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2、能正常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打开密码箱
1、请个别幼儿尝试打开密码箱,发现箱子的秘密
2、提问:
(1)能打开吗?为什么?
(2)箱子的锁在哪里?和以前认识的锁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密码箱的锁是用数字控制的密码锁,不是一般的钥匙就能打开的。只有知道密码,对好相应的数字才能打开它。
二、观察思考破译密码
1、认识相邻数
(1)师:要想破译密码,我们要按照提示卡来完成,
使用相邻数打开密码锁
(2)提问:什么是相邻数?(按照提示卡来了解相邻数)
这个数字有两个相邻数
前一个数字比它“少1”,后一个数字比它“多1”
试着完成下面的提卡,你就知道相邻数了
(3)小结: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它们必须是邻居、前一个数字比它“少1”后一个数字比它“多1”
2、破译密码箱上的密码
(1)请幼儿动手操作小密码卡,找出“4”,“5”的相邻数
(2)用密码打开密码箱
三、拓展经验,了解密码箱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课件)
1、提问:你还知道哪里使用密码锁吗?使用密码锁应该注意什么呢?
2、小结:不能忘记密码,注意保密
四、结束
不只是各种锁上使用密码,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使用密码。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一查,还有哪些地方时用密码,好吗?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折纸的技能(边、角对齐、压平)。
2、学习单张纸的简单折叠技能和简单的变化方法。
3、培养幼儿对这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折叠用纸若干、变形金刚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变形金刚,作几次变化。
2、出示正方形的纸一张,教幼儿将这张纸变成一件有趣的玩具。
(1)将正方形的纸对折成长方形
(2)将对折后的长方形想旁边对折成小正方形(方法同上)
(3)将对折后的正方形拉开,在其两边向中间各对折一次,形成两扇门
(4)将小门的上端啦出两个三角形(难点,重点演示)
(5)将三角形的下端往上折一下,即成一架钢琴(在讲解、演示的同时出示折纸的图示,要求幼儿边听老师讲解、边看图示)
(6)将上述过程编成一个顺口溜:一个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在变成一个正方形。关上两扇小门。拉出两只三角形,鼻子往上翘一翘,变成一架小钢琴。
3、将钢琴变一变
师:我是变形金刚,我会把钢琴变成另外一件玩具(教师将钢琴变成畚箕。 教幼儿将钢琴变成畚箕(教幼儿将钢琴的上部用手一捏,即成畚箕)
4、将畚箕变一变
教师说:我在来变一变。变成一顶济公帽 教幼儿将畚箕变成济公帽。教师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放下一个鼻子,把它翻个身子,关上两扇窗子,叠好两床被子,拉开来就是一顶帽子。
5、结束:幼儿带上济公帽,听听音乐、唱唱、走走、玩玩。
中班教案 篇3
预设目标
1、认识本课“落、叶、送、信、姑、娘、女、宝”8个生字,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并正确描写“宝、女、信、叶”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文中人物的语言,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尝试读出小动物及妈妈说话时的语气。
3、在读文的过程中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法,并能模仿课文说说大雁、蚂蚁和蛇等其他动物接到风姑娘的信后会说什么。
4.了解燕子、松鼠、青蛙和人类过冬的方式各不相同,激发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落、叶、送、信、姑、娘、女、宝”8个生字,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并正确描写“宝、女、信、叶”4个字。
2.了解燕子、松鼠、青蛙和人类过冬的方式各不相同,激发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在读文的过程中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法,并能模仿课文说说大雁、蚂蚁和蛇等其他动物接到风姑娘的信后会说什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内容用红色)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拓展练习、总结激趣
六.指导写字。
七.作业布置
1、出示卡片:sòng xìn
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送信 师:“信”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你看,人在信纸上写下一行行的话给别人,就是“信”。(师边说边描写“信”字)
3.、出示卡片:fēng gū niang 师: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特殊的送信人,谁能借助音节揭开谜底? 师:噢,原来这位特殊的送信人就是——(风姑娘)
4、出示卡片,学习生字:风姑娘
5、怎样记字形。
师:请你仔细看“姑娘”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6、揭示课题:46 风姑娘送信(补写46)
1、指导朗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师:风姑娘是怎么送信的呢?(出示第一节):谁来读?(注意指导学生读好“呼,呼,呼”)
二、过渡:那风姑娘送的什么信?它又把信送给谁呢?就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读课文。
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标上小节号。
(2)小组合作拼读音节,读字连词,记记字形。
出示词语:落(luò)叶一片(piàn)南(nán)方一些(xiē) 松果(guǒ)几件(jiàn)宝(bǎo)宝(bao)衣(yī)服
2、交流自学情况:拼读词语。 3、出示卡片:落叶
师:通过自学,大家一定都知道风姑娘送的信是——(落叶信)
师:“落”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借助媒体,理解“落叶”。 师:看,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飘落下来,给大地披上了一条厚厚的毯子。这些离开大树,往下掉的叶子就叫——落叶。
4、自读2-5节,思考:风姑娘把一封封落叶信送给了谁?
