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2-05-11 22:23:51 作者:

有关中班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中班教案汇编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大自然中大树与小鸟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2、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也存在相互协调的关系。

  3、体会互相关心、体谅的真诚感情。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树婆婆的表情变化图片、故事ppt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出示树婆婆的表情变化图片:“森林的树婆婆来我们班做客了。”“树婆婆看上去是怎样?”

  二、幼儿仔细观察树婆婆由伤心—开心—失落—开心的表情图片,猜想树婆婆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到鸟妈妈发现树婆婆太辛苦了这一段。

  四、教师提问:

  (1) 鸟妈妈请求树婆婆帮什么忙?树婆婆答应了吗?

  (2) 树婆婆是怎样照顾鸟妈妈的娃娃的?

  (3) 细心的鸟妈妈发现了什么?它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4) 它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幼儿互相争论

  (5) 那你们快帮鸟妈妈想一个既不让树婆婆辛苦又能让树婆婆高兴的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五、幼儿分组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六、请个边幼儿上前讲出自己的想法,编出故事结尾。

  七、幼儿观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再现故事内容。

  附:故事《树婆婆和鸟娃娃》

  路边有一棵大树,年纪已经很大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她孤零零的站在路边,没有人和她说话。

  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她对大树说:“树婆婆,能不能让我在您身上做个窝,我快要做妈妈了!”

  “好啊,好啊,我太欢迎了!”树婆婆很高兴。

  鸟儿很快做了妈妈,孵出了一窝小鸟。鸟娃娃唧唧喳喳整天说个没完,真热闹,树婆婆再也不冷清了。

  下雨了,淅沥淅沥。一会儿又晴了,火辣辣的太阳直晒下来。树婆婆怕淋湿了鸟娃娃,又怕晒坏了鸟娃娃就撑开绿色的大伞。

  微风吹来,树婆婆把树枝儿一摇一摆,还用好听的声音唱着歌,鸟娃娃好象在摇篮里,听着催眠曲:

  沙沙沙,

  沙沙沙------

  鸟娃娃,

  快睡吧——

  到树婆婆这里来做窝的鸟儿越来越多,她们还给自己的窝写了牌子,编上号码:鸟儿新村一号,二号,三号------

  细心的鸟妈妈,发现树婆婆的腰弯了,背驼了,唱歌的声音也哑了。鸟妈妈望着那么多的鸟窝,心想:树婆婆要照顾这么的鸟娃娃太辛苦了,应该想个好办法。

  第二天早上,树婆婆觉得身子轻松多了,四周都静悄悄的,鸟儿们都搬走了。树婆婆好伤心:又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了。

  “唧唧喳,唧唧喳!”

  “树婆婆早!”“树婆婆好!”

  鸟儿们都飞来了,有的唱歌给树婆婆听,有的跳舞给树婆婆看,有的给树婆婆搔痒痒,树叶儿一抖一抖的。

  到了晚上,鸟儿们都回到新家里去了,让树婆婆好好休息,第二天一早,你听,鸟儿们又飞来问好了:”唧唧喳喳,唧唧喳喳!”树婆婆也高兴的回答他们:“沙沙沙,沙沙沙!”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彩穗棒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2、培养幼儿的跳跃、奔跑的能力。

  3、体验玩彩穗棒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彩穗棒人手一根。

  2、波波球16个。

  3、气球、矿泉水瓶等辅助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跟着音乐,幼儿手拿彩穗棒,和教师一起跳热身操,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幼儿探索彩穗棒的不同玩法。

  1、幼儿第一次探索玩彩穗棒。

  可以一人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想一想彩穗棒还有什么玩法?

