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发布于:2022-03-09 01:57:42 作者: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8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音乐《云》

  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2.学习用轻声演唱。

  教学目标

  1.感受3/4拍歌曲的节奏特点,学习用轻声演唱歌。

  2.培养幼儿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组织形式

  集体活动

  教学准备

  儿童

  经验基础

  感受云前进的速度

  环境准备

  场地、磁带、钢琴、图片。

  过程与策略

  一、钢琴伴奏,在旋律的伴奏下,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进一步感受旋律的特点。

  二、幼儿观看图片中的内容,理解歌词内容并有节奏地说歌词。

  1.看完图片后并提问。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歌词内容,熟悉歌曲。

  3.并根据图谱有节奏的根据3/4排的节奏有节奏地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可以合拍子。

  2.随音乐学唱歌曲。

  有 效 语 言 设 计

  1.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入场吧!

  2.那我们一起来发音练习。

  3. 你看到了什么?白云和蓝天各市什么颜色的?并说歌词。帆船里面装了什么?为什么走得这样慢?雨点落下来以后可以帮我们做什么?

  环境辅助

  主题的引入

  出示图片

  理解歌词

  学唱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生动、活泼的说唱情趣,体验歌唱的快乐。

  2、知道“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习俗,学习用歌声表现“广东小主人”的热情与好客,尝试用潮州话说对白。

  3、学习 × o× × × ×× ×× × - 的节奏型,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磁带、录相带各一盒。

  2、围裙四件、玩具小茶杯、茶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幼儿随歌曲旋律拍手进活动室。

  2.练声、节奏型练习。

  (1)以“拍手向客人打招呼”的形式,学习节奏型:

  × o× × × ×× ×× × -

  (2)“用歌声欢迎客人”的形式,练声并唱准该句歌曲中的旋律。

  (3)“唱一首欢迎客人老师的歌”,老师用潮州方言演唱,幼儿欣赏。

  3.学习歌词内容。

  (1)师生在一问一答中学习歌词的第一、二句。

  (2)在动作表现中学习歌词的后半部分。

  二、学唱歌曲

  1.欣赏老师范唱歌曲。

  2.幼儿观看有关“功夫茶”的录相,同时感受音乐旋律。

  3.幼儿用动作感受、表现歌曲。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二遍。

  (1)幼儿能跟音乐节拍完整演唱。

  (2)鼓励幼儿用歌声表现小主人的热情与好客。

  5.引导幼儿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歌曲接唱。

  三、游戏、表演

  师生共同扮演游戏角色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神气、害怕两种情绪,享受游戏表演带来的乐趣。

  2、倾听音乐,根据简单的故事和图谱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大概内容。

  3、探索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狮子图片、图谱、小动物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王冠、斗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动物世界中,你们知道谁最厉害吗?

  2、为什么说狮子厉害?

  二、欣赏音乐课件。

  "狮子的确非常厉害,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关于狮子的音乐和动画片,你们要认真听仔细看。"(幼儿观看课件)

  教师提问:

  1、"听这段了音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感觉狮子和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教师:鼓励幼儿并告诉幼儿音乐的名字及作者。

  三、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并创编故事、模仿动作。

  1、幼儿欣赏音乐的引子,启发幼儿感受曲子的变化,并根据曲子的变化想象创编故事。教师。

  2、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让孩子们感觉音乐是轻松欢快还是沉重迟缓,想像是什么动物走来了。然后,个别幼儿创编狮子威风凛凛走路的动作,最后全体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狮子神气走路。

  3、引导幼儿欣赏B段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特点,启发幼儿想像象什么动物在叫。然后,个别幼儿创编狮子凶恶吼叫的样子,最后全体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狮子吼叫和小动物害怕的样子。

  4、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让孩子们感觉音乐是轻松欢快还是沉重迟缓。听着音乐小动物会做什么事。

  四、根据孩子创编的故事内容,教师之后完整讲述给孩子。

  五、教师引导孩子边欣赏音乐边看图谱,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结构和特点。

  六、启发幼儿借助音乐和图谱,表演故事内容,重点突出小动物的害怕和大狮子的神气。

  七、孩子们听着《狮王进行曲》,做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在设计本活动之前,我有幸读到了许卓娅关于音乐活动的一些理念,文章分析幼儿从音乐中获得某种体验的期待,是欣赏热情产生的最原始动力,而期待和期待的不断满足则是欣赏热情生长的增强剂,因此说没有欣赏期待的不断满足,就不会有欣赏的热情。在上述理念的影响下,我通过让孩子们创编故事,创编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最后视、听、动同步参与的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本次活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让我难忘的是,当我引导孩子们看完图谱时,他们竟情不自禁地给我鼓起了掌。我认为这就是本次活动的最大收获和成功。

