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感受绘本的趣味性;
2.透过画面观察与绘本阅读,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绘本人手一本,背景音乐;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举行过"化装舞会",对各种蔬菜已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化装舞会"引入,出示绘本,介绍封面,激发幼儿兴趣;
二、师幼共同阅读ppt,初步感受蔬菜装扮自己的方法。
1.出示ppt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
(1)都有哪些蔬菜们收到了化装舞会的邀请信?
(2)它们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ppt2,提问:
(1)这是谁的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胡萝卜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
(3)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竹笋?
3.出示ppt3,提问:
(1)是谁在打扮自己?
(2)他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
(3)小白菜为什么要打扮成西兰花?
4.小结:原来蔬菜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样子来打扮自己,打扮成和自己比较像、又方便化装的蔬菜。
三、幼儿阅读绘本至P13,感受绘本的趣味性,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阅读绘本至P13,看书时要从前往后,一页一页轻轻翻,一页一页仔细看;
(2)边看边想一想:蔬菜们是怎样打扮自己的?为什么这样打扮呢?书中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3.幼儿阅读绘本,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看到的画面情节。
四集体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的趣味性。
问题:
1.这是谁在打扮自己?他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大蒜为什么不打扮成小白菜而打扮成洋葱?
2.这是谁在打扮自己?他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地瓜为什么要打扮成马铃薯?
3.冬瓜在做什么呢?他为什么发愁呢?
4.化妆舞会开始了,你看到了哪些蔬菜?他们在做什么呢?
5.你们瞧,蔬菜们都怎么了?你觉得谁的表情、动作最有趣?我们来学一学!
五、完整欣赏绘本至P13,进一步感受绘本的趣味性。
六、设置悬念问题,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这个果萼是哪种蔬菜的?青葱先生最后有没有找到小黄瓜小姐呢?他们又都是什么蔬菜装扮的呢?答案就在图书的后半部分,你们可以到图书角接着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主客观等因素(居住条件改善,独门独户;家长重智轻德,关注幼儿智力的发展……),孩子周遍常常围着一群关爱他们的成人,却很少有同龄玩伴,导致幼儿更多的考虑自我。故事《金金和蓝点点》是一本绘本,此绘本内容虽然讲站在麦田中不能走动、又有着一群小麻雀、兔子、鼹鼠陪伴的稻草人金金,仍觉得自己很孤单,想要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稻草人作朋友,于是嘱托青藤传达愿与蓝点点聊聊天的事,其不待言传的却是稻草人金金执着的追求一种叫“友情” 的爱。此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并且很成功的把孩子内心需求、内心渴望——同龄伙伴、孩子自己的“友情”作了非常棒的宣泄和演绎,孩子通过重读“自己的”故事来理解了“自己”的需要,同时感悟只要不停止、只要努力,一定会得到友情,体验友情的魅力。另外,此作品很好的把数(大小、距离)、科学(远大近小)、情感(同类伙伴的友情)及社会性等领域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而且,语言优美、精练,画面在写实基础上融入了情感,能吸引孩子观察,给孩子带来丰富的想象。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感受金金、蓝点点、青藤之间追求融融童真的过程,体验友情的魅力。
2、尝试在问题情景中观察、分析画面,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东方娃娃XX年3月综合版25本
活动设计:
一、自然状态下的自主阅读
1、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书少人多如何看书这一问题?
2、自主翻阅一下,猜猜今天我们会一起讲哪个故事?
[这是一本幼儿刊物,里面有3—4个故事,为了满足幼儿——拿到一本新书迫不及待翻看的好奇心理、需求,我设计了此问题,意在为小朋友提供翻看的时间和空间,在满足兴趣的同时引入主题]
3、幼儿自己阅读故事《金金和蓝点点》,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大家或者老师
[教师给幼儿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幼儿自主阅读,并巡回倾听幼儿的问题,旨在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同伴阅读及质疑的能力。]
二、问题情景中重点画面的共同阅读
1、第一页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金金和蓝点点距离非常远?
2、第二页画面上四个稻草人金金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情?
3、青藤在为稻草人金金传达友情时一共发生了几件事?都有哪些事呢?
