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精品】幼儿园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使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大象有个长鼻子。
2、ppt课件:动物之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引起兴趣。
小朋友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现在呢,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很有趣的动画片,看完以后呢,给老师和小伙伴讲讲动画片里演了什么故事。
2、你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动物?
(1)大象。
(2)长颈鹿。
(3)鸵鸟。
(4)河马。
二、展开。
1、这些动物有些什么特点呢?(让幼儿互相说一说)
2、引导幼儿讨论动物身上最明显的特点。
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和特点,那么,它们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吧。
3、ppt课件:动物之最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说出的动物之最,进行归纳:
(1)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
(2)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
(3)耳朵最长的动物是:兔子;
(4)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5)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
(6)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
(7)唱歌最好听的动物是:百灵鸟。
4、请幼儿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动物,它有什么本领?还有哪些动物之最?
5、请幼儿表演动物之最。
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长鼻子的样子,并说:“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长。”
【活动延伸】
学唱英语歌:大象有个长鼻子。
师幼一起边看动画片,边唱英语歌,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跟唱。
【教学反思】
幼儿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认知不全,记录自己认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对教师现场用简笔画记录的方式感兴趣。总体说来,教学内容对幼儿有吸引力,但是幼儿交流分享的习惯和方法需要培养。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使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能说出、找出与球体、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各样的形状[2-57]
2.皮球1个,圆柱体可乐罐2个,圆纸片和长方形纸片各1张。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东西,你们想不想玩呀?
现在就请你们都来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这些东西,看你能发现什么?
2.通过观察、比较、感知什么是球体、什么是圆柱体。
(1)让幼儿说说自己发现的秘密。
(2)比较圆纸片和皮球,了解球体的特征。
教师:你们看,这张纸和皮球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圆纸片正面看、反面看都是圆的,而从侧面看过来是扁扁的,
球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3)请小朋友说说日常生活中玩过的、吃过的、看见过的哪些东西像球体。
(地球仪、汤圆、圆的糖果等)
(4)出示圆柱体可乐罐。
教师:“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5)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教师: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大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和它一模一样的可乐罐,
我们用上面的圆和下面的圆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
(两头的圆比较,得出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结论。)
(6)说出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教师: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请小朋友在篮子里找一找,那些东西是圆柱体?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几个圆柱体变成1个圆柱体?
(幼儿寻找圆柱体并拼接)
结论:只有一样粗的圆柱体才能接成一个长长的.圆柱体。
(7)启发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也是圆柱体的
(日光灯管、水果卷糖、焰火筒、鞭炮、管状积木等)。
3.趣味练习
课件-各种各样的形状
仔细找一找都有哪些不同的形状?
图片中球体有几个?
图片中圆柱体有几个?
长方体有几个?
4.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球体和圆柱体,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再去找找看,
还有哪些物体是像球体的,哪些物体是圆柱体的。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均衡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食物,懂得要科学合理地进食。
3、教育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教育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难点
懂得要科学合理地进食。
活动准备
1、音乐律动《小猪吃的饱饱》
2、常见食物图片
3、蔬菜沙拉和水果沙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小朋友们早上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音乐律动《小猪吃的饱饱》来放松放松吧。
二、展开话题谈话
教师:小朋友们,小猪是不是睡的很香呀?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幼儿:是的,因为小猪吃的饱饱的。
教师:你们想想你们印象中的小猪是怎样的呢?胖胖的?瘦瘦的?
幼儿:小猪是胖胖的。
教师:对的。因为小猪不挑食,什么都吃,特别的容易满足,所以小猪才吃肥肥胖胖的,身体特别的健康。那小朋友现在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想,如果小猪会挑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幼儿:小猪会变得瘦瘦的,身体会很差。
教师:那你们会挑食吗?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最不喜欢吃什么?
