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3-21 23:58:40 作者: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大班教案 篇1

  第一、活动内容:

  大班歌曲小鸟落落

  第二、活动目标:

  1、在熟悉三拍子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图画提示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顿音和连音的唱法。

  第三、活动准备:

  小鸟图片图谱节奏谱

  第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看,谁来了?这只小鸟名叫落落,请听!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完整欣赏一遍曲子旋律)

  二、基本部分:

  (一)感受旋律:

  1、这首曲子好像告诉我们小鸟落落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我们一起来学小鸟落落到森林里飞一飞吧。(第二次完整欣赏一遍曲子)

  3、你听出这是几拍子的旋律?(第三次完整欣赏一遍曲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打三拍子节拍)

  4、看着节奏谱来打节奏一遍。

  (二)感受歌曲:

  1、这首曲子是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就叫《小鸟落落》,我们来听听这首歌?

  2、感受歌曲第一遍——播放歌曲。

  你听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优美的,欢快的)

  3、进一步感受歌曲。

  (1)范唱第一段。

  听到了什么?(出示音乐背景图)根据幼儿说的有节奏地念歌词。

  (2)范唱第二段。

  听到了什么?(出示音乐背景图)

  (3)范唱一遍。

  你觉得这首歌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引导时教师可以清唱提示)

  ——通过节奏谱重点引导幼儿注意歌曲中停顿、连音的感受与学唱。

  (4)再次完整欣赏一遍。

  (三)学唱歌曲:

  1、很美的一首歌,不少小朋友都已经在唱了,那我们就来一起来唱唱吧。

  ——引导幼儿大胆学唱歌曲数遍

  2、站起来一起试一试。

  3、坐在位置上边学小鸟落落飞飞的动作并演唱

  三、结束部分

  跟着落落一起到外面自由的飞翔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刮画的技巧,了解刮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认识深色和浅色;

  2、多媒体幻灯片夜景图;

  3、幼儿作画工具(画纸、油画棒、无尖铅笔);

  4、半成品几张(一张铺好浅色底色的半成品、一张在浅色底色上涂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萤火虫》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引出课题。

  (1)幼儿欣赏歌曲《萤火虫》。

  (2)小朋友你们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谁吗?萤火虫什么时候出来?(是晚上)。

  师: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小动物迷路的时候,萤火虫打着它的小灯笼把小动物们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赏图片,放映幻灯片,“胜利山纪念园”。

  天黑了小动物们有萤火虫,城市的夜晚没有萤火虫为、该怎么办呢?灯光把城市的夜晚装扮得十分美丽,我们来看看这是哪里吧。

  (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纪念园)那再看看这又是什么? (是晚上的纪念园))

  (2)让幼儿说说晚上与白天有什么不同?

  3、欣赏范例,示范讲解

  我这有支神奇的魔笔,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画纸现场做画),我用魔笔刮破黑夜,一颗小星星钻了出来,又钻出一颗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无尖的铅笔呀!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画纸上用油画棒涂过了,这种画叫“刮画”。

  4、认识刮画,熟悉作画步骤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画”,刮画与其他画的区别在于画画之前,要先把画纸处理一下。

  (1)首先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

  (2)在浅色上涂两遍深色:第一遍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如果你有 一枝会飞的魔笔,你想乘着去哪里呢?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们“家乡胜利山纪念园夜景”这么美,下面就请小朋友拿我送你们的魔笔,画画咱们“胜利山纪念园的夜景”,小朋友乘着魔笔出发吧!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先涂一遍浅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注意要涂得均匀,涂得满,动作要快;

  (2)想好了构图再刮画,错了的话用同样的颜色的油画棒盖上重画。

  6、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7、活动结束

  让幼儿拍手唱歌《小蜡笔》。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与不同的伙伴合作舞蹈的乐趣。

  2、能够随音乐节奏及歌曲内容变换相应的动作。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音乐、基本动作的掌握。

  2、场地、大圆圈、音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活动中体验与不同的伙伴合作舞蹈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够随音乐节奏按规律准确找到自己的下一个舞伴。

  活动过程:

  1、队形的排列: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规律拉成一个大圈。

  2、音乐开始蹲两个八拍后,男孩在外圈原地站立,女孩进里圈相对男孩站立。

  3、随音乐节奏,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动作。

  4、幼儿与同伴互换位置,男孩进入里圈,女孩到外圈,男孩随音乐节奏跑到下一个舞伴(从第一个舞伴数,第四个女孩)对面,随音乐节奏继续做动作。

  5、随音乐节奏,按规律找舞伴重复做动作。

  6、最好一个八拍跑到开始的位置,双手举起。结束。

  活动反思:

  1、这是一个适宜大班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能够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而且大班幼儿与同伴合作交往的需求逐渐明显,这个音乐游戏基于幼儿耳熟能详的歌曲《找朋友》为游戏音乐,使幼儿能够轻松愉悦的跟着音乐做动作,在与同伴合作做动作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幼儿按规律找下一个舞伴的难度,使活动难易结合,既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又使幼儿在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获得了成就感。

