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热门】幼儿园教案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优美意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产生拓展性思维。
3、初步学习仿编儿歌的方法。
活动准备:
情景创设:
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
物质准备:
轻音乐、儿歌录音;与儿歌内容相应的课件;花儿、鱼儿、苗儿的头饰若干。
重难点:
重点:学习儿歌,并感受其意境美。
难点:鼓励幼儿创编儿歌。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师:“春天真美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放“雨”声)“哎呀,下雨了,我们赶快找个地方坐下来躲躲雨吧!”(幼儿坐到座位上)
2、师:“小雨点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声音?你知道下雨有什么好处吗?小朋友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下大雨时是“哗哗哗”的声音,下小雨时是“沙沙沙”的声音。”好处是:“庄稼、树木、花草等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和雨露,适量的雨水会让庄稼长的更好;还有小鱼、青蛙它们也喜欢下雨。”
1、利用课件,引出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课件,提出问题:
(1)“雨点落到了什么地方?”
(2)“花儿有了雨点高兴的怎么样?”幼儿学一学。(引出儿歌第一段)
(3)“鱼儿有了雨点高兴的怎么样?”幼儿学一学。(引出儿歌第二段)
(4)“苗儿有了雨点高兴的怎么样?”幼儿学一学。(引出儿歌第三段)
2、利用课件帮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雨点”。
为了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师幼共同游戏。
教师扮演“小雨点”,幼儿带头饰扮演“花儿”、“鱼儿”和“苗儿”一起表演儿歌内容。
幼儿改编儿歌。
1、启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你们还见过雨点落在什么地方?”提示仿编方法:
“如果雨点落在小溪里,小溪会高兴的怎么样?”
“如果雨点落在小树上,小树会高兴的怎么样?”
“如果雨点落在泥土里,泥土会高兴的怎么样?”
“如果雨点落在柳树上,柳树会高兴的怎么样?”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儿歌。
结束:“雨”停了,继续去郊游。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改编的儿歌画成图画,并让家长将儿歌内容写在图画上,在美工区展览。
【扩展阅读】活动评析:
大班语言活动《小雨点》,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幼儿对下雨并不陌生,幼儿也喜欢下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大雨是“哗啦啦”,小雨是“沙沙沙”,并且知道雨水对人们、植物、动物的好处,在引导幼儿改编儿歌的基础上首先出示课件,给幼儿提供一个个画面让幼儿观察后展开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以拟人化的表演方式加深幼儿对儿歌的记忆和理解。
对幼儿生活已有经验进行了一个整理和再加工,最后雨停了,带幼儿去郊游。活动中观察下雨后,花儿的变化,鱼儿的变化、苗儿的变化,让幼儿感受儿歌优美的意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大自然现象的兴趣,完成了目标1,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幼儿提高了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产生拓展性思维,并学会初步仿编,完成了目标2、3,并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学而不厌。给每个幼儿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鱼外部各个器官的名称。
2、懂得鱼各个器官的作用,了解鱼是怎样游水的。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活鱼一条、鱼的卡片一张(将各部分剪开)。
活动过程:
1、用谜语语引出主人公"鱼"。
"小朋友们,我们的教室今天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生活在水里,尾巴好象一把小扇子,还会吐泡泡,你们猜猜它是谁?"
2、出示鱼,请幼儿认真观察其外型,展开讨论:鱼是什么样的。
3、教师结合幼儿的讨论结果作补充,讲解鱼各个部分器官的名称。
4、请幼儿摸一摸鱼,感觉鱼的鱼鳞和鱼表层的粘液。
5、教师逐一讲解鱼各部分器官的作用,着重讲解鱼是利用尾鳍的摆动作动力向前游动的,背鳍保持平衡等。
6、出示"鱼"的分解卡片,请幼儿上来用各部分卡片拼成一条鱼,巩固幼儿对鱼各部分外部器官的记忆。
小百科: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
(3)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准备:盛有清水、牛奶、醋的玻璃杯各一个,字卡一套;示范用的各组实验用具一套。
(2)幼儿材料准备:盛水的大脸盆四个;小脸盆两个;塑料小篮、能盛水的小容器若干;杯子每人两个;糖每人两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活动:(指导语:今天有位小客人要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要想知道小客人是谁,请先猜个小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把它请。)
二、认识水的特性
1、看
教师出示装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师:你们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请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字卡“无色”。
2、尝
3、观察
师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别放入一颗糖,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觉,例:你能看见吗?为什么?
幼:水中的糖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结:水是透明的,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4、动一动
幼儿自己选择实验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无形、可流动性。
(1)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并让幼儿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怎样才能将水盛起来?并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说说水有没有形状?
