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精华】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跑和按信号做动作,培养抑制力和机敏性。
2、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老狼头饰、场地
游戏规则:
1.老狼回答几点时不准回头看.
2.幼儿与老狼回答时,必须往前走,不能停留.
3.只有说:天黑了,幼儿才能转身往回跑,老狼才可转身追.
4.老狼不能追捉已过横线的幼儿.
活动玩法:
在场地一端画一条横线,幼儿站在线后边成一横排,请一个幼儿当老狼,在横线前面。游戏开始时,幼儿与扮老狼的人一同往前走,并齐声问:"老狼老狼几点了?"然后又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两点了.这样继续下去,直至老狼回答:天黑了时,幼儿就转身向横线跑,老狼转身就追,但不得过横线,在横线前被捉到的为失败者.玩过几次,可另选出一人当老狼,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反思:
一、背景
本周我们玩了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当我们在户外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小羊们”都能根据游戏规则很快跑到“家”里。当第二次我们再到户外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当“老狼”,孩子当“小羊”。“小羊”们跟在“老狼”后面问几点了,当“老狼”喊天黑时,“老狼”便张开大口、伸开双臂去捉小羊。“小羊”们都往“家”的方向跑,有两只跑得慢的“小羊”被我抓住,我把他们搂在怀里,张开大嘴做吃状,他们不但不着急逃脱,反而在我怀里咯咯地笑,假装吃掉后又回到队伍里,游戏重新开始。第二次游戏,当我喊天黑时,大部分“小羊”往“家”跑,可有两三只“小羊”故意跑得很慢,让我捉住吃掉。当时也没有多想,就吃掉了他们,又让他们返回队伍,游戏继续进行。第三次游戏,让我没想到的是,“小羊”们不再往“家”跑,而是往我怀里钻,我有些招架不住,得使劲吃“小羊”,小羊们都乐得哈哈笑,一点儿也不害怕大灰狼。游戏无法继续下去了。
二、分析
游戏是幼儿最为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获得快乐,发展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体育游戏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在《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传统游戏中,“老狼”和“小羊”这两个角色是孩子最为熟悉,最为喜欢的小动物。游戏主要发展孩子的反应和奔跑能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孩子们喜欢反复玩这个游戏。本来我是想通过这个游戏发展孩子的反应和奔跑能力,可是游戏在玩到第三遍的时候,孩子不但不跑了,反而往“老狼”怀里钻,致使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活动目标也无从实现。
三、反思和改进
1、加大惩罚的力度
游戏中的规则是被捉住的小羊假装被吃掉,游戏接着进行。而且是被捉住的小羊被搂在怀里,假装吃掉,反而能和老师去亲近,别的孩子看上去很是羡慕,于是就有了小羊不怕大灰狼那一幕。如果加大处罚的力度, 被捉住的小羊放到老狼的家里,罚他们不能做下一遍的游戏,只能做一个旁观者,孩子们为了继续参与这个游戏,而会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2、适时改变游戏规则
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孩子的反映和奔跑能力。而在游戏中孩子们不往家跑了,而是往老狼怀里钻,孩子跑得能力得不到发展,达不到游戏的目的。活动中我们可随时根据孩子的表现,适时改变游戏规则。比如:在此游戏时可改为:老狼跑,小羊追,同样也可锻炼孩子的奔跑能力。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老狼”可假装害怕往家跑,“小羊”们就使劲追。“老狼”逃回了家,“小羊”们胜利了。他们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同时引导幼儿明白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只要团结起来,软弱的小羊就能战胜凶恶的大灰狼。同时也达到了游戏的目的,发展了孩子的快跑能力。
3、教师平时应多亲近孩子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故意往我怀里钻,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得到老师的爱抚,和老师去亲近。因此,我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亲近他们,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使孩子的心理得到满足。
同时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不要太呆板,要根据活动的目的,以及孩子们的兴趣灵活处理,积极引导,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小百科:几点,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 利用长凳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让幼儿尝试和探索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勇敢、果断、互相帮助、临危不惧的良好品质和自我选择、主动参与锻炼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准备]
