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注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的合拍。
2.大胆主动的邀请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3.体验歌曲中小朋友之间宽容所带来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
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课件,幼儿已会记歌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想做一名懂礼貌的好孩子,那怎样做才是懂礼貌?让幼儿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礼貌歌》。
3.发生练习
1=C――F 2/4
12 34︱5—︱555︱555︱54 32︱
小朋友唱 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1 — ‖
啦 。
二、基本部分
1.放映课件,帮助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引起兴趣。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仔细听后回答问题。
提问:
(1)歌曲是几拍子的?
(2)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3.幼儿看挂图一起朗诵歌词。
4.教师教唱歌曲,直到幼儿唱会为止。
5.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教师给与指导。
6.教师帮助幼儿两两分角色表演。
(1)教师和幼儿讨论两两分角色表演的分配方式。
(2)教师引导幼儿商量两两合作表演的角色分配和动作安排。
(3)幼儿主动邀请同伴进行角色表演2-3遍。
7.幼儿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宽容相处,互相帮助。
2.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变化较多,特别是弱起节拍,幼儿难得接触,不容易掌握。我一开始以“我昨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谈话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范唱歌曲请幼儿回答歌曲中相应的内容来熟悉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我及时画出简图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有了简图,幼儿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词,但幼儿在掌握附点音符时还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从你门前过”的最后一个字“过”和后面这句中的“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中的“你”总衔接不上。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我让幼儿说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儿想出的办法不是太多,我还是采用了简图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间一句对不起的话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可能与我在之前提问的时候有关。我反思这一环节的失败,可能在我让孩子熟悉这里的歌词的时候只问了互相生气了应该怎样再和好?没有深入引导。于是我换了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思考:道歉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后来幼儿对这句歌词的掌握比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这个歌词,总是唱得很响。为了让孩子能尽快学会歌曲,我在活动当中加插了节奏型的学习环节,带领幼儿学打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词,一边打节奏一边唱。这样,孩子们既能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熟悉歌词,真是一举两得。
整节活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较高,声音都很宏亮。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宽容,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游戏,幼儿学唱歌曲,按节奏做动作。
2、体验小松鼠采松果的情趣。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松鼠头饰若干个,录音机,磁带,松果
活动过程:
1、老师示范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
3、师介绍玩法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手放背后,另请幼儿(四个)戴头饰扮小松鼠,在圈中围成一个小圆圈,面向圆心蹲下,大圈上幼儿两脚原地起踵头向两边摆动.小松鼠起立转身,用松鼠跳步寻找松果,当开始唱"刺溜"时,小松鼠两脚跳;当唱到"我是小松鼠"时,小公鼠要站在大圆圈上,一个幼儿面前做跑跳步;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原地站立,双手向前摊开向对面幼儿要松果。
4、幼儿游戏,师指导师分松果时,小松鼠不许回头偷看,大圈上幼儿的双手要放在背后,直到音乐结束。
5、幼儿游戏二至三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能专注地倾听音乐、认真地学唱歌曲,感受参加集体演唱活动的快乐。 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学习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
通过学唱歌曲,了解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
活动准备
请家长有意识地带孩子数高楼,感受城市的繁华和变化的速度。 能展现城市高楼的录像。
教学CD《数高楼》。
活动过程
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幼儿欣赏音乐两遍,请幼儿说说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唱出幼儿回答的内容并示意幼模仿。
学唱歌曲。
——教师用比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两遍,然后请个别幼儿用唱的方法,将自己听到的歌词告诉大家。
——幼儿学唱歌曲,教师告诉幼儿这首歌曲分成唱和说两部分。 ——教师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感受附点音符的表达。
——幼儿重点学唱歌曲中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集体演唱。
——幼儿分组演唱,幼儿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的小组进行演唱,演唱后进行评价。 ——分男女轮唱。
——集体演唱,教师及时评价,给予幼儿正面积极的鼓励,并给予表现力的评价。 经验迁移。
——幼儿欣赏能展现城市高楼的录像,感知城市的现代化和繁华。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城市的变化,高楼越来越多,城市变化速度很快,激发幼儿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建设我们生活的城市而努力!