(1)出示卡片:燕子、松鼠、青蛙、小女孩的妈妈
(2)说话练习,积累不同句式。 师:谁有本事把它连成一句话说一说?(风姑娘把落叶信送给了——)
媒体出示:
师:同样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媒体出示:
风姑娘给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送去了落叶信。
5、重点学习人物语言,逐步读懂句意。
6、师:(指板书)风姑娘给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送去了落叶信,是想提醒他们干什么呢?(板书:提醒干什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4句话。
(1) 媒体出示:
燕子一看,说:“啊,秋天到了,我要到南方去。”
松鼠一看,说:“啊,天气凉了,我要多采些松果藏起来。”
青蛙一看,说:“啊,冬天快要到了,我要挖个地洞好冬眠。”
小女孩的妈妈一看,说:“啊,天快冷了,我要给宝宝准备几件过冬的衣服。”
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我们先要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1)
(2)指名4人读(随机评价,词语正音)
师:真了不起,你们不仅读准了字音,而且做到了不加字,不漏字!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一起配合着读读这4句话好吗?
呼,呼,呼,风姑娘来送信。燕子收到了落叶信,说——;松鼠收到了落叶信,说——;青蛙收到了落叶信,说——;小女孩的妈妈收到了落叶信,说——。
(3)引导概括句意。
师:小朋友从他们说的话中(同时将引号中的句子翻红),你是否读懂了风姑娘提醒他们干什么?
* 提醒燕子到南方去。
出示:去南方
* 提醒松鼠藏松果。
出示:藏松果
师:“果”是个独体字,仔细看!老师怎么写。
请你把它写在同桌的小手心里。
* 提醒青蛙挖地洞。
出示:挖地洞
* 提醒妈妈帮宝宝备衣服。
出示:备衣服
师:“衣”的笔画很简单,跟着老师写一写,注意看清笔顺。
(4)借助板书,语言实践。
师:谁能借助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大家风姑娘提醒他们干什么?
(5)小结,引读板书。
师:原来,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收到风姑娘的落叶信后,都明白了: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于是,他们要做过冬的准备了。燕子要——;松鼠要——:青蛙要——:小女孩的妈妈要——。
6、体会心情,读好人物语言
(1)自读。
师:大家得到风姑娘的提醒后,他们的心情又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再读读他们说的话,体会一下他们的心情。
(2)逐句交流,随机评价。
(2)小组合作分角色读好语言。
(3)小组交流:朗读比赛,比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4)师生配合读课文
7、朗读短文,巩固字词。
师: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了动物过冬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老师这里有一段话。请小朋友先试着自己读一读,然后同桌相互读,比比谁的朗读本领大!
