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精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一、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我的小花园
大班音乐——《我的小花园》
一、目的: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0/ /0/
——————
0X / X XX X/X0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里 有 什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在活动中,当幼儿合作造桥时,配班老师代替主班老师,主班老师去做八仙中的“张果老”引导幼儿一边造桥,一边观看神仙做了那些动作,可以模仿最后到幼儿去检验桥。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小放牛》音乐剪辑版。
2、八仙的图。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结构,随音乐做造桥的动作、桥的造型。
2、通过两人合作造桥,尝试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创编造型。
3、锻炼克制能力,在他人逗弄推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尽力保持造型不动。
【活动过程】
1、难点前置:出示八仙的图片,问:他们是谁呀?幼儿回答。
2、完整音乐尝试游戏
3、合作造桥
4、出现神仙参与游戏中,学习神仙的动作。
(老师当张果老倒走检验桥,边走边说:走走走走、看看看看、走走走走、看看看看、停住不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
刚才是哪个神仙检验的桥?他做了什么动作?是张果老,(倒走、看、推)
5、集体练习神仙的动作。
6、邀请一名幼儿做神仙,体验游戏玩法。
选出一名幼儿老师带领做神仙
小鲁班们开始造桥吧!(两个张果老检验桥)
请问神仙,小工匠们搭的桥结实吗?为什么呢?
7、更多幼儿被选出做神仙进行游戏,巩固游戏规则。
请你选出刚才最坚固的桥和我们一起来当神仙吧!(三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当神仙检验桥)。你想当哪位神仙呢?(吕洞宾、铁拐李……)
8、共同搭一座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小工匠我们一起搭一座最坚固的桥好吗?这么多小工匠怎么连成一座大桥呢?(老师当张果老检验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2、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
3、引导幼儿用歌声抒发毕业前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
2、难点: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和性质。
请幼儿倾听音乐,使幼儿知道这首歌曲有三段,前后两段的旋律是一样的,比较欢快、跳跃,中间一段则是比较抒情舒展的。
2、学新歌。
教师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教师帮助幼儿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中唱出。
引导幼儿用欢快和跳跃的方式演唱一、三段,而以抒情的方法演唱第二段,并通过练习让幼儿正确掌握。
3、讨论各种形式的歌唱方式。
组织幼儿讨论。
--哪一段比较适合领唱?为什么?
请幼儿领唱第二段,全体幼儿在第一、三段合唱,教师用指挥动作及语言及时提醒。
教幼儿看老师指挥,用轮唱的方法演唱第三段,并学会倾听。
4、幼儿演唱歌曲。
综合练习。
活动反思:
一、教学设计反思
1、在教材分析上,陈述得过于深奥,语言不够通俗易懂,学生看来很难理解。
2、在重难点上没有突出情感的把握,偏向于节奏上和声音气势上的练习。学生对歌曲理解程度不深。
3、从《国歌》视频中导入这首《毕业歌》,思路还是比较清晰,衔接上语言再精炼一点就好。
二、教学过程反思
1、首先学生对于这首歌曲并不熟悉,在听范唱时应该让学生跟着范唱轻哼一遍,从而加深印象,再次清唱时会好一点。
2、这首歌的处理上要求声音气势宏亮,但是对于女生而言比较难以表达这种情绪,在调动学生情绪上,我是用范唱做出引导,如果能够编排出一些动作配合这首歌,调动大家的情绪就好了。
三、存在问题反思
1、大部分学生对这首歌曲并不感兴趣,因此在演唱方面会比较难把握歌曲的情感和熟悉歌曲的旋律。虽然自己范唱示范较多,但是缺乏一定的动作编排和即兴伴奏能力,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气氛
2、当教室出现多媒体故障的情况时,没有及时地做出合理地处理。最后虽然没有耽误课程的进度,但课件准备的资料没有很好地展现给同学们,这是很大的失误。
四、改进措施反思
1、在对待学生授课的时候,要显得再从容一点,语言精炼一点,多从指导老师身上学习一些好的地方。用最好的状态备好每一节课。
2、对歌曲的处理上,花多点功夫,多想多练。以学生的全程投入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水平,如何吸引学生,如何让学生最大效率的吸收和消化作为自己首要思考的问题。
3、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如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能不能照常地进行授课,这是我需要考虑的。像最后两节课的去情况,我应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准备好U盘,更换课室时才不会乱了分寸。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学习用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唱准休止符。
2、能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体会歌唱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喜欢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活动名称:
《国旗红红的哩》
活动重点:
能够用跳跃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部分歌词。
活动难点:
在歌唱时不拉长声,能够在指定的歌词处停顿。
经验准备:
幼儿了解国旗的含义;学过有关国旗的歌曲
物质准备:国旗图片;歌词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练习单音的音节"哩"和"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不要拉长声,唱出快乐活泼的情绪。
二、国旗多美丽
1、观察国旗图片,说说自己对国旗的了解是什么?
