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5-24 07:46:10 作者: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合集6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路

  表演游戏形式多样,哑剧表演是其中的一种,它也是小朋友未曾接触的领域。此活动的设计,选取小朋友非常有生活经验的“起床”为题材,让幼儿来尝试哑剧表演,内容的熟悉可以为小朋友的哑剧表演减少难度,同时会使幼儿的表演更丰富,而老师在让小朋友尝试哑剧表演时,运用循序渐进的策略,可以让小朋友感受到哑剧表演的成功与快乐。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哑剧表演的特点,尝试运用各种形象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来表现穿衣、洗漱等起床的情节。

  2、感受哑剧表演的成功与快乐。

  (二):活动准备

  小椅子、手帕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小朋友,你们每天是怎样起床的?在起床时你会做哪些事情?”

  (评析:此提问是帮助小朋友回忆已有的经验,在互相讲述的过程中,小朋友对起床的顺序更明白了,为后面小朋友的表演打下基础。)

  2、玩游戏“我做你来猜”,帮助幼儿理解哑剧。

  师:小朋友,老师和你们玩个“我做你来猜”的游戏,猜猜老师在做什么?

  (1)教师夸张地表演穿衣、扣钮扣等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学一学。

  (2)介绍哑剧表演的特点。

  (3)请个别幼儿用哑剧的形式表演某些起床动作,请小朋友猜测。

  (评析:此游戏的设置,旨在让小朋友在游戏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了解哑剧表演的特点。)

  2、分情节请小朋友表演,启发幼儿大胆尝试、夸张地表演。

  (1)表演起床时在卧室里的动作。

  提问:你起床时在床上会做哪些事?

  帮助幼儿整理思路,如先醒来,然后穿衣服、裤子、鞋子,最后叠被子。

  请个别幼儿表演。集体说说表演成功的地方。

  集体进行表演,(将小椅子当作床)

  (2)表演起床时在卫生间里的动作。

  提问:起床了,你在卫生间里会做哪些事?

  帮助幼儿整理思路,如:刷牙、洗脸、梳头、搽粉。

  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集体模仿表演成功的地方。

  请小朋友用小椅子和手帕当道具,表演在卫生间洗漱的动作。

  (3)表演起床后在厨房里的动作。

  提问:起床后,你洗漱好了,又会来到什么地方?在厨房里你会干什么?

  集体表演吃早饭的情节。

  请个别表演逼真的小朋友示范表演。

  (评析:老师将起床后的情节分成三个地点进行表演,既帮助小朋友整理了思维,同时也在表演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特别是学习到用夸张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此环节中,小朋友的兴致高昂,老师也发现了许多幼儿的闪光表演。)

  3、鼓励幼儿将起床的各个情节完整地表演出来。

  4、评比最佳小演员和最佳小观众。

  (评析:评比最佳的环节,让小朋友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特别是激发了小朋友再次表演的兴趣和向“最佳”学习的愿望。)

  三、活动评价

  此活动中,老师引导小朋友进行哑剧表演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哑剧,同时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也使小朋友在表演时能夸张一些,每个小朋友都参与了哑剧表演,他们既当观众,也当演员,培养了幼儿的主体性,小朋友更是在表演中收获了自信与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恐龙。

  2.培养幼儿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恐龙吗?在哪里看过的?你们喜欢恐龙吗?为什么喜欢恐龙呀?。

  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恐龙的各种图片。“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不同的恐龙的图片,看看你最喜欢那种恐龙?”

  二、讨论恐龙的不同种类和样貌。

  师:先请你们和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喜欢这些图片里的哪只恐龙,他长什么样子的?你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

  三、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首先我们先要想好自己准备画哪种恐龙的样子,他做的身体有些什么特征?旁边应该加一些什么东西来衬托它?然后再进行动笔画画。

  四、幼儿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那想不想自己也来画一只自己的大恐龙呀?

