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语言教案:小河马吃饭

小班语言教案:小河马吃饭

发布于:2021-01-04 18:50:03 作者:

小班语言教案:小河马吃饭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小河马吃饭,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语言教案:小河马吃饭

小班语言教案:小河马吃饭1

  某日下午有节课老师要去开会,临走前千叮万嘱要我们认真写作业,同学们口头说“好”心理却不知有多么兴奋。俗话说:“老虎不在山,猴子当霸王。”没了唐僧的管教,平时乖乖的“孙悟空”们便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瞧,花样百出的同学们开始了。男生们有的讨论小游戏的玩法以及攻略;有的玩起了失传已久的拍手游戏;而女生们也不甘示弱,一个个出口成章,说着五花八门的八卦,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也有些较安静的,还安安静静的完成着老师的任务,任大家怎么吵的与他们无关。见班里沸腾得跟锅开水似的,班长再也忍不住了!!只见她快速走向讲台拿起老师的木头直尺在讲台上猛敲几下,“安静安静,写作业。”但同学们的目光只停留在她那儿一小会儿,就又自顾自的了。有些同学甚至和班长大人开起了玩笑“哎呦,别发这么大火气嘛小心长皱纹哦……”听了这话,班长怒气冲天,用尽最大的劲儿,只听一声巨响,尺子打在了讲台上,可那脆弱的木尺哪里承受得住他那么大的劲儿,“咔擦”碎成两半。‘真是太可怜了’我暗暗为那根尺子感到悲哀。“哦,你闯祸了。”同学们开的这个玩笑,真把班长唬得一愣一愣的“赔钱,赔钱”“民众”举起手来做出抗议的动作,作为班长的才思雨也不知咋办是好。索性将尺子一丢回位置坐着了。就在这时,“哨兵”发出信号“老师来了!”大家立刻做好,一改几分钟前的热闹装着好好学习的样子给老师看,看到我们如此“认真”的样子,老师欣慰得笑了,但她怎么可能知道,这只是同学们精心策划好的“阴谋”呢?

  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每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一个个“小孙悟空”们又会做出许多有趣的事来。

小班语言教案:小河马吃饭2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2、知道吃饭要自己吃,不要大人喂。丰富词汇:难为情、帮忙、真能干。

  3、喜欢听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书,投影仪 小河马、青蛙的贴绒图片(要能看出大小比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河马围着饭兜兜的贴绒图片,谈话引出故事主人公。

  提问:这是谁呀?它围着饭兜兜要干什么?猜猜它自己会吃饭吗,谁会来帮助它?

  二、教师逐页出示故事边讲解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第一幅图。师:画面中有谁?每天吃饭时,小河马等着妈妈来干什么?它自己在干嘛?小青蛙看见了会怎么说?小青蛙为什么要笑话小河马?你觉得小河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教师完整讲述本页内容)

  2、第二幅图。师:有一天河马妈妈有事出门了,小河马吃饭了吗?它怎么样了?小青蛙来帮忙,喂小河马吃饭,喂完了嘛?为什么喂了半天才喂了一口。

  小青蛙让小河马干什么?小河马是怎样做的?

  3、第三幅图。师:小河马这下吃饭了吗?是怎样吃的?小青蛙看见小河马自己吃饭会对小河马说些什么?

  4、第四幅图。师:这时候谁回来了?妈妈看见宝宝自己吃饭会说什么?

  5、师:你喜欢要妈妈喂饭的小河马还是自己吃饭的小河马?

  三、讨论:小朋友要怎样吃饭。(自己吃,不挑食)四、教师有表情的完整讲述故事一边,有对话的地方可以启发幼儿同自己一起讲述。

  五、小结:小朋友长大了,也要自己吃饭,不让爸爸妈妈和老师喂饭。不挑食,吃饭香,才能长得健健康康!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在幼儿园吃饭时,鼓励幼儿自己吃饭。不挑食,不贪玩,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2、提供头饰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