总结: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2)提供塑料小篮、杯子等,请小朋友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么样?总结:水是流到盆里的,并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三、总结水的特征
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四、结束活动:水的用处
提问:水有什么用处?如果没有水,会怎样?我们怎样保护水资源?总结:水对我们用处很大,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
活动反思:
在教学形式上,我只居于主导和启发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地交流。而在教学手段上,使学生听觉和视觉交替冲击,适合儿童情趣,对“水”的概念,领会得尤为清晰而深刻。有些地方,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也许过于深奥,但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能做到深入浅出、概念清晰,语言得当,就一定能受到预期的效果。有些遗憾的是:我本想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放手给孩子。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引导,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石拱桥的结构,感知石拱桥的多样性及从不同角度欣赏的效果。
2、通过师幼讨论,共同探索石拱桥、砖块及阴影的表现方法。
3、体验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在班级的墙壁上布置有关桥的图片,丰富幼儿的表象经验。幼儿知道桥的结构(有桥面、桥身、桥墩);幼儿欣赏过石拱桥,了解石拱桥的特征。
2、各式石拱桥的图片,如赵州桥、卢沟桥等结构明显且有特点的。
3、水粉颜料,水粉笔,颜料盘,黑卡纸,蜡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导幼儿回忆欣赏过的不同的桥。
(1)教师:前两天我们欣赏过各种各样的桥,谁来说说都有些什么样子的桥?这些桥是怎样的结构?
(2)教师小结:我们看过的有铁索桥、吊桥、木桥等,桥的结构有桥身、桥面、桥墩。
2、出示多幅图片,引导幼儿发现石拱桥的不同造型。
(1)通过提问,让幼儿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发现石拱桥的造型特征。
教师:今天我又带来了另外一种桥的样子,它叫石拱桥。你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为什么叫它石拱桥呢? (用石头砌成,桥身像一个拱门)
(2)提醒幼儿关注桥拱两边的对称特征。
教师:你们最喜欢哪座桥?这座桥像什么?它的桥身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拱?在拱的两边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3)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桥拱细节。
教师:每座桥虽然都有桥拱,但为什么看上去都不一样呢? (因为图片拍摄的角度不同,有的桥拱像门一样,有的会有一些阴影)
3、自由讨论并找出困难的地方,幼儿创作。
(1)教师:在画之前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
(2)教师:你想画一座怎样的石拱桥?桥身是什么样的?有几个桥拱?
(3)介绍操作材料,提出任务与要求。
教师:看一看,桌子上有哪些材料?你想怎么用这些材料?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
要点提示:
①桥拱的立体面比较难画,教师应给予幼儿局部示范。
②提醒幼儿在涂色时,水粉的颜料要厚,可以一块一块地垛在桥身上,做出砖块的感觉。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交流。
活动廷伸:
幼儿园可利用春、秋游带幼儿参观“桥世界”,让幼儿进行写生。
环境创设:
布置“世界名桥展”主题墙饰,让幼儿认识更多的桥。
幼儿园教案 篇5
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目的:
1、幼儿能够跟着音乐学会游戏
2、了解猫的一些特征
3、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活动准备:猫的头饰、地毯、课前幼儿学会歌曲“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过程:
1、律动:“猪八戒"
2、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东西(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喵喵喵)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对了,这是猫叫的声音出示头饰“猫”,老师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学“它”的叫声,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叫好吗?幼儿学会叫了以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地毯上做猫的一些动作,如:爬、伸懒腰、滚、玩皮球等。幼儿可以地毯上充分的发挥。
3、复习歌曲: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跳“老花猫和小花猫”
4、游戏:老花猫和小花猫
规则:幼儿与老师一起唱前段,教师当猫妈妈,唱到歌词:“找个地主躲躲好,妈妈就来找时“幼儿蹲下去,猫妈妈找小猫,当妈妈找到小猫以后,其它的小猫都站起来,叫喵喵喵(告诉猫妈妈你在什么地方躲着的)
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教师接着说:“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饿呀,孩子们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去找找吃的吧,(进行游戏)现在我们把小手拉起来,我们请几位愿意的小朋友当作小鱼,请一位教师当“鱼妈妈”其它的当作猫,我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手拉手做成一个鱼网,游戏开始:念儿歌:小猫说:“小鱼小鱼哪里游戏,你要游到哪里去?小鱼说:“我要游戏到外面去”
小猫说:“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时,小猫全都蹲下去,小鱼就开始向外游。小鱼游出去时,不能从小猫的手上跳过去,只能从小猫的手下边钻出去)最后,小猫拉成圆圈一起往圈内走,(表示收鱼网)一起把鱼捞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鱼。游戏结束。