木制长凳8条、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幼儿进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2 教师把活动器材 - 长凳介绍给幼儿:“长凳是用来坐的,可今天我们要用长凳做各种有趣的活动。
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3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长凳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4 带领幼儿进行各种钻爬游戏。
①爬过”地道“--长凳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长凳下爬过。
②钻过双层”地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从凳子间隙中爬过。
③爬过”暗道“--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过后站到凳子上。
④开”火车“--将长凳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长凳上迂回走过。
5 过”桥“游戏
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长凳、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长凳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6 将两个长凳叠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然后从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7 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身体下蹲。然后幼儿继续练习。
8 将三个长凳叠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自己爬上凳子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起伏桥“上走回来。
9 视幼儿情况逐渐增加”桥“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从桥上走过并跳下。
[注意事项]
①保持场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桥”,让幼儿自己选择。
②教师加强保护,尤其要注意过最高的“桥”幼儿的安全。(可让配班教师协助保护。)
③引导幼儿帮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
④对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教师可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当中设置障碍,让他跨过。
10 对幼儿的表现作积极的评价,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11 幼儿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跟老师做放松操。
12 幼儿离场。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已有篮球技巧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进退拍球和高低交替运球技巧。
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交流进退拍球和交替运球的最佳方法。
3、幼儿能在运动中于面对困难,体验玩球的快乐。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五号篮球幼儿人手1只;入场准备:四纵队。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变队入场。
幼儿听口令四队变两队进入圆形热身场地。
2、玩游戏:找朋友。
3、听音乐热身(全美职业篮球季后音乐)和老师一起热身。
4、分组取篮球站四队,四队变两队对面做左右手定点高低拍球。
二、探索新的玩球技巧。
1、探索进退拍球
师:我们都能原地用左右手做高低拍球。可是,我们在看篮球对抗赛的时候,怎么没有发现队员们原地不动拍球呢?这是为什么?
小结:是的,原地不动的话球就容易被对方球员抢走。更投不到对方的篮筐里去。所以,我们的篮球要灵活的动起来。
2、教师示范进退排球
师:大家有没有仔细看我是怎么拍球的?
小结:这叫进退拍球。你自己先试一试。然后,把你拍球的方法讲给大家听。
幼儿交流进退拍球的方法后,教师做技巧指导:
前进拍的时候,用力点放在球的背面,轻轻往前推,球就会随着身体往前行。后退的时候,用力点放在球的正面,球就会随着身体往后退。
3、幼儿在练习中熟悉并掌握高低进退运球技巧。
4、中场动静调节:高抬腿绕球、地面绕八字
三、熟练运球技巧进行高低交替运球。
师:看,在我们的正前方有两条线,分别是红色和绿色和蓝色。下面我们分二组运球,到第一道红线时请你停下来做先低后高拍球各五下。到绿线时做进退拍球三次然后到对面站好。
(赶小猪到圆形场地)
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小游戏,叫圆圈转转转,我和你一起走,你一遍拍球走一边看我,看到我停下蹲着吹哨,你就停下来做低拍,看到我停下站着吹哨你就停下来做高拍。我要转身,你就往相反的方向走,听我的哨声继续做动作,明白了吗?
