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泉州西街美食攻略

泉州西街美食攻略

发布于:2021-02-07 10:26:20 作者:

泉州西街美食攻略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泉州西街的美食攻略,欢迎大家的阅读。

  吴氏手工麻糍

  不容易吃上,常常要排队

  吴氏手工麻糍,常常要排队的店,而且晚上7点多以后,糯米饼皮要是卖完了就买不到了,店铺小小一间,一走近就能闻到香浓的花生味。

  手工揉捏的糯米团子里面包的是黑芝麻和碾得碎碎的脆皮,一点都不会腻,不信你试试!单卖两元一个,买五个可以装盒子。

  芝麻与花生粉的甜味被糯米饼皮中和,薄薄一层,咬开后,嘴里立刻被满满的脆皮攻占,香酥四溢...不过麻糍不能放太久,里面的脆皮会变软,最好是一口一个马上吃掉!还有吃的时候最好拿袋子盛好,以免碎屑掉得到处都是。

  亚佛润饼菜

  出了大名的润饼

  这家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百年老店,老泉州人每年清明节都会去买润饼回家包润饼菜~润饼贵在一个润字,入口柔韧有弹性~

  店里也卖直接包好的润饼,有两种口味,一种是包芋泥的,一种是包胡萝卜丝的,小鱼儿个人喜欢芋泥口味~

  老金钟润饼皮

  同样的老字号,味道口碑都很好

  与亚佛仅一墙之隔,虽然不及亚佛那样有名气,但是饼皮的柔韧性也没有输哦。

  他家的润饼菜收到了很多好评,在润饼菜里加入了海苔和花生碎,口感升了好几个度,让润饼菜没那么单调,更像是在吃一种口味丰富的小零食。

  另外,他家还有卖一些炸串,味道也很简单实在,没有其他花哨的东西,一锅热油,几串炸物,口味一般,适合充饥。

  美好生活小酒馆

  低调的小酒馆,有酒有故事

  这家藏在西街139号的小酒馆,虽不及西街上其他动辄百年的老店,却也有6、7年的历史。

  根本发现不了的招牌门面,在西街经过,没有仔细探寻,一晃眼就错过了。

  闽式小楼经过一番创意修整,变得温馨且文艺,或品茶,或喝酒...皆是惬意悠闲的享受,就应了那句话,美好生活~

  抹茶皇后炒酸奶

  用一整瓶安慕希炒酸奶

  夏天除了冰淇淋,在西街171号的这家炒酸奶也是颇受欢迎,排的.队伍没有很长,但是加上现场制作的时间,也需要等上一小会。

  炒酸奶有多种口味可选,芒果、草莓、抹茶...都是适合夏天的口味。有块状和卷状两种状态,卷类比较丝滑,块状比较爽脆~

  孟氏食品老店

  泉州的古早味

  孟氏食品老店,处于西街后半段,在开元寺下一个红绿灯下去,再往下一些就能看到一家全部摆着古早味的店。

  绵软的面粉长条扭成麻花状,再下油锅炸至金黄后捞起,再往糖浆的锅里滚上一份,一份古早味就此出锅。

  可以称斤卖,也可以按包卖。有咸、甜两种口味,一样的酥脆,一口咬在嘴里,越嚼越香,上了瘾一般,一根接一根!

  豆花妈妈

  服务热情暖心,豆花甜甜滑滑

  夏天来一碗解暑的豆花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了,靠近西街影剧院的豆花妈妈花就是不错的选择。

  豆花有一股浓浓甜甜的奶味,入口顺滑,可以选择原味豆花,还可以自己加料,加了好几样聊,价格也非常美丽~

  阿萍寿司

  学生时代的记忆在西街开了分店

  闻名桂坛巷的阿萍寿司在西街开了分店,位置在肃清门广场边上,价格依旧实惠,阿萍本人坐镇西街,味道依旧。

  环境和装盘很普通,胜在食物物美价廉,而且这家店承载了好些泉州人学生时代的记忆,很多时候吃的不是味道,是回忆~

  逮丸郞车轮饼

  老板热情幽默,车轮饼内馅十足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家台湾人开的店,老板的服务态度就带着一股台湾人的热情与幽默,常常贴心提醒顾客没吃完要如何保存~

  店面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有车轮饼,也贴心的兼卖饮品,车轮饼分别有香芋味,起司玉米味,红豆味,奶油味,在一番纠结后选择红豆味,红豆沙非常实在,不会太甜,吃完一整个也不会腻~

  饼忠武紫菜包饭

  简单方便管饱

  位置很好找,就在钟楼十字路口处,在集集小镇和大茶杯中间,店面不是很大,人流量比较大,只能打包,不过服务员态度不错,动作也蛮快的。

  平价又好吃,料足,不是热食,不怕凉,打包一份带走非常方便,午餐、点心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美食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