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实用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通过有计划的分工合作,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2、探索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垒高,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及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牛奶盒40个(4份);
卷尺一个;
记号笔(红黑各一只);
记录纸;黑板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形成小组 交代任务,四人一组进行小组游戏,并给小组起名。 师在黑板上设计表格,并将每队自己确定的标记请队员画在表格上。如(草莓队、西瓜队等) 提出游戏要求:四人合作垒高,要求垒的稳,所有的牛奶盒必须搭完,铃声响游戏结束。 二、初次合作垒高
幼儿垒高,教师巡视。
三、小结
初次垒高 成功了吗?为什么成功?成功用什么标记表示;失败又可以用什么表示。 请每组派代表在表格中作好记录。 讨论为什么垒的有高有矮?(不一样的搭法有不一样的高度)
四、再次垒高
提出新的要求,又高又稳。
五、讨论
1、哪组最高?怎么看出来?
2、测量。师示范测量,幼儿在表格中记录。
3、为什么一样多的牛奶盒会搭的不一样高。
六、第三次垒高,决出冠亚军
幼儿自己测量垒高成绩,记录在表格中,决出冠亚军。 讨论用什么标记表示,如五角星、三角形等。
七、集体讨论
怎么样才能垒的高又稳? 高:竖起来的层数越多越高。 稳:底部要搭的牢固,可以两个横放在一起。 还要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轮子的作用。
2、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探索精神。
3、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积木玩具、有轮子的盒子和没轮子的盒子。
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②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3、场地布置:运物路线(圆形、双圆)可接力的站点(两种颜色的点)。
4、区角操作材料:①图画纸、彩笔;②纸盒、轮子、双面胶、绳子等;③展板(展出幼儿作品)活动过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导入(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请小朋友试着玩一玩你面前的东西,看看谁玩的方法多、最有趣。)二、分类游戏,讨论探知:
快速把它们放进这个篮子里。好,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到我这里来。《伸手招呼幼儿过来,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2、小朋友来看,你能告诉我这些玩具为什么能滚动吗?幼:他们有轮子。
3、师:哦!因为它们有轮子,所以才会滚动。那如果我们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做轮子会怎么样呢?可以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师:那有了圆形的轮子有什么好处呢?师:还有吗?
三、实验感知:
教师请幼儿分组推动有轮子和没轮子的盒子,然后报告试验结果,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
1、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想一想,轮子还有什么作用呢?看这里老师准备了两个不同的盒子,一个是有轮子的,一个是没轮子的。现在我们分成四组,去试一试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盒子更容易推动了吗?举起来让我看一看。
2、师:小朋友刚才都试过了,有轮子的盒子轻轻用力就能走很远,而没有轮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劲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师边说边示范)这样看来有轮子的盒子要比没有轮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对比(轮子的省时省力的功能)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件有意思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师出示物品(儿童购物车和米袋)。现在我们来像运动员一样玩个接力赛,这里有两个跑道,一个跑道一组小朋友,现在老师把你们分成四组,我们按箭头的方向进行运物比赛,看看那个组能轻松获得胜利。①用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②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师:小朋友都参加比赛了,比赛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想法?你运物的时候怎么样做会既节约时间又力气呢?
五:拓展思维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以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幼儿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然而水又有许多特性,比如: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冲击力 、水的沉浮、水的溶解性等。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提出了很多关于水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的这一科学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知道水具有溶解性,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能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并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2、通过幼儿同伴之间对实验现象提出异议,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态度。
3、幼儿能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其他幼儿倾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一组一份记录表、透明杯子若干、石头、油、方糖、果珍适量。
小勺、筷子、小网各四个。
2、被污染的水的'若干图片,其他可溶解于水的物质,如:咖啡、奶粉、感冒颗粒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验材料,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们可以走到实验桌前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样的实验材料。(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师:请大家轻轻地回座位,谁愿意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材料?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这四样实验材料,它们分别是:石头、果珍、冰糖和油。
(教师直接出示实验材料,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继而引发了大班幼儿的探索欲望,激起了幼儿浓厚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来感知实验材料,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幼儿进行猜想并学会记录,初次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1、引导幼儿围绕“把这些实验材料放到水中会怎么样?谁能取出来?谁不能取出来?”这个问题进行猜想和记录。
师:老师准备这四样实验材料,是想让小朋友们用它们来做个实验。我们要把这四样实验材料分别放在这四个杯子中,然后搅拌,充分地搅拌,再看一看,谁还能取出来,谁不能取出来。这里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小工具,请小朋友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发放表格)
师:好,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吧。
2、对幼儿的猜想提出疑问,引导幼儿初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师:我发现每个小组猜想的都不一样,我怎么才能知道谁猜对了?谁猜错了?
幼:试一试。
师:好,那我们就要来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了。在做实验之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地搅拌之后,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在你们的记录表后面,把这种有趣的现象画出来。(观察完后,请幼儿讲自己看到的现象。)
(本环节通过发放表格,请幼儿评选出一位小小记录员来进行记录,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知道了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得好,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幼儿观察万现象之后,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试验中看到的现象,既培养了幼儿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其他幼儿倾听能力。)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学常识,并了解自己生命的生长过程。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增加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气球15个、图片:ppt、1——10月胎儿
视频:胎儿成长、剪脐带、受精卵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胎生与卵生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分胎生与卵生
谈话:猫妈妈生的宝宝是什么?鸡妈妈生的是什么?
