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标志,每个标志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
3、大胆想象,为幼儿园和班级设计、制作相应的标志。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商场,马路上和公园里的各种标志或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
一、参观标志展览,交流自己的记录,分享自己找到的各种标志。
1、展示幼儿的标志,布置《城市里的标志》展览,带领幼儿参观。
2、让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收集或画下来的标志。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收集的标志,说说标志的用途。
4、教师总结。
二、带领幼儿观察幼儿用书。
1、教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见哪些标记?它们个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总结:这些标记很简单,但都有各自的用途,主要是用简单的图案告诉大家要注意的事情,方便我们的生活。
3、幼儿操作活动。
三、幼儿为幼儿园和班级设计标志。
1、教师和幼儿讨论:
2、幼儿自主设计班级标志。
3、将幼儿设计的标志展示在相应的场所旁边,用于提示和警示作用。
在活动前,请家长配合,认识生活中的标志,让幼儿有个初步的认识。
这里是延伸活动,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标志,讨论我们幼儿园和班级哪些地方需要标志?
活动反思:
《城市的标识》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珍惜”中的第三篇课文,是当代作家张抗抗的一篇散文。文章篇幅较长,通过对城市现状的理性思考,表达了树是城市的标识,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珍爱、保护我们身边的树及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主题,其见解深邃而独到。
课文第一部分列举了许多观察到的城市雷同、相似的现象,引发人们的反思。第二部分充分表达了树是城市的标识这一观点,对生长在不同地域,千姿百态树做了生动、细腻的描写,尤其是对杭州市香樟树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喜爱之情。第三部分点明了主题。
在这次示范课我讲授的是第二课时,我确定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抓住课文重点句段,学习并感受不同城市树的风采,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2、能仿照第8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树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树的优美片段。
根据课时目标,再结合我校“餐桌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我按照“自学自悟-----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的流程,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1、品读城市的标识——树,感受不同城市树的风采。点拨描写树的写法。
2、抓重点句段,理解树是城市的标识。
3、拓展延伸练言语,仿照课文第八段的写法,写一种身边的树。
课后,对于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我细细反思了一下。
一、本节课成功的方面
1、利用图片,感受各种树的风姿,欣赏语言的精妙。
课文中提到了很多树种,例如香樟树、榕树、油松、圆冠榆、法国梧桐、国槐等等,但是学生大多没有见过,根本感受不到它们的不同风姿。于是,我制作了课件,搜集了这些树的图片,让学生亲眼目睹他们的风采,直观感受到了这些树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对于文中两个优美的比喻句,我也利用了图片,帮助学生体会比喻的形象和生动。
例句一:高大粗壮的树干具有一种浪漫的气质,浅绿色的树皮上嵌着淡黄色的花纹,像一匹匹光滑的绸缎。
图片上,梧桐树树皮上淡黄色的花纹清晰可见,树皮光滑油亮,学生一下子体会到这样巧妙的比喻,突出了树皮的色彩和光泽。
例句二:全城遍布蔚为壮观的法国梧桐,就像一排排绿色的盘扣,将城市偌大的袍子扣紧了。
盘扣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很多孩子没见过,这就体会不到这个比喻的巧妙。因此,我搜集了好几张盘扣图片让学生欣赏,说说盘扣的特点。再追问作者将梧桐树比作盘扣恰当吗?学生很快便悟出了这样能突出梧桐树的枝繁叶茂、相互交错、遮天蔽日的景象。
2、依托教材,学习描写树的方法,写出对树的珍爱。
朗读“香樟树”的段落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章描写树的方法,让学生发现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先写这棵树具有一种王者风度,再具体描写了树干、树枝、树叶、果子、香气。”同时,鼓励孩子尽量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课堂上,我不强求孩子们必须都能立即写出来,能写的开始写,还不会写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三五分钟过去了,也有好几个孩子完成了小练笔。顺序清晰,语言凝练,巧用比喻拟人,写出了不同树的风姿,令听课教师拍手叫绝。我愿摘录几个,与大家分享孩子们的精彩。
那棵树有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深褐色的树干写满了它经历的风霜,但它仍然在深冬顽强地站立起来,树枝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树叶呈扇形,密密层层。那,便是银杏树。(余佳伦)
那棵树有种与生俱来的孤傲清雅之风,虬枝峥嵘的枝干层层叠叠,穿插于花朵间。树枝如吹开的墨,刚硬且随性,点缀些艳红的梅花,相依相称相显。如晕染开颜色的梅花,在这冰天雪地的寒冬,散着一阵阵凌人且醉人的香气……
那棵树有种清丽的儒雅之气。干练随性的枝干高昂伸展,缀着交错繁密的梨花,白中透着鹅黄或朱红,如玉石一般光洁亮丽,淡雅可人,时而微笑,时而羞涩,躲在浅褐色的枝丫里,朝晖相应。十里之外,香气醉人……(聂诗文)
