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03 03:34:05 作者:

关于小班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班教案汇总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乌鸦喝水》这节课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

  我主要引导学生们在进行表演、讨论乃至争论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知识的获取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我把思考的权利和时间大胆地交给了他们。“你能帮乌鸦想办法吗?”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独立见解,促进了双向互动、

  亲身经历和探究性的学生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途径。我让学生模仿乌鸦的办法做实验,验证了乌鸦做法的正确性,培养了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同时学生在表演、观看中也体会到乌鸦口渴的难受,初见到水时的惊喜,而喝不到水的失望的整个过程,并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乌鸦的心情。

  而在拓展部分,我问学生:“乌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喝水?”大家的思维活跃,如用吸管吸,用石子砸一个洞等方法。学生的答案使整个课堂焕然一新,也使我体会到在自由平等氛围中创新的可贵。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饼干的不同形状,能够根据形状进行配对。

  2.自制夹心饼干,体会与好朋友互赠饼干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一些形状相同的饼干来幼儿园。

  2.果酱、炼乳、花生酱等容易按颜色辨认的酱料,小勺,托盘。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饼干,说一说它们的样子。

  (1)将幼儿带来的饼干放到托盘里。

  (2)请幼儿观察饼干,说一说它们的形状。

  (3)请幼儿闻一闻,说一说饼干的香味。

  2.找出“好朋友”饼干,一起来做“好朋友”夹心饼干。

  (1)教师请幼儿从托盘中找出两块形状一样的饼干。

  (2)一起认识各种酱料。

  (3)教师示范“好朋友”夹心饼干的做法,幼儿制作。

  用小勺舀出酱料均匀地涂在一块饼干上,然后与另一块饼干合拢。两块“好朋友”饼干脸贴着脸,中间加上一层甜蜜蜜的酱料,最后轻轻的合拢,“好朋友”夹心饼干就做好了。

  3.欣赏、品尝“好朋友”夹心饼干,并与好朋友分享。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小草帽20顶。

  活动过程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成八字形(如图)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游戏开始,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后又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规则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建议

  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设计贺卡的过程中感受动手制作手工贺卡活动带来的乐趣。

  2、幼儿通过基本的贴贴画画,锻炼其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关键的是能开发孩子的情商。

  3、引导幼儿够根据提供的材料制作出自己所想的感恩贺卡,心存感恩与感谢,对妈妈表达爱意。

  4、小班幼儿在制作完成感恩贺卡之后,带回家主动送给妈妈作为节日礼物!并对妈妈说母亲节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相关的节日贺卡图片

  2、材料包、胶水、各种颜色的水彩笔

  3、课件《感恩贺卡》制作过程

  本次活动的重要提示以及重难点:

  1、老师需要注意的是,让小班的幼儿用自己通过贴贴画画,完成作品这次母亲节贺卡手工制作,自己完成送给妈妈的礼物。

  2、本次活动中教师还需注意,引导幼儿有创意地画出图案,不一定要很精致漂亮,但至少表达的意思要达到。

  3、在粘贴模切图形的时候可以多折一下长条纸,增加贺卡的立体感。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感知发现环节,进入今天活动的主题,赞美母亲节。

  (1)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动画,感知贺卡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师出示相关的节日贺卡图片。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贺卡?是在哪儿见到的?又是谁送给你的呢?

  2、教师继续播放课件,带领幼儿进入我要DIY创作环节。

  (1)在底纸上画图形的时候,教师提醒幼儿可以多用几种颜色,避免画面色彩单一。

  (2)出示材料包15,介绍要用到的材料。

  (3)教师将课件画面定格在成品展示图页面,引导幼儿大胆描述贺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教师播放“我要DIY创作”环节中的制作步骤,并开始指导幼儿进行手工操作。

  (1)将模切图形粘贴在底纸上,再在底纸上装饰一些图案图形,贺卡就做好了。

  (2)为体现和强调母亲节的意义,可以把底纸粘贴在卡纸上,在卡纸内写上母亲节相关祝福语。

  4、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在制作贺卡的时候遇到了哪些问题?教师继续带幼儿欣赏作品和各种各样的贺卡。

  四、活动结束

  在制作完成感恩贺卡之后,带回家主动送给妈妈作为节日礼物!并对妈妈说母亲节快乐。

  而每当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互送贺卡来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小朋友们可以在节日的时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制作一张特别的贺卡,感谢他们对你的精心照顾和付出。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橡皮泥搓、团、压等技能表现小猪的基本造型。

  2.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快乐。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橡皮泥。

  3.泥工板。

  4.火柴棒若干。

  知识准备:

  了解小猪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

  师:看,这是谁呀?小猪长什么样子?

  2.表演可爱的小猪。

  师: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可爱的小猪。

  二、教师出示范作,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探讨小猪的制作方法

  师:这是什么?怎样才能变成可爱的小猪?

  教师引导幼儿做小猪。

  1.分泥: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大面泥娃娃、四个小面泥娃娃。

  2.拿起大面泥娃娃,边唱歌谣边做:团团团,团团团,团成一个大皮球。问:我团的皮球圆又圆,你团的皮球圆不圆?团成皮球以后,接着唱歌谣:搓搓搓,搓搓搓,皮球变成圆鸡蛋。做出小猪的身子。

  3.换一块小面泥继续边念歌边做:团团团,团团团,团成一个小圆球;搓一搓,压一压,圆球变成葵花籽;竖着贴,往下弯,变出小猪的大耳朵。同上,做出两个猪耳朵。

  4.做小猪鼻子和尾巴。拿起一块小面泥:团团团,团成球;压一压,变出小猪的大鼻子,小火柴,来帮忙,钻出两个大鼻孔。再拿起一块小面泥:搓一搓,打个圈,变出小猪小尾巴。

  5.用火柴签在小猪的脸部点出两个眼睛,小猪制作成功。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交代泥工操作的要求。重点指导幼儿制作小猪的耳朵。

  四、作品评析。

  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边念儿歌,边走圆圈参观,评选出最可爱的小猪。

  附:儿歌《小小猪》

  小小猪,胖乎乎,

  耳朵大,腿儿粗。

  走路摇摇小尾巴,

  唱起歌来呼噜噜。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