小结: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并出生的动物是胎生动物,妈妈生出蛋再孵化出来的是卵生动物。
2.谈话:还有哪些动物是胎生的?哪些动物的卵生的?我们人是什么动物?
二、了解自己的生命生长过程。
1.生命的形成
谈话:你是怎样生出来的?你为什么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来?观看“小威向前冲”视频
小结: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卵子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留在妈妈肚子里面叫子宫的地方。在这里面一天一天的长大,经历了九个月(280天)左右,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
2.成长经历
谈话:你们还记得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的吗?吃什么?(观看视频:胎儿成长)(胎儿成长照片)了解成长每个阶段的情况。
小结:在妈妈肚子里的九个多月,随着宝宝的慢慢成长,妈妈的肚子也会越来越大,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非常辛苦。
三、体验
每位幼儿肚子前绑一气球,听指令做各种动作,感受妈妈保护宝宝的艰难。
小结:你们是在妈妈辛苦的保护下出生的。回家后每位孩子都说一句爱妈妈的话
或做一件爱妈妈的事,感谢妈妈的养育。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感官感知冷和暖,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2、初步萌发关心小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准备
各种取暖的物品(手套、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师用冰凉的手与宝宝握手,引出主题:
比较谁的手冷?谁的手暖?
2、讨论:怎样让老师的手、身体变得暖暖的?
3、师根据宝宝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取暖物品,让宝宝感知暖(个别、集体)。
4、以小动物哭声引起宝宝的注意,引发宝宝为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物品。
5、游戏:小动物过冬
引导宝宝做妈妈,为小动物带上不同的取暖物品。学说:宝宝,现在还冷吗?
6、表扬“妈妈”们的积极表现。动物的情感。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目标
1、学习按群计数。
2、练习物品捆扎的生活技能。
准备:
彩色小棒若干,橡皮筋若干,计时器一个,任务转盘一个(如图一)。
玩法
1、四名幼儿围坐在桌子四周,一名幼儿转动任务转盘,依其指针指向明确此轮游戏任务。
2、一名幼儿打开计时器开始计时,四名幼儿同时开始按任务转盘上的任务要求捆扎彩色小棒。
3、计时时间一到,所有幼儿立即停止捆扎,并开始点数彩棒数量。如果任务转盘指向的任务要求是“2根一捆”,幼儿就要两个两个数,也即按“2、4、6、8……”点数自己所捆扎的小棒;如果转盘指向的任务要求是“5根一捆”,幼儿就要五个五个数,也即按“5、10、15、20……”点数自己所捆扎的小棒。最后以所捆扎的小棒数量最多者为赢(如图二)。
规则
1、需按任务转盘的指向决定每轮游戏的任务。
2、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间一到就必须停下来。
3、点数小棒时必须以数群为单位,以达到按群计数的学习目的。
说明
1、每幅任务图都由三部分信息组成。如在左侧这张任务图(如图三)上,数字5代表每捆5根小棒,字母代表捆小棒的颜色要求,“A一5”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颜色要一致;在右侧这张任务图(如图三)上,“ABCDE”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颜色需不同。两张任务图上的“5分钟”表示的是捆扎日寸间。
2、教师可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来设计任务图,以每捆5根小棒为例,上述两个任务要求都比较简单,如果幼儿能顺利完成这两个任务,教师就可以设计难度更大一些的任务来挑战幼儿,如“AABBC”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要由三种颜色组成,其中某两种颜色的小棒各两根,第三种颜色的小棒一根。
3、任务转盘上的8张任务图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也可以提供空白任务图(如图四)让幼儿尝试着自己商量、确定游戏任务,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并借此帮助幼儿真正理解任务图的意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教案目的:
1、让幼儿初步认识、了解地球,知道地球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球体,是我们人类和其它动物共同居住生活的地方。
2、教育幼儿爱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探索兴趣。
教案准备:
1、录音机、录象机、幻灯机各一台,磁带、录像带、幻灯片等;
2、世界地图一张,地球仪一个;
3、各类动物、植物图片若干。
教案流程:
一、猜谜语导入活动。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地球)
二、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初步认识地球的形状。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地球吗?它是什么形状?(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地球仪,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地球的形状。
小结: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形状像球而略扁地球仪就是缩小的地球模型。
三、通过听、看,让幼儿了解地球上面有什么?
1、提问: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你们知道它上面有什么?(请幼儿凭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回答)
2、听录音——[地球的自白]:我是地球,我的身体可大啦,而且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上面有不同的颜色,蓝色的部分代表水,黄色的部分代表山,绿色部分代表陆地。我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还生活着许多动物,有凶猛的老虎和狮子;顽皮的小猴、可爱的小兔;还有ji、鸭、鱼、虾等等。哎!对啦,你们人也生活在我身上,有中国人、外国人,大人、小孩......
总之,我身上的东西多得很,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等有时间,我再向你们详细介绍好吗?
3、游戏:“送图片回家”。
请幼儿从盒子里任意取一张图片,然后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如:小鱼贴在代表水的蓝色处;......
4、看录像——“世界各地”,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情况。
小结:地球上有许多人、动物和植物,而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大家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保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5、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不乱仍垃圾、不随地吐痰、多植树......)
四、结合幻灯片,教师有表情的讲故事《地球生病了》,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地球为什么生病了?怎样给地球治病?......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探索兴趣。
五、延伸活动:
“我为地球扫卫生”——清出白色垃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