2、复习曾学过的有关国旗的歌曲教师小结:观察国旗的外形和颜色,重点提出来国旗是红红的,五颗星是黄色的。
三、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1、欣赏歌曲"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歌词里是怎么说国旗的?"
2、学习歌词
(1)看PPT学歌词
(2)分组利用小图卡摆一摆歌词顺序
(3)展示每组摆的顺序,和音乐确认最后结果
(4)随音乐念歌词
3、演唱歌曲
(1)看图片随音乐进行演唱。
重点指导: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要强调幼儿注意空拍,声音要断开。
(2)尝试轮唱、对唱(与老师)
(3)利用课件指导幼儿唱准"哩哩"和"啦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分清"啦"和"哩"的标志。在唱这两个字时不要拉长声。
4、我爱国旗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国旗的什么地方。
(2)讨论升国旗的时候要怎么做。
教学反思:
歌唱活动"国旗红红的哩"是一首表达幼儿对国旗喜爱之情的一首歌。过去我们曾学过一首有关国旗的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与这首个不同的是"国旗红红的哩"是从国旗的外观上展示给小朋友国旗的美丽。所以为了使幼儿能够直观的看到国旗的外观,我将一些国旗的图片配合歌词向幼儿展示出来,形象化的歌词更容易使幼儿记忆。为了使幼儿能够正确记忆歌词我利用各种方法,实物对应;倾听范唱;图片排序这些方法,用不同的途径激发幼儿学习记忆歌词的兴趣,并利用集体和小组两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歌词。但活动环节的进行中还是出现了幼儿听的多,唱的少的'情况,而且在听、学休止音的环节我没有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是进行了直接教授,这样没有使幼儿主动的去听,去感受歌曲中的休止。最后我以"你喜欢国旗的哪里?"的一个小的谈话结束了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歌曲,也从歌词中感受到国旗外形的美丽,都纷纷举手发言,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国旗的喜爱之情。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123木头人是一首欢快,节奏感很强的乐曲,形象突出此音乐分为ab两段,a段 音乐节奏较慢b段音乐较快,有明显的节奏区分有发号令的形式,另外,生活中幼儿都应该看过动画片《巴啦啦小魔仙》,动画片中有变身动作,因此根据此音乐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模仿、创编魔仙变身的过程中感受曲。用自己的动作和姿态,结合音乐去表现出木头人,而这些动作又来源于喜爱的动画片,从中体会音乐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丰富情感体验,提升艺术表现力。
活动目标:
1、听辨感受音乐的旋律,学习玩小魔仙练反应、念咒语、选魔仙王的游戏。
2、能随音乐的变化和节奏创编不同的魔法动作,尝试传两根魔仙棒追逐跑。
3、体验和同伴一起扮小魔仙做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跟随音乐变化和节奏变换魔法动作。
2、难点:创编不同的么法动作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学魔法:
尝试小魔仙动作,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熟悉游戏动作。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知道巴拉拉小魔仙吗?那你们最喜欢哪些小魔仙呢?为什么呢?
2、教师示范,幼儿观看魔仙练本领的动作。
提问:小魔仙,练本领时做了哪些事情?(点到哪里,哪里动练反应,还念起了咒语,提升魔力选出新魔仙王)3、幼儿随音乐学习练魔法动作,教师完整示范。
二、学做小魔仙练反应随音乐有节奏的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
1、幼儿跟着教师做动作: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魔法再联系疑心魔法之前呢,我们先要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灵活。
2、随音乐有节奏的玩反应游戏可以做不一样的动作。提问我们除了可以上下动,还可以怎么动呢?
