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发布于:2022-05-14 13:56:33 作者:

有关幼儿园春天的教案范文集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春天的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幼儿园春天的教案范文集合7篇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花卉的情感。

  2、要求幼儿在较长时间观察春季花卉的基础上,用语言描述花的名称、颜色及特征,培养幼儿口语表达力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3、通过学习用圆形纸、折叠粘贴的方法、创作美丽的花朵,共同布置“春季花卉”图,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利用散步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春天的花,认识它们的名称及特征,并用彩笔画下来。

  2、各色彩纸、彩笔、剪刀、胶水、大小不同的瓶盖等圆形物;范例一份。

  教学过程:

  (一)教师启发谈话。

  师:“前几天我们在幼儿园里欣赏了许多春天开放的花,还把它们画了下来,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画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看,并互相交流:你找到了春天的什么花?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有香味吗?

  (二)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春天的花。

  1、让幼儿互相交换看画,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

  2、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描述花的名称、颜色及特征,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上好听的词(如:散发淡淡的清香等)。

  (三)个别讲述。

  1、请个别幼儿示范讲述:展示自己的画,并对大家说说自己找到了春天的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闻起来有什么感觉?

  2、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较完整地讲述。

  (四)请幼儿给自己的画上彩,并剪下。

  活动反思:

  我通过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花进行活动导入,着重让幼儿观察花朵是由不同的线条和形状构成的,通过欣赏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从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中,感受初春的到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通过小燕子的眼睛,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让幼儿尝试创编故事,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表现力。

  3、在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现,让幼儿享受创意作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春天。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知道燕子与春天密不可分的关系。

  难点:能说出小燕子在空中看到的花草树木的变化。

  【活动准备】

  1、燕子北归的大图片。

  2、图画纸、蜡笔。

  3、儿歌磁带。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入《小燕子》。

  二、师提问:儿歌里面提到小燕子, 你知道燕子从什么地方飞来的么?这里的春天为什么这样美丽?

  三、1、出示有关燕子北归的图片,让幼儿欣赏并描述图片内容,请幼儿说说想到了什么。

  2、老师提示幼儿假想燕子北归的途中会看到哪些春天的特征,请幼儿尝试创编故事。

  四、1、自由分成几组,请幼儿将刚刚创编的故事在画纸上表现出来。

  2、教师讲解要求,如:保证画纸干净、整洁;幼儿要合作完成;发挥想象创设作品。

  3、幼儿创作时,教师巡回指导。有些幼儿将燕子用铅笔素描,还有的幼儿将蝴蝶以折纸的形式体现……

  4、完成创作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5、请幼儿把自己创作的画挂于展览区,和其他伙伴共同分享。

  6、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从整节课来看,孩子都能比较好的回忆和发表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样子,也都能发挥想象把自己所理解的春天的样子,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感知春天气候和树木、花草的变化。

  技能目标:尝试以不同大小、形状的小点来表现柳叶的生长方向。

  情感目标:在添画数叶的活动中,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美。体验添画柳叶的快乐。

  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课前可以带领幼儿到公园仔细观察院子里的柳树。

  物质准备: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各种形态的柳树树干的图画纸。

  油画棒、棉签、绿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导入:

  一、观察讨论春天到了,柳树的树枝越来越长,还长出了嫩芽,春风吹呀吹,把柳树妹妹的头发吹乱了,我们来帮她梳梳头吧!

  基本环节:

  二、引导操作

  1、请油画棒来当梳子,给柳树妹妹梳头发。

  2、老师、幼儿轮流尝试给柳树梳头:请一幼儿给柳树姐姐梳头,“从头顶弯弯地梳下来,一直梳到腰上,长长的,长长地垂下来。教师指导,演示将两根头发梳在一起对吗?为什么不对?(打结了)。

  3、头发梳好了,树叶发芽了,快乐地跳起舞来。(在直线两旁点小点)

  三、幼儿创作好多柳树妹妹的头发都乱了,请大家来帮柳树妹妹梳头。

  1、提醒幼儿直着从上到下把线条画直,画到底,不碰头。

  2、柳条上长出了好多的叶子。(鼓励幼儿多画柳树的叶子)

  结束:

  四、交流评价

  1、谁把柳树妹妹的头发梳得最好看?

  2、幼儿扮演柳树,随着音乐,舞动手臂玩春风吹,柳树飘的游戏。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4

  小班音乐活动《春天》

  执教教师:瞿仙英

  设计意图:

  适逢春天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意境优美,从儿童的角度诠释了春天的美。此时设计这次活动应景应时。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的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主要想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感受春天美好的意境,表达对春天的美的喜爱,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并能完整的演唱出来。

  活动难点: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黑板一块,花儿、蝴蝶、蜜蜂、小白兔等头饰若干。

  2、《春天》音乐CD/磁带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法。

  1、让幼儿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春天的美。

  2、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花园里有什么啊?

  二、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幼儿引入歌词,理解歌词

  1、花园里天气怎么样?什么都开了?谁对着我们弯弯腰?

