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鲸》的教案

《鲸》的教案

发布于:2022-05-16 22:23:19 作者:

《鲸》的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鲸》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鲸》的教案(通用15篇)

  《鲸》的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①一些鲸的图片。

  ②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②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说说。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②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③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④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出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鱼,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②快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四至七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④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⑤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自习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⑥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那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①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②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鲸》的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认识感悟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特点和好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

  2.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鲸的图片、声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画面激趣,导入新课

  1、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宽阔蔚蓝的大海,海底中有各种各样的鱼类和海底动物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嬉戏玩耍,一头巨鲸浮出海面)同学们,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有矿产资源,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等。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体型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得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2、看了刚才的画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把你看到的鲸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到的图文资料,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交流,然后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汇报。

  4、(根据学生的汇报和对鲸产生了兴趣,师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许多知识,对鲸也很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课文,看一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是怎样介绍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1.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学生轮读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一)分读段落,感受特点

  1.学生轮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引导、归纳,学生发言。(教师引导:通常把动物吃饭,睡觉等日常活动以及它们的生长过程等称作“生活习性”)。

  3.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你是从课文哪里感受到的呢?

  (引导学生将精读重点集中到第一自然段)

  (二)品读重点段,体会写法

  1.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2.集中交流。(课件出示文段)

  3.品读课文,感受鲸之“大”。

  (1)指名学生读课文,然后相互评价。

  (2)教师范读,指导提高。

  四、自读自悟,感悟升华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课文内容。

  2.学习表达。

  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师相机进行生字“肺”的书写指导。

  五、拓展延伸,学习表达

  师:这篇文章写得特别生动,大家再来认真读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鲸》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问激趣,引入新课

  1、投影图片,齐读课题。

  2、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插图,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句子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5)齐读句子。

  (6)学生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四、片段练习

  五、作业

  《鲸》的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介绍去认识一种动物。请看录像,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3、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这个谜。

  二、自由朗读,自主学习

  1、按要求自读、自学:

  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生字会读、会认、会写;理解字义、词义,不会的查字典;想一想课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

  2、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有待探讨。

  3、全班交流自学所得:

  ⑴ 生字的读音及书写: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⑶ 朗读课文:

  ⑷ 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4、各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教师小结,完成作业

  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同桌互相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本课大意后,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用自学的方式来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二、自学、小组交流、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1、自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⑴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具体说说每一方面的内容,可用结构图表示。

  ⑵ 作者为了说明鲸的某一特点,用了怎样的方法,用什么好处?

  ① 鲸的特点:形体大:两千──十六万公斤。

  ②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③ 种类: 须鲸、齿鲸。

  ④ 生活习性: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2、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⑴ 探讨一:鲸的形体很大

  ① 从哪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② 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说明鲸的形体很大?有什么好处?

  ③ 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⑵ 探讨二:鲸为什么不是鱼

  ① 鲸是哺乳动物。

  ② 为什么形体像鱼?

  ③ 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④ 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⑤ 课件出示鲸进化过程示意图,让学生看图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⑥ 联系上下文还从哪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⑶ 探讨三:鲸的种类与食物

  ① 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齿鲸:大鱼和海兽

  须鲸:虾和小鱼 一顿两千公斤

  ② 须鲸、齿鲸的区别。(课件出示)

  ⑷ 探讨四:鲸的生活习性

  ① 文章中介绍了鲸的那些生活习性?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② 请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

  看课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鲸睡觉的方式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③ 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

  数字法、举例法、对比法。

  ④ 再读课文: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三、你还知道鲸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大家

  四、回顾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鲸》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感情。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打比方、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揭题,读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二、自学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

  2、学生按自学小组自学,继续讨论以上问题。

  三、学习课文

  1、播放录像

  2、你知道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化的吗?

  3、师生接读:在演变的过程中,有的有牙齿变成了,有的没有牙齿,变成了。

  4、过渡:鲸还有许多知识,你还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小小科学家,探索鲸的奥秘。

  5、小组自学讨论课文4—7自然段,要求,看一看谁掌握的知识多?

