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关于幼儿园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6以内数的计算。
2、培养幼儿的口算能力。
3、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课件、挂图、题卡。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看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动物们准备出去郊游。他们来到小河边,河水很急,它们过不去,这时长颈鹿伯伯说;回答出问题我就让它们过去6+1=、2+2=/4+1=.
母鸡大婶还想考一考小朋友们,一只母鸡用数字来表示,生:一只母鸡用数字“1”表示一只公鸡用数字几来表示,生:一只公鸡用数字“1”来表示,那现在一共有几只鸡用加法还是减法?生:加法。这时母鸡大婶又叫来了两只小鸡用数字几来表示?生;用数字“2”来表示。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我们来用加法来计算,1+1+2=4.
刚才我们小朋友是数出来的,现在老师就告诉你们计算方法,看1和1相加等于2用头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再加上第三个数得出的结果就是这道题的结果。
池塘里有2只小鸭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又游来2只小鸭也用数字2来表示有游来2只小鸭也用数字2来表示想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鸭?列出算式2+2+2=6
【活动延伸】
聪明的宝宝填一填:2+2+2=??? 2+1+1=??? 2+2+2=?? 1+1+3=
【活动结束】
游戏:放风筝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6以内数的连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
2、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
活动准备:
挂图20号;《小朋友的书·冬天里》;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难点:
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
活动重点:
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
一、朗诵儿歌,引出主题。
有个奇怪的小娃娃,呼呼地吹着口哨过来了,小朋友们看到它,赶紧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戴好手套,小娃娃再呼呼的吹,水结成了冰。大家猜猜,它是谁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喜欢北风娃娃吗?为什么?
2、教师出示挂图,再次讲述故事,提问:下过了雨,地上有什么?
谁来了,它想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吹呀吹,地上的水吹干了吗?变成了什么?小水洼结冰了,北风娃娃为什么很着急?
小水洼为什么会不见呢?
三、阅读《小朋友的书·冬天里》“北风娃娃”,幼儿自由讲述故事内容。
四、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录音,要求幼儿能根据故事观察并讲述相应的画面。
活动反思:
北风娃娃》这堂课主要是让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并且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利用谜语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猜想。然后教师讲述故事,并且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整堂课幼儿兴趣高昂,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水遇冷会结冰,遇热会融化”这个知识点有点难,小朋友只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并不了解它的真正过程,所以我想在这期间可以加入一些科学的元素,帮助幼儿理解这一个知识点,比如说,实验法。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学会儿歌
2、场地上画一个大圆。
活动过程:
1、导入,学习儿歌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这个游戏前,我们先要学习一首儿歌。”
走走走,走走走,跟着老师向前走。
不掉队,不乱走,都是听话的好朋友。
2、游戏幼儿四散地站在教师身旁。游戏开始,一起说儿歌:“走走走,走走走,跟着老师向前走。不掉队,不乱走,都是听话的好朋友。”教师边说儿歌边鼓励幼儿站成一路纵队,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圆圈或其他不同的形状。
(活动规则:幼儿必须一个跟着一个在教师带领下,沿着场地走直线或圆圈。)
活动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例如:运用儿歌和游戏的方式,幼儿能够通俗易懂,能够跟随我的引导,由简单到复杂的形式,完成了整个活动的目标,孩子们很愿意参与其中。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观察大白菜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把看到的想到的大白菜画下来
2. 能用各种线描装饰并幼儿大胆创想各式大白菜的造型
3. 感受线条构成图画的乐趣,喜欢写意活动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 PPT课件
2. 彩纸若干、勾线笔若干
3.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 了解大白菜的日常作用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大白菜)那么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对,日常生活用品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它有很丰富的营养。
二、 个性观察大白菜
1.整体观察
师: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下这个大白菜由什么部分组成,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个是菜叶,那这个菜叶形状是怎么样的?像什么?
师:这是菜身,形状是怎么样的?像什么?