让幼儿自由讨论。
三、深入了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食物啊?幼儿:胡萝卜,鸡腿,葡萄。教师:你们知道吃了它们都有什么好处吗?幼儿:对身体好。教师讲解蔬菜肉类水果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好处。并且让幼儿懂得均衡营养,不可以光吃肉不吃蔬菜,也不可以光吃蔬菜不吃肉,这样会使我们身体营养不均衡,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让幼儿知道如果光吃肉,会导致身体肥胖,心血管疾病等)
四、小结
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来源于各种不同的食物,只有不挑食,我们的身体才能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养分,只有营养均衡了,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成长。
五、品尝蔬菜沙拉和水果沙拉
教师把提前做好的沙拉分给小朋友吃,品尝沙拉的同时引导幼儿多吃蔬菜和水果,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数4、5、6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小瓢虫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纸制五彩瓢虫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3、3幢房子。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领养瓢虫——帮瓢虫找家——瓢虫吃虫子——讲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王老师邀请了一群我们的好朋友来我们班里,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晚一个手指游戏,玩了之后你们就知道是谁了?
2.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二、领养瓢虫。
1.知道是谁了吗?看,他们都已经跑到你们的凳子底下了。
2.幼儿每人领养一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对,他们身上的小圆点的个数不同,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2)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和身上的圆点有关,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3)你的朋友是四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五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三、帮瓢虫分家
1.小瓢虫现在知道自己背上有几点,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了,可现在又碰到了一件困难的事,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3幢房子(出示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2.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小结:把四星瓢虫送到四个圆点的家~~~~~是根据圆点来分家的
四、小瓢虫吃虫子。
1.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爱吃的小虫子,但是他们只吃和自己身上圆点一样多的虫子,多一条也不要,少一条也不要。
2.请幼儿操作:根据圆点点数将小瓢虫和树叶连线.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
3.交代要求:
①人直接到后面操作,不用拿椅子。
②幼儿做好后马上回到位置上。
五、讲评。
教师拿几张有错和一张对的进行讲评。纠正出错的作品。那现在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幼儿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因为米是孩子经常要接触到,而且不少家长在家也经常玩,而沙和水相对应米来说比较麻烦,尤其是沙一不安全,二玩起来也不太卫生,不可能长期当作区域来玩,而水受季节的影响,也不可能当作长期的区域来玩,更不可能拓展开来,而米就不同,不但让幼儿在玩中感知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及漏斗式的容器的感受,发展小肌肉动作,而且可以拓展开来,尝试不同的“米宝宝”玩法的不同,如糖果、在同样的容器玩的感受就不一样,米和糖果掉下来的声音不一样,等等,而且米玩过后洗干净还可以吃,感受一粒一粒,白花花,直接明白米煮熟了就是我们吃的饭,知道我们不能撒饭、剩饭,从而让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道理。我们根据每个幼儿发展的特点,设计三个层次发展幼儿的能力。
第一层次:
感知装米材料区:(提供真实的物品)
(1)生活中的工具:各种装米器具若干:如小盘、碗、小调羹、奶粉罐、纸杯等。
(2)真实的食物:米
第二层次:
感知不同材料区:
成品材料:
第三层次:
自制模拟生活材料区:
成品材料:米、糖果、泡沫、白云豆、盆子、轱辘桶、勺子、漏斗等。
目标:
1、智慧成长:
(1)能够正确地感知装米时容器的性能:知道“上”、“下”、“里”、“外”
(2)能够用比较恰当地语言表达自己对装米不同容器的理解:知道底空的不能装米或知道大的东西装米多,口子大的容器装米容易,口子小的容器装米困难。
(3)能进行简单的观察比较,逐渐开始理解“大小”和高矮,多少。
2、肌体成长:
(1)动作比较协调随意地行走并搬运各种玩具玩米,不会将它们到处洒落在地上。
(2)愿意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捞、舀、倒、搅拌等动作。
(3)愿意认识及正确的使用简单的工具:勺子、盘子、碗、瓶子、罐子漏斗等。
(4)知道餐前餐后要洗干净手,不乱扔果壳,吃完食物要漱口,用小毛巾擦干净小脸。
3、社会性成长:
(1)乐意与喜欢的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
(2)知道好玩的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学说“借我玩一下好吗?”“谢谢”“我们一起玩吧”。
4、情感成长:
(1)在区域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同伴;
(2)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不哭不叫,动动脑筋找老师或同伴帮忙。
5、创造性成长:
用各种独特的方法,大胆地玩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