活动建议与提示
这是一首具有说唱性质的歌曲,教师在幼儿基本掌握以后,可以通过变换角色的方式,让幼儿体验集体歌唱的快乐。本次活动后,教师可以在音乐区提供歌曲录音,满足部分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本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认真地倾听和学唱歌曲,难点是能唱好附点音符的节奏。
请家长鼓励孩子为家人表演所学的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运用多种形式练习稳定的节奏感,初步培养幼儿的多声部协调配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扑克牌1副,插牌用的底卡4条(自制,以便将幼儿创作出的节奏卡片展示出来)。
2.金属类(三角铁、碰钟等)、木制类(双响筒、响板等)、散响类(串铃、铃圈等)、鼓类4类乐器与幼儿人数相等,分类摆放在小椅子下面。小椅子在活动室内摆成半圆。
3.金属类、木制类、散响类、鼓类打击乐器卡片4张,磁板1块。
4.录音机,《老友进行曲》、《铃儿响叮当》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听《老友进行曲》,一个跟一个走进活动室,按顺序坐在小椅子上,随音乐拍手。
教师在幼儿面前的地上摆8张背面向上的扑克牌(简称白卡片),即白白白白 白白白白。教师从左到右指卡片,幼儿看教师指挥打拍节。(教师注意在指挥这8拍时,正好与《老友进行曲》的'一个乐句合拍。)
幼儿节奏拍稳定后,教师任意将一张白卡片翻过来(正面向上的扑克牌简称花卡片),表示拍到这一张时空拍。
如:白花白白 白白白白
拍空拍拍 拍拍拍拍
教师可任意改变花卡片位置,同时点指卡片指挥幼儿拍节奏,游戏玩到《老友进行曲》结束。
2.提问:刚才玩的花卡片、白卡片游戏还可以怎么玩?
(1)花卡片代表一个字,白卡片代表一个字。
如:白白花白 花花白白
叮叮当叮 当当叮叮
(2)花卡片拍身体的一个部位,白卡片拍身体的一个部位(即声势)。
如:白花白白 花白花白
手腿手手 腿手腿手(拍)
3.请幼儿摆卡片设计语音和身体声势。
幼儿分4组围坐,每组发8张牌,1个插牌用的底卡。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分别将每组插好的卡片贴在磁板上,各组幼儿到前面表演自己创编的节奏及语音、身体声势,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猜一猜,花卡片和白卡片还有几种玩法――用打击乐。
幼儿自选乐器坐在相应的小椅子上,师生协商哪一类乐器打哪一条节奏卡片。将4类乐器卡片贴在相应的节奏卡片旁。此时花卡片代表空拍。
(1)放《铃儿响叮当》音乐一段,各组幼儿敲打击乐,教师指挥。各组可调换节奏卡片。
(2)教师提建议:4类乐器和4种节奏一起打,每1组请1名幼儿指挥,放《铃儿响叮当》音乐,练习一两遍。
如果4类乐器合在一起打,幼儿掌握不了,也可以两类乐器打一种节奏卡片,另两类乐器打另一种节奏卡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图形乐谱的帮助,初步感知乐曲ABA的结构,感受音乐的优美旋律。
2、尝试为乐曲创编表演动作。
3、能愉快地参与感受、体验活动,并能合作创造性地进行游戏和表演。
活动准备:
1、图形乐谱
2、电脑音乐、圆舞板若干、海鼓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船到大海里的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岛上去玩,这个小岛的名字叫——卡普里岛。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要开船了!
2、初步完整地欣赏乐曲一遍。
(1)幼儿闭上眼睛,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音乐结束出示图谱:请大家睁开眼睛,“卡普里岛到了,我们到岛上去看看,岛上有什么美丽的风景?”。
*师小结:卡普里岛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一年四季充满了阳光,卡普里岛上有许多的椰子树,椰子树上结满了椰果,蓝色的海洋,海面上荡漾着帆船。碧蓝的天空,海天一色,景色非常美丽,是一个旅游胜地。
(2)教师指图谱,幼儿完整地欣赏乐曲一遍。
*师:你们觉得卡普里岛的风景美吗?听,卡普里岛的居民为我们奏起了赞美家乡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谁能用好听的词语来说?
*师小结:这首乐曲的旋律听起来很优美、很抒情、很流畅、舒展,很柔美,就像是在赞美卡普里岛上美丽的风景。所以,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卡普里岛》。(出示名字)那这首乐曲赞美了卡普里岛的哪些地方呢?我们再来听一听。请你们边听音乐边和老师一起指出来,好吗?
