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的生活习性与水温的关系
鲫鱼的生活习性与水温的关系
鲫鱼是淡水变温性鱼,栖息水域底层,体温随水域温度不同而变化。水温的高低,是直接影响鱼体新陈代谢强弱的重要因素。鲫鱼的活动、栖息、摄食、成长、繁殖诸方面,都与水温直接密切相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鲫鱼的生活习性与水温的关系吧
鲫鱼简介
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鲫鱼是杂食性鱼类,食性广、适应性强、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生长快、对水温要求不高、便于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养殖性鱼类。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
另外,鲫鱼还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性鱼类,美丽多姿的金鱼就是由鲫鱼演变而来。鲫鱼在我国养殖历史悠久。
鲫鱼的生活习性与水温的关系
鲫鱼属于温水性鱼,所需要的水温自然是温和性的,方能满足活动、栖息、摄食、成长和繁殖的需求。据有关实验证明,最适宜水温为15℃一20℃。在此范围内,鲫鱼游动活跃,食欲最强,成长最快。当水温低于IO℃以下或高于。20℃以上,就为不景气期,潜入深水区,活动少、食欲差。
正因为鲫鱼对水温变化有如此敏感,及时作出变温的反应,一切活动按所在水温而行,这就决定了在四季不同水温里,必表现出不同活动、摄食的特定规律:不难看出,有什么样水温,鲫鱼便有什么样的活动状况。只要掌握四季的.水域温度,就可以知道鲫鱼在什么样水层觅食活动的规律。
一是鲫鱼白天活动多于夜晚,一日之中主要是在早晨与傍晚。
二是春、夏、秋三季水温虽然不同,但鲫鱼活动有一个共同点,即早晨、傍晚均在岸边l米左右水层(即第一水层)活动觅食,中午均潜入l米以下水层活动觅食。
三是四季中以2、3、4、8、9这5个月(按农历算)水温适宜,是鲫鱼活动最频繁、食欲早旺盛期。有了这三点认识,便可结合鲫鱼的杂食性,进行放矢地下钩垂钓。
主要品种
据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记载,我国已知的鲫鱼有2个种和一个亚种,它们是鲫(Carassius auratus),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和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
地方品种有江西的彭泽鲫、云南的滇池高背鲫、湖南的红鲫、贵州的普安鲫、广东的缩骨鲫和河南的淇河鲫。
养殖品种主要包括异育银鲫、湘云鲫和彭泽鲫。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生活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