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考虑到小班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我从语言角度出发,让社会领域参与,经过挂图激趣,逐句提问帮助幼儿完成活动目标并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以此培养幼儿的优秀品质。
活动目标:
1、知道儿歌的名称——《花儿好看我不摘》。
2、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
3、教会幼儿认识公园和红色、白色,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品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教师熟练地朗诵儿歌,正确地掌握发音。
2、教具:贴绒或图片、公园环境图、纸花(白、红)、绒布一块,或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具,激发兴趣。
2、问: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公园)
3、教师按儿歌的内容顺序,运用儿歌的句子提问,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儿歌的句子和内容。
现在,老师再问大家,公园里什么开了?教师指花让孩子们回答。(花开了)什么颜色的花开了?(先指红花,然后指白花)你们说,公园里的花好看吗?(好看)小朋友能不能摘花?(不能)对!花儿好看不能摘。今天咱们大家一起来学这首儿歌,名字就叫《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一起读两次。
4、教师将儿歌完整地朗读一遍,再对着图片念一次。
5、学念2遍,强调“摘、红、花、里”的读音。
6、提问:今天学的儿歌叫什么名字?
7、复习学过的儿歌。
8、小结与评价。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有规律的排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这节数学活动,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为主,要求幼儿能按AB、AABB、ABB的模式进行排列,教育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有利于幼儿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又通过游戏的方式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来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的物品是有规律的排序。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给两种物品用简单的规律排序。
2、能按照某种形式给实物排序。
3、体验动动板操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观察中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难点:幼儿能找出两种物品之间的排列规律。
二、活动准备:
动动板和棋子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在演示板上摆出一棵大树,一只小燕子的棋子(3组)
请小朋友观察演示板上大树和小燕子是怎样排队的?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棋子宝宝按照一棵大树、一只小燕子;一棵大树、一只小燕子;一颗大树 、一只小燕子的方式摆一摆,并说一说你的棋子宝宝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摆放的规律,并纠正摆错的地方
2、教师在演示板上摆出两个红棋子,两个绿棋子(3组)
请小朋友观察老师的棋子宝宝这次是怎样排队的?接下来该怎么排呢?
师:巡视指导
请一个摆放错误的小朋友到前面的演示板上摆放,让其他小朋友观察他摆放的错在了哪里?
3、教师请一个男孩,两个女孩(3组)来排队,让幼儿观察是怎样排队的
师:请小朋友给小白羊和小黑羊也有规律的排排队吧!
师:巡视,并请两个摆放正确的小朋友到前面到前面演示。(注:小黑羊和小白羊摆放顺序不同)
四、游戏《串项链》
兔妈妈要过生日了,我们按照刚才学过的有规律的排排队的方法,每人做条漂亮的项链送给它吧!
五、延伸活动:
1、完成幼儿用书?第26页
2、家园合作,寻找生活中有规律的物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活动准备:
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脸盆等。
活动流程:
请客吃芝麻糖 ——>送礼物照镜子 ——>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教师总结 ——>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尝试漱口——>让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漱口的方法
活动过程:
1、请客吃芝麻糖:过新年的时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今天请你们吃好吗?(幼儿品尝芝麻糖)
2、送礼物,照镜子:我还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
今天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黑芝麻从牙齿上赶走呢?
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4、教师总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
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请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
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
7、让客人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认识大与小。
2, 区分大小饼干后,开心的分别喂食大小鸭子吃饼干。
3,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大小
活动准备
1、褐色色卡纸做的大小不同的“饼干”若干(保证每人一块大的,一块小的)
2,带有大鸭子的盒子及小鸭子盒子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说儿歌《小胖猪》“小猪吃得饱饱,闭上眼睛睡觉,两只耳朵扇扇,小尾巴摇摇。”,吸引幼儿注意力。
2、出示大小两个篮球。和幼儿玩“我滚球,你来接”的游戏,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拿到的是大球还是小球。
3,给幼儿发褐色色卡纸做的“大饼干,小饼干”每人一套
听口令,举起手中的大小不同的饼干的游戏。
4、游戏:听口令,喂饼干
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什么样子的饼干呢?(大饼干和小饼干)
老师说:“大饼干”,你们就把大饼干举起来喂小鸭子;老师说“小饼干”你们应该举起什么饼干啊?(小饼干)
老师说:“小鸭子要吃那大饼干,小鸭子要吃那小饼干……”背景音乐《莫扎特-小小鸭子水中游》
5、喂饼干
*老师出示带有两只不同大小的鸭子的盒子:
现在,我们把饼干喂给鸭子吃好吗?
这两个鸭子哪个大?哪个小?
我们要让大鸭子吃大饼干,小鸭子吃小饼干,这样它们就都能吃得饱饱的了。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准备把饼干喂给小鸭子吃吧!来第一组的小朋友上来喂饼干,依次其他组。
背景音乐《开心的`笑》。
课外延伸:
1,请幼儿观看课件上大小不同的东西。
2,请家长帮助幼儿观察生活的大小不同的东西
教学反思
1有的孩子将小饼干放进大箱子。平时在园利用玩具等让幼儿多次复习所学内容。课件上面吸引幼儿注意。
2环节清晰,但语言不够精练。应该多思考孩子会怎样说,更加合理的问出自己的问题。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不同感官探索鲜花和花茶,比较它们的不同。
.了解沏茶的过程,品尝并表达对花茶的感受。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玫瑰花、菊花、茉莉花。
.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
.玻璃茶壶、热开水、杯子。
【活动过程】
形式:小组
1、出示玫瑰花、菊花和茉莉花,向幼儿介绍这三种花的名称。
2、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和摸一摸花朵,并说说他们的发现,例如花的质感、香味、形状和颜色等。
3、教师告诉幼儿花朵除了可以用来做书签,还可以做成花茶,供人饮用。
4、出示玫瑰花茶、菊花茶和茉莉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花茶,然后说说他们的发现,比较鲜花和花茶的区别。
5、教师把花茶分别放进玻璃茶壶,然后倒入热开水,请幼儿看看花茶的变化。
6、花茶放凉后,请幼儿闻一闻、尝一尝其中一种花茶的味道,然后分享感受。
活动评价
.能比较鲜花和花茶的区别。
.能通过不同感官探索花茶的特点。
.能说出喝花茶的感受。
活动建议:
.提醒幼儿在观察时,要小心热水和茶壶烫手。
.活动前,教师宜先向家长了解幼儿对喝花茶是否过敏。
小百科:花茶又名香片, 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