师:这个也是大白菜,但是它是什么形状呢?怎么摆放的?
小结:原来我们的大白菜是由菜叶、菜身组成的,今天除了老师的这个大白菜之外,老师还带来了其他的大白菜
2.播放PPT,观察对比大白菜的不同
师:请小朋友来看看,这些大白菜跟我的这个大白菜有什么不同?
师:你们喜欢哪个大白菜?
小结:原来大白菜这么神奇,不仅菜叶可以进行改造,菜身也可以进行改造。
三、 教师示范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这个造型百变的大白菜吧,首先我先来画画我喜欢的我想画的大白菜样子
师:我的大白菜画好了,但是我想让我的大白菜有一个漂亮的花纹,谁愿意帮我画画看
请个别幼儿帮忙作画
师:我还想让我的大白菜造型变得不一样,请小朋友来帮帮我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困难的幼儿作画,引导画出自己想画的大白菜样式
五、作品展示、互评
师: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画
师:那个小朋友愿意来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
师:每个小朋友的大白菜造型都很好看,独一无二,那么请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观察看看,还有哪些物品是可以拿来改造的。
活动反思:
本周写意以大白菜为作画物品,大白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且触手可得的物品,因此以大白菜来展开作画,让幼儿更能理解和接受。虽然小朋友对大白菜都不陌生,却对大白菜的结构名称不得知,所以通过先对大白菜的整体观察来了解大白菜的构成,所以引导部分我请一名幼儿上前来摸摸大白菜,请各位幼儿观察发现大白菜的特点,通过实物的发现了解,这样对于接下来的造型变化部位也能知晓掌握。本堂课着重讲大白菜的菜叶造型变化以及装饰,所以提问会比较侧重于这方面,但发现幼儿对各部位的构成名称还是都很难快速准确的回答,没有真正的掌握,在引导上面还需改进。而在接下来的教师示范中,我画了一个比较特别的的大白菜,希望幼儿在自己作画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我也请了个别幼儿帮助创编,帮助打开幼儿的创作思路。为了不让幼儿自己作画的时候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我请幼儿在作画前都来说说自己想要画的大白菜造型,所以之后每个幼儿创作的大白菜样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幼儿在作画的时候,喜欢把主要的东西偏小画,整个画面看上去不饱满协调,所以在最后的点评过程我也对此问题提出了想法,希望每个幼儿在接下来的写意绘画活动中能够掌握好主题与背景的比例,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小百科:白菜原分布于中国华北,中国各地广泛栽培。白菜比较耐寒,喜好冷凉气候,不适于栽植在排水不良的粘土地上。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理解儿歌,对儿歌进行仿编。
2、幼儿合作表演儿歌。
3、幼儿体会儿歌游戏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对儿歌进行仿编
2、幼儿合作表演儿歌
活动准备
小鱼、小猪、手掌、小鸡、小鸭、小狗、小猫、小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1)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看看这张图片上有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出示小鱼、小猪、手掌。图片)她们亲亲的声音会是什么声音呢?看一幅图说一句话。
(2) 再次完整欣赏儿歌:现在请小朋友听老师把这首儿歌念一遍,老师念的时候,小朋友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待会儿我要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念的?
