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5 09:02:29 作者:

【精品】中班教案模板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中班教案模板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和幼儿共同收集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废品,收集幼儿当天做手工后的废纸、吃点心的包装纸、水果皮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收集的各种生活垃圾,引导幼儿认识、讲述。

  提问:这是什么?

  它从哪里来的?

  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哪里去?

  小结: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我们不能乱扔,应该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1)出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提问:你们认识这两个标志吗?

  它告诉我们它能回收什么样的垃圾呢?

  (2)讨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结:有一些垃圾,他还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废金属物品、废旧电池、废旧衣物纺织品等,都叫做“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些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这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不能循环使用,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3、游戏:动手乐

  幼儿和教师一起将收集起来的垃圾分分类,送进垃圾桶。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都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但是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并不熟悉。这一点跟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孩子们身边的小区垃圾桶都是不用分类的,上面也没有分类标志。家长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孩子也没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将分类垃圾桶、分类标志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看到,这样比没有图片一味空谈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同时还了解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单页多幅故事阅读顺序的认识,继续培养正确看图书的良好习惯。(重点)

  2、初步学习概括故事的基本内容。(难点)

  3、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懂得做客时应注意讲礼节,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二、活动准备:

  1、确定阅读活动为小组指导形式,重点辅导几名阅读兴趣低、能力弱的幼儿。

  2、多媒体投影仪。

  3、按幼儿人数准备好小图书(每人一本)。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

  (1)将小图书发给每个幼儿,示范坐姿和拿书的姿势。

  (2)请幼儿翻到36、37页。

  (3)提问:这个故事由几幅画面组成?应该按什么顺序看?

  2、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告诉幼儿,36、37页中讲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猜一猜故事的名字。老师读出故事题目《小猫做客》(让幼儿讨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题目上这些字)。

  放手让幼儿自己阅读画面,教师注意观察幼儿讲述时的难点,为下一阶段的指导作准备。

  3、提出听读要求:按老师读的顺序观察画面,边听、边看、边想。

  4、师生共同阅读,每读一段之前,提醒幼儿注意每段文字前的序号。如读到幼儿不理解的词汇,即作形象的讲解。由于故事情节幼儿容易理解,所以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提问。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音阶的递增关系,掌握音准。将有关音符与数字建立紧密关联。

  2.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并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多、来、咪、发、索、拉、西”音符胸牌三套。

  2标好音阶的立体音乐盒一个。

  3墙上挂许多可摘取的小音符。

  4.花猫、老鼠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舞蹈《小小音符真可爱》进入音乐室。

  2.故事:《猫和七只小老鼠》导入主题。

  (1)教师操作活动教具讲故事《猫和七只小老鼠》。

  (2)提问:

  a.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教具猫和七只形象生动的小老鼠。)

  b.故事里的小老鼠叫什么名字?(给小老鼠贴上相应的名字1、2、3、4、5、6、7)

  3.游戏:《爬楼梯》。

  a.请幼儿认真听这七个音的变化。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音高变化像什么。(爬楼梯、爬山)

  b.幼儿用手势表演七个小音符。

  c.幼儿自由创编,尝试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爬楼梯。

  d.小老鼠“多、来、咪、发、索、拉、西”也来爬楼梯。请幼儿大声跟唱。

  4.游戏:《猫和七只小老鼠》。

  玩法1:幼儿分三组同时进行,均代表七个小音符,戴上小音符的胸牌,由小花猫出题,出示哪个音符,每组就由那个音符出来在音乐盒里找自己的位置,先到者为赢。

  玩法2:交换音符,幼儿分三组坐好,代表七个小音符,由小花猫出题,出示“1”,大家一起唱“1”,听到音乐一响,佩带“1”音符的小朋友马上跑到墙上摘取“1”,取对了,小花猫亲亲它;如没有拿到或拿得不对,小花猫就要抓这一组的七个小音符。提示音响了之后,可迅速找回自己的位子坐好。游戏从新开始。

  5.教师,幼儿分享快乐经验。

  6.自由舞蹈出场。

  附:故事《猫和七只小老鼠》

  小花猫做了一个美梦,她梦见自己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在舞台上弹钢琴,她美妙的琴声获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收、停)几天过去了,小花猫心里老想着那个甜甜的梦,真希望能拥有一架新钢琴,有一天,猫咪小姐一觉醒来,发现屋里居然真的多了一架新钢琴,他高兴得蹦蹦跳。从此美妙的琴声不断地传来传去,传遍了大森林里的每一个角落。(1234|55543|44432|1350|1234|55543|44432|1310|)。山的那一边住着七只小老鼠,他们听到了这好听的琴声,也想去弹一下,最小的那只老鼠建议大家一起去看看,但是大家又害怕被小花猫给捉住吃了!最后还是忍不住,偷偷地来到小花猫家里,在钢琴上蹦呀跳呀,“叮叮咚咚”的琴声从他们的脚下蹦出。(1353|1353|1111|1353|1353|1111|)这琴声惊动了小花猫,(重音两次),小花猫非常生气,“看我不把你们抓起来才怪呢!”可是他心里又痒痒的,因为他想在小老鼠面前露一手,想到这,她赶快去喊小老鼠:“喂”,一听到这个声音,七只小老鼠吓的到处乱跑。“我不吃你们,我是和你们一起来玩游戏的!”小花猫让小老鼠按顺序排好队,还给他们起了名字,最小的那只叫“多”,第二只叫“来”,第三只叫“咪”,你们猜剩下的小老鼠叫什么名字?对了,叫“发、索、拉、西”,七只小老鼠在小花猫的指挥下,弹出了一串美妙的音乐。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和连动性。

  1.通过幼儿欣赏《圆圆的春天》,让幼儿感知儿童散文作品,学会欣赏性情听。激发幼儿仿编散文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

  1.激发法

  2.探索法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感知、认识圆的物体。知道唱片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2.材料准备:生活中各种圆形物品及图片(供幼儿活动用)。

  3.教师准备:录音机、背景图、操作卡、字卡(圆圆的、春天、蜻蜓、青蛙、鱼娃娃、唱片)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圆)

  1.老师:"今天,有许多的朋友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去请它们出来吧?"

