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案例分析:
重点:学会使用圆舞板、铃鼓、双响演奏歌曲。
难点:能根据图谱演奏歌曲。
活动目标:
1、知道乐谱是4/4拍,能根据图谱进行演奏
2、懂得用适合的乐器来演奏乐曲。
3、通过乐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活动准备:
1、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节奏卡片五张,分别是|XOXO|、|XXXO|、|XXXX|、|X---|、|XXOXXO|,3、幼儿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听过大这首歌。
4、音乐磁带,乐曲的节奏图谱。
5、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6、经验准备:熟悉歌曲,熟悉各个乐器。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大音乐)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乐曲。
师:你听到这首乐曲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熟悉节奏,学习拍打。
师: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些节奏呢,看看你会拍吗?
1、教师依次出示|XOXO|、|XXXO|、|XXXX|节奏卡片,帮助幼儿回忆经验,复习节奏。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节奏卡是怎么看的?X的时候是该干嘛。O的时候是该干嘛。
幼:X的时候是拍手,O的时候不拍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拍手练习练习这些节奏卡。
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X---|、|XXOXXO|师:这些是我们新的节奏卡,你会吗?来试一试。
(1)幼儿自主拍节奏。
(2)师:在|X---|中,这个“—”短横线是什么意思?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的延长符号,并不是停下不拍节奏。)
(3)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示延长符号。
师: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动作来表示延长符号吧。
(4)师:|XXOXXO|,谁来拍拍这种节奏?教师引导幼儿与第一种节奏进行对比,体验快速拍节奏的感觉。
师:这个和我们刚刚出示的|XOXO|有什么 不同啊?是不是速度变快了。
师:我们在通过学习节奏卡后,了解了新的节奏,那我们接下去就要看图谱,让我们跟着图谱来来尝试着演奏歌曲。
三、观看图谱,连贯拍节奏。
1、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自主的边看图谱边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在拍节奏的时候,觉的哪里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练习一遍(教师帮助幼儿巩固练习。)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谱拍节奏。
3、幼儿边听乐曲边拍节奏两次,提出具体的要求。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拍节奏了,请大家看好图谱,一起演奏。
师:演奏过2次后,老师觉得小朋友都很不错,那你们想拿上乐器来试一试吗?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1、教师介绍乐器,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师:请你选择乐器,请一种乐器的小朋友坐一起。
2、请幼儿为乐器找相对应的图谱做朋友。
师:每个乐器在图谱上都有相应的标记,我们一看哪些地方是需要哪些乐器演奏的吧。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轮奏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在轮奏的基础上进行合奏。
师:既然我们找到哪里需要哪种乐器演奏后,那我们来一起试试吧。
4、幼儿听乐曲演奏。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节奏拍的最稳最有力。
5、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合奏部分的节奏。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受作品的表现手法。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仿编诗歌,学习诗歌中句型“我爱你就像…………有……我就有多爱你”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3、通过对诗歌进行仿编,让幼儿表达对其他人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已学会诗歌《猜猜我有多爱你》
空白心形卡、心形词卡:猜猜我有多爱你。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诗歌,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歌,小朋友还记得是那首诗歌吗?
2、幼儿和师一起配乐朗读诗歌。
3、朗读诗歌一遍后提问。
师:诗歌里是向谁表达自己的爱呢?
师:诗歌里是怎么对爸爸妈妈表达爱的,他是怎么说的?
诗歌里是怎么对爷爷奶奶表达爱的,他是怎么说的?
诗歌里是怎么对老师表达爱的,他是怎么说的?
诗歌里是怎么对小伙伴们表达爱的,他是怎么说的?
师小结:小朋友们,原来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来表达我们的爱。告诉家人我们有多爱他们
二、学习仿编诗歌《猜猜我有多爱你》
1、师:诗歌中用大海表达了对爸爸妈妈的爱,那小朋友想想还能用什么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呢?(幼儿说一个,教师在空的心形卡上画出孩子说的内容)
2、幼儿按自己说的用诗歌里的句式完整的说出来。
3、用同样的方法仿编后面的句式。
4、将幼儿分成4组,充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爱
5、请幼儿欣赏自己仿编的诗歌,教师对幼儿的仿编活动进行评价
三、教师小结
1、师: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可以表达对别人的爱,心中有爱就表达出来,爱你的人也肯定多了。现在请小朋友对你的小伙伴们大声说出你的爱吧!