(3) 师幼一起念一遍儿歌。然后提问,有没有小朋友会念的?(有,请小朋友念;没有,全体师生一起再念一遍)
(4) 好了,刚才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念了这首儿歌,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玩这个亲亲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玩啊,那我现在就要请坐得好的小朋友来玩,看看谁坐得最好,然后请小朋友上来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师幼;第二次三对幼儿)注:两个幼儿组合的时候注意强调规则,谁当妈妈,谁当宝宝。
(5) 小朋友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其他的小动物看见小朋友们玩得这么高兴,他们也想和你们一起玩这个亲亲游戏,你们看看都有谁啊?(出示:小鸡、小鸭。小狗、小猫、小青蛙图片)我们一起来把他们编进游戏里吧。
小鸡亲亲小鸡,叽叽叽;
小鸭亲亲小鸭,嘎嘎嘎;
小狗亲亲小狗,汪汪汪;
小猫亲亲小猫,喵喵喵;
青蛙亲亲青蛙,呱呱呱。
(6) 编完后,全部幼儿一起做这个游戏:小朋友们真棒,把这些小动物都编进了儿歌里面,现在,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念念你们编的儿歌(念两遍),念完后老师就请全部小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请你们赶快找好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吧。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在活动全过程中,幼儿比较感兴趣,很配合,但是在环节设计上,还需要改进,比如,游戏环节还是比较单一,有点显平;在儿歌创编环节,可以让幼儿先自己想想有些什么动物,它们亲亲会发出什么声音,拓展他们的思维;在最后的活动环节还可以改成延伸形式,让她们到生活中去发现还有什么我们没有提到的动物,作为家园联系的一个平台。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点数8以内的数。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树叶》,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点数8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歌曲《树叶》。
2、绳子,见到,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手指操活跃课前气氛,谈话导入内容。
二、基础部分:
1、学唱歌曲《树叶》。
2、幼儿操作手工《树叶拼画》,沿着轮廓线撕下一片树叶卡,将一根绳子的2头粘在树叶卡背后,制成树叶挂饰。
3、幼儿带上树叶挂饰,装扮成“小树叶”教师播放歌曲《树叶》,“小树叶”欣赏歌曲,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4、教师再一次播放歌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轻声哼唱,边唱边打节奏。
师:秋天来了,树叶纷纷落下来,许多树叶碰到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呢?(每片“小树叶”找一个伴,对小伙伴说一句话或者两片“小树叶”一起做件事。
5、游戏:《许多树叶在一起》
(1)播放歌曲《树叶》,教师将“树叶”四散在场地上,让幼儿边唱歌边自由做出树叶飘落的动作。
(2)歌曲结束时,教师说:“几片树叶在一起(8以内的数字),幼儿就几个人围在一起,待幼儿都站定后,教师挑选幼儿轮流进行点数,说一说这一圈有几片”树叶“围在一起,围得对不对。
三、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气氛很活跃,但是没有掌握好全部幼儿的认知能力,导致有些小孩能理解本节课内容,有些小孩没能更好的掌握8以内的点数,游戏过于单一,应增加点难度,例如:教师可以敲击鼓,敲几下就代表几片树叶在一起,也可以请其他幼儿来发令,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础上,学习自编简单的身体动作。
2,学会唱《新年好》这首歌。
活动准备: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让幼儿观察活动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变化呀?
幼儿:有灯笼和对联
师:为什么?我们怎样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幼儿:我们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
2、引出本次活动内容:为歌曲《新年好》。
二、学唱新歌《新年好》。
1、教师先一边弹琴一边范唱一遍,小朋友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样来庆祝新年的。
2、教师要求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请幼儿分男、女演唱,要求幼儿在唱强拍时拍一下。
4,全体幼儿跟着琴声合唱歌曲。
三、启发幼儿自编节奏动作。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三拍子的节奏?(如拍一次手,拍两次头:拍一次手,拍两次腿:跺依次脚,拍两次肩等等)
2、幼儿听教师弹琴《新年好》合着拍子的节奏,自由用动作表现强弱弱。
3、请个别乐感强的幼儿听琴声《新年好》,大家做示范表演。