  6、小组汇报,你掌握了鲸的什么知识?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鲸的哪些知识?举行鲸的知识小小报告会。

  2、你还知道鲸的什么知识?

  3、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鲸》的教案 篇6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三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哺乳,上颚,退化,垂直,胎生,经验,特征,寿命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初读课文,抓住要点,可采用找中心句和例提纲的方法。

  2.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细读课文,体会特点。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来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练习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特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突破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鲸的图片,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鲸》的教案 篇7

  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 学习抓住鲸的特点介绍说明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这四方面知识,初步学习抓住事物特点介绍说明的方法。

  三、 教学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 教学用具:计算机、实物投影仪

  五、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鲸》。(板书课题)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使我们对陌生的鲸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几方面知识?(板书: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

  2、 在这四部分知识当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切入)

  (二)强化训练,体现“双主”

  第一段:鲸的形体(自由读)

  1、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谁能准确地概括出鲸的形体特点?(大)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特点呢?请同学们把它们画下来体会体会,然后我们再互相交流。

  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用微机演示课件1(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的重量做比较、用一个人站在鲸的嘴里、四个人围着桌子看书与鲸的嘴做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3、 通过作者的描述使我们感觉到鲸确实很大,那么有谁见到过鲸吗?好,老师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有关鲸的录像片,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鲸——这被誉为“海中之王”的雄姿吧!(学生欣赏鲸在大海里遨游的录像片)录像看完了,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4、 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段:鲸的进化(指名读)

  1、 (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把它画下来。

  2、 能不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那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和后面内容的.关系呢?(理解中心句与后面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本段内容复述一下?

  3、 想不想看看鲸是怎样进化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表示“鲸的进化时间漫长”的词语,并把它们画下来,再互相交流一下。

  4、 趣味游戏:通过“鲸的自述”体会鲸的特点。

  第三段:鲸的种类(齐读)

  1、 由“鲸的自述”自然过渡到本段内容。

  2、 学生齐读第三段。体会鲸的种类的主要特征。

  第四段:鲸的生活习性(默读)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段,思考课后习题2(微机出示)并画出有关语句。

  2、 现在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表,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 同学们填得挺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画面,判断这两头鲸哪头是须鲸,哪头是齿鲸,并说明理由。

  4、 请同学们想一想,鲸为什么要这样睡觉呢?

  (三) 总结学习情况并引导质疑

  同学们学得确实不错,那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学习本课后你都有了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

  (四)拓展思维,延伸课外

  1、老师知道,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在课下曾查找了许多资料,获得了很多课外知识,现在谁愿意把你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听?

  2、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不仅了解了鲸,而且还学到了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更可贵的是,大家还亲自动手查找了许多课外资料,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努力去探索自然界那无穷无尽的奥秘吧!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鲸》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2、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使学生明白:人和动物要和平相处。

  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鲸是胎生的。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你知道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检查预习情况) 对鲸的了解。

  2、过渡: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3、齐读课题 齐读

  二、 学习课文

  1、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归纳总结

  2、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3、师生交流并板书。 交流:

  4、交流方法:画画、朗读、表演

  三、 练习

  快速读课文从课本中或课外搜集到 快速读课文的有关鲸的资料以“鲸的自述”的 练习形式给大家讲一讲。

  四、 作业

  1、 把你知道的有关鲸的知识制成小报。

  2、 根据这篇课文的表达方法,你也写一篇你喜欢的小动物。

  《鲸》的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画出鲸的外形特征,并尝试运用点、线来为鲸的衣服想象创作。

  2、在绘画中,体验创造设计的乐趣。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鲸,介绍鲸的外形特征

  1、出示鲸的图片。

  2、让幼儿说说对鲸的了解。

  3、鲸是世界上最大哺乳动物,那到底有多大呢?

