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2-05-06 00:55:43 作者:

【精华】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锦集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锦集10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名称:纸盒制作楼房

  二、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镂空的楼房。

  2、激发幼儿的创作性、想像力。

  三、活动准备:大小不同的纸盒、胶水、大纸、彩色纸、建筑图片、彩笔、小木棍、剪刀。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现在盖起了许多漂亮的高楼、小区、小朋友愿不愿意当建筑师,设计出漂亮的楼房模型呢?

  2、讨论:如何用纸盒制作楼房

  (1)(出于范例)楼房与平房有什麽不同?这个模型是用什麽做的?剪窗户、阳台的方法?

  (2)你觉得这个楼房还需要做些什麽?如果你在剪盒子,因为纸盒比较硬,剪不动,怎麽办?

  (3)楼房作好后摆放在大纸上,许多的楼房在一起就形成了什麽?你看小区里缺点什麽?可以添上。

  3、介绍材料及建筑图片,如果需要,可以自取。

  4、幼儿制作: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5、各组互相欣赏,幼儿的制作特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剪贴添画,根据步骤提示表现出蛇的形态特征。

  2、大胆探索蛇的变脸秘密,正确粘贴蛇的身体和筷子的位置。

  【环境创设】

  大圆形纸片两张(黄色)、小圆形纸一个(红色),长条卡纸一张,一次性筷子一副。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笑脸蛇的步骤。

  难点:粘贴长条纸和筷子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变脸蛇、引发兴趣

  老师今天带来的是什么小动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身体长长的,张大嘴巴的时候很吓人)

  二、老师讲解制作步骤

  观察三个圆形的不同之处(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黄色的是笑脸蛇的脸,红色的小圆形是蛇的大嘴巴。

  老师演示:

  1、把两个圆错开粘贴后,摊开

  2、把中间贴上红圆片,在顶上画上蛇凶狠的眼睛。

  3、合上黄色的圆片,再画上蛇的笑脸。

  4、把长条粘贴在蛇脸顶端的背面。

  5、另一端粘在卫生筷上。

  6、将长条纸往下折。

  三、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1、重点观察幼儿将两圆错开粘贴时,只粘贴完全重合的部位。

  2、观察幼儿粘贴长条和筷子位置是否正确。

  引导完成的小朋友装饰长条。

  三、分享交流

  玩玩自己制作的变脸蛇,说说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激发幼儿尝试撕、剪、贴、画、涂色、写字等方法创造性地表现,制作圣诞贺卡。

 2、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体验和朋友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彩色贺卡纸一张、记号笔、水彩笔、蜡笔人手一份。

  2、教师范例一张。

  3、活动材料:各种图案、贴纸若干、剪刀等;幼儿可以自由选择。

  4、环境创设:快乐的圣诞节。

  5、电子贺卡邮件若干:《圣诞贺卡》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引出课题。

  1、欣赏上电子贺卡邮件:《圣诞贺卡》

  2、幼儿感知贺卡的内容:封面、封底、贺卡的内容——礼物、祝福语等等。

  3、谈话导入:“明天就是快乐的圣诞节了,我们的教室也打扮得漂漂亮亮,还有小朋友绘画的各种各样的圣诞礼物!”那么,你想怎样和好朋友庆祝呢?

  4、幼儿自由讲述。

  二、积极想象,大胆创作。

  1、鼓励想象:“你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请你在贺卡中表现出来!”

  2、教师出示范画供幼儿欣赏。(重点:制作的贺卡有哪些主要步骤!如:贺卡的封面、封底、贺卡的内容——礼物、祝福语等等)

  3、幼儿制作圣诞贺卡,教师观察指导。

  要求:1、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互相帮助,共同制作。(每人要制作一张)

  2、师有重点地指导,鼓励幼儿合理地布置画面,完整的表现出贺卡的形式。启发幼儿运用撕、剪、贴、画、涂色、写字等方法创造性地表现,制作圣诞贺卡。

  三、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幼儿互赠贺卡,并讲述祝福的话!

  活动分析:

  今天的活动让我第一次看见幼儿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喜悦,因为他们的礼物将是送给好朋友的!这让他们更加珍惜和认真!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鲸鱼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

  2、学会用撕彩纸,揉彩纸,制作出鲸鱼。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报纸,A4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鲸鱼。

  —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我在海里生存,我的宝宝要吃母乳长大。

  — 我呼气的时候会喷喷泉,我是谁呢?