2、组织幼儿一起舞蹈《把爱传出去》
附:
诗歌《猜猜我有多爱你》
爸爸、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爱你就像蓝蓝的大海,大海有多蓝,我就有多爱你;
爷爷、奶奶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爱你就像甜甜的蜜桔,蜜桔有多甜,我就有多爱你;
老师、老师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爱你就像美丽的花朵,花朵有多美丽,我就有多爱你;
小伙伴们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爱你就像漂亮的气球,气球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
课后反思:
3月29日,我进行了仿编诗歌的展示课活动,我综合前两位老师的教学,再吸取其他老师的一些意见,我将课时定为第二课时,并把重点定在仿编活动中,在整个活动中,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诗歌中的句式对诗歌进行仿编;教学难点是:通过仿编诗歌,教育幼儿大胆地表达对别人爱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运用图卡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孩子能更直观的了解儿歌的内容,而且在仿编时,我将孩子说的内容直接画出来,这样不但能让孩子记得自己说的,而且不会出现重复的现象,整个教学活动流程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活动形式多样,孩子们的兴趣也比较高。虽然活动设计的还可以,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我在设计活动时,想让活动形式更多样些,我在活动环节中加了分组仿编的形式,但是由于我班幼儿以前在上课时从没有运用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所以在我交代完分组的任务后,孩子们虽然是按要求分成4人一组,但孩子分组后不是在一起讨论如何对诗歌进行仿编,而是在一起玩,孩子对分组教学这一形式比较茫然,不知所措,这也是我平时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的,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运用分组教学这一形式,让孩子能在课堂上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还有就是在孩子仿编诗歌时,孩子运用的词汇比较贫乏,思路不过开阔,相对月亮四班的孩子,我班的幼儿在语言方面真是有所欠缺,我以后在语言教学中将加大孩子词汇量,让孩子有话可说。
通过这次教学,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也发现我班幼儿与其他班幼儿的一些差距,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更扎实,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遇到高兴,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倾诉。
2、能体验他人情感,关注他人,愿意倾听同伴倾诉,分享他人的开心,不开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高兴和不高兴的事,会合理的布置画面,进行添画。
重点与难点:
自己遇到高兴,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倾诉。
活动准备:
1、幼儿记录自己不高兴、高兴的事的记录单。
2、录象
3、面具三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导入课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高兴和不高兴的事,昨天老师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回家帮你们记录了高兴和不高兴的事,你们愿意告诉大家吗?
(2)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单,讲述高兴和不高兴的事。
(3)请和好朋友说一说你还有哪些高兴和不高兴的事?
二、看录象第一段,引导幼儿讨论。
(1)他们为什么哭?(生气了)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
(2)我们不高兴时是哭好呢?还是想办法好呢?那么不高兴时怎么办呢?
小结:我们不
高兴时,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让大家帮助你。
三、看录象
(1)他们为什么高兴?
(2)请再把高兴时的事画下来,画好后告诉我们。
(3)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高兴的事
四、游戏“猜表情”
教师与幼儿轮流带上面具做哭、笑的动作,让其他幼儿猜表情。
五、音乐游戏《表情歌》
活动评价:能倾听同伴倾诉,分享同伴的开心和不开心,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园活动:
家长帮助幼儿填写记录单,帮助幼儿进行录象的设置。
大班教案 篇4
一、了解歌曲内容。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我们身边的许多动物、植物还有人都有什么变化?今天罗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春天的歌,下面请大家欣赏歌曲,听一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点击音乐按钮)
1、歌里都唱了些什么?(花衣裳、百花香、温暖的太阳、田野和山冈、蝴蝶和蜜蜂等) 2、有的地方没听清,那就再听一遍,这次可要仔细听。(幼儿将听到的说出后,分别将相应的小图片放在总图谱的下边。)(小手形状向下时点击相应按钮出现图片)
二、学习副歌部分。
1、出示拨浪鼓的图片,你们看,这副图应该怎么唱?(点击第二条横线)
2、下面请你们再欣赏一遍歌曲,听一听这种拨浪鼓的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那一次最长。(幼儿说出后点击拨浪鼓图片)
3、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几个拨浪鼓一样吗?
4、他们长的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一种发出“啷”的声音,另一种发出“啷里个”的声音。你们想一想,到底哪种鼓会发出“啷里个”的声音呢?
5、为什么?
6、那我们把第一副图上的鼓连起来念一遍。
7、还有两副图,如果老师不带你们念,你们自己能念出来吗?
8、春天到了,你们的心情怎样?我们用高兴的快乐的声音来再来念一念,好吗?