  小结:请个别幼儿把玩法介绍给大家。

  2、出示各种器械(波波球、气球、矿泉水瓶等),幼儿自由选择,第二次探索彩穗棒和这些器械搭配的玩法。

  我们给彩穗棒找了一个小伙伴,请小朋友用彩穗棒带着它的小伙伴一起玩,想一想有什么好的玩法。

  小结:没想到彩穗棒有这么多的玩法,其实彩穗棒还有更多有意思的玩法,等你们发现更好的玩法了,告诉其他小朋友,我们一起玩,好吗?李老师还有一种更好玩的比赛,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

  3、游戏比赛。

  幼儿分为2组,每组幼儿两两结队,用手上的彩穗棒夹起波波球,把波波球运向终点的大筐里,哪组先把波波球都运完了,哪组就获胜。

  三、结束部分。

  随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滚、踢、抛等多种玩球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能力。

  2、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发展幼儿跳跃、挥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抛接等的运动机能和动作速度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培养幼儿想像力及创造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报纸做的彩球若干、大篮子若干等。 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前准备:

  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幼儿手持彩球,随音乐沿场地四周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二、一物多玩游戏

  1、讨论:想想手里的彩球可以怎么玩?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游戏。

  3、集体交流:你是怎么玩彩球的?

  4、幼儿再次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

  三、小组接力竞争游戏:运果子。

  教师提出运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结组。看哪组运的果子最多。

  四、结束,

  集合进行做放松、整理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舒缓活动稳定幼儿激动情绪。

  五、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彩球的多种玩法。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

  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

  指导语:你们看,谁来了?

  二、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

  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

  三、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孑L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2、自由创编童谣第二段。

  3、集体交流。

  四、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童谣,感受问答式童谣的特点(问、答)。

  指导语:这首童谣还可以怎么念?(分组问、答等。)

  五、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指导语:除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呢?

  尾巴歌

  什么尾巴扁?

  什么尾巴弯?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

  公鸡尾巴弯,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

  什么尾巴短?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

  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感知5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用观察、点数、比较等方法判断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1.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课件。

  2.每位幼儿彩卡一张、操作图卡一套。

  3.食物月饼,牙签,一次性纸盘。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导入。

  师:你们刚才唱的歌曲是《爷爷为我打月饼》,马上就要中秋节了,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要吃月饼。你们想不想吃月饼?宿老师今天做了精美的月饼要和你们一起分享,但宿老师有要求的哦,必须要闯关,只有闯关成功才能吃到月饼哦!

  2、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1)第一关

  请小朋友们从盘子里轻轻地把月饼请出来,放到卡纸上把它摆开。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有大的月饼,有小的月饼,它们的大小不一样;

  有圆的月饼,有方的月饼,它们的形状不一样;有橙色的月饼,有黄色的月饼,它们的形状不一样。

  (2)第二关

  好,请小朋友们把月饼卡片放到小袋子里,你们想不想闯第二关?(想)请小朋友们把操作卡纸翻过来,哇,原来这是月饼专卖店的盘子,有两个盘子,我要把月饼放到两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要放几个月饼呢?快看,每个盘子上面有一个小窗口,我们把数字放到小窗口上,小窗口上是数字几,盘子里就放几个月饼。好,听宿老师拍手,宿老师拍几下,小窗口就放数字几?嘘,听好了,准备(拍4下)。

  师:孩子们拍了几下,好是4下,需要摆数字几呢?(4)那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月饼?(4个)

  师:孩子们摆完了吗?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摆的。看看这是某某摆的,让她说一说他是怎么摆的?

  小结:他是按颜色、大小、形状不一样摆的月饼,但月饼的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数字4。

  咱们看看另一位小朋友,我觉得他摆的好漂亮啊,宝贝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大的月饼放在一个盘子里,小的月饼放在另一个盘子里。你们按照他的办法摆一摆,大的月饼放在一起,小的月饼放在一起,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大月饼4个,小月饼4个,他们的大小不一样,但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数字4。

  我们看一下某某是怎么摆的?他自己发现的,让她自己说一下他是怎么摆的?(小结:黄色月饼的在一起,红色的月饼在一起,按颜色摆的月饼)

  (3)第三关

  第二关通过,我们来闯第三关了。我们现在小窗口上摆上数字卡片,摆数字几呢?小鼓响几下,我们就摆数字几?响了几下啊?对,5下,请把数字5摆在小窗口上,请小朋友们按颜色、大小、形状自己摆放月饼。

  看看某某小朋友是按大小摆放的,我们先来数一数左边的大月饼(1、2、3、4、5),再来数一数右边的大月饼(1、2、3、4、5)

  小结:大月饼虽然大,小月饼虽然小,但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个,所以用数字5表示。

