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

发布于:2021-08-30 23:21:58 作者: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集合七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7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集合七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 篇1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我代表全体获奖教师讲几句话。

  即逢教师节,我们获得了各级表彰,这是学校给我们的荣誉。面对这一份荣誉,我们很高兴,高兴的是我们平凡的工作得到领导、老师、同学们的理解、支持、肯定。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这些平凡的事,许许多多老师也做得很好。但是,大家却给了我们荣誉。我们再次真诚的感谢同学们的信任,教师们的支持,各级领导的关爱。

  荣誉让平凡的我们感到快乐,奖励让我们深思,因而,意识到自身依然存在不足。我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会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感谢大家!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 篇2

  今天中午吃完饭,我组织孩子到”小医院”去玩,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Emma拿着听诊器,洪凯拿着大针管,还有鹏鹏站在柜台前卖药,俨然是一家”儿童医院”。但是好象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当病人,于是我就加入到他们中间,扮起了病人。我用手按着肚子痛苦地说:”医生,我肚子疼,怎么办?”这时候Emma赶紧走了过来问我:”你有没有吃不干净的东西?”我说:”没有啊!就吃了一根冰棍!””啊?” Emma大叫,”这个时候不能吃冰棍的!来打上一针吧!”说着就叫来洪凯说:”来给Miss Zhang 打上一针,她肚子疼!”我装做很怕疼的样子说:”不!我怕疼,我不打针!”还没等我说完,他们两个已经把我按住打针了,等洪凯把针拔出来后,笑嘻嘻地对我说:”呀! Miss Zhang你真勇敢,来奖励你一颗小星星吧!”说着就把自己的小星星拿下来贴在了我的手上!我说:”谢谢大夫!下次我会更勇敢的!””对,这才是好孩子,要坚强妈妈才喜欢你!”

  与孩子相处时间长了,真的发觉自己就是一个孩子,感觉我们是小伙伴,每天一起游戏,玩耍,真的非常开心,我想,当他们愿意跟你拉着手,愿意和你亲近,甚至当他们发现你的脸上多了一颗豆豆的时候告诉你的时候,你就已经走进了孩子的世界,走进了孩子的心里,此时,我们的教育也就真正有了效果,当孩子自然地流露出崇拜,向往的眼神时,当你因错怪使孩子受了委屈,孩子大声地反驳与你时,当孩子摔倒后自己爬起来骄傲的看着你时,你会感觉原来自己是这样伟大。为了孩子,为了这一双双纯洁清澈的眼睛,为了每一个甜甜的吻,为了每个孩子灿烂的.笑脸,我愿意,我真的愿意,用我自己的一生在这里默默耕耘,默默奉献,即使没有人看到,即使没有人鼓掌,即使没有人喝彩,我也已经满足,因为只要有孩子相伴,我的生活每天都是阳光灿烂!在我看来,拥有了孩子就拥有了全世界!这些足以,我还有什么苛求的呢?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 篇3

  下午看了三节幼儿园小中大班的体育课的录像,在观看后教师们都能积极踊跃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听了这些老师们的话,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体育课可以说是幼儿教师最不愿意开展的活动,因为在上体育课时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很多教师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干脆就不上体育课,甚至连户外活动都取消了,这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是相当不利的。那么幼儿教师如何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上好一节体育课呢?

  首先我觉得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很多教师为了保证活动的秩序及安全性,就会在活动中提出一定的规则及要求,给幼儿太多的限制,幼儿因此就没有参与的兴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将游戏规则趣味化,然后再将单一枯燥的体育教学贯穿于富有童趣的情景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其次,教师应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和思考。比如说,给幼儿提供一种活动器材,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在体育课的设计之初,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条件,使幼儿的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有机的结合,更好地促进幼儿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能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的优势,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体育课就是一节非常成功的体育课。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 篇4

  在相同的阳光土壤中,一树叶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不同形色和走向的叶子,抖开一树葱茏。来到银都,来到小班的教育教学乐园,我便如同来到这般的大自然。我和在座的所有伙伴一起以真实的情感、温暖的爱心、科学的方法,伴随着孩子们感受学习的快乐,生活的愉悦。我们深深懂得,孩子如同树叶,他们不是机器的产品,无法规格生产,不能复印。他们是生命,传递阳光、吸吮营养、倾吐绿色。每一个孩子如每一片唯一的叶子,展示生存的锋芒和美好。所以,尊重叶子就是尊重大树,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感谢小班化这片自然,感谢银都小学这棵大树,我愿一直努力,一直微笑,我微笑是为了孩子们微笑!谢谢大家!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 篇5

  旻哲已在石岩公学幼儿园就读快2年了,2年内旻哲的进步还是挺大的,看到旻哲一天天快乐、健康的长大,我也很开心,也感谢3位老师辛苦的付出。

  首先,在生活自理方面,旻哲进度很大,现在吃饭、穿衣等都可自己完成,并且他还会常常教妹妹穿衣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本学期刚刚开始教旻哲用筷子吃饭,手把手教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后来想到一个好方法,他喜欢打游戏过关,我就给他找了莲子,花生,黄豆、红豆、绿豆让让用筷子练习,第一关:2分钟内夹10颗莲子,第二关:2分钟内夹10颗花生,第三关:2分钟内夹10颗黄豆,第四关:2分钟内夹10颗红豆,第五关:2分钟内夹10颗绿豆`````````````总共设置了10个关卡给他过,结果2天内他就会用筷子,总结:教小孩学东西必须和他感兴趣的事情结合起来才会学得好,学得快。