  二、展开

  1、谈谈鲸鱼。

  — 你见过鲸鱼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鲸鱼?

  — 看过鲸鱼后你有什么感受?

  2、说说鲸鱼的特征和习性。

  — 鲸鱼在哪儿生存?

  —在水里生活的鲸鱼是动物呢?还是鱼呢?

  (鲸鱼生子,母乳所以它是动物。)

  — 鲸鱼有多大?

  (鲸鱼的身子很大,是现存在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身长超过30m,胸鳍长达4m,刚刚出生的鲸鱼宝宝也有7m长的。)

  — 所有的鲸鱼都是同一种类吗?

  (鲸鱼被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有须子的鲸鱼就是须鲸,有尖锐的牙齿的鲸鱼就是齿鲸。须鲸有两个鼻孔而齿鲸只有一个。)

  — 鲸鱼为什么会喷水呢?

  (因为鲸鱼呼吸的时候会夹着海水一起呼吸。)

  3、制作鲸鱼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想要制作出鲸鱼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报纸和白纸怎样制作出鲸鱼呢?

  4、用报纸和白纸制作鲸鱼。

  ① 把报纸和白纸(A4纸)撕好。

  ② 按照纸的种类把纸分开。 (报纸和报纸放在一起。)

  ③ 把纸揉在一起。

  ④ 用白纸粘在鲸鱼的肚子位置上其余部分用报纸粘上。

  ⑤ 粘纸的时候不要留出余白,紧密地粘好。

  ⑥ 用报纸表现出黑色的部分。 (鲸鱼的背部上)

  三、结尾

  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反思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大小,种类,进化过程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课文很简单,学生在读一遍后,往往觉得他什么都懂了,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此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会被刻板的教学程序消解的干干净净。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获得切实的言语训练,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生动的环节,比如看图片,吸引住了学生。我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他的学习成果。如,同学们通过读每一段,总结鲸的特点,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鲸生活习性这一部分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当成鲸来介绍。可以画出来,可以表演,可以谈感受,在鲸吃食时,学生把鲸描绘的活灵活现,在鲸睡觉这一部分,学生的画更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特长,也使学生理解更透彻,体验也更深。他们自主选择正是他们自主意识,自主行为,自主能力的具体体现。

  《鲸》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我利用小黑板上板书第一自然段填空的内容,故意将数字擦去,改成"很重""很大""很长"等模糊的概念,让学生下课后与原文对比,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举例子,作比较,比喻等作用同理了。关于写作技巧这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文中说明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就可以了,我们不能贴标签,硬灌输。

  在理解须鲸与齿鲸特点不同时,我采用表格形式,让学生从"牙齿""吃食""呼吸时的水柱"三方面填表对比,一目了然。并在理解"呼吸""睡觉"时采用简笔画,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做到了语文与美术,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动物的形态轮廓,学画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2、能按自己的方式分割画面,并尝试制作“动物拼图”。

  3、体验成功制作拼图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较多的动物图片,已画好的动物图画。

  2、可作画的硬纸、彩笔、油画棒、剪刀。

  【活动过程】

  1、观看教师准备好的动物图片,幼儿自由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动物。

  2、欣赏教师已画好的动物图片,然后教师现场制作“动物拼图”。

  师:“这是老师最喜欢的动物,现在老师要变个魔术,小朋友看仔细了啊!”

  3、教师示范“动物拼图”的制作过程。

  教师现场折叠动物图片,可以多介绍几种折叠方法,供幼儿自己选择。

  教师折叠好后,开始使用剪刀,教师叮嘱幼儿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开始剪图片时,教师示范按照已折叠好的线条剪开,并注意分割时要保持拼图的光滑和完整,在此过程注意安全。

  4、幼儿讨论“动物拼图”的制作方法,并开始自己尝试制作“动物拼图”,教师分发材料。

  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形象,开始作画,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折叠方式,开始制作“动物拼图”。

  5、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作品,可以尝试玩一下其他幼儿的“动物拼图”,体验成功感。

  活动延伸】

  可以把幼儿制作好的“动物拼图”放在区域游戏里,也可以继续制作“动物拼图”或其他内容的拼图。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画长天鹅的基本特征。

  2、以看看、说说、画画的形式,表现出天鹅的不同姿态。

  3、感受绘画轻松、愉悦的氛围。

  活动准备

  1、图片-天鹅

  2、教具-两个蛋(大、小)

  3、图画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两个蛋(教具),引起兴趣。

  提问:这两个蛋是什么形状的?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2、教师告诉幼儿:大的是恐龙蛋,小的是鹅蛋。

