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必备】中班教案范文汇编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1—5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含义。
2、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建立一维的空间位置对应。
活动重点:认识1——5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含义。
活动难点: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建立一维的空间位置对应。
活动准备:
小动物(小猴子、小狐狸、熊猫、长颈鹿、大象)的图片各一张;5节车厢的小火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自然导出序数概念。
1、故事导入:动物王国有一列小火车,小动物们决定乘火车去北京玩一玩。教师出示五节车厢组成的小火车,请幼儿数一数小火车共有几节车厢?我们用数字王国里的数字宝宝来为这几节车厢做上标记吧!(引导幼儿把数字贴在车厢上。)
2、教师标识数卡。
教师:我们怎么来标上数字呢?(先找到火车头,从火车头的一边开始标数字。)教师边演示边说:这里是第一节,我们用数字1表示,把数字1贴在上面;这里是第2节,我们用数字2表示,把数字2贴在上面......
3、教师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4、有哪些小动物要去旅游呢?教师拿出动物图片,一边示范讲解,一边把相应的动物放在相应的车厢里。小猴子坐在第一节车厢,小狐狸坐在第二节车厢,熊猫坐在第三节车厢......
二、理解序数的概念,口头表达谁在第几节车厢。
1、火车开了很长时间,停了下来请乘客们下车休息一下,动物们都下了车。
2、等火车马上就要开走的时候,熊猫着了急,因为它找不到自己的车厢了,它不记得自己坐在第几节车厢了。
3、谁愿意帮助他呢?可以怎么帮助他?
4、请小朋友说一说谁在第几节车厢。
三、理解序数的概念,通过操作,尝试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
请幼儿分组说一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第几排?好朋友坐在第几组?第几排?坐在最后面的小朋友排在第几?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喜欢自己的老师。
2、能比较清楚地讲述一件事并学会向其他人提问。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对老师进行调查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看看有关老师的图片资料
――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秘密吗?你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看看、说说老师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也可以问问老师
幼儿自由结伴,聊聊自己的老师。
二、问问有关老师的趣事:
1、教师引疑:――看了老师的照片,你们想知道什么?可以问问老师
2、幼儿提问,教师回答。
三、说说教师的优缺点:
1、教师启发引导:
――你们和老师在一起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能不能说说喜欢老师的地方和不喜欢老师的地方?
2、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记录幼儿的建议和意见。
3、教师对幼儿诚恳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大胆让整个课堂教学活跃在此活动中幼儿和教师都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增进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通过此教学活动后幼儿之间产生了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心理,让幼儿的自我欣赏和他人欣赏得到自主发展。
中班教案 篇3
拍手歌
活动要求:
1在复习拍手歌的基础上,学习创编拍手歌。
2培养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与幼儿人数相同、玩具动物(小狗、梅花鹿、老鼠)
2木偶架、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3学会歌曲《小朋友,想一想》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交待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许多小动物也来到草地上,它们想找小朋友们做“拍手歌”的游戏呢,什么叫拍手歌?对了,拍手歌就是一边拍手,一边说儿歌。
二复习“大象拍手歌”和“小兔拍手歌”
问: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答: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问: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答:耳朵长,是小兔,小兔耳朵最最长。
三学习创编拍手歌
1学编“小狗拍手歌”
老师出示小狗玩具,请幼儿说说小狗的特点(汪汪叫、爱吃肉骨头、嗅觉特别好等)请幼儿编儿歌,老师可以先问: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汪汪叫?让幼儿回答。然后再请幼儿独立创编。对编得好的,进行鼓励。2学编“梅花鹿拍手歌”(过程同上)3学编“狐狸拍手歌”(过程同上)
四自由创编拍手歌
出示春天背景图,请幼儿到草地上找一找藏了什么小动物,找一个自己编拍手歌。幼儿自由创编,老师进行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编的儿歌。
五游戏“点兵点将”
以此游戏请幼儿分别说说自编的儿歌
谁和谁好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谁和花儿好?”图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树、鸟、录音机、电话、太阳、牛奶等)。
活动过程:
游戏一:谁和花儿好?
玩法:幼儿为花儿找十个不同的朋友。找对了,每一片花瓣的颜色就会变,最后成为一朵美丽的`花。
规则:
1、幼儿给花儿找好朋友,每讲出一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花瓣的颜色就会变,如果幼儿能讲出十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它就会变为一朵美丽的花,你们就赢了。
2、幼儿为花儿找到的朋友不能重复,而且要讲出这些东西和花儿要好的理由。
重点:引领幼儿大胆想象,寻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儿做朋友。
游戏二:谁和谁好?
玩法:幼儿分成两队比赛,看哪一组能在卡片中寻找到多种关联,得卡片数多的队为赢。
规则:
1、每组派一个代表选择两张能做好朋友的图片,用优美好听的话说出它们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对者将图片放在排头幼儿的旁边。
3、找到的两个好朋友不能和别人的重复。
4、游戏轮番进行,最后图片得数多的一队获胜。
重点:
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各种关联。
附儿歌: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我和小朋友好,
大家唱起歌,一起上学校。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 “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演示,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 (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一位是南京的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一位是北京的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还有一位是新疆的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
(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