  二、大胆地画出鲸的外形特征,并尝试为鲸鱼的花衣裳想象创作。

  (1)这幅画的是海面上的鲸,身体全部露出水面。

  (2)鲸的外轮廓要画得很大、偏下,留出鲸喷水的位置

  (3)先勾出鲸的外轮廓,然后在添加海水的的一层。

  (4)给鲸添加眼睛和嘴巴。

  2、为鲸鱼的花衣裳想象创作鲸的身体那么的庞大,它的衣服没地方买,那我们来帮它设计一件与众不同的衣服。

  三、幼儿创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引导孩子自由发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3)教师提醒幼儿线条和图案要多,不要太空。

  四、欣赏、讲解作品

  《鲸》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5)把习题齐读一次。

  (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鲸》的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能按课后作业中有关鲸的几个方面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2.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能按课后的问题读懂课文

  3.知道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刁性,培养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按照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这3方面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理解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三、教学准备:

  鲸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按课后问题的分段提示给课文分段,初步知道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

  3.学习第一段,体会鲸的庞大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读题(注意正音),从课题中知道了些什么(体裁,揣测)

  出示鲸的挂图通过看图,你知道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生活在海洋里,形体像鱼,很庞大等)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鲸的知识

  2.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通读课文

  (2)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自己解决

  (3)引逐段默读,划出每个自然段中概括鲸的特点的句子

  3.检查自学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读一读

  (2)请学生挑选易读错的生字词领读

  (3)板书"肺",强调右半部分笔顺

  (4)讨论难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上胯,鳍,须板等词可利用挂图或简笔画帮助理解)

  (5)说说鲸有哪些特点交流中相机引导朗读有关段落,明确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根据课后习题2,给课文分段

  (1)第二自然段是概括地说鲸是哺乳动物,第3,4自然段介绍鲸的胎生,用肺呼吸的特点,进一步阐述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应归并为一段。

  (2)第5,6自然段分别讲鲸在吃,睡两方面的特点,均属鲸的生活习性,应归并为一段。

  5.学习第一段

  ①出示课后习题3

  ②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到鲸的庞大引导边想象边朗读

  《鲸》的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在研读课文中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3、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领悟说明方法的好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难点:从鲸的体型发生变化和经历里漫长的环境变化,两方面的关系来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你们见过鸵鸟吗?(出示图片及介绍)轻声读预习时你已经读过《鲸》了,相比较而言,这些介绍鸵鸟的文字你喜欢吗?为什么?

  2、指名读单元导语,将本单元学习的要求和重点画下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确学什么,怎样学。)

  3、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鲸》就是一篇说明文。让我们看看文章是怎么向我们清楚具体形象地介绍这种动物的?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课文,正音,指导读好难读句子。

  2、检查预习

  3、出示词语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看看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归纳:通常把动物吃饭、睡觉等日常活动和它们的生长繁殖过程等称作“生活习性”。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鲸的生活习性?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3、梳理:从全文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

  4、把你最感兴趣的那个方面读给同桌听。

  5、鲸是哺乳动物还是鱼?从课文中找出证据说一说。(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鱼:用腮呼吸、卵生)

  四、作业:

  《鲸》的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能力目标

  ⑴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⑵学习用列举数字、举例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学习“垂直、捕获、宽敞、倾斜、适应、比较、胎生、哺乳动物”等词。

  二、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像。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中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吗?相信学完了《鲸》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交流有关鲸的资料。

  (三)指导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学习第1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们说鲸大吗?那么鲸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课文吧。

  1、速读第1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3、指读有表示鲸很大数字的句子。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

  4、你还能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5、鲸真的很大!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五)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画出写鲸是怎样进化的语句。

  2、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3、指名汇报,你是从哪儿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出示课件帮助体会)

  (六)学习第3自然段

  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鲸分为两类:须鲸,没有牙齿;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七)学习第4-7自然段

  1、默读第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2、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3、鲸在睡觉和生长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哪位同学愿意把你读文后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请生回答)

  (八)创设情境,理解重点,学习写作方法。

  1、学完了课文,我们已经详细了解了鲸各方面的特点,收获实在不小。回头再想想刚才老师讲的那个故事,谁能说说虾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的原因是什么吗?