四、进行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的唱完《新年好》这首乐曲。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一节语言活动,目标是学习儿歌,体验新年带来的欢乐气氛;感受量词并尝试正确使用。作为一节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应是首要的。
在活动中我先请幼儿回忆新年到来时我们会做的事情,并对幼儿做出了肯定而又积极的回答,让幼儿在想想说说的过程中体验新年的欢乐气氛。我根据幼儿拜年的回答引出儿歌的主人公布娃娃,并用布娃娃的口吻向幼儿打招呼拜年,引起幼儿的兴趣的同时引出儿歌。
儿歌《新年好》凭借其富有情趣、朗朗上口等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对儿歌做了一定的调整,删减和更改了部分歌词。我伴着一定得肢体语言向幼儿展示了整首儿歌。但是念儿歌的过程中,我过于得在乎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力,并且看轻了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总担心幼儿无法很好的理解儿歌,因此在念儿歌的时候赋予过分的肢体语言,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得幼儿没有很好的体会儿歌。幼儿能熟练地念诵儿歌是许多教师在开展语言活动时所希望达到的一个主要的教学目的,也是儿歌教学的一个比较显性的结果,更是很多教师作为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诚如王老师所说的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其中的隐性结果——一个主动学习的意识。因为语言活动学会儿歌,理解一个故事等等都并不是活动最终的目的,而应是作为一个媒介、一个过渡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一个积极的情感态度,引导幼儿一个自主去学习的`意识。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作为一个新教师,显然我对于这些的理解做的还不够到位,要更加的努力。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学习儿歌中,我通过逐句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新年好》这首儿歌具有一定的情节性,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儿歌主要讲述的是新年送礼以及送礼者和收礼者之间的回应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引导幼儿学念儿歌的过程中,我提问的主要线路就是幼儿的已有经验。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植入新的知识点,帮助幼儿新旧经验融合,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发展相关能力。本周的主题活动为《新年快乐》,在活动之前,幼儿已有着丰富的与新年相关的经验。在提问的过程中我选中重点的字眼提问,引起幼儿的共鸣的同时引导幼儿回忆刚刚所听到的内容,在适当时用动作语言去提示幼儿,选用儿歌中的字句回应幼儿,加深印象的同时再一次的念儿歌。并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回应情况,适当的请幼儿集体念个别歌词。在这个环节中我重视儿歌中的每一句,显得没有主次,没有重点。
幼儿园教案 篇8
名称一:小熊拉拉画大树
材料:
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小熊拉拉画大树
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看图片。
2.教师讲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故事名称、角色、重要情节等地方重复强化或与幼儿对话。
3.幼儿再次听故事录音。
4.教师在幼儿听故事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示:
1.活动1―2部分进行时,不要将幼儿用书发下,避免幼儿听故事时分散注意力。
2.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故事名称、角色、重要情节等地方重复强化或与幼儿对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读懂、听懂故事内容。
3.活动后,可在午餐、午休等时段播放故事录音给幼儿听,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附:故事]
小熊拉拉画大树(可可)
小熊拉拉很喜欢画画,它不画太阳、不画小鸡,就是喜欢画大树。拉拉画了大树粗粗的 “身体”,又画了大树长长的“手臂”,还给大树画了许多许多的头发。“可是大树没有脚怎么 能站住呢?”拉拉拍拍自己的脑袋想了又想。“嗨,有了!”拉拉给大树的地底下,画上了长长 短短好几条腿,于是,大树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名称二:小熊拉拉画大树
目标:
学习手眼一致地按要求粘贴
材料:
小熊拉拉画大树图、胶水、抹布
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粘贴的内容及示范粘贴的方法:胶水不能挤得太多,涂胶水时,要从图片的中间向四边慢慢地抹开,粘贴完成后,要将手指上的胶水擦在抹布上。
2.幼儿尝试按要求粘贴树叶和小熊。
3.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树叶要与树干连接在一起,掌握粘贴的情况等。
提示:
1.活动前,教师先将树叶和小熊剪下来。
2.要特别关注幼儿涂抹胶水的情况,对个别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名称三:小熊钻山洞