四、放松活动,结束。
幼儿坐在圆上和老师一起放松手臂,脚腕和全身。
【活动反思】
经过多次的试教和各位评课老师的指点,我从一节上不完的课到最后自己能轻松上完,并且在课堂中各种情况都能很好的处理,我感觉这是我参加此次精品课堂收获最大的地方。
轻松上完这节课并不代表自己的上课水平达到了很高的阶段,我深深的知道这点。而且每一节成功的课都是从很多节试教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这节课中,我还是有一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1、在学生合作探究部分还是没有引导到位,所以感觉学生在这个环节有点乱,而且创出不同花样的学生比较少,很多学生都只是在模仿我和那些创造出游戏的人,这个地方是我没有及时的对那些没有创出游戏的学生进行鼓励,同时也忽略了现阶段学生的模范性。
2、在课堂最后的游戏部分,玩的不是很成功。见缝插针的这个游戏是先将球抛起来并落地之后弹起的瞬间,学生从球下面钻下去。但是有很多学生都是从球的旁边过去,还有的是将球抛起后,再落地弹起时接住。
总之,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很多,感触也颇深,从各位老师的点评和课后反思中找到自己的缺点,逐一进行改正,对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纸箱的一物多玩,发展幼儿跑、跳等综合能力。
2、增强幼儿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及竞争意识。
3、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4种大小不同的纸箱各2~4个,将幼儿分成6组,每组2个纸箱。(幼儿自由探索时使用)特大纸箱4个,中纸箱12个,小纸箱12个,8把小椅子(幼儿接力赛时使用)起点线
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玩纸箱,发展幼儿的跑、跳、钻爬、平衡等能力,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难点:能与同伴共同探索纸箱的多种玩法。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腰部运动
4、膝关节运动
5、压腿运动
6、放松运动
二、谈话引出主题
1、 师:我们平常会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纸箱,那这些大大小小的纸箱子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来锻炼身体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纸箱的废物利用)
2、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和这些废旧的纸箱做游戏。
二、鼓励幼儿分小组探索纸箱的多种玩法。
1、 教师将全班幼儿分成6组,每组分发相同大小的纸箱2个,提出操作要求:
⑴在规定的范围内操作,小组成员要合作探索纸箱的玩法。
⑵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想出的玩法越多越好。
⑶探索完以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来讲述一下你们组探索出来的玩法。
⑷提醒幼儿在探索中注意自身与他人的安全。
2、引导幼儿互相合作、探索纸箱有哪些玩法。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的想出的方法。
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展示纸箱的各种玩法,互相学习体验。每组分别请一位幼儿来说说自己一组的纸箱有哪些玩法,并进行示范。(可请同组幼儿进行补充,也可请其他组的幼儿来尝试一下)
4、6组幼儿互相交换场地,根据同伴所说的玩法,尝试一下不同箱子的各种玩法。
5、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了这么多纸箱,下面我们来尝试一下跳纸箱,老师这里有许多高低不同的小纸箱,小朋友们来比一比,看谁跳过的纸箱高。
⑴教师示范跳纸箱,讲述跳箱子的技巧。鼓励幼儿仔细观看。
⑵幼儿分小组自由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⑶教师总结幼儿跳箱子的情况。
⑷师:下面我们要来进行比赛。教师将幼儿带到活动场地。
三、接力游戏:箱子障碍接力赛。
1、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排成一竖排站在起点线后。
2、 教师讲述游戏规则与要求,鼓励幼儿认真倾听。
⑴每排幼儿站在起点线后,不能超过起点线。
⑵听到“开始”口令后,每排第一位幼儿出发,快速往前跑,绕过树林(中纸箱),钻爬过山洞(大纸箱),跳过水坑(小纸箱),分别从两边跑回起点。
⑶第二位幼儿站在起点线后,伸出一只手准备。第一位幼儿返回后必须拍一下第二个小朋友的手,第二位幼儿才能出发。
⑷游戏继续进行,哪组最后一位幼儿先回到起点就算获胜。
3、教师评价整个游戏过程,宣布获胜的一组。
四、结束部分
整理体育器械,教师带领幼儿回教室。
活动反思:
整节课注重了每个孩子的参与、尝试。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很高,积极主动,表现出很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探索范围,幼儿充分的体验了自主乐趣。在摆放教具(纸箱)布局要恰当,预防幼儿在活动受伤。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较多重视的是幼儿体能的发展和动作的创新能力,忽视了教学活动要素中音乐给孩子所带来的乐趣,在我所从事的艺术特色幼儿园中,孩子对音乐的敏锐性较强,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涉及到了音乐,体育锻炼也不除外,如:晨间活动中的背景音乐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
户外游戏中音乐给孩子带来的情感体验。因此,我在组织体育活动中就大胆的尝试了用音乐的节奏来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以及提高幼儿的技能水平。
下面向大家展示的是我的活动设计及一些说明。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踩着小脚印变换跳跃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创造性灵活性。
2、通过锻炼增强幼儿脚的控制能力及跳跃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所想的动作,体验合作跳跃所带来的乐趣。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的跳舞毯(每人一个),音乐磁带《幸福拍拍手》
2、场地布置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借助跳舞毯来创造性的变换自己跳跃的动作。
2、难点: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跳跃。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今天天气非常的好,我们到外面玩玩吧!
