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1-07-20 05:28:06 作者:

【推荐】大班美术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大班美术教案四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幼虫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并且知道昆虫的特征。

  2、教会孩子们用巧克力制作幼虫。

  活动准备 巧克力豆,木工胶,签字笔或是圆珠笔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幼虫。

  - 我喜欢啃树叶吃。

  - 我长得很小,喜欢蜷着身体。

  - 我是昆虫的宝宝,我是谁呢?

  [展开] 1、谈谈幼虫。- 你见过幼虫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幼虫?幼虫长大了会变成什么?

  - 看过幼虫后你有什么感想?

  2、谈论一下昆虫的一生。- 昆虫是怎样出生的?

  - 在蛋里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又变成了什么? (昆虫在蛋里是幼虫。)

  - 在昆虫中从幼虫变成蛹的都有什么?(有蝴蝶和金龟子。)

  - 在昆虫中从幼虫直接变成成虫的有什么?(从幼虫不变成蛹直接变成成虫的昆虫有蝉,蚂蚱和蜻蜓。)

  (从幼虫变成蛹或是变成成虫的过程被叫做变态。有从幼虫变成蛹的完全变态还有从幼虫直接变成成虫的不完全变态。)

  3、说说昆虫的特征。- 昆虫长什么样子?

  - 昆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 都有什么特征?(身体分为头,胸和肚子三个部分。身体左右对称。胸上有2对翅膀和3双腿。昆虫一共有6条腿 ,还有触角。)

  4、研究制作幼虫。- 制作幼虫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巧克力豆怎样制作幼虫呢?

  5、利用活动纸中准备的材料制作出幼虫。① 用巧克力豆粘出幼虫的样子。

  ② 其他的部分用签字笔画好。

  [结尾]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幼虫介绍给朋友们

  2、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下雨时雨点滴落的场景,能用身体动作和语言大胆地表达。

  2、运用多种色彩表现雨景,继续学习用水粉颜料、水粉笔在玻璃板上涂满颜色。

  3、初步尝试用橡皮在玻璃板的颜料上勾画雨滴的样子。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细致观察过下雨的场景;认识橡皮。

  2、水粉笔,灰蓝色、灰绿色、白色等水粉颜料,玻璃板,宣纸,铅笔上的橡皮(或旧橡皮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下雨的情景。

  教师:下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请你用动作学一学。

  2、出示操作材料,与幼儿一起讨论表现雨滴的方法。

  (1)与幼儿讨论天空的表现方法。

  教师:下雨的天空怎么表现?上次在使用水粉笔刷天空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2)教师出示橡皮并示范用橡皮在玻璃板的颜料上直接勾画雨点,引导幼儿学习。

  要点提示:

  1、用水粉笔在玻璃板上刷颜料的时候,注意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有序地刷,朝同一个方向刷。

  2、橡皮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力能自然地将幼儿已经刷好的颜料划出一道痕迹来。这样的方法幼儿很感兴趣,可以在玻璃板上勾画很多自己喜欢的事物。

  3、幼儿创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橡皮勾画雨点。

  (1)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水粉笔,有序地刷底色。

  (2)提醒幼儿勾画雨滴的时候不要集中在一起。

  (3)提醒幼儿及时印制自己的玻璃版画。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勾画雨滴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互相欣赏用橡皮制作的玻璃版画作品,交流各自的经验。

  ☆区角活动美术区:继续尝试运用橡皮在涂抹好颜料的玻璃板上作画。

  ☆家园共育帮助幼儿收集橡皮,最好是铅笔头上的橡皮。

  【活动反思】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进行了一场“看拼音,写词语”接力赛。轻松、紧张、活泼、有趣的接力赛一下子使沉闷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2、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这篇课文共有九个段落,分四部分讲解。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扶──默读思考,教给学法;第二部分(四至六自然段)半扶半放──自学思考,放中有辅;第三部分(第七至九自然段)放──讨论思考,提高能力。并在文中三个难点,更是重点的地方进行动画演示,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3、面向全体学生,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能说的老师不说,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为每名学生创造每一个学习展示的机会,关注不善于发表见解的学生。板书,电脑操作我都尽量让学生来完成,让学生感到他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4、教学思路清,语言精: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只起到点、帮、辅的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

  5、存在不足:

