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狼教案

狼教案

发布于:2021-07-11 04:29:06 作者:

关于狼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狼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狼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狼教案 篇1

  课题与课型

  狼 (清)蒲松龄 自学导读课

  教学目的

  1.识记:缀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尻 寐

  2.了解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读懂课文

  3.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4.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重点)

  2.课文阐明的道理(重点)

  3.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难点)

  教法学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

  媒体设计

  多媒体或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

  一教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就会想起它的狡诈和凶残。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险些被狼吃掉了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郭沫若先生为他的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二、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4.熟读、背诵课文。

  三、自读与点拔

  自读程序 适时点拔 设计意图

  (一)预习识记。(注意音形义)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黠xiá 尻kāo 寐mèi

  (二)初读课文。完成两项自学任务:1.识记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2.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译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三)再读课文。理顺课文情节脉络。

  (四)熟读课文,回答下列几个问题(能用原句作答的,尽量用原句作答) 1.这则故事的时间、地点和对立的双方各是什么? 2.屠户对狼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3.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 4.屠户是怎样杀死狼的? 5.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

  (五)口述“遇狼”到“杀狼”四个情节。

  (六)品读课文。

  重点落实如下内容:

  1.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2.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

  3.狼狡猾,但最终逃不掉“顷刻两毙”的下场,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课文阐明了什么道理?

  4.把握下列文言词语,解释句中带点词的含义:(1)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一狼洞其中 (5)隧入以攻其后 (6)屠自后断其股 (7)恐前后受其敌 (8)盖以诱敌 (9)而前狼又至 (10)狼不敢前 (11)一狼洞其中 (12)隧入以攻其后 (13)其一犬坐于前 (14)禽兽之变诈几何可采用学生先识记,再同桌互测,教师抽查时以口答或笔答形式进行。教师范读(或录音带范读),领读、学生自读、齐读,借助注释轮流翻译句子,师生共同评说。

  全文结构为故事、评议两部分:(板书或放投影) 遇 (故事开端)屠 惧 (故事发展) 狼户 御 (故事进一步发展) 杀 (高潮结局)结合课本练习一作答具体表述为:屠户卖肉晚归,两狼跟踪而来(遇狼)---屠户投骨,狼依旧紧跟不舍(惧狼)---屠户倚薪对抗狼(御狼)---狼施诡计,被屠户识破,击毙两狼(毙狼)。

  可以创造性地口述,不只是对课文进行翻译。

  1.“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其狡诈本性。

  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3.作者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禽兽,既是指狼,又是指狼一样的恶人,作者借题发挥,语意双关,既是对狼的嘲笑,又是对屠户机智勇敢杀狼的赞扬。用的是卒章显志的传统写法。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就是作者在文中要阐明的道理。

  4.(1)狼(2)麦场(3)柴草堆(4)柴草堆(5)屠户(6)狼(7)攻击、进攻,名作动(8)敌方、对方,名词(9)前面(10)上前,名作动词(11)打洞,名作动(12)钻洞,名作动(13)像狗一样(14)多少初一学生掌握字词,积累词语,仍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学习文言文切忌教师串讲到底,要通过学生自学,师生互动,特别是用朗读、看注释等手段来解决字词障碍,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理解。通过讨论作答,消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口述”这一环节进一步巩固消化。(六)是全文自学的重难点。设计这一自学程序,侧重于进一步地让学生认识狼阴险狡诈的本性及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通过讨论和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对重要内容具体落实和消化。初步掌握“其”在文中的不同用法;“敌”、“前”等一词多义现象;“洞”“隧”“犬”等词类活用现象。

  四、小结(略)

  五、作业:背诵全文

  设计简要说明:这是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后的一篇自读课文,既不能像教读课文那样教学,也不能像现代自读课文那样放手,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朗读、品读、讨论及强化训练等方式,强化整体导读功能,注重文言词语积累。

  张巨宏,男,现任教于湖北省天门实验高中。天门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天门市十佳校长,十佳园丁,湖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湖北省写作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会员。曾先后担任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校长,推行人本管理,坚持教学改革。学校多次被评为先进,学生多次获奖。在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上海师大学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30多万字,主编中学语文拓展阅读、高考专题训练6+1、初中作文教程、中考试题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等著作10部,参编著作计36部。

