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的:
1、 继续学习用团点的方法画出梅花的花朵,并初步学习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2、 巩固幼儿的正确握笔姿势,让幼儿熟悉毛笔和颜色的使用,以及常规训练。
二、 教学准备:
(1)幼儿作彩色画的用品; (2)不同的姿势的红梅数枝。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复固团点的技法
出示数幅幼儿画的梅花朵的作品,巩固团点的方法,接着老师出示一幅画好花枝的画,请个别幼儿画上花朵。
2、 讲解示范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1)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画花枝的方法与画花朵的方法不一样,是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的,因为花枝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弯曲,有的直(同时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所以用笔的轻重,笔的转动都要有变化。
(2)演示勾线方法。笔杆握直,由下端往上画,用笔时先重后轻,这样花枝才能由粗变细,同时用笔转动使花枝曲直变化。
(3)示范画一枝梅花。请二个幼儿可以先画花后添枝,也可以先画枝再画花。
3、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检查握笔并指导蘸色、用笔方法。
4、 讲评作品,重点讲评用笔用色的优缺点以及表扬在洗笔蘸色、搁笔等常规方面表现的好的地方。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学习刮蜡画的技巧,了解刮蜡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蜡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挂图、油画棒、笔、半成品几张(一张铺好浅色底色的半成品,一张在浅色底色上涂好深色的半成品)
2、幼儿作画工具(画纸、油画棒、无尖铅笔)
3、幼儿认识过深色和浅色
4、歌曲《月亮是我好朋友》
5、七色花花瓣50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歌曲《月亮是我好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歌曲里唱的是什么时候吗?(是晚上)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你们害怕吗?为什么?
(二)欣赏范例示范讲解
我可不害怕黑夜,因为我有一支魔笔,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教师边讲边出示挂图现场做画)
我用摩笔刮破夜幕,一颗小星星钻了出来,又钻出来一颗小星星、月亮......
小朋友们,你们说我的这支魔笔是不是很神奇?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呀!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画纸上用油画棒涂过了。这种画就叫“刮蜡画”
(三)认识刮蜡画熟悉作画步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蜡画”。学习刮蜡画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七色花》你们听过七色花的故事吗?你们想拥有一片七色花的花瓣吗?玩法:我说出两种颜色请你判断哪个是深色哪个是浅色?如果说对了,我就送你一片小花瓣。七色花转转转颜色美丽真好看你想要个小花瓣深色浅色你来断现在我们知道了哪些颜色是深色哪些颜色是浅色,下面就开始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蜡画”。刮蜡画与其他画的区别就在于画画之前,必须要把画纸处理一下:
1、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
2、在浅色上涂两遍深色:第一遍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
如果你有一支会飞的魔笔,你想乘着它去哪呢?请你用刮蜡画把你想去的地方画出来,好不好?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正发生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送你们的摩笔,乘着摩笔出发吧!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出要求。
⒈先涂一层浅色的颜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涂得均匀,涂得满,动作要快。
⒉想好了主题再刮画,错了的话用同样的深色蜡笔,盖上重画。
(五)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六)活动结束:幼儿拍手唱歌《小蜡笔》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紫藤花的特征:一串一串的,紫中带白的颜色。
2、学习双色相间点画紫藤花。
3、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及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绘画纸、白紫两色颜料(稍干些)、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欣赏紫藤花。
把幼儿带至紫藤架下,幼儿自由欣赏紫藤花,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紫藤花的外形及颜色等特征,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说说自己的见解。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现紫藤花。
(二)、图形刺激
教师示范双色相间点画紫藤。
伸出食指先蘸一点紫颜色,接着再蘸一点白颜色,然后在图画纸上花柄的两边点画紫藤花,一点表示一朵花。
(三)、想象创造
1、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尝试双色点画。
2、点画是注意花形:上大下小,一串一串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把带有颜料的`手到处乱摸,点画结束,及时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四)、作品赏评
把幼儿的作品沿轮廓剪下,布置成紫藤架,引导幼儿共同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参与积极的幼儿,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学习整首儿歌。
2.学习词语;好香甜。
3.乐意参加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
二.活动准备
1.橘子若干,
2.装橘子的小篓子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做神秘状,给幼儿送来了一种水果,让幼儿先猜一猜是什么水果,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周老师带来了一种水果送给小朋友们,但是要请小朋友先来猜一猜这里面是一种什么水果?
幼儿:(猜各种各样的水果)
(2)师:那我们来看一看是谁猜对了,到底是什么水果?(做神秘状)
师:(大声)原来是橘子宝贝呀!
2.给幼儿分发橘子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特点,引入儿歌中的语言。
(1)师:现在我来给小朋友发橘子宝贝,每个人发一个,小朋友拿
倒了橘子宝贝以后,请你们先闻一闻?它是什么味道?看一看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提醒幼儿先不要剥开橘子,“橘子宝贝可不喜欢先剥开的小朋友哦”)
(2)师:(手上拿着橘子)小朋友们这个句子是什么形状的呀?
幼儿:圆的…….。扁的…….。
师:对了,圆圆的,周老师想到了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它:橘子橘子圆又圆。
(3)师:那好,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橘子里面是怎么样的?那我们开
始剥橘子,(提醒幼儿要把橘子皮放入篓子里面)
(4)师:剥完了没有我看看谁剥的最快!(师提醒幼儿现在还不能吃)
表扬那些剥的最快的。
师:现在呢,请小朋友剥下一片橘子,我们来看一看,是什么颜色?