4、为什么稻草人金金的心情变化与青藤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教师选择了非常有特色的二页画面,有意创设不同的、引而不发的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细细阅读画面,从画面细节,画与画之间的关系找出答案,即画面左右页稻草人大小的强烈对比来表现金金和蓝点点距离感,四幅长条画面的类比,表现出青藤的传达友情之艰难;而站在两端的稻草人们,表情也在随着青藤的生长而发生变化,从惊讶"高兴"期待"无奈"着急,从而使孩子逐步和书交上朋友。]
三、幼儿思维碰撞后的自主阅读
[让幼儿用自己对画面的理解、想象来讲述故事。]
四、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五、活动后的延伸
1、把绘本放在图书角,让幼儿有机会反复阅读。
2、让幼儿把绘本带回家一星期,创设亲子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3、在表演角提供简单道具,引起幼儿扮演故事的兴趣。
活动后的启示:
我们知道幼儿文学最基本的艺术智慧之一,就是在看似天真简单的故事中隐藏着深邃的意义。故事《金金和蓝点点》它没有精巧的修饰,没有严谨的逻辑,全然是一种大巧若拙、一派最本真、最自然的生命、友情般的爱的感觉和意趣。此活动中老师安排了许多次看似不经意的,却蕴涵着不同方式、不同目的由浅入深的阅读,把语言、画面与情感高度融合,把握情感、传递情感,并把幼儿带进故事。每一次的绘本阅读,幼儿对画面的理解、想象、生动有趣的情节产生不同的感悟与感动;每一次的绘本阅读,幼儿都会重新理解“自己”,重新化解自己不同阶段的疑惑,了解自己不同时期的精神需要。幼儿通过多次的阅读:即自主阅读、问题情景中的阅读、思维碰撞后的阅读、扮演阅读、亲子阅读等慢慢品味、理解意在言外,画中有话的绘本内涵,同时感悟只要不停止、只要努力,一定会得到友情,体验友情的魅力。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房子变化的趣味。
2、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故事的不同发展。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故事多媒体课件
2、各色油画棒、没有颜色的小房子人手一张。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房子变化的趣味。
难点:能用连贯、完整、清晰的语言大胆表达故事的不同发展。
活动过程
一、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出示----小房子
师:你们认识吗?对,是小房子,房子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那么你见哪些让你觉得最有趣,给你印象最深的房子呢?(幼儿回答)
2、出示小熊
师:真羡慕你们见过这么多有趣的房子,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它是谁?(小熊)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熊呢?
师:它手里的这个桶里正好装着它最爱吃的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蜂蜜)
师:那我们来和它打个招呼,它是熊哥哥。(熊哥哥:小朋友们好!幼儿:熊哥哥好!)
师:熊哥哥提着一桶蜂蜜路过一个小树林时发现了一座很有趣的小房子,我们一起和它去看看,好吗?
反思:这一环节是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对房子的外型和构造有一个印象和初步的了解;观察熊哥哥旨在引出故事中的一个重要信息——蜂蜜桶,都是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听听猜猜故事情节
1、理解故事,出事挂图,边讲述边插问
师:熊哥哥提着一桶蜂蜜路过一个小树林时,看见了一座红色的小房子,小房子散发出一阵阵好闻的香味,咦!这好闻的香味是从哪发出来的啊?(幼儿回答)
师:原来我们生活当中香味也是不同的,熊哥哥的鼻子特别的灵敏,它的鼻子闻到的是什么呢,熊哥哥系着鼻子,啊!好像是果酱耶!果酱知道吗?有人吃过吗?
师:熊哥哥边走边想,多馋人啊,要是能走到小房子里好好闻一闻该多好啊!于是熊哥哥来到小房子跟前,用力吸着鼻子,一看,呀!小房子的门是开着的,房子里既没有果酱桶也没有罐子,果酱在哪呢?它刚想把头伸进门,突然,它发现自己的一只手被黏在了墙上,熊哥哥拔呀,拔呀,好不容易把手从墙上拔下来一看,手上黏糊糊的,它好奇的对着手掌一舔,呀!甜甜的。原来墙上涂着的全是香甜的果酱,哎哟!这下,熊哥哥忍不住了,于是它不停地在墙上舔呀舔,不一会,墙上的果酱就全被熊哥哥舔完啦!舔完了果酱,熊哥哥突然心里觉得不安起来。
师:咦!熊哥哥吃了那么好吃的果酱,它怎么会觉得不安呢?不安是什么意思?你们做做看,不安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师:,那该怎么办啊?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补救呢?师:那么刚刚想的办法里面哪个又方便又实用又能马上补救?(把蜂蜜涂上去)那么我们来听听看熊哥哥到底会怎么做?