  二、说说、画画

  1、教师示范天鹅身体与头部的定位

  (1)老师演示:恐龙蛋放在当中,鹅蛋想离它远一些该放哪儿呢?(请个别幼儿演示)

  (2)请幼儿在图画纸上为恐龙蛋与鹅蛋定位

  --画出天鹅头与身体的不同位置

  2、教师示范(边说边画)

  (1)以变魔术的形式将鹅蛋变形,画出长颈鹿头上的眼睛、嘴巴、耳朵和角。

  (提示:定位时方向不同)

  (2)用二根“电话线“连接鹅蛋与恐龙蛋。(提示:一边宽、一边窄)

  (3)恐龙蛋变形--画出天鹅的腿和尾巴

  (4)找找天鹅还缺什么?(头发、衣服)

  3、教师小结天鹅的特征,并提出要求。

  三、幼儿绘画

  1、画单个天鹅,要求不同方位,不同动态。

  2、天鹅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并画下来。

  四、活动讲评:

  1、你认为哪只天鹅画得最像?为什么?(说出特征)。

  2、介绍自己画的天鹅在干什么?(说出动态)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并知道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不同的含义。

  2、让幼儿在欣赏各种不同形式名字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名字的字型和意义设计一幅名字画。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创作。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事先在活动室里布置一些民间花鸟名字画、艺术签名、范例、以教师的名字设计的名字画作品。

  2、经验准备:每个孩子回家询问自己名字的意义,并用“访问调查表”进行记录。

  3、学具准备:人手一份黑色记号笔、8开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以参观画展引起幼儿兴趣

  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展出的各种民间花鸟名字画、艺术签名,并总结名字画的特点:这些奇特的画都是用人的名字画成的。

  (一)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画展呀?里面有许多有趣奇特、和以往不一样的画呢。想不想跟随老师去参观一下神奇的画展呢?(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画展作品。)在这些画里都藏着秘密呢,你能找到它吗?

  (二)哦,这里面都藏着人的名字呢!名字里还藏着鸟、花、龙一些动物和植物呢。有些名字就像小桥,有些名字像水草,这些美丽的图案就变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名字画啦!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体会名字中包含着长辈对自己深深的爱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名字的“访问调查表”,能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楚地讲述名字的意义。

  (一)你们有没有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呢?(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

  (二)我们的名字都很特别,昨天我们调查过了,大人为什么给我们起这个名字?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幼儿相互交流)

  (三)刚才,你们已经和好朋友交流过了你名字的意义,现在有谁愿意告诉我们大家呢。(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回答)

  (四)原来呀,我们的名字包含着长辈对我们的祝福、愿望以及深深的爱呀!(教师点出名字的含义)

  三、介绍名字画,及其创作要求

  出示范例作品,向幼儿介绍名字画的创作要求:根据名字的字型和意义进行装饰设计。

  (一)小朋友,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教师进行自我介绍)老师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一幅画,老师的画里有些什么?(出示教师的范例作品,幼儿自由讲述)

  (二)我叫“黄爱琴”,“黄”看起来像一块田,黄又是黄颜色的黄,使我想到了春天里有黄的迎春花,油菜花,等;长辈们给我取名“爱”,希望我美丽可爱,有爱心;琴是弹琴的琴,琴声会发出许多小音符。我是根据名字的形状和意义装扮自己的名字的,你们瞧,这就变成了一幅名字画!(教师结合范例讲解创作要求)

  (三)每个人的名字都可以变成有趣的画,你会怎样装扮自己的名字呢?找个朋友去说一说吧(幼儿讨论交流,并知道名字要写得大些才显得画面饱满生动。)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介绍作画材料以及作画场地。

  (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卡纸颜色,进行创作。(播放《百家姓》音乐)

  (三)教师指导:根据名字的字型和含义,大胆、夸张地进行装饰。

  五、展示作品、幼儿交流

  我们的'作品也参加画展啦,你最喜欢哪幅画?(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展板,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布局、装饰的外形、名字的含义互评作品。)