3、指导幼儿指哪儿哪儿动,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有节奏的表现音乐
三、小魔仙变身:
学小魔仙练变身的本领,能随音乐念咒语,创编变身的魔仙动作。
1、幼儿学习咒语"巴拉拉能量呼卡啦卡小魔仙变身"。指导幼儿念咒语变身练魔法做不同的动作表示。
2、幼儿自由尝试创编咒语的动作。
3、请四个幼儿展示变身动作随音乐有节奏的练习念咒语变身的动作。
四、寻找魔仙王:
体验和同伴玩游戏的快乐。
1、幼儿拉圆为晨魔仙堡教师做魔仙王带领幼儿随音乐试魔法本领。
2、教师说规则,念咒语变身后将魔法棒一个接一个的传递,直到第八位时停止第八位就是新的魔仙王新魔仙王拿到魔法棒后。要绕魔仙堡跑在音乐停止时回到原位。
3、跟随新魔仙王练习新魔法,其他幼儿跟着新摩仙王做动作。(要求魔仙网址的动作要清楚一句,提升一个地方的能量)。
4、请幼儿互相对接,增加魔力。
活动延伸:
幼儿到户外练习魔法,玩游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并能根据音乐看图谱表演。
2、初步学会用折铅丝的方法制作简单的图谱。
3、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并能创造性的表现自己对音乐的快乐体验。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师:一个多媒体课件、音乐、磁性黑板
2、幼儿:每人一套小精灵图谱与扭扭棒,每组一张卡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音乐师:美丽的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成熟了,水果王国可热闹啦,他们在开舞会呢。听,美妙的音乐响起来了。(集体看课件听音乐)师:这段音乐一共有几句呢?
师:到底有几句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二、看图谱学动作观察图谱并学习。
师:动听的音乐在秋天的果园里传的很远很远,吸引了许多水果精灵,猜猜看,谁来了?(师念谜语:身穿黄黄衣、样子象弯弯的小船,是谁呢?)师:香蕉是怎么跳舞的,谁来学一学?(集体学香蕉的动作)师:还有谁来呢?它是怎么跳舞的?
师:除了这些,还有谁呢?我们数一二三把它们请出来。(师有重点的带幼儿学习动作)听音乐看图谱学动作。
师:音乐响起来了,我们跟着它们跳起来吧。(如发现有的动作做的不好,就再听音乐做一遍)
三、创编新动作
老师编动作师:水果精灵跳的好,你们比它们跳的更好,水果精灵想考考你们,要变出更难的动作,你们能做出来吗?
师:看好啦,开始变啦,变出什么动作,你们能表演吗?(幼儿集体表演后,可请表演好的幼儿示范)师:又变啦,这个动作怎么做呢?(这里老师可以示范让幼儿学)(这个过程可以设计4个动作,前3个要都代表性,最后一个设计转手腕动作,老师示范后可邀请一幼儿来配合,为双人舞作铺垫)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师:水果精灵想请你们帮它们设计动作,一组是单人舞,一组是双人舞,一组是集体舞,在设计的时候可要注意哦:设计单人舞的动作要和别人不一样哦;设计的双人舞动作也要和别的双人舞动作不一样;集体舞要大家一起设计。设计好了就把你们设计的贴在卡纸上,明白了吗?
