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留学国外的5个理财误区

留学国外的5个理财误区

发布于:2020-11-29 14:38:06 作者:

留学国外的5个理财误区

  对于办理出国留学的人来说,繁杂的手续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而不少人也因此走了许多弯路。根据平时接触客户的经验,业内人士指出了客户经常会陷入的一些误区,并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留学国外的5个理财误区

  误区一:临时抱佛脚

  留学国家一般都规定有保证金存款的时间,至少为半年。 而一些家长在有送孩子留学的'打算时并未进行必要的资金准备,导致存款期限太短,不符合要求。

  正确做法:提前一年了解相关情况,留学资金要准备到位,至少提前半年就要存资金,省得到时候还要开出国留学保函。

  误区二:仍然找"黄牛"

  不清楚最新的购汇政策,仍然习惯性找"黄牛",买了现钞再往外汇。由于现钞折成现汇有买卖差价,还需提供汇款用途的资料,因此花费更高、更麻烦。

  正确做法: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最新购汇政策。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规定,今年5月1日起,居民凭身份证就可在2万美元等值外汇的额度内进行购汇。因此直接在银行购汇后汇出,手续更简单、费用更低。

  误区三:汇款要素填不全

  一些客户在给子女汇款时,对收款银行的名称、账号、代码等信息了解不清楚,要素没有填写完整,导致汇款不能安全快速到达。

  正确做法:向子女问清楚相关要素,填写完整。

  误区四:存款"冻"得太久

  一些客户开存款证明,事先没有了解清楚,结果把存款"冻"得时间太长,影响使用。

  正确做法:保证金存款的时间,不同国家有不同规定,是3个月、半年还是1年、1年半,最好事先咨询清楚,再办理相应期限的存款证明。

  误区五:支付工具单一

  听说国际信用卡好用,就只让子女带张卡出国了,万一发生丢卡、磁条失效等情况,就给子女带来不小的麻烦。

  正确做法:电汇、旅行支票、国际信用卡等支付工具搭配使用,各自发挥用途。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理财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