  2.幼儿听音乐找朋友

  〈二〉幼儿介绍找到的朋友并认识字"圆圆的"〈要求幼儿大胆介绍:如圆圆的皮球……〉

  〈三〉幼儿了解散文诗〈〈圆圆的春天〉〉

  1.教师出示背景图,幼儿认识字"春天"

  2.教师出示操作卡介绍春天的朋友;蜻蜓、青蛙、鱼娃娃。并教幼儿认识字(蜻蜓、青蛙、鱼娃娃)

  3.幼儿欣赏散文诗〈〈圆圆的春天〉〉

  4.提问:使幼儿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你们喜欢散文诗吗?"

  "喜欢它什么呢?"

  〈四〉幼儿仿编散文

  幼儿通过介绍自己找到的朋友来仿编散文诗

  幼儿在音乐中郎诵自己仿编的散文诗(老师做记录)

  〈五〉延伸活动

  幼儿听音乐用身体姿势做圆的动作(如:抱腿滚圆、拉手成圆圈等)

  五.各领域渗透

  音乐:圆圈舞

  美术:幼儿用圆进行美术创作画

  科学:幼儿了解VCD放音原理

  六.生活中的渗透

  幼儿练习形容词组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一个,邮包一个内装8封信,背景图房子一间,10扇门,门上各有一小动物,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人手一套1-10的实物卡,每桌一份江湖

  活动重点:

  让幼儿认识1-10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

  在幼儿掌握序数的基础上,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引起幼儿兴趣,学习1-10的序数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熊)小熊是森林里的邮递员,最近森林里造了一批新房子,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邮递员小熊不知道小动物们的新家地址了,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我们来看看这座新房子一共有几间房?每间房里有一只小动物让我们来告诉小熊:

  小兔住在第几间房?

  小羊住在第几间房?

  小猪,小狗,小马,小刺猬,小青蛙,小猫,小鸡,小老鼠

  2(1).师:哟,小熊今天包里的信还没送呢,你们愿意帮它来送吗?

  (出示信,请个别幼儿上前来送信,要求边送边说:“**的信送到第几扇门里”)

  (2).“好了,小熊口袋里的信全都送完了,让我们来看看第几扇门里的小动物没收到信?”

  (3).“好,让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们在送信路上发现石子路是通向第几扇门的?”

  3.幼儿操作

  师:小熊今天还给小动物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是粗心的小熊漏发了,有些小动物没有收到,我想小朋友找一找第几间房里的小动物没有收到,然后请你从箩筐里找出来涂上胶水,给它们送去,好吗?

  4.评价

  让小熊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帮它把水果和蔬菜送到了小动物的家。

  5.师:好了,小朋友帮助小熊也累了,让我们到森林里去玩吧,玩的时候请你看一看,森林里哪些花和树不见了,请你找到它,把它种好好吗?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在游戏活动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活动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区别左右

  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2、找一找

  教师:想一想,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象手一样,是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

  3、游戏"我说你做"

  教师:刚才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要请我们身上的这些好朋友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我说你做",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举起右手,耸耸左肩,跺跺左脚,拍拍右腿,摸摸左耳;增加难度: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腿等等??

  二、探索交流,熟悉左右的相对性:

  1、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

  2、从左边数起,第3个是谁?

  3、从右边数起,第2个是谁?

  4、小猫排在第几个?(可以从左,也可以从右看)

  5、小狗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总结:我们看的标准不同,左右方向也不同。

中班教案 篇7

  一、目标

  1。能仔细倾听故事,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2。懂得抓紧时间,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二、重难点

  重点:在倾听故事后,能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并懂得抓紧时间。

  难点:通过实践,知道统筹安排时间的意义。

  三、准备

  挂图、幼儿活动材料、图标(果冻、饼干、蘑菇、草莓)、ppt

  四、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小兔家来客人啦,它会准备哪些好吃的来招待客人呢?(幼儿自由交谈)

  (2)出示图片

  师:看看到底有哪些呀?

  师:哦~小兔呀准备做果冻、烤饼干,还要去树林里采草莓和蘑菇,这么多的事情,可要一件一件做,到底要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我们来听听故事,可要仔细听哦。

  2。倾听故事,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1)出示挂图,幼儿仔细倾听

  师:小兔做了哪些事情呀?(幼儿自主回答)

  在它之前做了什么?之后又立刻做了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了解不要等,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

  师:朋友们见到小兔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说了什么?小兔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2)引导幼儿回忆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师:小兔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它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

  师:谁来给这些图片排排队。

  师:如果我们把小兔做事的顺序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会花更多的时间)

  师:小兔真能干,会做这么多的事情,还会合理安排时间呢!做完一件事情要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就能做好多事情了。

  师:我们要不要向它学习?对,我们就要像小兔一样抓紧时间。

  3。拓展经验,联系生活,讲述经验

  (1)出示图片(起床、入厕、积木、吃饭)

  师:我们生活中呀,也有很多事情要做,看看都有哪些事情呀?

  师:我们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再做什么事情呢?

  师:谁来给这些图片排排顺序

  (2)出示图片(洗手、搬椅子、吃饭、看书)

  师:刚才呀,我们说的是小朋友在家里做的事情,在幼儿园里也有很多事情呢,看看,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3)小结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想好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不要等,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就能做好多事情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