二、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1、要加强小组长的培养,让展示环节成为学生绽放自信的舞台。因为平日没有注重对小组长的培养,所以学生在“餐桌式”课堂氛围中表现得不够自信,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说话声音小、表达不流畅、不会评价他人、组长不会组织大家展示。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活跃,有些沉闷。以后要多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要悉心指导小组长如何组织展示,将他们也培养成一个个小老师。
2、课前预习不扎实,课堂自学环节和合作环节流于形式。课堂上,我虽然是按照“自学----合作-----展示”的环节执教的,但明显感觉到给孩子们的时间太少,自学不细致,没有时间批注,合作流于形式,走了个过程。全班展示,也只是成了个别学生展示的舞台。要想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示精彩,必须课前扎扎实实搞好预习。如果提前将自学要求告知孩子,让孩子们提前自学,在书上批注详细,课堂直接开始合作交流,那会怎样呢?我觉得至少节省了时间,孩子们也会思考深入,交流时也会人人有话说,也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然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减少遗憾。只有不断反思,不断实践,自己才能从一个“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学专家”。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通过"朋友多,快乐多"的小主题活动,幼儿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体验到与朋友互相交往的乐趣,初步萌发了乐于助人的意识。为进一步引发幼儿关爱周围事物的情感,我选择了《微笑》这篇这篇小故事,让幼儿感受其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从中知道:关爱身边的人和事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幼儿已经初步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提高幼儿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启发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关爱他人、关心朋友的感受,使幼儿养成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蜗牛善良、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学习制作微笑卡片,体验关心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2、微笑的表情图3、卡片、彩笔4、《歌声与微笑》的音乐活动过程1、出示微笑的表情图,引导幼儿观察:
(1)小朋友,请你观察一下,图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那你们看到这个微笑,心里感觉怎么样?(高兴、快乐、舒服、愉悦、开心)原来微笑还能带给别人快乐,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
2、引导幼儿分段欣赏并理解故事。
(1)讲述第一幅图,提问: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
(2)讲述第二幅图,提问:小兔子是怎样夸小蜗牛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样夸奖它?
(3)讲述第三四幅图,提问: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觉怎样?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微笑能给人带去快乐,小蜗牛虽然能力不大,但它有一颗爱心,为了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4、体验微笑。
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小蜗牛的微笑美吗?你们会不会微笑?请小朋友学学小蜗牛的微笑并说说想把微笑送给谁?
(例如:我把微笑送给妈妈,让她快乐;我把微笑送给生病的小伙伴,让他身体快点好起来)5、结束活动:传递微笑。
教师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音乐《歌声与微笑》的伴随下制作微笑卡片,然后将微笑卡片送给周围的人。
活动延伸把微笑传递给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让大家体验快乐!
活动反思: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对幼儿来说,它是一个比较抽象概念,怎样让幼儿理解爱,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在活动中,我把爱细化,具体化,将爱转化成幼儿容易理解、接受的“微笑”,让微笑说话,让微笑传情,我采用了:1、故事激情。短小、精悍的故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那微笑着的蜗牛抓住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孩子的兴趣跟着微笑提升,思维随着故事开启,情感也跟着感觉释放。2、音乐渲情。运用音乐《歌声与微笑》引领幼儿走向高潮,体会幸福和快乐。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一张空白的纸,大人在纸上画什么,孩子就是什么,关键是成人要正确引导。让我们不断探索,将孩子的童心培育成色彩斑斓的爱心。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分享困难的心情,并主动分担别人的困难。
2、使幼儿懂得替朋友分担困难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
图片,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提供情境,引发讨论;
教师结合幼儿园发生过的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幼儿讲述:小朋友天天身患白血病,心里很痛苦,天天哭泣,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分担他的痛苦呢?