  2、作者为了让我们能详细地了解鲸的特点,在介绍鲸时采用了不少方法。你能说说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吗?(生谈体会)

  (九)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的介绍,画出鲸呼吸和睡觉时的样子。

  2、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鲸》的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鲸是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鲸的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养过什么?老师也非常喜欢养鱼,养过小鲤鱼,小金鱼。这几天,我不想养小鱼了,我想和朋友一起养条大鱼──大鲸鱼。你们觉得怎么样?

  看来老师的想法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还找出了各种理由来劝说我放弃这个主意。老师可不是这样容易被说服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课就是讲的鲸,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说服老师的依据。

  二、自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要求在说依据的时候不可以说错字音,因此大家在读文时可一定要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读顺呀!(生初读文)

  2、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大家找到依据了吗?只读一遍就想说服老师可太不容易了。只有条理清楚,有理有据的语言才具有说服力,所以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服老师不养鲸这种鱼。(生再读文)

  三、全班交流,学习课文

  现在大家有足够的理由来劝说老师了吗?重申一遍,我准备养一条大鱼──大鲸鱼,你准备怎么说服我?(板书鲸鱼)

  四、总结归纳

  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说服老师不养鲸鱼的过程。

  2、师:是啊,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也都是不错的说明方法,今后我们要说明一件事物的时候可以用着他们。

  五、拓展知识,提升情感

  1、这几天啊,老师为了养鲸,搜集了不少的资料,现在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好吗?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了解,对鲸的认识也愈来愈全面。(展示鲸的图片)看,人们又发现了更多种类的鲸,有抹香鲸、蓝鲸、瓜头鲸、座头鲸等等。

  2、我这儿也有一份资料,请大家听一听。

  3、再请大家听一听下面一段话。

  4、是啊,鲸是人类的好朋友,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只有保护它们,才能挽救我们人类自己。

  六、动笔练习,深化认识

  1、因此,鲸这种动物,就算养得起老师也不能自私地把鲸圈养起来啊!那老师养点什么好呢?

  2、小猫也好,小狗也好,老师都没有养过,也不太了解他们。课后,就请你帮老师个忙,查查这些小动物的资料,然后像课文中介绍鲸那样介绍一下你向老师推荐的小动物。谁介绍得最清楚,老师就优先考虑他的意见。谢谢大家。

  《鲸》的教案 篇1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

  2、体会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在生息、繁衍。它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的世界是神秘有趣、摇曳多姿的,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来了解海洋里的一种动物,那就是——鲸。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鲸的。

  2、指名说一说。

  师生共议,明确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说明它是哺乳动物,还介绍了鲸的形体、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的内容。

  三、创设情境,导读课文

  1、师:同学们,请看这样一句话:“鲸是很大的动物。”如果你们并不了解鲸,看了这句话后,会知道鲸有多大了吗?

  2、指名说一说。明确:这句话说得不具体,不能让人明确鲸到底有多大。

  3、课文里介绍清楚了吗?你从哪里体会了解到的?

  4.故事表演:有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各种鱼类的运动会。鲸也兴高采烈去参加,可是却在赛场门口被虾将军拦住了,虾将军以鲸不是鱼类为由不让它参加比赛。两个人为此产生了争执。

  四、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师:课文还从鲸的种类、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海洋巨兽——鲸的生活习性。那么,你们最喜欢哪个部分呢?或者你们对鲸的哪方面最感兴趣呢?请你们分四人小组,选择一个或两个方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四人小组选代表说一说自己准备选择哪个内容进行自学,用什么方法进行。如:画表格、画图、朗读、表演等方法。

  3、集体交流。

  五、课堂练习

  1、请你们根据课文上介绍的有关鲸的知识以及所收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形式给大家讲一讲。

  2、评议。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