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2-04-16 10:24:11 作者:

【精华】小班教案范文汇总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班教案范文汇总4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转变为蝴蝶的过程,丰富知识经验。

  2、激发幼儿对"毛毛虫变蝴蝶"这一现象的探索兴趣,并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转变的过程。

  活动准备:蝴蝶成长的ppt课件、蝴蝶成长的视频与图片、音乐《蝴蝶》和《毛毛虫变蝴蝶》、蝴蝶头饰。

  活动过程:

  一、猜谜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说谜语,幼儿猜谜。

  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花彩衣,飞在花丛中,快乐又自在。

  2、出示蝴蝶图片师幼一起做律动《蝴蝶》。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型特征,教师小结。

  二、引导幼儿了解蝴蝶成长的过程。

  1、以美美和丑丑的故事引入,请幼儿猜想丑丑的愿望会实现吗?

  2、观看蝴蝶成长的视频,完整的欣赏蝴蝶的成长过程。

  3、播放课件,请幼儿回忆蝴蝶成长的的过程(卵--毛毛虫--蛹--蝴蝶)。

  (1)卵:蝴蝶首先做了什么?学一学卵的样子。

  (2)毛毛虫:卵慢慢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毛毛虫会干些什么呢?学一学卵怎么变成毛毛虫的。(会吃树叶)(3)蛹:毛毛虫长大后会做什么事呢?怎样才能变成蝴蝶呢?学一学蛹的样子(吐丝,在里面变成蝴蝶)4、教师请幼儿操作蝴蝶成长过程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幼儿记忆。

  5、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转变的过程。

  三、活动延伸。

  播放音乐,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出教室。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学习小动物不同的打鼓方法,感受其中的乐趣。

  2、不怕打雷,激发幼儿勇敢精神。

  3、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鼓、鼓棒,动物头饰

  活动重点:

  不同的打鼓方法

  活动难点:

  做游戏时,会按顺序打鼓。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雷声,引起兴趣,导入主题。

  1、今天真热闹,小动物都出来玩了,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动物?

  2、突然间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你们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3、究竟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小结:下大雨了,雷公公打雷了,小动物们非常害怕。

  4、你们害怕打雷吗?打雷了你们会怎么办?你们有什么要跟小动物说吗?

  小结:打雷了,你们想出了许多不让自己害怕的办法,打雷的时候可以抱在一起,你们真勇敢。打雷没什么好怕的小动物听了你们的话,也变得勇敢起来,他们也想出了不怕雷公公的办法,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在故事欣赏中学习小动物打鼓的方法。

  下大雨了,雷公公来了,轰隆隆,轰隆隆!

  1、说一说,小动物谁抱住了谁?(熊猫抱住小松鼠,小猪抱住熊猫,小羊抱住了小猪)

  2、虽然小动物抱在了一起,可是他们还是很害怕,谁想出个好办法,它是用什么办法对付雷公公的?(小松鼠想出了打鼓的好方法。)

  3、听一听,小松鼠是怎么打鼓的?小羊、小猪、熊猫又是怎么样打鼓的

  小松鼠:×××︱

  小羊:×××︱×××︱

  小猪:×××︱×××︱×××︱

  熊猫:××××××︱

  4、小结:小动物们真聪明,雷公公你不要神气,你会打雷,我们不怕,我们会打鼓。我们打鼓的声音比你还要响。

  5、你们怕不怕打雷,我们也来学一学小动物是怎么打鼓的?