媒体出示:动物准备过冬的方法各不相同。燕子要飞到南方去过冬;松鼠要多采些松果藏起来;青蛙要挖个地洞,准备冬眠。
(1)自读
(2)同桌相互读
(3)指名读
(4)齐读。
8、总结:其实动物的过冬方式还有很多,课外我们可以查查资料,学着课文的样子续编《风姑娘送信》的故事。
一、朗读课文,整体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46课《风姑娘送信》。这真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老师想和你们配合读一读课文,重温一下这有趣的内容。
二、学习语言的转换。
1、小组合作,借助提示,练习说话。
师:原来,风姑娘把落叶信送给了——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是在提醒他们赶快做好过冬的准备呢。如果你是风姑娘,当你把落叶送给他们,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合作,借助提示,每人说一句。
媒体出示:
风姑娘把落叶信送给燕子,对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姑娘把落叶信送给松鼠,对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姑娘把落叶信送给青蛙,提醒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姑娘把落叶信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催促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读句子。(出示是准备好的4句话)
风姑娘可真热心啊!她提醒大自然的万物,让它们做好过冬的准备。
三、课后拓展,说话训练、:
1、风姑娘又去送信了,它又要提醒谁做好过冬的准备了?
2、出示拼音,生拼读。
(媒体出示:拼音)(先出现拼音再根据回答逐一出示相对应的图片及文字。)
自己拼一拼音节再认一认生字、看看都是谁呀,喊喊它们的名字。
3、师指图片:原来风姑娘又把信送给了谁( )( )和( )。想一想,这一会,它们收到信后又会分别说些什么?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句式说一说,自己试一试。。
媒体出示:
风姑娘把一片落叶送给( ),( )一看,说:“___________________。”
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 ),好像在提醒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名全班交流。
四、游戏巩固
(一)邮递员送信(词语搭配)
大家看!风姑娘还给我们送来了一封封落叶信,但是它太忙了,好多来信不及送出去,请你帮它把信投到相应的信箱里,好吗?
1、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落叶信的内容。(去藏挖备打玩)
2、这些信箱还有着不同的名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信箱的名字。(南方皮球松果电脑地洞衣服)
3、老师示范送信
4、学生开火车送信
(二)连词成句。
(媒体出示:树上飘落叶)瞧!这一片片落叶像什么?
1、师述:一片片落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秋风中飞舞。落叶太美了,一片片落叶上都有些什么?
2、哦!是词语,词语宝宝真淘气,这会儿躲到了落叶上,你能快速找到他们,并读正确吗?
生读词语
3、谁有本领把这些词语串起来,让他们连成一句句子。睁大眼睛,仔细看!
媒体出示:给准备冬衣妈妈宝宝
4、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
5、瞧!秋风起,又一棵树上飘下了落叶。快读一读。
6、可真热心风姑娘啊
7、、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
8、媒体出示两句句子:
妈妈给宝宝准备冬衣。
风姑娘可真热心啊!
1、这两句话中就有我们今天要写的两个字。
媒体出示:宝可
2、指导书写“宝”。
(1)认识新部首。
师:“宝”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我们新学的部首,小朋友一起来拼一拼读一读部首的名称。跟着老师书空。
(2)观察“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媒体出示:宝)仔细看看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几笔很关键?最后一横要比宝盖头写得宽,这样这个宝字就站稳了。我们在书上描写一个宝字吧!
(3)学生书写师巡视。
3、指导书写“可”。
(1)借助笔顺框了解笔顺。
师:这个“可”字可真简单,请小朋友先看书上的笔顺谁来书空可字?
(2)对比观察,写好“可”字。
师:这个“可”字看看很简单,可是写得漂亮也不容易。让我们来看看可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师:老师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看看,看看谁的眼睛亮,这里有两个可字,你看看哪个可字写得漂亮?媒体出示:可(两个可字,一个可字竖勾短,一个可字竖勾长。)
(3)学生书写师巡视。
★识记生字,流利朗读课文。
★★给生字组词。
★★★ 媒体出示:小动物们过冬的方式各不相同。请你动脑筋想想风姑娘还会把落叶信送给谁?学着当一回小作者来试着续编这个童话故事,把它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谁 干什么
fēng gū niang sòng xìn 燕子 去南方
风 姑 娘 送 信 (提醒) 松鼠 藏松果
(落叶) 青蛙 挖地洞
小女孩的妈妈 备衣服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故事,知道孝心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
活动流程:
一、简单认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1、出示孟宗图片,知道孟宗是我国古代非常了不得的一位名人。
2、出示孟宗母亲的图片,知道妈妈是孟宗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
3、出示笋的图片,了解笋一般在春天开始生长的生活习性。
二、倾听故事,简单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播放视频,重点提问
——孟宗的妈妈怎么了?