  六、活动延伸:幼儿为家长、伙伴创作名字画

  今天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一幅画,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很多关心爱护我们的人,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你的小伙伴。你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也变成一幅有趣的画呢?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尝试设计、装饰自己的名字,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展现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别有新意的名字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提出幼儿可以只装饰名字中的某一个字,但最后只有一个幼儿装饰了一个字,其他幼儿都能把全名装饰出来,说明幼儿很喜欢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他们的想象力、思维力得到了发挥与展示。在最后展示评价过程中采用自评与互评,促进了幼儿的个体发展。幼儿在课堂中非常活跃,对美术课很感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绘画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教育目的。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要求: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4)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以蟹螯为切入点,以蟹螯的功能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让幼儿与同伴尽情的观察与交流,让他们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人。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抓住他们的兴趣点,适时的点拨引导,这样才能激起孩子持续的探究欲望,发现有价值的探究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花纹的青花瓷盘,感受蓝白相间的图案美。

  2、利用棉签蘸色,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青花盘子。

  3、体验作品成功后带来的美好与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不同花纹的青花瓷圆盘实物2、3个。

  2、PPT多媒体课件。

  3、纸盘人手一个(其中半数为圆盘中间的圆圈是蓝色的,半数为圆盘边上一圈为蓝色);人手2根棉签。

  4、每组一个调色盘,放上两种颜色:蓝色和白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瓷盘提问:家里盛菜、吃饭的碗上都有一些花纹,请幼儿简单说说有些什么花纹。(为下面欣赏不同图案的青花瓷盘作准备)

  二、通过课件,逐步地感受青花瓷盘的美。

  1、出示一张青花瓷图片,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分析其图案和花纹。

  (1)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案的规律性、线条的不同。

  (2)根据幼儿的回答,课件出示事先画好的相应的简笔图案一张。让幼儿对青花瓷的图案、结构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符合幼儿从抽象到比较具体的内化规律。

  2、再次出示一张青花瓷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图案是从中心发散出来的,感受中心对称的美。

  (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从中心往外发散的图案的规律性、线条的不同。具体方法同1)

  3、再出示2张,具体观察从外环向中心集中地图案美。

  4、命名"青花瓷盘"。

  (1)课件出示上面4张青花瓷图片和相应的4幅简笔图案,简单装饰的不同方法(中心向外、外环集中心)和图案、线条的不同。

  (2):这些盘子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盘。是我们人发明的。

  (本环节取消了教师与幼儿的示范作画,也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好、更广的想象空间。因为在平时,教师示范后,孩子们作画的时候大多是示范的样子,限制了幼儿的思维空间,这也是突破了平时活动设计时所需要的步骤)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今天我们也来做盘子设计师,都用一种青色和白色来装饰做一只青花盘子。

  (一)提出要求:

  1、出示圆盘中间的圆圈是蓝色的和圆盘边上一圈为蓝色的圆纸盘,知道蘸上蓝色的颜料画在白色的空间里,蘸上白色的颜料画在蓝色的空间里。

  2、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进行作画,花纹排列一定要有规律,大胆发挥想象力与创作力。

  (二)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蘸上蓝色或白色颜料来装饰,指导幼儿注意花纹排列有规律、均匀。

  四、展示分享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有小架子的展板上,提问: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针对幼儿的问题提一些意见)。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

  2、学习简单的拓印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每人准备毛笔一支、调色盘一个,铅画纸、白纸、夹子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小小魔术师好不好?"教师出示调色盘,引导幼儿认识一下颜色:"你们看,老师盘子里准备了一些颜料,这些颜料是什么颜色的呢?"(红、黄、蓝)

  2、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变色游戏。

  (1)师示范并讲解:"今天我们就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变魔术看看王老师是怎么来变的好吗?先拿一支毛笔蘸点水蘸上红色,把它放在盘子里,然后呢再蘸点黄色,把红色和黄色搅和在一起变变变,你们看变出了什么颜色?(橘黄色)把变出来的颜色涂在这个铅画纸上。"师再选择别的颜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变色1-2次。

  (2) 幼儿进行调色操作,教师观察,并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变色。

  师:"现在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变魔术了,看看哪个小朋友变的颜色最多,变出来的颜色我们把它涂在铅画纸上,呆会有大用处。"(提出卫生要求--魔术师要小心啊,千万别把魔术变到外面,(3) 学习拓印的方法:(师出示一张白纸)"看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按在刚才画好的画上,用夹子夹住,然后轻轻的在上面压压,再轻轻的提起来,你们看印出了什么?"

  3、添画。

  (1) 师示范给印出来的画添画。"王老师觉得有点象一只螃蟹的壳,王老师把它变一变,变成一只螃蟹行不行。"(2) 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画。

  4、分享活动的乐趣,积累经验。

  教师展现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扬一些作品富有创造力的幼儿。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