  不足之处:

  1、前面听音乐看图谱时,引子那段没卡准。

  2、最后孩子玩游戏时要求不太明确。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内容与要求:

  1、欣赏并感受歌曲《鱼儿的梦》优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学唱歌曲。

  2、能大胆地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材料准备:ppt课件、钢琴伴奏:鱼儿的梦

  活动设计:

  一、音乐游戏:小鱼游;

  二、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弹奏歌曲,幼儿欣赏。 听了这段音乐,猜一猜小鱼在干什么? 那么小鱼到底在干什么呢?(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三、欣赏并理解歌曲:

  1、理解:鱼儿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ppt1) 小鱼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 谁会用优美的动作学一学小鱼是怎样在妈妈怀里睡着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给它盖上珍珠被。(ppt2) 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为鱼儿盖了一条怎样的被子呢? 你们小时候妈妈是怎样为你们盖被子的?

  3、理解:呣~~呣~~风儿唱着摇篮曲,轻轻吹呀慢慢吹。(ppt3) 风儿唱了一首什么歌? 教师哼唱,引导幼儿一同哼唱。 为什么风儿要轻轻吹、慢慢吹? 请你来学着风儿轻轻吹、慢慢吹,哄小鱼入睡。

  4、理解: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它的嘴。(ppt4) 在梦里,小鱼好像梦见鱼妈妈回来了,它在干什么呢? 我是鱼妈妈,你们都来做做鱼宝宝。(背景音乐,教师与幼儿互动)

  5、:你们觉得鱼儿的梦美不美?哪里最美?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鱼儿的梦》。

  6、再次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四、演唱歌曲: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优美的歌曲吧。(钢琴伴奏)

  重点:哼唱时要轻轻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们变成一条条小鱼,听着优美的音乐,做做鱼儿的梦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切分音节奏的演唱,体会歌曲的欢快跳跃感。

  2、能够正确演唱带有切分音和休止符的部分,培养幼儿对节奏的感知能力;根据歌词的提示和理解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增强交往能力。

  3、体会歌曲带来的积极欢快的情绪,使幼儿自觉养成讲礼貌和早起的习惯。

  【活动准备】相应图片X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歌曲。

  1、每天早晨是谁喊小朋友起床?

  引导—太阳公公,大公鸡。

  2、对应图片—小朋友们背着书包赛跑,你们觉得他们在比什么?

  引导—看谁最先到学校。

  3、小朋友们赛跑的时候,嘴里也哼着一首好听的歌,他们唱的什么呢?来听老师唱一遍。

  二、老师范唱。

  三、进一步根据图片提示和肢体动作的辅助记忆歌词。

  四、完整地学习歌曲。

  1、欣赏一遍歌曲的旋律,并配上规范的动作。

  2、掌握住动作的同时,把歌曲完整地唱出来。

  3、引导幼儿用欢快的声音和表情,配上动作,完整地演唱歌曲。

  4、把歌曲分成老师演唱和幼儿演唱的两个部分,老师和幼儿对唱。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想一想美丽的早晨都有些什么?请小朋友把见到过的或者想象中的美丽的早晨用蜡笔画出来。

  歌词:太阳公公起床了,公鸡喔喔把我们叫。你追我赶大家赛跑,看谁最先到学校。看到孩子可爱的笑,多少辛苦也忘了。老师早!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2、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十六宫格、小落叶的图片若干,呼啦圈六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场,要求幼儿的脚步随音乐的变化而迅速改变师:秋天到了,小树叶们从树上落了下来,跟着秋风姐姐跳起了舞。

  l、听,风越吹越慢了,我们该怎么飞呢?

  2、哟,风又大了,我们该怎么飞呢?

  3、真累,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二、理解并学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1、小树叶长得真漂亮,有几片小树叶也想飞上来玩一玩,你看,这片大树叶“*”的一声,就飞到天上去了。这片小树叶也想上来,可它有点害怕,于是又找了一片小树叶,两个人“**”两声也飞到了天上。

  提问:

  a、大树叶是怎么飞上来的?(*)我们把大树叶飞上来的节奏叫一拍。

  b、小树叶是怎么飞上来的?(**)小树叶很灵活,所以一下子就飞上来了。

  c、一共有几片小树叶飞上来呢?(2片)我们把一片小树叶飞上去的节奏叫半拍,用手来拍拍看。

  2、大树叶和小树叶飞上去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用手拍一拍。原来,树叶们呆在一起,就是一句好听的节奏了。(幼儿练习用手拍节奏)

  3、落叶的节奏还会变呢!看,把他们的位置换一下,就变成什么样的节奏了?