——什么可以治疗她的病?
小结:孟宗的妈妈得了一场大病,只有冬日的笋尖熬的汤才可以将她治愈。
2、重点提问:
——冬天有笋尖吗?
——孟宗是怎么办的?
小结:寒冷的冬天没有笋,孟宗找不到笋,急的大哭。
3、重点提问:
——是什么使得笋尖在冬日也出现了呢?
小结:孟宗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使得笋尖在冬日也出现了。
活动延伸:
——你觉得什么是孝心?
——你会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孩子们的分数,却忽略了一点就是孝顺父母。自古至今,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人类最高尚的美德,可现在的孩子却成为父母的太上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孩子进行“孝顺”的教育。新世纪的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孩子的孝敬教育,并将之作为人格素质的重要内容,最终达到发扬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分辨前、中、后的位置。
2、学习听指令做动作。
【活动准备】
1、三个海狮头饰。
2、鱼的图卡。
3、《动物真有趣》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5页。
【活动过程】
1、请三名幼儿戴上海狮头饰,扮演小海狮,面向扮演训练员的老师排队。
2、请“小海狮”说出自己的位置,例如“我在(同伴的名字)的前面。”
3、三名“小海狮”听老师的指示,模仿海狮做动作,例如:
前面的小海狮拍拍手。
中间的小海狮扭扭腰。
后面的小海狮跳两次。
4、动作表演完成后,老师表示要把鱼奖给小海狮,请幼儿注意听老师的指示出来取鱼的图卡,例如:
中间的小海狮出来拿一条大鱼。
在最后面的小海狮出来拿两条鱼……
5、请其他幼儿轮流扮演小海狮,进行上述游戏活动,认识前、中、后的位置。
6、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5页,请幼儿说说图中海狮的位置。
【活动建议】
老师可以通过调整游戏,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机会。如:请其他幼儿给前面的“海狮”送一条鱼,请幼儿与中间的“海狮”跳圆圈舞等。
利用生活环节加深幼儿对“前、中、后”方位的认识,如:排队环节等。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知道微笑时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体验微笑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心情,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体态语言。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小镜子。
2、微笑表情图一张,故事图片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导出微笑。
T:今天啊,来了好多的客人老师,来我们宝宝一起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
幼儿打招呼。
提问:你们刚刚是用什么样的表情跟客人老师打招呼的?(微笑)2、故事:
俞老师这儿有个故事,题目就叫《微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里都讲了些什么?
(1)出示故事图片,教师讲故事。
(2)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幼儿回答;他们分别在做些什么?幼儿回答;小蜗牛怎么了?幼儿回答;后来又怎么了?幼儿回答;大家是怎么夸小蜗牛的?幼儿回答。(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3、幼儿对镜子练习微笑,相互间练习,手机拍照。
(1)我们宝宝会微笑吗?拿出你们的小镜子来练习一下吧。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微笑是没有声音的,是发自内心的,脸上在笑,心灵也在笑。)
(2)来,露出你们最美的微笑,俞老师帮你们拍下来。
(3)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微笑。
4、情感提升:
(1)宝宝们,你们会在什么时候微笑呢?(好朋友分享食物,收到朋友的礼物,送朋友礼物,和家人一起旅游等都会微笑)
(2)看到别人微笑,你有什么感觉呢?
引导幼儿:微笑很美,微笑很有礼貌,微笑给人温暖,微笑给人带来快乐等。主要就是微笑的作用。
5、结束:
以儿歌《微笑》结束整个活动。
还记得那首《微笑》的儿歌吗?我们一起说一遍。说儿歌一遍。
好,下面我们就随着优美的音乐,动听的儿歌,去给其他宝宝送微笑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