9、下面跟着音乐,我们在“拨浪鼓”的地方一起唱,其他地方不唱。
三、初步看图谱完整学唱歌曲。
1、刚才唱歌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图上还有好多空的地方)
2、那表示什么意思呢?
3、每副小图片应该摆放在什么位置上呢?你们先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待会再告诉大家。(教师引导幼儿边商量边摆放图) 4、商量好了吗?谁愿意来摆。
5、有些小朋友的摆放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到底谁正确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可以再听一遍歌曲)
引导幼儿说出每副图片的正确位置,幼儿说出后,(小手形状向上时点击相应的按钮图片到自己的位置)
6、现在我来考考你们:每副小图上说的是什么内容?
7、下面请你们看着图片,跟老师一起唱歌。(点击伴奏按钮)
8、刚才小朋友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唱的,这次老师不带,你们自己试一试。(点击伴奏按钮)
四、幼儿合作演唱歌曲。
1、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来演唱,一半人唱主要歌词,一半人唱“啷里个啷”。注意唱出我们在春天里快乐高兴的心情。(点击伴奏按钮)
2、你们除了和小朋友合作演唱以外还可以和谁合作呢?(老师、客人老师)
那我们问一问客人老师,“你们想唱那一部分?”和客人老师合作时如果你不记得歌词了应该怎么办?(看图片)(点击伴奏按钮)
五、为歌曲加上乐器
罗老师今天还带来了许多的乐器宝宝,他们觉得今天小朋友们唱的非常好,他们也想和你们合作一起演唱这首歌,你们愿意和他们合作吗?
教师分配角色,幼儿拿乐器和客人老师一起一边演奏一边演唱这首歌曲(回到封面)
六、创编活动
春天万物都发生了变化除了我们今天歌里唱的以外还有许多,下去以后我们在编一编。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是一首老歌,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会唱,只是歌词有些不一样。回家后,你们可以教他们唱唱我们的歌,还可以和他们合作演唱。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若干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是唱谁的?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有几只猴子? 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怎么了?(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幼儿每说一个内容,教师就唱出这部分歌词,直到播放的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我们给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叫什么?
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小朋友们知道小猴在床上干什么?为什么猴子的头上会摔了一个包呢?怎样跳头上才不会起包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有节奏地跳,头上就不会摔包。
1、播放音乐一遍, 幼儿站在原地,跟着节奏尝试跳。
2、刚才,我们是按自己的节奏随意跳,教师出示小卡片ⅹ,出示节奏︳ⅹ ⅹ ⅹ ⅹ︳要求幼儿按照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配班老师给出前奏,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约定前奏不动,音乐起才开始跳。
3、幼儿三人一组,扮演三只猴子,手拉手跳节奏︳ⅹ ⅹ ⅹ ⅹ︳教师清唱歌曲
第一段4、(这个节奏我们全会跳了,现在更难了,我们换成这样)
更换节奏︳ⅹ ⅹ ⅹ ⅹⅹ ︳观察XX这个一拍要跳两下,就要比前面的快一些,教师唱,幼儿用手拍出节奏。哪只小猴子想来试一试。(一人示范)愿意和他一起跳的准备,幼儿三人一组跳出节奏︳ⅹ ⅹ ⅹ ⅹⅹ ︳再次更改节奏型︳ⅹ ⅹ ⅹⅹ ⅹ ︳谁会这样跳,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再次出示︳ⅹ ⅹⅹⅹ ⅹ ︳和︳ⅹⅹⅹ ⅹ ⅹ ︳
4、分组练习。幼儿三人一组,自己编一个节奏,跟着音乐(三段)跳。教师每组进行指导。
5、分组练习后,教师把幼儿练习的节奏类型都放到了黑板上,进行集体练习。此时要求其他幼儿和老师一起进行伴唱。
6、合作练习。
一句歌词有四拍,有三只猴子,每人跳一拍,还多出一拍怎么办?老师让孩子们商量出怎么分配跳拍子,得出最后一拍大家一起跳,幼儿自己商量谁跳每一拍,幼儿集体三人一组跳节奏︳ⅹ ⅹ ⅹ ⅹ︳教师主请三只跳得好的幼儿上前示范
跳︳ⅹ ⅹ ⅹ ⅹ︳教师再次挑选三名跳的最好的幼儿上前跳︳ⅹ ⅹ ⅹⅹ ⅹ 教师小结:小猴子要是向我们这样跳的话,头上一定不会摔包了,因为我们会按节奏跳,才会比小猴子跳的更安全,头上才不会摔包,我们一起唱一唱。幼儿听音乐,和音乐一起做动作唱。
三﹑听歌曲的第四段,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提问:孩子们,最后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呢?(医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第四段音乐)为什么小猴子都有去了医院了?(是头上摔包了)为什么会摔包了?(从床上摔下来)那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你别在床上跳了)对了,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戏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有节奏的跳。当然还可以和小伙伴们边唱边跳,这样一定会比小猴跳的安全,安全了我们才会开心。因为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们了,要学会保护自己。好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跳跳床上玩了,和大家说再见。