  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注重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帮助他们把动物在表演时的形态表现出来。

  五、展示作品。

  请幼儿说说你喜欢谁画的恐龙?为什么你喜欢这张画呢?他画的恐龙有什么特征?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叶子的外形,根据外形展开想象。

  2、用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各种图案和绘本故事并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各种树叶彩笔、剪刀、作品纸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简单的树叶贮藏方法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玩什么呀?

  师:先请小朋友想一想,爸爸妈妈在送我们来幼儿园的路上,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路边的大树上还有没有树叶?

  幼儿回答。

  师:有的有,有的没有。有些大树是落叶树,一到秋天树叶就会落下来。还有一些常绿树,它是不会落叶的。老师准备的树叶,也有落叶树的叶子,也有常绿树的叶子。你知道我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吗?

  幼儿讨论,回答。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我把小朋友们收集来的树叶,铺平放到了一些旧的杂志或是报纸里面去了,然后上面放上了很重很重的东西压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明年秋天的时候,你们也可以试一试啊。

  二、幼儿操作,进行树叶粘贴

  (一)师:请小朋友们来看,这些叶子都有什么样子的?你觉得它像什么呀?

  (二)师:如果好多的树叶朋友们碰到了一起,会变成什么呢?你来试试看。

  幼儿进行树叶粘贴。

  (三)师:小朋友的作品完成了没有?我们一起来欣赏了。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粘贴画。

  师:可不可以把它编到一个好听的小故事里面去?

  三、集体创作,尝试沟通,体验合作

  教师任选一副作品:这是谁?它在干什么?你猜它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事情?

  幼儿讲述,老师记录,整理范画。

  师:小朋友刚才自己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大家一起来合作,把这个故事用树叶粘贴出来,订成一个绘本故事吧。

  请小朋友分四组,每组一副图片。小朋友在一起合作的时候,要互相商量,分工合作,讨论好了再动手。有小朋友幼儿负责构图、树叶粘贴,负责画面的添画,还要有人负责讲述故事啊。

  动手操作。

  引导幼儿讲述作品。

  四、师:我们的作品完成了,不过这样子不容易保存,树叶还是会干枯的。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幼儿:贴胶纸,压膜。

  师:我们带回去把它们整理一下。

  美丽的`秋天转瞬即逝,我们只要动动脑,动动手,就会把美丽的秋天留住的。把树叶粘贴的绘本故事让更多的小朋友欣赏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理解变大变小的过程,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气球感受大小的变化。同时配上音乐,培养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变大变小。

  2、感受音乐高度和强度的不同,用肢体动作表现事物的大和小。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事物变大变小的过程。

  2、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一段能表现音乐高度和强度不同的音乐

  2、大米、爆米花、气球。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

  1、教师:你觉得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

  2、教师: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大变小?

  二、感受音乐,用动作表现大和小

  1、教师出示气球。

  教师:这是什么?如果我们给气球里打气,它会变成怎么样?如果我们把气球里的气慢慢放掉,它又会变成怎么样?

  2、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3、师:如果你是一个气球,你会怎么变?请个别幼儿当“气球”,教师和其他幼儿共同为他“打气”“放气”。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4、倾听音乐,区分不同的音乐高度和音乐强度。

  教师: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来为气球充气,听一听哪一段音乐是在为气球打气,让它变大,哪一段音乐又是在让气球漏气,越变越小。

  5、幼儿两两合作,根据音乐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三、玩玩尝尝,在游戏中感受大和小

  1、教师出示大米粒。

  教师:这是什么?看上去怎样?(小小的,白白的)它会变大吗?知道它变大叫什么吗?(教师出示爆米花)

  2、幼儿讨论:大米是怎样变成爆米花的?