  教学方法还很传统,教学设计创新不够。

  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还不够多。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今天下午的美术活动《名字大变身》,是让幼儿将自己的名字用各种方式画出来。大班的幼儿已能初步的画出自己的名字了,为了让活动变得理有趣,我就将孩子们最近特别感兴趣的“撕名牌”游戏结合在一起,请幼儿自己制作出漂亮个性的`名牌,然后就可以玩“撕名牌”游戏。孩子们听了之后都特别的高兴,很快就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制作名牌的过程中都非常地认真。有的幼儿用渐变色来填充自己的名字,有的幼儿用漂亮的花朵来进行装饰,还有的幼儿将自己的名字变成一只小动物等等,每个孩子都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名牌。在玩“撕名牌”的环节,幼儿平时电视看得较多,对于撕的方法都有所了解,但是没有真正的玩过,对于规则还不是很清楚,导致出现了混乱。还有制作名牌的材料是纸的,所以很容易撕破,有个别幼儿因为名牌被别的小朋友撕破了而嚎啕大哭。

  活动结束后,我也进行了反思。本次活动的前半部分是成功的,通过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激发了幼儿对于文字的兴趣,在名牌的制作过程中也加深了幼儿对文字结构的了解。但后面的游戏环节,我们准备还不够充分,首先应该有透明胶将名牌进行封面,避免撕破。还有就是对游戏规则的制定,要在活动前进行集体讨论,明确规则,只有考虑周祥这样游戏玩起来才能更有趣。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在画好的轮廓内涂上浆糊,再用纸绳出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绕出物体形象。

  2、激发对纸绳贴画的兴趣,发展手指肌肉的灵活性。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纸绳贴画”、纸绳贴画范例、水彩笔、浆糊、抹布、剪刀、各色纸绳活动前出教师带领幼儿搓好。

  活动过程:

  1、出示纸张贴画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展示纸绳贴画范例并提问: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们想用纸绳贴一副画吗。

  2、结合几何图形引导幼儿学习纸绳绕贴的方法。

  教师:

  纸绳绕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内向外绕贴,一种是出外向内绕贴。

  教师在纸上画出圆形轮廓,示范讲解由内向外绕贴的方法:先在圈内均匀地涂上浆糊,拿一根彩色纸绳,找好圆心,将纸绳的一头贴在圆心上,然后顺着纸绳由里向外一圈一圈地绕。边绕边用手轻轻按压,使纸绳在纸上贴住。

  一个图可以只绕一种颜色,也可以绕多种颜色。

  教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的轮廓,请大家说一说,三角形改如何绕贴?引导幼儿说出:

  要沿着三角形的轮廓出外向里绕。幼儿说出方法后,教师再示范讲解。在轮廓内涂上浆糊沿三角形的轮廓贴上,贴到角上时,用手指压在纸绳固定在角上,另一只手继续绕。三角形的每一个角都用这种方法绕。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

  下面请大家先看操作材料“纸绳贴画”

  是怎么做的。

  再动手在空白处制作绳画。先画出物体的轮廓,要画得大一些,不准画得太细。然后涂浆糊,选择纸绳绕贴。用剩的纸绳要放在小框内,保持桌面整洁。

  幼儿观察范例后自己操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绕1~2副,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选择制作内容、勾画轮廓,讨论选用纸绳的色彩。提醒幼儿保持整洁卫生。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要引导幼儿评价,说出最喜欢的画,为什么喜欢有谁采用了新的绕贴方法。

  (出左向右、出上向下。)

  活动反思: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纸绳很细,4开的纸上频繁的弯折、黏贴,孩子们的稚嫩的小手拿捏不稳,不时自觉地扯下来重新粘。双面胶频繁的贴、撕断、刮,孩子们的手指肚、小指甲,不时的黏上胶;一会儿袖子也粘到双面胶上;一会儿手指两个、三个的的黏在一起,“哎呀,老师又黏上了”的叫喊此起彼伏。但是孩子们没有因为如此困难而放弃的,浓厚的兴趣打败了黏贴的不易,一直坚持到最后。皱纹纸绳贴画终于顺利完工,看着孩子们辛苦的劳动成果,不能不让人为之震撼。黏贴之精细、手法之多样、城堡样式之丰富多彩,效果之优完全超出我们老师的预料。大人做到如此都颇费神、费力,别说这么小的孩子了,可见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艺术的氛围、丰富的材料、巧妙地引导、适当的鼓励、些许的等待,孩子们都会见心中的影像慢慢的表达出来。也许构图不够合理,样式不够新颖,黏贴有些笨拙粗糙,但是独属于孩子们自己童稚的表达方式,所达到的艺效果是任何一个艺术家所不及的。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是相当的自豪。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