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做一些准备活动,主要针对下肢各部位进行锻炼。
(锻炼下肢主要是为“跳”来做准备服务的便于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如的发挥)
(二)基本活动:
1、通过游戏石头、剪子、布引入课题。进行幼儿的第一次的尝试跳
教师:
“小朋友,你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
“平时你们是用什么来玩这个游戏的?”
“今天,我们就用脚来玩这个游戏,试试看吧。”
2、出示跳舞毯,引导幼儿想出跳的不同动作。
(幼儿借助小脚印进行第二次的尝试)
(1)教师:原来,我们的小脚很能干,他除了走路、跑步外还会玩游戏呢!
其实小脚他有一个本领,就是会跳舞。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神奇的跳舞毯,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出示跳舞毯,让幼儿尝试在跳舞毯上可以怎样踩着脚印跳舞。
师:跳舞毯上画着什么?
(大班幼儿对各种新奇的事物较感兴趣,对物品的认知能力也较强,通过物品的投放,孩子锻炼的积极性会很快的被调动上来)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试试到跳舞毯上来跳舞,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每次跳完后两只脚都要踩在脚印上。
3、集中幼儿展示尝试效果教师:刚才你们都在跳舞毯上试过了,你是怎样跳的?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2—3名幼儿)
4、加入音乐《幸福拍拍手》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进行跳跃的第三次尝试。
活动反思:
1、设计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以发展幼儿各种姿势的跳跃动作为主,提高了幼儿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
2、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探索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该活动是在幼儿基本掌握跳跃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结组一起跳的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本次活动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做到动静交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合作较好,并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注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成了孩子们游戏的合作伙伴和朋友,更亲近了孩子,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爬、直身滚、平衡等基本动作,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2、学习助跑跨跳,能掌握动作的要领,敢于尝试不同难度的助跑跨跳。
3、在游戏情境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
2、难点:掌握在有障碍的跨跳中一系列动作的连贯性。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本领展示区、学习新本领区、竞赛区。
2、两头不一样宽的长布一条,固定在地上,高度不一的纸箱三组。
3、小动物、小娃娃玩具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分成两路纵队齐步走进场地。
2、本领展示:走平衡、钻爬、走S形路、直身滚。
二、基本部分
1、新授助跑跨跳。
(1)师:今天我们消防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跨过一条宽宽的沟涧,请消防员们安全快速地跨过去。(幼儿自由练习,两头各设置一条起跑线。)
(2)讲解动作要领,第二次练习。
师:请一位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跨过沟涧的。(请动作正确的幼儿示范,并给予表扬,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点。)
幼儿第二次练习,教师及时指导幼儿动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难度的助跑跨跳。
(3)第三次跨跳,幼儿展示。
请能力强的幼儿展示(可以几人一组展示跨跳),鼓励能力弱的幼儿要勇敢面对,争取下次展示。
2、有障碍的助跑跨跳。
(1)出示一堵矮墙(纸箱),讨论怎样才能安全有效地跨过去。幼儿讨论、示范后教师再示范动作要领:先快跑几步,再用力蹬地、向上跳,腿要抬高,步子要迈大。幼儿分两队逐一练习。教师指导点评。
(2)第二次跨跳,幼儿自由练习,提醒幼儿可选择不同的高度来练习。从起跑线处开始。
(3)请跨跳动作连贯、能力强、学得有进步的幼儿展示。
3、消防训练演习,情景中巩固练习动作。
(1)训练演习。幼儿分成两路纵队,走平衡、钻爬、走S形路、直身滚、助跑跨跳,到达终点(绕过小椅子)后返回。教师小结、点评。
(2)情境演习。接到火警电话,动物园里发生了火情,很多小朋友被困,我们要赶去救助他们,路上要走过迷宫(S形路)、钻过楼道、跨过矮墙,救出小朋友后返回。
幼儿轮流出发,游戏一次后结束。
三、结束部分