师:好,你愿意去哪组就去哪组设计。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设计好的小朋友,可以试着跳一跳
四、展现创编
师:单人舞是谁设计的?单人舞中有没有前面都没有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选一集体学习)
师:这个双人舞是谁设计的?能不能表演给我们看一看?(请一组幼儿表演)
师:找一个朋友一起来跳双人舞(两两合作表演双人舞)
师:这个集体舞是怎么表演的呢?请设计师里表演。(请幼儿表演)
师:其他的小朋友也一起来跳集体舞。(全体幼儿表演集体舞)师:舞会太棒了,我们到幼儿园邀请更多的朋友来参加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感受曲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体会繁忙的采茶场面与气氛。
3、知道茶叶长在茶树上,茶叶能泡水喝。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和图谱。
2、录音机及采茶录音带。
3、茶叶及杯子。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音乐律动练习,熟悉节奏,从而了解曲子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设计:
1、活动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入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这里的景色可真美,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课件,懂得茶乡有许多茶树,知道采下的茶叶经过简单的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利于健康,了解关于茶叶的简单知识。
(2)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曲子的内容,并随意做出喜欢的动作。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采茶的方法:左手提篮子,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茶叶采下来,指导幼儿放茶叶的时候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
(4)引导幼儿根据采茶的音乐,学习采茶的动作,要手到眼到,合拍表演,让幼儿体会和感受音乐中繁忙的劳动场面和气氛。
(5)学会律动后,教师引导幼儿即兴创编动作表演,把音乐分成两部分,第一段为去茶园的路上,第二段为采茶。
(6)出示图谱,让幼儿学会根据图谱来欣赏曲子,并做出相应的律动。
(7)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的表演律动,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的兴趣。
3、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采来的茶叶送给客人,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出示的采茶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看是如何采茶的,观察茶树的特点。那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采茶呢,这儿我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左手抱篮子,右手采茶,眼睛到处乱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篮子外面,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又巧妙的让幼儿注意:放茶时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孩子们表演的很投入。张远皓指着前面说:“老师,前面有好多茶叶呀!快采!”还有的说:“哎哟!采满了,好沉呀!”其中也有较叛逆的孩子在捣乱。李奋飞每次在音乐的第17-18小节,总是别出心裁:“我不要了!太满了!我全倒了!”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在跟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与微笑!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生活中蕴藏的各种节奏,体验节奏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2、鼓励幼儿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3、引导幼儿用各种自然物表现不同的节奏。
重点:感受节奏,并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难点:用各种方式表现节奏,创编新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儿童经验基础:幼儿对节奏感兴趣。
2、材料准备:塑料袋、易拉罐、娃哈哈瓶(内放豆子或沙子)、饮料瓶,筷子、杯子,碟,铁盒子若干、脸盆、碗、、算盘、小板凳,木头积木等生活中的物品;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初步感受节奏
1、教师示范用发出一些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让幼儿拍手表现节奏。
●牛叫,哞--哞---哞---哞---!”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里面藏着什么节奏?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哞---哞---哞---哞---”,你能拍手告诉大家吗?除了拍手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现这种节奏?
●你们真能干,我这里还有不一样的节奏,你能听出来吗?。(青蛙叫)真有趣,青蛙的叫声也是有节奏的。我们一起学学看,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呱呱呱呱呱!”这种节奏呢?
●同上方法,老师分别发出:小鸡:叽叽叽叽叽叽,母鸡:咯咯咯咯嗒,火车:呜----轰隆隆隆,等声音。你听出了什么节奏?除了用嘴巴说,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现这种节奏。那我们跟着他一起试试!
●小结:真有趣,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声音都是有节奏的。有的长,“哒——哒——哒——”,有的短“哒哒哒”,还有的长长短短连在一起,“哒——哒——哒哒哒”,都是不一样的,真有趣。
二、幼儿尝试用不同方法及材料表现节奏。
1、请个别幼儿示范用用不同材料表现节奏。
●指导语:今天,其实还有更有趣的事情呢,老师在旁边放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能发出各种好听的声音,你能使这些声音也变得有节奏吗?我随便去找一样东西吧(算盘),谁愿意来试试看?
●(请个别幼儿)听出它里面的节奏了吗?我们来一起拍拍看,好,那他玩算盘,我们用自己的方法来学学这种节奏。谁还想出了和他不一样的节奏?这种节奏不一样在哪里,长长的,还是短短的?他真棒,你们也想来试试吗?
2、幼儿自由挑选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演示各种节奏。
●你可以一个人或者找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找找有趣的节奏,待会我们比一比哪些小朋友找出来的节奏长长短短的很好听,又很有趣!好赶快去试试看!
3、鼓励幼儿表现不同的节奏,同伴之间互相交流。
4、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表现找到的节奏。
5、小结:今天,我们玩节奏真是开心啊,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不一样的节奏,节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三.游戏:抢椅子,让幼儿能根据幼儿抢椅子的情形,打出相应的节奏,巩固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四、欣赏歌曲,让幼儿尝试集体为歌曲伴奏。
1、欣赏歌曲,《一二三四五六七》感受歌曲节奏变化。
●指导语: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学过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歌曲里面有许多有趣的节奏,你们有没有发现过,以前我们没有注意这些长长短短的,今天肯定能听出来,不过要听仔细喽!
●真好听,有没有听出里面的节奏呢?那好,你能用我们刚才玩过的东西为这首歌配节奏吗?你想用什么东西?你去,。大家都去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吗?我们请老师准备一下音乐。
2、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来表现,请个别幼儿上来演奏,提醒幼儿跟上节奏。
3、集体面向大家再次为歌曲配节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