  看看另一位小朋友是怎么摆的?让他自己说说。(小结:有黄色的月饼,有红色的月饼,他们的颜色虽然不一样,但它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个,所以用数字5表示)

  另一位小朋友(他是按照形状摆的,有方形的月饼,圆形的月饼,虽然他们的形状不一样,但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个,所以用数字5表示)

  3吃月饼

  哎呀,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闯关成功啦!祝贺一下。

  接下来应该干什么了?(吃月饼)对啦,要吃月饼啦!你们想不想吃(重发两边)嘘,月饼喜欢安安静静的孩子哦!嘘,有好吃的我们要学会分享,我们先给我们的客人园长妈妈尝一尝好不好?(好)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本地几条不同主要道路的名称,感知立交桥、高速公路、跨海大桥、隧道等不同道路的外形特征与用途。

  2、了解道路上的路牌、站牌、站台等设施的用途,体验现代新型道路给人们出行带来的方便。

  3、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家乡几条重要道路的图片以及宽阔的马路、立交桥、高速公路、跨海大桥等不同道路的图片。

  2、课件PPT、道具指示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

  师:多多姐姐是一个爱拍照的好孩子,下面就来看一看多多姐姐给我们拍的几张照片吧!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片上有什么?

  (二)展开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是个善于发现的乖宝宝。小朋友们你们都在哪里见过这些路呢?(上学的路上、去公园的路上)那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什么不同啊(出示对比明显的照片比如弯和直,平和洼)

  2、师:老师想来考考小朋友们,看看小朋友们认识这些吗?(立交桥、高速公路、跨海大桥、隧道)哇,小朋友们真厉害,都认识它们啦,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啊?(有的是缠绕的,有的是弧形的,有的是半圆形的)猜猜看它们有什么样的作用啊?

  总结:他们避免了下雨天带来的淤泥,为人们提供了交通便利。减少了交通阻塞。

  3、小朋友们,我们再来看这幅图片,这幅图片上你们都认识哪些东西啊?(有路牌指示方向,有公交车站牌,有站台)如果我们在马路上迷了路,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找老师、找警察叔叔)老师现在要教你们一个新办法,小朋友们要学会看路标,那样就不会迷路啦。 (指示牌是帮助我们辨识道路的,我们这时候可以通过指示牌找到我们所要去的地方。)

  (三)结束部分:玩过隧道游戏

  游戏规则:两人配合为一组,剩下的过隧道,隧道路口有指示方向,按照方向回到起点。

  游戏目的:让幼儿学会观察,学会找路标,亲身感受道路带给我们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7

  目标:

  1、让幼儿欣赏散文诗,感受理解作品的画面与情感倾向。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准备:

  1、能够体现散文意境的绘画作品,利用油水分离法制作。各色颜料,排笔。

  2、录音机;配乐散文磁带。

  3、幼儿画纸、笔等。

  过程:

  1、优美抒情的乐曲中,稳定幼儿的情绪,为进入散文所描述的世界做好情感准备。

  2、出示熟睡的小女孩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风暖暖地吹着,吹得小女孩甜甜地睡着了。)

  (2)小女孩做了个七彩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放音乐)

  (3)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小女孩做了一个什么梦。(幼儿充分发言)

  3、欣赏散文:

  (1)借助提问,理解散文内容。

  a刚才小朋友们都猜了小女孩的梦,那小女孩做的七彩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散文《七彩风》。”

  b幼儿欣赏,整体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c提问:“你听了散文以后感觉怎么样?

  (2)借助绘画作品,理解散文内容。

  a教师借助刷画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散文。

  b提问:“散文中有什么颜色的风?各种颜色的风吹到了不同的地方把那打扮成什么样子?”

  3、再次欣赏散文,进一步理解散文所包含的情感。

  (1)七彩风真美,把大地打扮得那么漂亮。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一听散文,想一想散文里的大地是什么样子的。

  (2)小姑娘睡着了,做了一个七彩的梦。七彩的风轻轻地吹着,它还会吹向哪呢?请你来做一回七彩风,你想吹向哪里,把它变成什么颜色?” (幼儿自由发言)

  4、幼儿自由绘画创作。

  原来风有那么多的颜色,现在请你把你想到的七彩风用笔画下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