  蒲松龄《狼》教案

  复习目标:

  1、熟练朗读文本。

  2、梳理文意,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

  3、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讲述故事,了解狼阴险狡诈的本质,学习屠户运用智慧与狼搏斗的精神 。

  复习重点:

  1、梳理文意,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复习难点:

  讲述故事,了解狼阴险狡诈的本质,学习屠户智慧与狼搏斗的精神 。

  复习过程:

  一、预习检查:

  (一)狼是凶残的,狡猾的。可是在聪明的屠户面前又变得如此愚蠢。下面我们一块学习蒲松龄的小说《狼》,体会一下屠户的`机智和狼的愚蠢。

  《狼》的作者是 ,选自短篇小说集《 》

  (二)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屠大窘( )( ) 2、麦场( )3、苫蔽( )( )

  4、奔倚( )( ) 5、弛担( )6、眈眈( )( )

  7、径去( ) 8 、目似瞑( )9、意暇甚( )

  10、尻尾( ) 11、假寐( ) 12、狼亦黠矣( )

  (三)根据图片提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集体交流与互相提问相结合。

  二、自主合作复习基础知识。

  小组自主复习文中的字词句的翻译,小组长监督。

  三、交流展示:

  (一)每组组长抽查其他组的两名组员,评最优秀的小组

  (二)归纳特殊用法的词语(屏幕显示)。

  (三)巩固

  1、意:①意暇甚( )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2、止:①止有剩骨( )

  ②一狼得骨止( )

  3、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盖以诱敌( )

  4、犬 :其一犬坐于前( )

  5、盖:盖以诱敌( )

  6、股:屠自后断其股( )

  7、洞:一狼洞其中( )

  8、隧: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9、其:(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

  (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

  (4)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6)屠自后断其股( )

  10、以:①屠惧,投以骨之( )

  ②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11、之:①复投之( )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③久之( )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四)检查句子翻译。(组长大比拼)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8、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四、小测。

  1、词语(10个)

  2、句子(2个)

  3、你从本文中得到哪些启示?

  五、迁移训练:(屏幕显示)

  1、根据意思写成语

  2、写作。

  六、作业:

  比较下面两文与课文的区别: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狼》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并翻译课文;

  3.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4.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重点

  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学习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

  2.试着翻译课文,划出自己不能翻译的句子。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展示

  (二)小组探究

  1.注意读准的字音:

  缀 窘 苫 弛

  眈 少 瞑 尻

  寐 黠

  2.把握文意: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 ,第5段是 。

  4.文意探究:

  请在课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狼和屠户的语句,并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分析狼的特性:

  分析屠户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深层感悟:

  学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从狼和屠户两个角度加以阐述

  狼的角度──

  屠户的角度──

  二、基础巩固

  (一)解释文言词语:

  1.缀行甚远

  2.一狼仍从

  3.骨已尽

  4.顾野有麦场

  5.弛担持刀

  6.屠暴起

  7.乃悟前狼假寐

  8.盖以诱敌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目似瞑,意暇甚

  4.一狼洞其中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当堂测试

  一词多义:

  1.止 2.以

  ①止有剩骨: ①投以骨:

  ②一狼得骨止: ②以刀劈狼首:

  ③止露尻尾: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④止增笑耳: ④盖以诱敌:

  3.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一狼洞其中: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④屠自后断其股:

  ⑤其一犬坐于前

  4.之

  ①复投之:

  ②久之:

  ③数刀毙之:

  四、有关狼的成语: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五、作业:

  1.请结合课文展开适当想象,将此文改编成白话文.课本剧.小品等。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

  2.结合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内容,以“我要为狼辩护”为话题,写一篇富有新意的短文。(任选其一完成)

狼教案 篇2

  友情提示

  由于一节课幼儿要学的内容太多,所以把第一段音乐这个环节给弱化,让幼儿事先学会集体舞。

  动作建议

  集体舞动作

  每一小节内容:站在原点上,自拍2下,和同伴拍2下,右手做招手动作2下,和同伴交换位置(重复5次,交换5个舞伴)