  4、谁能上来让落叶变成不一样的节奏呢?(请个别幼儿变换节奏,其余幼儿练习)

  三、游戏:小落叶回家

  l、师:秋风姐姐带来了六间小房子(呼啦圈),你们想不想进来作客?不过一间房里最多只能站两片小树叶。现在我们一起唱歌(歌曲附后),被秋风姐姐点到的小树叶就可以飘到小房子里了。(游戏第一遍)提问:这间小房子里有几片小树叶?应该怎么拍?那间小房子里有几片小树叶?应该怎么拍?

  2、原来:小树叶站在房子里,也是一句好听的节奏。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3、你们想不想也变成节奏?谁来当秋风姐姐?(游戏第二次)

  四、认识十六宫格,学拍并创编十六宫格中的节奏

  l、师:小树叶们快回来,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里要举行舞蹈比赛,请小树叶们编一个好看的舞蹈。怎么编呢?秋风接姐姐编了一个,你看:(出示十六宫格如图一)

  a、一片大树叶表示什么?

  b、一片小树叶表示什么?

  c、空白的地方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节奏

  a、这么多的格子连起来,就是小落叶的舞蹈了,我们从红色格子开始来拍拍看

  b、加点音乐好不好?跳舞没有音乐可不行。

  c、参加比赛光用手可不行,我们让脚也动起来!

  d、跳得真棒,要是再整齐一点就好了。

  e、你们这么有本事,我也有本事。你看,让我的小格子翻个身,从绿色格子开始,就变成不一样的舞蹈了,我们再来跳跳看。师:原来,从不同颜色的格子起拍,节奏会变得不一样。

  3、师:风姐姐的舞蹈编好了,你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呢!看,那边地上有许多小树叶,你们六人一组,商量一下,编一个好看的舞蹈来跳跳看。(请幼儿合作,将树叶贴到十六宫格纸上,并商量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出不同的节奏。)

  4、师:小落叶们,把你们的舞蹈带过来!

  a、这是哪组编的?谁来跳给大家看一下?(请一位幼儿跳)

  b、这是谁编的舞蹈?(请几位幼儿同时跳)

  c、这又是谁编的?(请这组幼儿一起跳)

  5、师:每一组小落叶都编得这么好看,到底谁去参加比赛呢?这样吧,我们把这三个舞蹈连起来一起去参加比赛。第一段用什么动作表示?第二段?第三段?(全体幼儿把三段舞蹈连起来跳)五、师:森林里的舞蹈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小落叶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听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音乐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在歌唱时能控制声音的轻重和节奏的快慢,能够表现出小树叶的不同情感。为达成此目标,我在图谱的设计上做了一些改进,比如我用灰亮不同的背景色来表明小树叶的不同心情:灰色表示伤心、亮色表示开心;背景色块形状上高矮、长短的不同代表声音高低和节奏快慢的不同:高短的表示节奏快声音高、矮长的表示节奏慢声音低。在实践操作中,我发现这个方法作用真的很大,通过简单的图谱一方面帮助幼儿理解了歌词含义、另一方面又让幼儿掌握了歌曲节奏,真是一举多得。

  歌唱活动主要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唱这首歌,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这首歌。为此,我在设计活动过程时,也是一步步深化,让幼儿先从感受歌曲开始,接着再了解歌曲,然后才是学唱歌曲,最后能够扮演角色表现歌曲。

  在感受歌曲环节中,幼儿通过听老师有情感的演唱,发现两段歌词所表现的情绪是不同的,了解小树叶为什么要这样歌唱。在小朋友的叙述中,他们基本都能够清晰感受到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伤感,还有回到妈妈身边的高兴,还有个别幼儿感同身受,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伤心的哭了起来。在了解歌曲环节,幼儿再次欣赏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老师出示图片,肯定小朋友的表诉,通过引导让幼儿发现图片传达的含义,理解歌词内容以及图谱含义。然后在学唱部分,我用对比分明的两种状态演唱歌曲,巩固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最后的角色扮演本来在设计时是分组演唱,可在教学中发现小朋友的情绪很高,于是临时添加修改了这个环节,分别邀请两个小朋友来扮演黄树叶和绿树叶,我来扮演大树妈妈,请大家给他们伴奏演唱,他们来表现不同的两段内容,小朋友的表现力真不错,表演黄树叶的幼儿很伤心的离开了,飘落到了别处,绿树叶高兴的回到了妈妈身边。活动本该到此就结束了 ,可是小朋友依然兴趣很浓,于是我在延伸活动中,让小朋友继续表演,自己分配角色,选好搭档边唱边演。