师:熊哥哥心里很不安,它想我把别人辛辛苦苦涂在墙上的果酱给吃完了,该怎么办呢/熊哥哥低头看见自己提着的那桶蜂蜜,它笑了,它笑什么啊?(幼儿回答)
师:于是熊哥哥就准备把那桶蜂蜜往墙上刷,那老师要问下你们,蜂蜜是它最爱吃的,它舍得吗?(幼儿回答)
师:是的,熊是舍不得,但是为了什么它不得不把自己心爱的蜂蜜给涂到墙上去?
师:对,为了房子原来的主人高兴,为了它自己做错的事可以补救回来,熊虽然舍不得它的蜂蜜,但还是应该把它刷上去,是不是?于是,熊哥哥就把它蜂蜜给刷到了墙上,小房子就变成了漂亮的黄色,还散发出一阵阵蜂蜜的香味。
2、总结房子有趣的.地方
师:刚才你们说的有趣的房子和熊哥哥看到的有趣的房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回答)
师:我们平时住的房子刷的是涂料和油漆,而这座房子刷的是好吃的果酱是吧。
师:这座房子还有一个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对,它会变颜色,原来是什么颜色?现在变成什么颜色了啦。
师:那是什么原因让它变颜色了呢?
反思:故事以多媒体形式出现吸引幼儿的眼球,能仔细倾听故事,再结合猜猜听听故事能一步一步帮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从而感受故事中房子变化的趣味。而这提问环节要适当追问来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回答往往比较零散,教师应帮助又幼儿完整总结,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话。针对幼儿的回答要进行提升和总结。
三、完整倾听故事
1、播放多媒体课件至熊弟弟听哥哥说小房子变成了黄色。
2、出示熊弟弟提问
师:第二天,熊弟弟来看熊哥哥,熊弟弟说:“哥哥,你知道吗?树林里有座红色果酱的小房子!”熊哥哥一听,说:“哼!我早就知道,不过现在这座房子变成黄色的了。”熊弟弟听到熊哥哥说房子变成黄色的了,熊弟弟一听房子变色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啊?
师:如果你是熊弟弟,你听到熊哥哥说房子变色了,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反思:帮住幼儿梳理故事,并提问如果你是熊弟弟,你听到熊哥哥说房子变色了,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引出下一环节。
四、迁移续编故事
1、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边画边猜想故事结尾
师:那熊弟弟可能也会去树林里看看这座会变色的房子是吧?那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等一会到后面桌子上面,桌子上面有小房子,请你想一想熊弟弟到了树林以后这座房子还会不会再变?它会变成什么好吃的酱??会把谁给引来?它来了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问题很多哦,能记住了吗?我说了什么?跟老师再来说一遍。
师:好,那等老师数到5的时候就请你们带着你的房子回到你的座位上好吗?
2、幼儿给房子涂色,老师巡回指导。
3、幼儿续编故事(关键是编到图上什么味的果酱,就画有对应颜色的房子的幼儿接着编)
师:好啦,都画好了,我们要玩意个讲故事接龙的游戏,那先从我开始啦。(老师边讲边操作故事挂图)
师:熊弟弟一听,房子的颜色变成了黄色的啦,它觉得特别奇怪,于是熊弟弟就走进树林里远远的看见了一走黄黄的房子,鼻子一闻,啊!蜂蜜耶,这可是熊弟弟最爱吃的哦,它也忍不住了,就不停地在墙上舔啊舔,不一会,就把墙上的蜂蜜给舔完了,熊弟弟想,那我也给房子变一变吧,于是它就给房子刷上绿绿的青菜(课根据现场幼儿画的情况来定)酱,谁刷的是青菜酱?(请刷了青菜酱的幼儿上来接着讲)
反思: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续编故事,围绕故事线索——XX房子引来了谁,他来后房子会再变成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房子,进行续编。幼儿在给房子涂色这一环节给幼儿思考续编的时间,再以故事接龙的形式进行续编,达到活动的高潮。但这一环节不好把握,因为续编的模式固定,线索也比较单一导致编完的孩子和坐在座位上没有编的孩子没事做,不能很好去的倾听别人的故事。这需要我再深入的探讨研究怎样做更好。
五、结束活动
师:看来这个小房子还有许多故事发生,今天时间不够了,那我们回去再接着说好吗?师:还要请小朋友给这个有趣的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