  2、根据歌词的内容,教师与幼儿共同创编相应动作。

  三、示范唱歌并让幼儿学唱

  1、分解逐句教唱,并梳理创编的动作,对于大胆表演的幼儿

  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唱

  3、教师与幼儿共同随伴奏(陪班教师)演唱歌曲1-2遍。

  4、游戏巩固法,教师扮演大灰狼,将幼儿分组表演蝴蝶、蜜

  蜂、小白兔唱着春天的歌一起出去玩。在歌曲结束时(配

  班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小动物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以

  免被大灰狼捉住。

  四、结束部分

  教师带

  领幼儿在音乐声中一起到教师外去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延伸:

  课后教师可再上第二课时,让幼儿充分表演唱或在艺术角投放《春天》的歌谱,让幼儿开展区角游戏。

  教学反思:

  《春天》是一首节奏欢快,意境优美,比较受幼儿喜欢,活动中我通过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歌词摈弃传统反复跟读、枯燥的记忆法,让幼儿自主学习理解歌词,创编动作相对较难,活动中不尽人意,但基本达到我预设目标。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受十分喜悦!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5

  教案目标:

  1、能用连贯的、清晰的语言讲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讨论自己乐意参加的活动。

  2、知道春天的自然特征,春天是人们都很忙碌的季节。

  教案准备:

  1、春天景色及人们在春天工作的图片或录象。

  2、与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联系,为访问工作做好准备。

  教案过程:

  1、引起幼儿想了解春天人们在干什么的兴趣。

  ⑴、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怎样的?

  ⑵、说说春天人们都在干什么?

  2、幼儿结伴在园中观察园内****(包括动植物的变化),并访问园内工作人员的工作。

  例如访问保健老师,知道保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每天吃的`大蒜,是为了预防小朋友生病等。

  3、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⑴、幼儿自由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例如: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播种;园林里的叔叔在修剪树枝;清洁员用洒水车洒水、在运垃圾;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春天里人们的新款服饰。

  ⑵、幼儿观看图片或录象,知道:春天里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清洁。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6

  目的:

  ⑴ 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讲述简单的角色和情节。

  ⑵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讲述的能力。

  准备:图片一张、黑板架及磁性板、磁铁、小动物指偶。

  过程: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

  ⑴ 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⑵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

  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

  ⑶ 教师示范讲述。

  2、幼儿想象编故事。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7

  活动一:观察金鱼

  活动目标

  1.观察金鱼,初步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知道金鱼的家在水里,幼儿园春天主题活动——春天的小动物。

  2.知道关心、爱护小金鱼(不用手去抓它,不乱给金鱼喂食等)。

  3.丰富词汇:小金鱼。 活动准备 大玻璃鱼缸2只,各色金鱼若干条。

  活动过程

  1.引起观察兴趣。

  (1)用布遮着鱼缸,让小朋友猜猜,鱼缸里住着谁。

  (2)揭开布,让托儿看看,说说鱼缸里有什么。

  2.观察并说说金鱼的动态、外形特征(大眼睛、大尾巴),教师可提问:它的家在哪里?

  3.培养托儿喜爱金鱼、爱护金鱼的情感。

  4.欣赏歌曲“小鱼游游”。

  活动二:音乐游戏“捉小鱼”

  活动目标

  1.会边唱歌曲,边四散地做小鱼游的动作。

  2.初步学会避让,尽量不被捉住。

  活动过程

  1.教师唱歌,托儿四散地做小鱼游的动作。

  2.托儿学唱歌曲,理解“我要捉住你”的含义,幼儿教案《幼儿园春天主题活动——春天的小动物》。

  3.托儿边唱歌曲,边做小鱼游。

  4.教师当捕鱼人,在唱最后一句时做象征性的捕鱼动作。

  活动三:添画“小鱼游游——泡泡”

  活动目标 初步学习画圆的技能,对添画有兴趣。

  活动准备 画好“小鱼”的作业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起托儿兴趣。

  2.示范画圆。

  3.托儿学习画圆。

  (1)伸出右手食指,徒手画圆。

  (2)托儿选择喜爱的颜色,自由作画。

  4.相互欣赏作品。

  活动四:观察小蝌蚪

  活动目标

  1.引发观察兴趣,了解小蝌蚪的名称及其主要的外形特征。

  2.能用简短的语句描述小蝌蚪游动时的样子。

  3.丰富词语:小蝌蚪。

  活动准备 盛有小蝌蚪的玻璃鱼缸共5只、遮布5块。

  活动过程

  1.引起托儿观察的兴趣。

  (1)让小朋友猜猜,桌上的布下有什么。

  (2)揭开遮布,让托儿看看说说鱼缸里有什么。

  (3)纠正托儿发音:“蝌蚪”。 2.观察小蝌蚪的动态,并愿意说说。

  3.观察小蝌蚪的主要特征(身体是椭圆的,尾巴是细细的,全身是黑色的)。

  4.欣赏“小蝌蚪”的谜语。 身体大,尾巴细, 身上穿黑衣, 游来游去在水里, 青蛙叫它小弟弟。

  活动五:手指点画“小蝌蚪”

  活动目标 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对手指点画感兴趣并大胆作画。

  活动准备

  1.托儿已观察过小蝌蚪。

  2.一缸实物小蝌蚪。

  3.黑色水粉颜料若干盘,抹布、图画纸、海绵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鱼缸里的小蝌蚪,说说形状、颜色。

  2.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点画的方法:用食指在浸有黑色颜料的海绵上轻轻蘸一下,按在纸上,再轻轻提起向后一拉。

  3.托儿尝试作画。

  4.教师指导,鼓励托儿大胆作画。提醒不把颜料弄到身上。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