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2-01-30 01:11:20 作者:

实用的中班教案范文集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中班教案范文集合四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与同伴集体操作材料。

  2、 初步了解磁铁具有磁性,能吸住铁质物品。

  3、 能学习运用表格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对物品的材质有初步的了解。

  2、教师自制记录单,每人1份记录单(见幼儿用书《磁铁能吸什么》,或见附表)

  3、 操作材料:磁铁、铁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玻璃制品、布制品等。

  4、 活动室里提供一些铁质的物品、玩具。

  活动过程:

  1、创设悬念,导入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并出示磁铁,请幼儿仔细观察?

  (2)教师操作磁铁吸回形针,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特性。

  2、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出示记录表及材料,帮助幼儿理解记录符号及要求。

  (1)教师边操作并讲述记录单的方法并出示操作材料了解:磁铁、铁钉……等物品。

  (2)出示幼儿用书:每人1张表格,表头上画的是哪些东西的图标?

  (3)教师交代记录符号及要求:表格左栏里有个问号,它表示你的猜想,如果你认为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就在这个物品的图标下面、问号里的一栏里做上记号“!”

  3、 幼儿实验并在表格里做记录。

  (1)引导幼儿猜测,你认为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教师示范操作做记号。

  (2)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小手。

  4、帮助幼儿汇总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1)教师介绍幼儿操作的记录表?并一一论证做实验得出结论。

  (2)对于有争议的地方让幼儿再次实验并小结。

  (3)教师小结:用磁铁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哪些物体是铁做的,哪些东西不是铁做的。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时间,请幼儿发现在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是用铁做的?(注意:避免幼儿去吸钟、表等容易被磁化的物品,以及插座、开关等物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蛋黄怎么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昆虫、体验创作的乐趣。

  3、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对昆虫的认知。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过程:

  1、提供笔、纱布、剪刀、胶水、枯树叶、竹枝、布等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运用画、折、剪、泥塑、小制作等多种方式制作各种昆虫作品,如制作昆虫头饰、昆虫玩具、昆虫吊饰、昆虫模型等作品,并进行展示。

  2、启发幼儿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昆虫的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在活动室里为昆虫建一个家,并把自制的昆虫模型、玩具或昆虫标本放入昆虫的家。

  3、学习欣赏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歌舞等文艺作品,让幼儿进一步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组织幼儿讨论;怎能样把探究昆虫的结果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激发幼儿举办“昆虫乐园”展示会的愿望。

  5、请家长和别班的老师、小朋友们来参观,鼓励幼儿主动向老师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昆虫作品,大胆为他们表演节目。

  活动反馈:

  1、通过主题活动《昆虫》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帮我们收集了大量昆虫的资料、图片。他们利用节假日带幼儿捕捉昆虫,探索昆虫的秘密,促使我们主题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活动感想:

  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的生成过程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过程】

  1、引出粗细的概念

  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教师把3根木棒两两比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特别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

  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

  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

  4、按由细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8、9页的练习: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目测比较物体或者物体某部分的粗细,分别把最粗,细些,最细的物体某部分的涂色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每个孩子都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而且会发脾气,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控制不良情绪,使之懂得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了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引导他们享受游戏的快乐。我设计的本次活动《拉拉勾》。《拉拉勾》选自幼儿身边的经常的事,孩子有一定的经验感受。我利用音乐的手段,让幼儿感知和同伴友好相处做朋友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唱出歌曲中情绪的变化。

  2.懂得朋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团结,并感受朋友间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歌曲内容,能有表情地演唱。

  活动难点:

  在演唱、表演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朋友间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拉拉歌》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准备活动:听音乐拍手做律动。

  二 熟悉歌词。

  1.欣赏课件、情感体验

  .教师播放课件讲述小故事:有两个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不小心碰到了一起。唉呀,好痛!我不跟你玩了!两个小朋友生气了,他们谁也不理谁了。唉!没有朋友感觉真没意思,我们还是很好吧。两个小朋友伸出小手指拉拉钩,他们又成了好朋友。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真快乐。

  师:(1)这两个小朋友怎么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那么他们和好了吗?你是怎样看出他们和好的?

  2.交流讨论:

  (1)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2)当你生气的时候时怎么样的?你们是怎么和好的?(引导幼儿说出和好的多种方法)和好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

  三 学习歌曲《拉拉勾》

  引导语:小朋友说的真好,和好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我们一起拉拉勾,就是好朋友了。对不对?

  1.教师播放《拉拉勾》音乐,幼儿认真倾听,并感受歌曲前后两部分不同情绪。

  师:有一首歌也是唱了两个小朋友吵架后的发生的事情,请你们来听听歌曲是怎么样的!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感觉一下这首歌曲的前后两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幼儿听出老师是怎样用声音表现生气和有好的。

  师:嗯。你们说的真好,那生气的时候该怎样唱?和好的时候又该怎样唱?现在老师来范唱一遍,你们可要仔细听哦!

  四 拓展幼儿思维,引发幼儿想象;

  分段演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唱准曲调,把握歌曲的情绪变化。

  1、第一段:师:假如你真的生气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气了,你们回怎么样?想一想第一段是唱得快一点还是唱得慢一点?重点儿唱还是轻点儿唱?(唱时音调要迟缓些,"理"和"睬"两个字唱的要短而有力,休止符准确,突出不理不睬的情绪。)

  2、第二段:师:你现在和朋友和好了,一开始有点儿不好意思,该怎样唱?后来已经和好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这时应该怎样唱?(唱时速度较第一乐段稍快,声音要亲切,表现生气后又做好朋友的愉快情绪。)

  3、整体跟唱分别采用集体无伴奏跟唱,要求幼儿节奏准确,并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同时要求幼儿咬字清楚。

  五 即兴表演

  幼儿离开座位找朋友,边唱歌曲边即兴表演,让幼儿在自由、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通过自编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加深情感的体验。

  六 活动结束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好听的歌曲《拉拉勾》,而且还和好朋友一起学习、表演,你们开心快乐吗?

  那平时我们要不要和好朋友友好相处?能不能因为一些矛盾就生气不理对方呢?对,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矛盾就生气,我们要怀有一颗宽容的心来原谅别人的过失,好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关心,友好相处,团结友爱。现在就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来一个友好的拥抱吧!

  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小朋友回家后把这首《拉拉勾》带回家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也和他们拉拉勾成为好朋友好不好呀?那现在就让我们和小伙伴一起随着音乐小手拉着小手回到我们自己的教室吧!小手拉好了没?我们出发啰…

  活动延伸:

  1、表演区中提供机会让幼儿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