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5-21 20:47:24 作者: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优点,有自信心。

  2、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愿意向同伴学习。

  (二)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做的好事,并用简单的标志符号记载心形标志牌上。

  每小组设置一个优点展示台。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以参观幼儿优点展示台的形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2、要求讨论讨论分组交流的方法与要求。幼儿进行小结:在小组活动中,要轮流介绍,讲述要大声连贯,倾听要认真,互相补充幼儿的雨点,最后推选一名幼儿在全班发言。

  3、幼儿交流

  (1)幼儿分组进行交流活动。鼓励幼儿愿意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所做的好事,并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有自信心。

  (2)小组交流:结合记录图,以"我是一名能干的小朋友"或者是"我做的好事"等话题,引导幼儿在小组中轮流大胆地介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别的幼儿可以补充,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

  (3)全班交流活动:由每组推选代表结合全班的记录图,介绍自己以及本组幼儿的优点长处。

  4、夸夸好朋友

  (1)引导幼儿说一说:平时还发现哪些小朋友做了什么好事?什么优点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

  (2)评价活动:你认为小朋友好在哪里?要向小朋友学什么?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并愿意向同伴学习。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平时要互相学习,做个懂礼貌,守纪律,爱学习,团结友爱的好孩子。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活动反思:

  每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需要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亲情也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找啊找,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只可惜,找朋友并不像儿歌中唱得那么简单,怎么样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在交往中学会交往”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交往,让幼儿学会与人商量,合作,体验同伴之间的友情,分享快乐,做大家庭中快乐的'一员。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刺激幼儿前庭平衡觉;

  2、有助于提高幼儿注意力;

  3、强化上肢,颈部力量。

  教学重点:刺激幼儿前庭平衡觉,提高幼儿注意力。

  教学难点:能够长时间坚持标准动作。

  教学准备:铃鼓、皮球、大龙球、独脚椅、平衡台、桶、*环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听音乐入场,去器械。

  2、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问候活动

  蹲拍铃鼓报数

  (三)、器械训练

  1、教师出示皮球: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新的游戏:爬地推球。

  2、现在请小朋友们看老师动作。

  3、教师示范:俯卧于墙前50厘米左右,双腿并拢,双手抱球于胸前,抬头目视前方,双手将球向墙推出,注意肘部离地,双脚绷脚面。

  4、现在请某某小朋友为大家示范,教师边讲解边强调动作要领。

  5、幼儿练习推球100下,教师逐个指导。

  6、“小朋友们做得真棒,现在大龙球也要和小朋友们做游戏,请小朋友们取独脚椅坐成一圈,小朋友们要坐稳,双手放在膝盖上。”教师取大龙球“大龙球要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坐得稳,大龙球撞到也不会倒!”

  7、“下面小朋友们看看老师在做什么?”教师示范俯卧椅上,双手支地,双腿向后伸直,保持平衡,双脚脚尖支地,请一个小朋友做示范,教师同时介绍五脚椅、四脚椅动作。

  8、幼儿听口令做五脚椅、四脚椅,教师逐个指导。

  9、“现在老师可以变成三脚椅,你们想试一试吗?”老师先做示范,然后幼儿做,教师指导。

  10、“现在我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接力传球》”

  (四)、整理游戏

  听音乐取*环*

  (五)、结束活动

  击掌鼓励。

  【相关阅读】

  推球的姿势

  两脚平行叉开,略比肩宽,重心平分在两脚之间。左肩正对出球方向,双膝弯曲,上体前屈。推球时,球棍的棍叶紧靠着,向前转球,球大约滚转5~10厘米,然后两手同时发力:右手向前猛用力,形成杠杆运动,同时右腿用力蹬地伸直,顺势转体,面向出球方向,身体重心移到左脚上,并配合腰部的转动,使力量过度到棍头上,球突然滚出,完成推球的动作。退出的球沿地面滚转,及平稳又快,方向准确,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力量。

  球的位置

  球放置在两脚之间,偏向左脚,比击球的位置稍后一些。

  常见的错误

  1双脚站位太宽。

  2上体太直;用转体带动球棍。

  3球离身体太远;太靠前或者太靠后。

  4双手出球时有翻腕子的动作,这样球容易挑起。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漫画的方式画自己的老师,能够画出每位老师的主要特征。

  2.学会比较观察,能发现老师的不同之处,产生与老师的亲近感。

  活动准备:

  1.水彩笔

  2.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教师帮助幼儿了解人物漫画的绘画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建议设计以下提问:图片上的人是谁?你是怎么认出来的?这幅画把两个人的哪个地方夸大了?引导幼儿说出成龙的发型、大鼻子、小眼睛等特征,金龟子的服装、头饰等特征。