幼儿:黄色/橘黄色
师:我们来看一看,现在的橘子还是圆的么?那是圆的还是弯的?
幼儿:弯弯的
师:真聪明,那你们觉得它像什么呢?
幼儿:月亮、香蕉、眉毛、小船。
师:你们想象力真丰富,想到了这么多,我觉得它更像一艘小船,形状弯弯的。
(5)请幼儿品尝橘子,说说橘子小船的味道。
师:现在呢,我要把小船开走了,开到哪里去呢?喔!(吃橘子)开到嘴巴里面去了,你们也把橘子小船开到嘴巴里面去吧。幼儿:(吃橘子)
师:你们吃到的橘子小船是什么味道的呢?
幼儿:甜的、酸酸的、香香的…….
师:有这么多味道,那我们再剥下一片橘子小船送到嘴巴里面去吧!哇!(做夸张的样子)
师:周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橘子小船的味道:“好香甜”小朋友们一起说:好香甜!
幼儿:好香甜!
(师提示幼儿先把剩余的橘子先放到篓子里面,等下课再分享,师倒数十个数字让幼儿自己放到桌上)
师:小朋友们你们生活当中还有什么食物是好香甜的?
幼儿:各种食物的名字。
师:周老师觉得我们吃的苹果的味道也是好香甜的。
3学习儿歌。
(1)师:周老师把我们刚刚吃橘子的这个过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来听一听。
师:示范儿歌
师:问小朋友这首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儿歌里面还讲了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听到的回答
(2)师:周老师现在还要再读一遍儿歌,小朋友们要认真听哦,等会我可要提问的哦!(师再次示范儿歌)
师:刚刚儿歌中说了什么呢?
师:动作提示橘子是怎么样的呢?/剥开变成了什么呢?/小船是什么颜色的呢?/小船是弯的还是圆的呢?/小船要开到哪里去呢?/哇,橘子小船是什么味道的呢?
幼儿:(根据动作提示回答问题)
(3)师:这一遍呢,老师大点声念儿歌,小朋友们小点声跟着周老师念儿歌。(小朋友们站起来一起学习儿歌)
(4)师:刚刚是老师大点声念,这一遍小朋友们大点声音念,老师小点声音跟着你们念。
4.表演儿歌.
(5)切蛋糕分组念,不念的要求认真听。
(6)请小朋友上来表演,五个一组念,
(7)请一个上来表演
5.拓展延伸,分享橘子
师:今天呢,我们吃了好香甜的橘子,还学了好听的儿歌,大家是不是很开心啊?现在我们拿着我们的橘子去跟小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吧!让他们也尝尝好香甜的橘子。(师幼拿着橘子一起朗诵儿歌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漂亮的街道》是中班的一个美术活动,我以幼儿熟悉的场景为依托,引导幼儿回忆、搭建,将街道中的事物具体化。通过活动使幼儿学习观察身边的事物,积累相关经验,并学习绘画技巧:构图。活动目标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立认知、能力两方面的目标。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组合拼画。
在日常观察的基础上,搭建街道上的场景。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街道,房子和各种车辆等,积累关于街道的经验。
2、道路上各种事物磁性图片。
3、可拆卸汽车平板模型。
4、幼儿操作材料。
根据《新纲要》中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造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感受快乐。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1、经验准备:请家长在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街道、房子和各种车辆等,积累相关经验。2、物质准备:与内容相关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回忆街道的场景。
1)谈话:小朋友,今天小朋友是怎么来幼儿园的,街道上有些什么?(街道上有跑来跑去的汽车,有马路、两边有房子、还有高高低低的树木)。
评:我在这一环节中为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有助于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2)出示磁性教具:房子、汽车、红绿灯、大树、马路
(二)制作街道粘贴画
师:街道上有这么多东西,我们把它们粘成一幅画,好吗?那我们应该怎样粘呢?哪一位小朋友愿意试一试?
1、幼儿自由粘贴画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寻找不合理处
(1)房子、树木应该建在马路旁
(2)汽车应该在马路上行驶
3、再次请幼儿搭建街道粘贴画
4、教师步骤
①马路 ②马路上的汽车 ③房子 ④树
评:这一环节中我根据陈鹤琴提出的十七条教育原则中的第一条:凡是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此活动我改变已往的教法,以幼儿参与为主,教师为辅,让幼儿通过自己操作,激发探索欲望。
(三)制作汽车画图
师:啊!好漂亮的街道,可惜汽车太少了,我们做几辆汽车也开上马路好吗?
1、出示完整汽车平面模型,请幼儿观察。
(1)拆卸汽车平面模型;(2)分别说出拆卸部分的形状,属于车的哪一部位(如:圆形是车轮,长方形是车身)
2、幼儿自由选择图形拼贴,教师启发指导
(四)幼儿将作品张贴在街道上,共同欣赏。
(五)结束部分
师:有谁要乘坐“姚老师”号公共汽车去滨江公园郊游呀。小朋友,请系好安全带,汽车开动喽!
六、活动结束
1、
2、
七、活动延伸
到区域中继续拼贴汽车,制作《美丽的街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