  其次,运动方面旻哲进步也很大,最近一直在练习拍球,刚开始只能拍几个,经过2、3个礼拜的练习,现在已经能拍200多个了,进步还是很大的。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 篇6

  升入中班以后,幼儿要学习许多新的生活技能,进餐时引导幼儿主动尝试使用筷子就是其中的一项。接了新班后,我们发现陆瀚做事动作较慢,动手能力不太强,每次总是最后一个吃完饭,而且饭粒、菜叶掉得满桌子都是。于是,我们没有急于让全班幼儿同步学习使用筷子,而是给包括陆瀚在内的几名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了勺子。起初,陆瀚确实比以前吃饭快了,桌上的饭粒和菜叶也掉得少了。当老师鼓励他吃得又好又快又干净时,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奋地说:“老师,我每天吃饭都要得第一名!”陆瀚终于体验到了吃饭比别人快、比别人好、比别人干净带来的自豪和快乐。当时,我欣慰地认为是由于老师细心观察并承认了幼儿间的能力差异,为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支持和帮助,致使孩子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们为自己教育措施的成功感到高兴。

  但是不久我发现,陆瀚吃饭又像以前一样吃到最后,磨磨蹭蹭了。老师怎么鼓励、督促也不管用。一次,我激励他说:“你瞧,别人用筷子吃饭你用勺子吃饭,你一定比他们吃得又快又好,咱们争取得第一名,加油好吗?”谁想陆瀚却说出了一句让我意想不到的话:“老师,我早就会用筷子了,我在家吃饭就是用筷子的,我也想在幼儿园用筷子吃饭,我不想用勺!”听了孩子的话我十分吃惊,原以为他用不了筷子才为他提供了勺子,可是孩子的心里却不喜欢再用勺子,而是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使用筷子。我半信半疑地将一双筷子拿给他使用,没想到陆瀚用筷子吃饭一点问题也没有。

  我与家长沟通了解到,陆瀚在家吃饭确实使用筷子,而且已有很长时间了。接下来的几天观察中,我发现陆瀚吃饭时使用筷子的技能同其他孩子一样好,只要老师多在他身边鼓励他、督促他,他就能很快、很好地将饭吃完。但是,老师一离开他身边他就会东张西望,一边玩一边吃,结果饭菜撒了一桌子,别人都吃完了他才吃了一半。这时,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吃饭的问题是精神不集中、边吃边玩,没有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至于孩子的生活技能――使用筷子的能力一点儿也不差。原以为让孩子使用勺于吃饭是尊重孩子的能力差异,可实际上,我却没有真正了解到孩子到底需要什么,真实水平是什么。老师用自己的判断善意地为孩子创造着认为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片面地认为自己已理解和尊重了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但恰恰相反,就是因为这个老师主观认为的“差异”,致使孩子没能自己主动地选择使用筷子还是勺,老师的片面与武断使孩子的合理意愿没有得到满足。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及家庭成长环境都要有充分的了解。老师要细心照料幼儿的生活,但更要尊重他们的独立要求,辨别幼儿真实的心理需求到底是什么,鼓励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 篇7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老师,我不想玩了

  到了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我像往常一样,让幼儿练习跳绳,因为班上有十几个女孩子已经学会了跳绳,还有一大部分孩子不会。一听说跳绳,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又要跳绳啦!”语气中透露着不情愿的味道。我说:“你们看,那么多女孩子都会了,有些人还不会呢!快向别人学学吧!”

  在我的鼓励下,几个会跳绳的女孩子站在我的面前跳了起来,旁边的孩子还一个一个帮她们数。刚才不情愿去跳绳的男孩子们也围着过来,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孩子们有的在找自己的绳子,有的在看别的会跳绳的孩子。跳了几次失败后的陆文静对我说:“老师,我不想玩了!”

  我一怔:为什么不想玩了?比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部分的内容与要求,我尝试了以下做法:1.老师示范跳绳的方法,让孩子跳着学;2.将会跳绳孩子的跳绳数写在黑板上,进行表扬;3.鼓励一绳多玩;4.可以自由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如跳绳、玩沙袋、踩高跷等。接连几天,孩子们的表现大不一样:一些几次尝试跳绳而失败的和不想学的孩子,在我的示范、鼓励下,认真学了,愿意跳了;会跳绳的孩子一看见自己跳绳的数字写在黑板上,更加乐意跳绳了;不会跳绳的孩子在一旁想出了多种绳子的玩法。还有一些孩子则玩起了走高跷、顶沙袋、扔沙袋的游戏。真是丰富多彩,其乐融融。

  这件事绐了我很大的启迪:在孩子不愿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时,是坚持活动呢,还是反思自己的行为,来调整教育活动?从以上的活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在调整了教育活动后,孩子的表现大不一样。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当然也是无处不在的。可是我们却总是喜欢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孩子。于是,就造成了有许多孩子不愿跳绳的那一幕。其实,我们应该多观察孩子,问问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来组织活动。蒙台梭利说过:老师要眼随孩子。就是说让老师的要求合上孩子的节奏,让老师跟着孩子的想法和行动,并且快速搜索到孩子的那个最近发展的领域,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师心得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