  小结:这种把一个人的某一个明显的外形特征或者标志性的穿戴,或者性格特点,进行夸张表现的绘画形式就是漫画。

  2.幼儿分组讨论,发现班级三位老师的特点,重点从外形特征、标志性的穿戴、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出对班级三位教师的认识。如:老师身材比较胖,老师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老师平时喜欢爱笑等。引导幼儿说出如何画出老师的特点。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绘画前引导幼儿想清楚要画谁,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2)教师适当提醒幼儿,将人物的主要特征画得大而突出,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画的是谁。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可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的理由。如:你看出来哪幅作品画的是老师?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最后评选出最佳漫画家。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 认识报纸,知道报纸及刊头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读报的兴趣,尝试通过多种途径、方式猜测新闻内容。

  二、活动准备:

  (一) 材料准备:各式报纸、笔。

  (二) 知识经验准备:接触过报纸,有适当的了解。

  三、指导策略:

  1、 幼儿与老师、与同伴自由交流对报纸的了解。

  2、 幼儿观察墙上各类报纸,重点观察刊头的报名、日期、期数、版数、天气等。

  3、 幼儿找一份喜欢的报纸,寻找自己有兴趣的新闻,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其意义,在看得懂的地方做记号。

  4、 交流自己看得懂的新闻及看懂的途径,如通过图片、通过自己认识的某些字等已有信息对新闻内容进行猜测。(教师引导幼儿也可通过报纸上的插图、照片来猜测阅读内容)

  5、 讨论“看报纸的好处”,知道从报纸上可以获得信息。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探索并发现夹子玩偶制作的奥秘,尝试用夹子自制玩偶。

  2、能抓住动物特征绘画侧面头像,在夹子开口处正确黏贴嘴部。

  3、体会自制玩偶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青蛙、巨嘴鸟、老虎、鳄鱼,演示文稿一份。

  2、 材料准备:人手一份夹子、绘画纸、记号笔、油画棒、剪刀、双面胶、毛梗等辅助材料。

  3、经验准备:阅读过绘本《大嘴巴青蛙》。

  活动过程:

  (一) 回顾绘本故事

  1、 都听过《大嘴巴青蛙》的故事吧!故事有哪些动物呀?

  2、 今天敏敏老师把故事里的动物都带来了,你还记得大嘴巴青蛙喜欢吃什么吗?打开看看!

  3、 故事里的其它动物爱吃什么呢?请它张开嘴巴看看!

  4、 敏敏老师还会用玩偶来表演这个故事呢,想看看嘛?(教师表演故事片段)

  (二) 探索制作奥秘

  1、 你觉得这些玩偶怎么样?有趣在哪里?为什么这些大嘴巴都能张开藏食物呢?

  2、 教师小结:动物头像的后面都有一个夹子,夹子一张一合就像大嘴巴一样,该怎么做呢?

  3、 现在请你仔细研究一下,看谁能发现它的制作方法!如果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请大家来帮帮忙。

  4、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出重点和难点:头像大小、侧面特征、嘴部剪贴、食物安装。

  (三) 尝试分工制作

  1、 你们都会做了吗?每组5个小朋友一起分工制作故事里的玩偶,做好了自己搭建小舞台表演故事,开始行动吧!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有困难的孩子及时的帮助。

  (四) 融入场景展示

  1、 合作尝试边操作夹子玩偶,边表演绘本故事。请一组幼儿来介绍玩偶,并且演一演。

  2、 小朋友你们用夹子玩偶表演有趣吧,那我们把它带到教室里再一起表演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教室里用夹子玩偶表演故事。

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理解作品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2、能通过大胆想象,创编,理解事物间的关系。

  准备:课件PPT点击下载资源

  过程:

  1、谈话讨论

  有只小兔想离开家,它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说“你逃跑,我就追。”小兔说:“我变成小鱼。”妈妈说:“我就变成钓鱼人。”你们知道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吗?妈妈又会变成什么?

  幼儿猜测小兔和妈妈各自会变成什么。例如:小兔变老鼠,妈妈就变猫等。

  引导幼儿讨论“小鱼”和“钓鱼人”,“老鼠”和“猫”之间的关系,为理解故事内容做准备。

  2、倾听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讨论妈妈为什么要去追小兔。

  小兔和妈妈分别变成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变?

  最后,小兔还想逃跑吗?为什么?

  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如果你是小兔,你想变什么?

  3、游戏:你逃我追。

  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做游戏,如:一幼儿说:“我变成小鸟”,另一幼儿说:“我变成大树”如此循环。

  也可加上动作,使其更形象、生动。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知道做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像个小学生》激发幼儿对上小学的向往。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假如我是小学生》、歌曲《像个小学生》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假如我是小学生》请幼儿和同伴交流讨论。

  2.教师:假如你是一个小学生,你该怎么做?

  3.教师:学习对小学生有什么要求?

  二、欣赏、表演歌曲《像个小学生》

  1.教师播放歌曲录音磁带,请幼儿欣赏。

  2.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词中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的。

  3.教师播放歌曲,幼儿边听边跟唱。

  4.教师请幼儿边有感情地唱歌,边模仿小学生上课的动作。

  三、交流:我会做

  1.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教师:就要上小学了,这些事情你会做吗?如果会,就在图旁的圆圈里打上勾。

  3.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会做的事情,分享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快乐。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