  6、除了小动物敲鼓的方法,你们觉得还可以怎么敲鼓。

  三、游戏咚咚咚,体验快乐。

  1、做咚咚咚游戏:老师扮演雷公公打鼓,小朋友扮演小松鼠和其他小动物,听到雷声,一个接一个抱起来,从小松鼠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敲鼓。

  小百科:咚象声词,形容重物落下或击鼓的声音。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

  2.迁移运动多种感官比较、观察、认识各种水果。

  3.知道吃水果要洗干净,果皮、果核不乱扔。

  4.让幼儿懂得多吃水果身体好。

  5.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样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并洗干净。

  2.教学挂图:《我喜欢的水果(-)》、《我喜欢的水果(二)》。幼儿自己的形象标记图人手一张。事先做好水果拼盘和水果沙拉。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我喜欢的水果”。

  教师:请小朋友猜几个关于水果的谜语(见“教学材料”),想一想是什么水果。(鼓励幼儿根据谜面猜测谜底)

  教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个水果呢?引导幼儿说出猜测的理由,并学习有根据地猜测。如果幼儿猜不出来,可出示教学挂图《我喜欢的水果(一)》、《我喜欢的水果(二)》,根据谜面进行分析。

  2.介绍“我喜欢的水果”。

  教师:你们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水果,有哪些呢?请大家来介绍一下。(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自己带来的水果的名称,并让带相同水果的幼儿一起介绍)

  教师:除了你带来的水果,还有哪些水果也是你喜欢的?(看水果图片,帮助幼儿指认他们喜欢的其他水果,并把代表自己的标记图贴在挂图的`水果旁)

  3.观察各种水果的主要特征。

  教师:看看你们带来的这些水果,相互比较一下,看上去一样吗?(引导幼儿从水果的外形特征——颜色、大小、形状等去感知其差异性)

  教师:摸上去的感觉一样吗?(鼓励幼儿相互摸摸各自带来的水果)哪些水果的外皮摸上去是光滑的?那些却不是的呢?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感知几种特殊的水果、如猕猴桃、荔枝、菠萝、草莓等,并丰富相应的词语“粗糙”、“凹凸不平”等)

  教师:闻起来有气味吗?(鼓励幼儿闻闻不同的水果)

  4.品尝水果拼盘。

  教师:我有一些水果拼盘和水果沙拉,大家看看它们是用哪些水果做的?(引导幼儿观赏水果拼盘,通过品尝感知不同水果的味道来辨认各种水果)

  教师:请你尝一尝这些水果,是什么味道?(幼儿自由品尝水果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小百科:机械性损伤是水果在收货、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因为跌撞、挤压、磨损等造成的表皮损伤。

小班教案 篇4

  主题说明:

  车,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朋友非常熟悉。紧贴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预设《轱辘轱辘》主题,旨在让幼儿探索发现常见车辆不同的外形和功用,体验车辆给人们生活和出行带来的便利;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有良好的乘车习惯。

  主题目标:

  探索发现常见车辆不同的外形和功用,体验车辆给人们生活和出行带来的方便。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有良好的乘车习惯。初步学会收放玩具的方法。

  分领域目标:

  1、健康--幼儿以喜欢的方式练习跳跃。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体育活动中的常规进行安全教育。

  2、语言--了解各种车辆的名称、用途,知道每辆车上都有轮子、车灯和方向盘。对观察汽车感兴趣。

  3、社会--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有良好的乘车习惯。初步学会收放玩具的方法。

  4、艺术--尝试用车轮滚画,体验其中的乐趣。并能按意愿选择不同的颜色装饰车辆,表现汽车的美。

  5、科学--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学习1-3的数字,以及能够正确辨认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环境创设:

  1、把幼儿车轮滚画的作品晾干后,贴在展示板上,让幼儿互相欣赏绘画作品。

  2、将教室外的瓷砖墙布置成小马路,幼儿餐后可以拿着小汽车在墙上游戏。

  3、汽车、积木、有声音的小动物等玩具或幼儿自带玩具,供幼儿自由玩耍。

  家园共育:

  1、家长准备一辆玩具车,给孩子带到幼儿园去玩。

  2、家长协助孩子共同收集不同的盒子和瓶盖带来幼儿园,用于在美工角制作不同的车子。

  3、带孩子到马路边观察来来往往的汽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等,进一步认识各种车辆的名称、功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下一篇:中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