1、师:今天的救助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次接警救助中,大家凭借智慧和勇气,安全地救出了小动物、小朋友,并扑灭了火灾,出色完成了任务。
2、师:让我们安慰一下小朋友和小动物吧。和他们一起跳个《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把他们送回家。
活动反思
教师在活动设计上颇具匠心,具体表现在:
1、体育环境的创设方面能整体思考、合理布置。幼儿练习基本动作的场地创设为山洞、障碍物、小桥、草地,在动作的练习上体现的是钻、走S形、平衡、直身滚动作的连贯和循环,幼儿在创设的场地暗示下能有规则一个接着一个地练习。学习助跑跨跳增设了沟涧和矮墙的场景,这样的场景貌似独立的练习区,其实是整个小小消防员演习场景中的一个部分。场地布置可分区也可整合,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游戏,乐在其中。
2、在材料的投放上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第一次探索助跑跨跳挑战点为宽度。教师设置一条宽窄不一的沟涧,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宽度去尝试反复练习。第二次助跑跨跳的挑战点为高度,教师设置一堵高低不一的矮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高度的跨跳,让每个孩子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
3、借助游戏情境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而非一次次枯燥机械的练习。跨越沟涧、矮墙,让孩子们先尝试、示范,在总结孩子们发现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幼儿迅速掌握了动作要领。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魔棒柔软可变的特点,合作探索魔棒的各种玩法,重点练习蹲步走、团身爬的动作。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开展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米长的魔棒人手一根,0.5米长的魔棒12根,席子24床,铃鼓1个,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创意游戏《超级变变变》
——前段时间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漂亮的五彩棒,它可不是一根普通的棒子,它可以变出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就叫它魔棒。现在让我们一起用魔棒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吧。
2、幼儿和老师一起用魔棒摆成运动场做运动,活动身体各部位。
二、基本部分
1、创意玩魔棒
——幼儿自主或结伴玩魔棒,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尝试魔棒的各种玩法。
师:小朋友们可以自己玩魔棒,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看看谁的玩法最多,和别人都不一样。
教师观察指导。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玩法。
2、幼儿交流展示魔棒的玩法,师生一起玩一玩。(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魔棒的玩法,谁愿意把你的玩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3、合作游戏《毛毛虫》
——引导幼儿集体玩合作游戏《毛毛虫》,请优胜的一组和大家分享合作的经验。
4、综合游戏《赶小猪》
(1)老师拿短棒当赶猪人,幼儿扮演小猪,闭上眼睛,顺着铃鼓的声音爬回家。
(2)提供辅助材料席子滚筒,请几位幼儿做赶猪人,其它幼儿拿席子钻进去,顺着铃鼓的声音爬回家。
三、结束部分
——玩游戏《包饺子》,放松身体各部位。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目的是一物多玩,探索纸棍的多种玩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在探索纸棍玩法环节,单单一根纸棍要玩出多种玩法对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开始的准备部分,教师有意识的将“魔法棒”(纸棍)变成方向盘,开汽车入场;拿魔法棒做热身操,在音乐声中引领幼儿拿魔法棒做棍棒操,如:可以变成大象的鼻子甩一甩;变成大马跳一跳。穿插一两种纸棍的玩法在里面是为后面的探索玩法环节做铺垫。在探索纸棍玩法环节:虽然给了一定的方向,但由于小班幼儿爱模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幼儿只能想出几种类似的玩法,这时就需要老师直接给出几种玩法让幼儿跟学并练习:跳格子、当做金箍棒玩耍等。最后总结出:骑大马、跳格子、当金箍棒、开汽车等几种玩法让幼儿分散自由练习。在练习时我发现大部分的孩子比较喜欢金箍棒、和骑大马。接着老师引出游戏——赶小猪,这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是幼儿手持纸棍(魔法棒)将散落在地的纸球(小猪)赶进横立在场地周围的篮筐(小猪的家)里,游戏中幼儿很感兴趣,但因篮筐口有一定厚度不是很平所以赶进去对幼儿来说有难度,有的赶到筐口直接用手拿进去,在这个教具上我们需要思考改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