  通过这次音乐活动,我感受到要想让幼儿学会一首歌,首先得让他了解歌曲的.背景、里面包含的不同情感;接着再通过图谱辅助手段帮助他们记忆歌词,当然图谱不是简单的歌词的呈现,也可以包括节奏和情感;最后对歌词内容的动作神态表现,让他们更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涵义。我相信只要我们平时教学时多用心,肯定还能发现更多更加恰当的方法,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会唱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注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的合拍。

  2.大胆主动的邀请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3.体验歌曲中小朋友之间宽容所带来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

  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课件,幼儿已会记歌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想做一名懂礼貌的好孩子,那怎样做才是懂礼貌?让幼儿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礼貌歌》。

  3.发生练习

  1=C――F 2/4

  12 34︱5—︱555︱555︱54 32︱

  小朋友唱 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1 — ‖

  啦 。

  二、基本部分

  1.放映课件,帮助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引起兴趣。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仔细听后回答问题。

  提问

  (1)歌曲是几拍子的?

  (2)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3.幼儿看挂图一起朗诵歌词。

  4.教师教唱歌曲,直到幼儿唱会为止。

  5.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教师给与指导。

  6.教师帮助幼儿两两分角色表演。

  (1)教师和幼儿讨论两两分角色表演的分配方式。

  (2)教师引导幼儿商量两两合作表演的角色分配和动作安排。

  (3)幼儿主动邀请同伴进行角色表演2-3遍。

  7.幼儿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宽容相处,互相帮助。

  2.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变化较多,特别是弱起节拍,幼儿难得接触,不容易掌握。我一开始以“我昨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谈话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范唱歌曲请幼儿回答歌曲中相应的内容来熟悉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我及时画出简图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有了简图,幼儿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词,但幼儿在掌握附点音符时还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从你门前过”的最后一个字“过”和后面这句中的“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中的“你”总衔接不上。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我让幼儿说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儿想出的办法不是太多,我还是采用了简图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间一句对不起的话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可能与我在之前提问的时候有关。我反思这一环节的失败,可能在我让孩子熟悉这里的歌词的时候只问了互相生气了应该怎样再和好?没有深入引导。于是我换了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思考:道歉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后来幼儿对这句歌词的掌握比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这个歌词,总是唱得很响。为了让孩子能尽快学会歌曲,我在活动当中加插了节奏型的学习环节,带领幼儿学打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词,一边打节奏一边唱。这样,孩子们既能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熟悉歌词,真是一举两得。

  整节活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较高,声音都很宏亮。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宽容,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秧歌步跳绸带舞,表现绸带舞欢乐、热烈的气氛,基本做到舞蹈动作协调、合拍。

  2、借助儿歌,初步掌握秧歌十字步的动作。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人手两根绸带,录音机、磁带, 巧虎布偶一个,巧虎笑脸小贴纸若干、老师扮巧虎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巧虎手偶,与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巧虎。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跳跳吧!

  一、复习唱游《巧虎之歌》

  二、学习韵律活动:《拥军秧歌》

  今天巧虎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磁带:这里面会是什么呢?竖起小耳朵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地听一听。

  2、欣赏《拥军秧歌》音乐一遍。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很热闹、高兴)

  我还会听着这段音乐跳舞呢!你们想看吗?(想)

  三、学习舞步:秧歌十字步

  (1)巧虎示范舞步:左脚向前跨一步,右脚向前交叉,左脚再向后分开踏一步,右脚向后收回。

  (2)这种舞步叫做“秧歌十字步”,你们想不想也来跳一跳?(想)

  四、幼儿学跳秧歌十字步

  (1)组织幼儿站在凳子前面跟着老师的儿歌进行练习(向前交叉,向后分开)

  (2)教师提出舞步姿态要求:脚跨出时要轻,两手在身体两侧自由摆动。

  (3)组织幼儿分组反复练习。(熟练后听着巧虎哼的音乐有节奏地跳秧歌十字步)

  (4)巧虎哼音乐,幼儿拿着绸带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5)听录音机里的音乐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五、幼儿表演

  请舞步动作优美的小朋友到台前来进行表演,其他幼儿欣赏,并评选出姿态最优美的幼儿进行奖励。

  小百科:《拥军秧歌》也称《拥军花鼓》或《拥护八路军》,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八路军和朱总司令的拥护和爱戴。表达了对对八路军以及朱德总司令发起的南泥湾等大生产运动的赞颂。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