  3、游戏:爆米花

  幼儿扮演一粒小小的大米,用身体动作表现撒上油、糖、奶油,放进爆米花机器中旋转加热,噼噼啪啪成为爆米花。幼儿品尝爆米花。

  延伸活动

  教师投放各类可变大变小的游戏材料,幼儿按兴趣进行选择。如:气球、拉花、橡皮筋等。

  教学反思

  我准备的教具是幼儿常玩的气球、常吃的爆米花,老师一出示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我抓住了幼儿边玩边学的特点,配上音乐让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气球变大变小的过程,能实现活动的目标。不足之处是音乐和动作配合得不是很好,这需要多次训练才行。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对利用废旧物品做做玩玩感兴趣

  ·会根据各种废旧物品的特点制作螃蟹

  ·能大胆地表现各种动态的螃蟹

  重点难点

  ·重点:能选用合适的材料做螃蟹

  ·难点:正确表现螃蟹的身体与脚的连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螃蟹的特征

  ·物质准备:范例、各种废旧物品及辅助材料,积木搭的蟹塘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蟹塘”,激起兴趣

  1.请幼儿说说螃蟹的外形特征。

  2.欣赏范例,并组织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做螃蟹?

  二、交代活动的要求

  1.先选好材料,看看哪些材料适合做螃蟹的身体或脚;

  2.螃蟹身体和脚连接要牢固;

  3.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同伴之间可以共同完成作品。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启发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有机的结合,大胆的表现。

  2.适当的指导螃蟹身体和脚的连接的方法。

  四、作品讲评

  1.请幼儿把作品放在“蟹塘”,相互欣赏,并互介绍自己的材料。

  2.请幼儿说说谁的螃蟹做的最好,用的材料最巧妙?

  延伸活动

  将剩余的材料放在美工区供幼儿平时制作。并经常添置,制作其他手工品。

  活动评析

  一、设计思路

  幼儿带来的废旧物品很多,有的很象螃蟹的身体,我便选择了这些材料来制作螃蟹。在组织活动之前,让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动态。在活动中,让幼儿讨论选用的材料,使幼儿提高对废旧物品的利用意识,再进行操作。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材料,从而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激发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一次性快餐盒、各种瓶子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废旧物品,用这些东西制作螃蟹,幼儿的情绪很高。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用这些东西做出了形态各异的螃蟹,有的用椭圆形的糟饼盒和废塑料棒做,有的则用饭盒和吸管做,……用的材料很丰富,效果很好。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满意,满足了他们创作的欲望。而且,通过这些废旧品的利用,也培养了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结合乐曲特点,讨论乐曲配器方案。

  2.尝试看图谱有节奏的为乐曲伴奏,并体会演奏效果。

  3.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够尝试为乐曲设计配器方案。

  活动难点: 有情绪的演奏。

  活动准备:

  1.响板,铃鼓,撞钟

  2.节奏图谱,孤独的牧羊人音乐

  活动过程:

  入场,在doreimi的音乐背景下坐律动入场。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邮筒里收到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草莓音乐节上羊村小乐队得了冠军,我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还想看看你们的演出,你们能来吗?"幼儿回答能。

  二,出示节奏图谱,分析乐句,徒手合乐

  1.分析乐曲,区分乐句情绪。

  看图谱,区分乐句(特点)图谱上有什么?一样么?大羊小羊这两段有什么感觉?

  放音乐,讨论a.b段特点

  2.合乐徒手练习。

  三,讨论配器方案,运用乐器演奏

  1.神秘盒悬念,请出乐器。

  唉,老师这有一个大箱子,里面藏着几种小乐器,那么下面我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摸一摸,都有哪些小乐器。

  2.讨论乐器音色特点。

  3.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配器方案。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情绪讨论应该怎样配选乐器。

  教师综合幼儿建议在图谱上贴上相应的乐器图片并运用乐器看图谱练习演奏。

  四,使用乐器,看图谱进行演奏

  1,幼儿自行分组扮演

  2.引导幼儿运用乐器看图谱进行演奏。

  五,结束

  展开森林音乐会,幼儿完整演奏。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