(3)幼儿跟着教师指图谱完整地欣赏乐曲一遍。
*师:这首乐曲赞美了卡普里岛的哪些地方?(先赞美了椰树、然后赞美了海面上的帆船、最后又赞美了椰树)那你们能听出这这首乐曲有几段吗?我们一起再来听着音乐来指出来。
(4)幼儿再次跟着教师指图谱,完整地欣赏乐曲一遍,听完后介绍乐曲ABA的三段体结构。
*师:这首乐曲有几段?(三段)这三段音乐一样吗?哪几段一样?
*师小结:这首乐曲共有三段,我们给这三段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第一段叫A段。第二段叫B段,而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所以第三段和第一段一样也叫A段,那这首乐曲就是ABA的三段体结构。
3、分段欣赏乐曲。
第一段:
(1)教师指图谱,幼儿欣赏乐曲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A段音乐赞美了卡普里岛的什么?椰树美在哪里?你们看到近处有几棵椰子树?远处呢?每棵椰子树上都结了几个椰果?
(2)师小结:一阵海风吹来,椰子树在随风摆动,椰树上的椰果也在微微点头。那你能听出音乐中椰树随风摆动、椰果在微微点头吗?现在老师来唱谱,你们在椰果点头的地方用拍手动作来表示。(教师指谱哼唱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椰果微微点头?(拍手、点头等)
*师:谁来学学椰子树随风摆动?每棵椰子树长得都不一样,你们能不能变换各种姿势。鼓励幼儿创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此时老师唱谱。
(3)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表演吧!先请女孩子表演,男孩子坐在小椅子上做观众,当听到椰果点头的音乐时就用圆舞板为椰树伴奏,好吗?然后,再交换角色表演。
(4)师小结:卡普里岛上的椰树长得是又高大又挺拔,真不愧是卡普里岛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来听一听B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赞美了卡普里岛上哪里的美丽风景?
第二段:
(1)教师指图谱,幼儿欣赏乐曲一遍。
*师提问:这段音乐赞美了卡普里岛上哪里的美丽风景?海面上的风景美在哪里?
*师小结:海面上波浪在轻轻翻滚,帆船在海面上慢慢地飘来飘去。真美呀!谁会用身体动作来学学帆船在海面上飘来飘去?
(2)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表演,要求动作柔、美,然后幼儿一起练习。老师唱谱。
(3)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吧,谁来做帆船?
*提要求:大家一起来表演时怎样不让“船”发生碰撞?(如有小朋友故意碰撞,老师就请他到一边去待修)再次表演一遍。卡普里岛上的人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他们都随着椰树跳起了舞。我们一起来听第三段音乐。
第三段:
(1)欣赏乐曲一遍,提问:这段乐曲听起来熟悉吗?和第一段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师小结:第三段和第一段的音乐是一样的,只是第三段多了个尾声。
(2)师:看这美丽的风景,听着美妙的乐曲,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最想做什么?你们想和椰树一起来跳舞吗?请部分幼儿随音乐跳舞,要让别人从舞蹈中看出来你高兴的心情。老师唱谱,幼儿表演。
(3)讨论结束句怎样表演?(老师来当旅游者,为你们这些漂亮的树、帆船照相)提醒幼儿在结束处做好造型不动。(鼓励幼儿创编动作)
(4)请幼儿随音乐来试一试。
4、完整地欣赏乐曲、表演。
(1)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来进行表演。
*师:现在我们听着《卡普里岛》的音乐完整地来表演一遍。谁愿意来试一试?(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
*师:现在,我们和卡普里岛的居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表演吧!
(2)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师:谁来做椰树?谁来做帆船?(幼儿分成两组,男孩子做椰子树,女孩做帆船。)提要求:A段音乐是谁出来表演?B段音乐时船儿在椰子树间穿梭,引导幼儿不允许撞到椰子树,此时的椰子树要静止作出造型。最后一段音乐你们一起跳舞。音乐结束摆好造型,我来给你们拍照留念,好吗?
(3)交换角色表演。
*师:现在,我们就是卡普里岛上美丽的风景,我们把最美的风景带给前来参观卡普里岛的客人老师,好吗?
5、结束部分。
师:今天的旅行真愉快!我们开船返航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