
1、师: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出她的巨大艺术魅力的呢?
讨论,指名说说,师板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林艺术的构成
a、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
b、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
c、园林内的树木花卉;
d、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中国造园艺术是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讨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有何差异。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三、总结:
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渗透了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它取法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和自然美为一体。
四、拓展:
结合文字和图片写篇关于园林的抒情散文。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蛀牙的原因及其不良后果。
2、观察牙齿形状的不同。
3、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幼儿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4、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5、认识牙齿保健的方法。
6、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
2、牙齿模型
3、牙膏、儿童牙刷、成人牙刷、刷毛散开的牙刷(时间较久的牙刷)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牙齿模型,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老师:这是什么?你有牙齿吗?在哪里?牙齿有什么用处呢?
2、老师展开挂图讲述故事《卢比的麻烦牙》。
(1)根据故事内容与幼儿讨论。
老师:卢比的牙齿怎么了?为什么卢比的牙齿会痛?牙齿痛应该怎么办呢?
(2)请幼儿交流牙齿痛或看牙医的感受与相关经验。
3、老师与幼儿讨论蛀牙的形成原因。
(1)老师:有蛀牙了会怎样?
(2)让幼儿互相观察。请幼儿张开嘴巴,配合牙齿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
老师:看看牙齿的排列及形状。
老师:你们有没有掉牙齿?少几颗牙呢?
老师:看看谁有蛀牙?牙齿上有没有食物的残渣?为什么会有蛀牙?怎样才能防止蛀牙的形成?
(定期检查牙齿、少吃甜食、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吃完东西要漱口、早晚要刷牙等。)
(3)老师:很多人有刷牙的好习惯,可还是有很容易有蛀牙,这是因为刷牙的方法不对,他们只是随便刷刷,根本没有把每一颗牙齿刷干净。
4、介绍刷牙的注意事项。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牙刷,请幼儿比较这些牙刷。
①牙刷的大小。
②刷毛的材质。
③牙刷的新旧。(使用时间)
(2)老师:小朋友要用儿童专用、好握的牙刷,要用软毛的牙刷,并且要定期换新的牙刷才能保护好牙齿。
(3)老师展示挂图,介绍刷牙的步骤。
(4)拿出牙齿模型做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如何正确地刷牙,老师一边示范一边提醒幼儿:刷牙不需太用力,重要的是刷牙时要确保每一颗牙齿都可以被刷到。
5、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幼儿轮流练习帮牙齿模型刷牙,老师指导,并进行补充说明。)
老师:养成了刷牙的好习惯后,小朋友还要少吃甜食、定期检查牙齿、吃完东西要漱口等,才能确保牙齿宝宝的健康噢。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月饼是中秋节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对于制作过程比较生疏。为了增加幼儿对月饼的了解程度,我设计了这堂课,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做月饼,掌握一些食品制作技能,从而发挥了想象力,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体验中秋节欢乐的气氛。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学习压、团、切、划等操作技能。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橡皮泥,几个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树叶等。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中秋节这一主题
教师猜谜语:“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月饼)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引起幼儿关于月饼的兴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月饼呢?(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家家团圆的意思。)
2、中秋节快到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次美术手工课,学做好吃的月饼。
二、出示月饼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形状花纹等
教师出示已经做好的几个“月饼”,幼儿先观察制作月饼的材料,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调动幼儿制作月饼的积极性。
师:大家看老师制作的这几个“月饼”,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的颜色、形状、用料等等。
这个月饼是用橡皮泥做的,圆圆的,上面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另外一个月饼是正方形的,周围用米、豆、花瓣、树叶等制作的花纹。
下面我们也学着做一做,看谁能制作出漂亮的月饼。
三、组织幼儿制作月饼
教师给幼儿发放橡皮泥及其废旧报纸,带领幼儿学习压、团、切、划等操作技能。
制作过程指导
(1)先将报纸铺到桌子上,再将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个球形,将球形泥放在报纸上,用手心使劲压一压,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围边缘划出一条条小花边。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发挥想象、创新的能力,尝试制作多种花纹、形状各异、美丽好看的月饼。
四、月饼展评
将幼儿制作的月饼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制作好的进行表扬,评选出谁做的月饼最漂亮。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