  听到“蹦蹦蹦”的重音,做握拳的动作2下。

  游戏玩法

  第一段音乐:集体舞

  第二段音乐:全体幼儿听到“蹦蹦蹦蹦”重音后问“谁是灰太狼?”脚下两个黑点的幼儿开始追跑,谁先跑到自己的位置谁就是灰太狼。

  第三段音乐:扮演灰太狼的幼儿走四步回头一次,其余幼儿静止不动或者做静止不动的造型。听到灰太狼说“发怒了”,幼儿跑回自己的位置。

狼教案 篇3

  一、游戏的前期思考

  (一)游戏来源

  托班幼儿刚入园,初到陌生且没有熟悉的亲人的幼儿园环境中,由于依恋而产生分离焦虑,形成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消极情绪,甚至个别幼儿情绪不愉快还会影响其食欲、正常睡眠等在园的一日生活。为了尽快安定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转移和分散他们想念亲人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尽快地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笔者组织幼儿开展了这个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既是兔妈妈,也是大灰狼。

  (二)游戏资源分析

  1、已有经验的利用。孩子们大都有大灰狼是凶狠的动物、小白兔是可爱的动物的相关概念,还知道大灰狼最喜欢吃小白兔。

  2、故事和头饰的使用。游戏前,教师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让幼儿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游戏中,幼儿戴上小兔的头饰进行游戏,使游戏开展得更加生动和形象。

  3、场地的创设。教师利用幼儿的座位,将它们设为每只小兔的家,活动室的其它剩余空间设置为草地。

  二、游戏方案及分析

  (一)游戏预定目标

  1、能愉快地参与游戏,感受集体游戏和集体生活的乐趣,缓解分离焦虑带来的消极情绪。

  2、能认识并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游戏资源:大灰狼头饰一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三)游戏过程

  1、出示大灰狼的头饰,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师:“这是谁呀?它来我们这儿干什么呢?谁知道?”

  幼:“是大灰狼,它要吃小白兔。”

  师:“小白兔正跟着兔妈妈在草地上吃青草,它们一听到大灰狼的脚步声,就赶紧跑回自己的家,把门关得紧紧的,不让大灰狼进来。可是,有的小兔找不到自己的家,就被大灰狼抓住了。”

  2、帮助幼儿戴上头饰,开展游戏。

  师:“现在我当兔妈妈,你们是小兔,小兔和兔妈妈一起到草地上吃青草吧。(师生一边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愉快。”一边跳到活动室的一角)竖起耳朵听一听,是不是狼来了?”

狼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中狼的形象;学习课文叙事生动、语言明快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中狼的形象。

  教学性质:

  讲读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准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二)设问:课文中狼的形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提示:在《狼》一文中,蒲松龄通过对两只恶狼动作神情的描写,着力揭露了狼的凶残而又虚弱、狡诈而愚蠢的特点。在屠夫与狼周旋的过程当中,狼的本性逐步表现了出来。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凡写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狼的本性。如:“缀行甚远”----狼贪婪而又小心翼翼;“后狼止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懂得配合作战,又会虚张声势;“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胆怯,并在伺机而动;“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在变换手法,制造危机;“目似瞑,意暇甚”----伪装轻松善良;“一狼洞其中”----狼在迂回包抄,准备前后夹攻。几个回合下来,狼的本性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三)提问:纵观全文,文章是如何详写屠户的动作神情的?

  提示:写屠户的动作极有层次。先写他的“惧”“大窘”“恐”等心态,生动地描述了他与狼周旋时的高度恐惧、紧张、只求逃生的神情。再写他的“顾”“奔倚”“弛担”“持刀”等行动,表明他在险恶的处境中,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急中生智,想方设法和恶狼斗。最后写他的“暴起”“刀劈”“数刀毙之”“欲行”“转视”“断其股”“亦毙之”等动作,突出表现了他与恶狼搏斗时的情景,既写出了他战胜恶狼时的勇敢,也写出了屠户“转视积薪后”的冷静、细心。这样,屠户由害怕到想方设法,到奋起杀狼自救的神态就被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四)自读课文,领悟课文叙事生动、语言明快的写作特点。

狼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还强调重视朗读感悟,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起着其他任何认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弄清狼和鹿的关系,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意观察,自觉做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讨论、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们肆意杀鹿,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出示鹿的图片)这是鹿,能说说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它的天敌是什么动物呢?