  2、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欢快的音乐中做着绅士而奔放活泼的动作,满足了孩子们游戏的需要,在释放激情的同时,不断变换的同伴如同给游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幼儿体验到无限的刺激和乐趣。

  3、活动中有几个小男孩的动作夸张调皮,还经常省略步伐、动作。他们玩的很尽兴,满足了他们好动的需求,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他们调皮捣乱的天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表现的习惯。

  2、指导幼儿理解散文的语言,了解散文中将“蘑菇、草叶”等比喻为“伞”的表现手法。

  3、感受下雨的乐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观察过下雨天,对下雨情景有一定的了解。

  2、散文角色相应的手偶、散文《下雨了》课件。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中“下雨了”画面,引入活动。

  ①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怕不怕雨?(将幼儿分成正反两组)

  为什么怕雨?为什么不怕雨?

  ②还有什么会和你们一样怕雨或者不怕雨?

  怕雨的话应该怎么办?不怕雨的话是为什么呢?(引导两组幼儿充分发表意见)

  2、欣赏《下雨了》课件画面。

  3、理解散文画面内容。

  你看到了怕雨的什么?不怕雨的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4、欣赏散文《下雨了》。

  你在散文里听到了什么?

  5、看课件学散文。

  6、带手偶表演散文。

  幼儿分成怕雨、不怕雨两组表演散文。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上课积极性很高,对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以下几点是本人对此堂课的反思:一。活动目标中感受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孩子们能够通过表演去感受去理解,但是在语言表达上有些欠缺,我在整个教学环节设计中也没有做出强调。反而我本来认为的教学难点:表演故事中的情节。这个难点倒是突破得很好,孩子们对表演很感兴趣。而且整个表演有序又不失活泼。

大班教案 篇5

  核心导读:活动内容、名称 :艺术领域美术 制作设计手提袋 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利用折、剪等多种技能大胆想象设计出造型新颖的手提袋。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或自己创作花纹装饰手提袋,要求花纹匀称、

  活动内容、名称 :艺术领域——美术 制作"设计手提袋" 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利用折、剪等多种技能大胆想象设计出造型新颖的手提袋。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或自己创作花纹装饰手提袋,要求花纹匀称、色彩鲜艳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物质:长方形白纸每人一张,彩笔,剪刀,胶棒,范样。

  知识:幼儿能够掌握几种装饰性花纹,能够使用剪刀。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手提袋。

  难点:幼儿裁剪的花纹要均匀,装饰花纹要有连贯性。

  活动方式:集体、个别

  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范样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范样请幼儿观察。老师做的手提袋有那几种?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二、展开

  1、 教师讲解立体型手提袋的制作方法。

  将正方形纸短边对折两次,在不开口的一方剪出一排花纹。将纸打开至短边对折一次的状态。将剪开的小三角形向下翻折,涂上颜色。将对折的两面粘贴起来,粘贴上把手。一个手提袋制作完。将制作好的手提袋再装饰上漂亮的花纹。

  2、 幼儿园里要举行手提袋制作大赛,你们想参加吗?刚才陈老师教给小朋友们制作了一个立体的手提袋,你们也可也发挥想象力制作其他形式的手提袋。最后我们来评出射击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3、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1)剪刀的安全使用。

  (2)用剪刀剪的方向。

  (3)提包两面的粘贴和把手地粘贴。

  4、 作品将评。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白板上。

  (1) 提包制作的完整性。

  (2) 美观性。

  对选出的设计师颁发奖品。

  三、结束

  1、幼儿收拾材料。

  2、教师将优秀作品放到美术区展示。

  大班绘画活动??小小设计师

  大班上册美术活动《蜘蛛织网》课后反思

大班教案 篇6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观察风,利用图片,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能初步体验古诗文内在情趣的美。

  3、引导幼儿创造性表现古诗。

  活动准备:

  1、挂图四幅,“风”标记四个,诗词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带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风吹物时发生的现象。

  “小朋友们,今天外面的风真大呀!找找看,风吹到了哪里?”

  2、学习古诗

  (1)谈话:你看到风吹到哪里了?

  (2)观察挂图,引导幼儿在画中找风(老师根据幼儿回答解说图意)

  (3)初步感知古诗

  “我们刚才在外面找到了风,在画中也找到了风,有一首古诗说的也是风”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引导幼儿跟读)

  (4)见诗找画,进一步理解古诗

  出示诗句,教师边念边引导幼儿将诗句与画面对应起来,然后看画念古诗

  3、表现古诗

  (1)启发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落叶、开花、浪花、竹子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边念古诗边做动作

  (3)鼓励幼儿创造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4、出去找风

  “风吹落了树叶,吹开的花,卷起了浪花,吹到了竹林里,你们猜,风现在又吹到哪里呢?”

  (草地上,森林里,幼儿里,公园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