2、分小组讨论;
3、大家发言:(去家里看望他、做红花送给他、每人送一句激励他的话、把幼儿园发生的事讲给他,打电话问候他,画张画给他、带鲜花看望他、把我的新玩具送给他、我们给他捐钱让他看病……)
二、看图片:
1、小红在操场上拍皮球,不小心脚上摔痛出血了。
2、小珍的手帕丢了,他难过地哭了。
3、小勇有一道算术做不出,他着急地哇哇大叫。
4、刚刚心爱的小鸟死了,他很难过。
5、小朋友在公园里迷了路,找不到家了。
讨论:当你看到好朋友遇到这些困难,你心里怎样想,又应该去怎么做呢?请幼儿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图片中的情景时的心情,学习为别人分担困难和忧愁。
活动延伸:教师安排时间带幼儿到医院看望天天,让幼儿实际体验分享困难的心情。
【教学反思】
通过“学会分享”这四个系列教学活动实施,使幼儿在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同时,孩子们也在快乐的体验中理解并感受到了分享的意义,从而使幼儿相信分享能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快乐,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分享意识,掌握了分享的.技能,学会了分享。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开展小组合作探索与交流分享活动,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活动的快乐。
2.进一步了解各行各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热爱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情感。
活动准备:
事先构建三个合作小组、幼儿图画、与交通警察事先联系并摄像、投影仪、字卡(预检--挂号--门诊--配药<付费>等。
活动流程:
谈话导入--幼儿交流分享--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最近,我们一起了解了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职业,知道了每种职业所从事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还成立了三个合作探索小组:超市小组、医院小组、交通警察小组。大家还一起分头进行了调查、寻找资料,今天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二、幼儿交流活动:
1.超市小组:
1)超市里的购物顺序是什么?(幼儿图画)
2)超市里卖些什么东西?
3)幼儿交流:我们周围有很多超市。(边讲边出示相应的超市里的塑料袋)
4)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是做什么事情的?
5)超市里发现的黄、白标签各代表什么?(出示实物、认识价格、比较价格)
6)介绍超市里举行的一些“买一送一”活动、发宣传单、抽奖活动。(展示一些小资料、幼儿经验介绍)那为什么要举行这类活动?小组幼儿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有了超市,我们大家购物方便了很多,超市里的工作人员为了我们的方便每天都辛苦地工作着,所以我们要做个文明的购物者,尊重他们的劳动。
2.医院小组:
1)幼儿介绍看病的顺序:预检--挂号--门诊--配药(付费),看病为什么要预检?
2)医院里有哪些工作人员?分别是干什么的?(了解医院里的一些科室)
3)(幻灯)出示一幅幼儿的“问题画”,由幼儿介绍画面的意思。(共同解决问题)
4)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你们觉得是瘦好还是胖好?
5)出示一张忧郁的图片,问:图片上的人怎么了?(心里不太高兴,很忧郁。)师:如果人经常很忧郁的话,会得心理方面的病,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了。所以,我们小朋友心里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情要告诉大人,或告诉朋友,这样你就会心里舒服一些。
:所以,我们大家知道了人的健康有两种:一种是身体健康,一种是心理健康,看身体方面疾病的医生可以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医生就可以保障我们的心理健康,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快乐的人。
3.交通警察小组:
1)共同观看摄像:
2)幼儿分别交流问题(如果马路上有车或有人闯红灯或撞车了,那么交通警察是怎么处理的?如果天下雨交警叔叔还站在马路上指挥交通吗?交通警察在上班时做些什么事情?小朋友该怎样过马路?……)(先幼儿之间问答,再请交通警察小组成员回答。)
教师:交通警察叔叔很辛苦的,不论刮风下雨都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为交通秩序公正执法、坚守岗位,保障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保障了城市的交通畅通!
三、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他们的辛勤劳动保障了大家幸福的生活!
设计思路:近阶段,我班正在进行《各行各业》的探索型主题活动,同时又结合“五一”劳动节,将“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这一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在班级中产生了三个不同的探索内容:超市、医院、交通警察,孩子们能根据兴趣自主结对,由此形成了三个合作探索小组,在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教师引导、组内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对已有经验回忆,对于各自探索的活动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本次的交流活动以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体验合作活动的快乐与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