  (出示狼的图片)说起狼,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是啊,在人们心目中狼是不折不扣的大坏蛋,鹿则给人美好的感觉,可在今天的故事中,狼变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的大坏蛋,这是为什么呢?

  3.请听我讲讲这个故事。(多媒体演示画面,师配乐讲故事。)

  (二)揭示课题。

  刚才老师讲的就是第30课狼和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

  1、请大家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读书的感受。(学生大声读,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

  2、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的捕杀狼,但是不是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鹿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出示:狼被捕杀前,()的鹿在林间()。

  你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填一填吗?指名交流。

  4、这美好的情景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5、由于狼的贪婪凶残,为了保护鹿群,为了保护这片美好的森林,人们向狼开枪了,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狼被捕杀后,鹿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狼被捕杀后,()的鹿在林间()。

  还是这道题,这时该怎样填呢?你为什么这样填呢?

  6、真想不到,捕杀了狼以后,竟会造成严重的饥荒和疾病的流行,转眼间,森林被破坏的一塌糊涂,真令人痛惜啊!该怎么读呢?选择表现这一情景的句子,练一练。(学生练习,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7、善良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好心居然办了坏事,鹿的急剧变化,也给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轻声读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原本美丽的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学生边读边画)

  8、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交流。

  出示: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吗?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出示绿森林的图片:想象一下葱绿森林里是什么样的情景,指名交流。

  这样的森林应该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出示黄森林的图片:枯黄的森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指名想象交流。

  你能读出它的荒凉与萧条吗?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男女生分组读。

  9、同一座森林啊,100年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出示:(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分组讨论交流。你怎么理解狼是“功臣”,鹿是“大坏蛋”的?

  指名交流:①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大坏蛋”是什么意思?鹿为什么变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四)由事明理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黄森林变成绿森林呢?(学生讨论交流)板书:保持生态平衡

  2、总结明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论他们是朋友或是敌人,我们都不能破坏这种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不光要保护鹿,还应该保护所有生物。目前,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资源被毁,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

  3、多媒体演示各种事例。

  (五)课后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注意生态平衡的事情。课后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相互讨论。

狼教案 篇6

  本堂课设置的目标是:

  1、记住重点字、词

  2、通读全文、了解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记住哲理教训。

  课前:一分钟演讲,(提醒演讲者注意声音、站姿、目光。)

  首先师生一起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寓言故事的?

  (可回忆刚学习过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自由发言)

  最后老师明确答案:先了解故事内容,再明白其中的道理。

  整体感知: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同时要标出生字词,标上段号并圈出各段的关键词。

  基础知识:合作查词典解决生字词。

  (此环节是老师提写落实,同桌互换批改所听写的字词情况)

  信奉 仁慈 屠宰 张牙舞爪 作揖 手杖 捅 愚蠢 素来 周旋 原委 来龙去脉 忘恩负义

  能力训练:利用圈出的关键词,组成简短的语言,概述故事内容并要落实到书面上(找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课文的概述,答案越简略越好。)

  最后老师明确自己的观点:

  东郭先生好心救了狼,狼反而要吃东郭先生,虽请老杏树、老母牛评理,也难改命运,幸为一仙风道骨之老人所救,将忘恩负义的狼给打死了。

  阅读探究:

  1、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

  (板书:东郭先生 老人 狼)

  2、分角色朗读,注意把握好人物语言的重音、语气、语调。其他同学注意找出体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3、分析人物形象。

  东郭先生:迂腐 愚蠢 糊涂

  狼:狡猾 凶残

  老先生:机智 勇敢 果断

  4、归纳主题。

  对待像狼一样狡猾凶残的恶人,我们决不能同情,决不能讲仁慈。

  作业布置:互动训练之“积累运用”部分

  本堂课设置的目标是:

  1、记住重点字、词

  2、通读全文、了解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记住哲理教训。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