教 学 反 思
《三只猴子》是一首简单、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它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容易引起共鸣。
活动初,我先让孩子们认真的倾听音乐让幼儿对歌曲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孩子们回答一个问题我便根据他的回答出示与歌曲有关的系列图片,并告诉幼儿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就藏在图片中。活动中为了避免音乐影响孩子们注意力我范唱歌曲并让幼儿认真倾听,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说说歌曲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带领幼儿理解而歌词并学唱歌曲。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幼儿能在学习三四遍之后自己记住歌词,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的1、2、3段,有的幼儿还会边唱边模仿小猴子跳、猴妈妈着急等动作与表情,很不错。
活动开展中有做的很好的地方也存在一些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在本次活动的开展中我把本次活动的教学难点放在歌曲中节奏的学习掌握上,虽然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没有很好的掌握十六分音符的学习,我也提出来了,但在最后的学习表演中很多孩子唱到这一句的时候还是比较含糊不清的,没有很好的掌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耐下心来,把这句歌词的学习,单独的拧出来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多学习几遍,我想孩子们应该会很好的掌握这个难点。
游戏环节中由于孩子的兴奋点已经很高了,完全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以内。这时我应该停下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孩子们知道:小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大包,都已经送到医院去了,肯定是不能够动了而且也没有力气动了。可能孩子们的情绪就会有所控制,该活跃的时候就活跃该安静的时候就安静,做到游刃有余。
在活动结束时,我借助歌曲《三只猴子》让幼儿知道在床上、沙发上乱蹦乱跳的危险性,并让幼儿有初步自我管理的意识,整堂活动达到了教学目标。
另外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让班里的每一个幼儿都参与了活动,40多个孩子一起在教室里游戏让人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虽然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也玩的很开心学会了歌曲,但若使用15—18个孩子效果一定会更好。
大班教案 篇6
适用范围:
这一游戏可以有两种玩法,一种是收信,它的适用范围是认读拼音字母、音节、生字、词语和句子。另一种是投信,它的适用范围是字母按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类,或者是音节按两拼音和三拼音的分类,也可以是生字按偏旁和结构的分类,还有词语按水果、动物等的分类。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2、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游戏准备:
相关的卡片、邮箱若干。
操作过程:
方法一:收信。以认读字母b为例。师:老师这里有几封信,想请邮递员来帮我送一送,收到信的小朋友只要把信念出来,这份信就是你的。生齐: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阿姨(叔叔)来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在学生说儿歌的同时,老师或老师请一位学生来给大家分发卡片。发到卡片的学生就上台举起卡片带领大家读。如果这位学生读对了,就跟他读,并说:“对对对,快收信。”如果错了,就说:“错错错,没人收。”然后请一位学生来帮助这位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认读。
方法二:投信。老师要准备像这样的邮箱3个,分别在上面贴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标签。这样的邮箱以后在进行音节、生字、词语等的分类时只要把标签更换一下就可以了。下面以字母b的分类为例向大家来介绍一下。师:邮递员叔叔太忙了,有好多信来不及送出去,请你来做邮递员把信投到相对应的信箱里,好吗?生齐: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阿姨(叔叔)来送信,小小信封是谁的,请你赶快找一找。在学生说儿歌的同时,老师或老师请一位学生来发卡片。发到卡片的学生就上台举起卡片读,是声母,然后投入相对应的邮箱。如果对了,就跟他读,并说:“对对对,快收信。”如果错了,就说:“错错错,没人收。”然后请一位学生来帮助他认读并分类。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知道备课居然还有这么多以前根本没有愿意去思考过的备课方式。如怎样备好课,备学生等等。我们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再学习和再思考,才能够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实幼儿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是不以言表的,我们只有融入到他们当中去,用自己的真心去爱每一个孩子,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的!幼儿教师们,加油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