目标:
练习手脚协调地钻爬
材料:
旧的大纸箱剪去一部分空间
过程:
1.师生一起将大纸箱排成不同的造型。
2.告诉幼儿这是一条长长的隧道,我们扮演的小熊要从不同的山洞里钻爬出来。
3.幼儿分别在有空间的纸箱洞里钻爬。
提示:
1.“山洞”可以有不同高低、大小。
2.一种山洞隧道的造型钻爬完以后,师生一起改变山洞隧道的造型,以提高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教案 篇9
幼儿园是人口密集场所,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小,对地震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较低,所以,幼儿园往往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根据本园的实际,结合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的要求编制本园的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幼儿园应急指挥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总指挥由园长许洪虹担任,现场应急指挥由廖淑凤副主任担任。在原定总指挥或者现场指挥无法到达现场时,由许珍珍保教主任来担任指挥人员。
应急总指挥的职责: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现场指挥的职责: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此外指挥部还下设数个工作小组(具体体现在应急演练方案里)
(二)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的确立
按照 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的原则来进行在校师生的地震应急疏散救援。
(三)人员疏散和应急避难
1、当险情发生时由许洪虹园长发布疏散命令;
2、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林山水主任通知进行疏散的方法;
3、疏散人员数量全体师生及来访人员;
4、疏散过程中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科学设计疏散路线,尽量避免恐慌造成的次生灾害;
6、对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的考虑(有残疾的学生等)要做到周到。
7、做到让所有在园师生熟悉关于疏散的有关信息,事先确定出通知师生疏散的方法、主要或者备用集合点、疏散路线和查点所有人员的程序。对于来园访问人员有详细的名单,并由幼儿园林玉王老师负责其安全。
绘制紧急撤离路线学生分流方案、指导紧急撤离的教职员工定点位置和临时避难场所分配方案的示意图,并设置有关标志。夜间保证照明充足,便于安全逃生。校内设置指示标志,让师生辨识逃生方向。
(四)自救互救
1、指定林山水为医疗救助指挥人员,建立救护工作的统一指挥;确保重伤员的紧急护理及与医院的协调工作。
2、通过任课教师的教育及开专题讲座教给学生开展自救互救工作的常识。
(五)突发事件应对
1、当出现人员被困,要注意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保存体力的方法有很多,不动不叫虽然不消耗体力,也不利于体能延续。被困者长期受困在狭小的面积内,腿脚不能自如舒展,如果长时间不活动,血液流通不畅,身体会麻木失去知觉。这时,被困者应当适当活动身体,按摩或有频率、有节奏的活动都有利于身体机能维持。 竭力讲话、大声呼喊会损耗体力,被困者求救时,应当利用种种途径发出声响,如敲石块、吹哨子、拍手掌等。压在废墟下的被困者,最好相互聊天避免睡着。因为废墟下空气混浊、稀少,很容易一觉不醒。
2、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因此,避难之际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只要有可能的话,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
幼儿园教案 篇10
目标:
1、学习节奏
2、练习用乐器给歌曲配乐。
3、培养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准备:
1、节奏卡片
2、节奏图谱录音机磁带
3、小椅子围成半圆形。
4、各种乐器(人手一个)放在椅子底下
过程:
一、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围成半圆形。
二、复习歌曲《我的小马》
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愿意做喜欢的动作。
三、律动《我心爱的小马车》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自编)
四、节奏乐
1、引出歌曲《大马打马告诉我》
师: 小平朋友唱歌跳舞很高兴,老师也想唱一首歌给小朋友听。(教师边唱边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2、幼儿与教师一起清唱歌曲。
3、学习节奏形
师:小朋友都会场之首歌曲,都很棒。这首歌曲里有几种节奏形,老师想考考小朋友,看看谁最聪明。
出示几种节奏卡片,幼儿尝试打节奏。重点练习:
4、给歌曲配乐
(1) 幼儿清唱一遍歌曲后引出给歌曲配伴奏。
(2) 幼儿尝试用乐器自由伴奏。
(3) 幼儿尝试看图谱打节奏。
5、给歌曲配上舞蹈动作
6、进行综合练习:唱歌曲、用乐器伴奏、舞蹈表演。
五、结束
1、幼儿说一说自己今天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
2、听音乐出教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