5、结束部份:猫妈妈说:“孩子们,吃饱了没有?(如幼儿说没有吃饱,教师可再进行一次游戏,如幼儿说吃饱了,妈妈就说我也吃饱了)现在我们也回家吧!!!!(幼儿走出教室)
附:
1=C 2/4
53|53|1-|53|53|1-|66|66|53|5-|66
许多 小花 猫 喵 喵 叫 今天 我们 真高 兴 要和
一只 老花 猫 喵 喵 叫 我的 小猫 在哪 里 一会
66|53|5-|12|34|55|6-|54|32|1-||
妈妈 做游 戏 找个 地方 躲躲 好 妈妈 就来 找
妈妈 就来 找 找呀 找呀 找找 找 小猫 找到 了
幼儿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开心宝宝》时,我让小朋友每人在已有的笑脸里面添画。有一位小朋友把这个圆脸添画成一只大黑猫,其他小朋友看见了都很喜欢,都围着它嚷嚷开了,说还可以变成帽子、变成篮子……,这使我产生了灵感。幼儿想象如此丰富,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语言活动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创造性讲述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想想、画画、讲讲,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实物: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经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一个圈圈)
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花猫、小朋友……)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圆圈圈,变木桶,妈妈用它来装水。
幼B:圆圈圈,变篮子,买了水果放里面。
幼C:圆圈圈,变乌龟,乌龟在水里游来又游去。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圈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圈圈》的故事
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每人
找个好朋友把你们手上的画拼在一起,变成一幅大画,然后两个人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两个人你先编,再他编,大家接龙一起编个动听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师简单小结
请个别小组讲述
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阅读、理解图意,感受绘本中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2、培养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活动准备:
《我的好妈妈》歌曲、伴奏; 绘本《我爱妈妈》PPT绘本《我爱妈妈》人手一本; 钢伴《碰一碰》
活动过程:
一、以歌曲《我的好妈妈》引出主题;在歌曲《我的好妈妈》中进入活动室,向妈妈问好,做到位子上。
师:刚才你在歌曲中听到了谁?
你爱你的妈妈吗?有多爱?
向后面的妈妈们说:妈妈,我爱你!
如果我们总是爱捣乱,做错事情,妈妈会不会批评我们?
如果妈妈批评我们了,那你还爱她吗?为什么?
二、出示绘本PPT,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师:(PPT1页)有一只小熊,它的妈妈也很爱它,(PPT2页)可是它可调皮了,每天都会不停地捣蛋,闯祸、还会受伤,那它的妈妈有没有批评它呢?他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它爱不爱自己的妈妈呢?
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请你轻轻地拿起书,安安静静地一页一页往后看,看完以后轻轻地把书放在桌子中间。
提问:小熊调皮吗?
它都去干什么了?(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PPT,学一学)妈妈批评它了吗?妈妈是怎么做的?
玩了一天的小熊很累,睡觉前对妈妈说了一句什么呢?
妈妈在小熊睡着后在小熊的耳边说了什么话呢?
教师小结:小熊真的挺调皮的,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可是他还太小,好多事情都不会做,又不想让妈妈教他,可是每次都会受伤,因为不会游泳,抓鱼的时候掉到了水里,又因为不会爬树,摘果子的时候摔倒了树下,可是它的妈妈每次都会帮它,教他学会这些本领。
小熊每学会一个本领都会在心里说:我爱妈妈!
三、师生完整阅读绘本,加深对绘本的理解;(播放背景音乐)你想不想完整地把这本书再看一遍呢?和老师一起轻轻地拿起我们的书,一起看一看吧!
师:读完这本书,你有没有很感动,想不想再学小熊对妈妈说一声:我爱妈妈?
四、生活迁移,在游戏中再次感受母子之爱。
1、师:你有没有像小熊一样调皮捣蛋啊,你的妈妈有没有像小熊的妈妈一样教会我们许多的本领呢?
那你的妈妈有没有像小熊的妈妈一样爱你呢?
是的,妈妈很爱我们,家里除了妈妈以外,还有爸爸,爷爷奶奶等等很多的亲人都很爱我们,都会教会我们许多的本领。
2、你想不想去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再对她说一声:"妈妈,我爱你"呢?(互动)3、游戏"碰一碰"。宝宝和妈妈碰一碰。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跟老师一起听音乐打节奏,并感受活动的快乐。
2、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杯子、筷子、咚咚锵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唐老师请你们认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呀?
2、说一说: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平时我们用杯子做什么?
3、杯子说他是会唱歌的杯子,你相信吗?
师:小朋友,你们听杯子唱歌啦!
4、教师用筷子有节奏地敲打杯子(音乐咚咚锵里的 节奏),引起幼儿兴趣。
5、好不好听?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意图:出示杯子引起幼儿的兴趣。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为下面幼儿为音乐伴奏做铺垫。)
二、敲一敲
1、发餐具,请幼儿自由敲打。
2、好玩吗?你们想敲出更好听的声音吗?
3、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打。
师:真能干,你们敲的真好听,太棒了。现在请你们保管好手中的杯子和筷子,跟老师一起来听一首音乐《咚咚锵》
三、试一试
1、听音乐
师:这首音乐真好听,刚才我们是拍手,现在要是我们用手中的杯子和筷子给它来点伴奏让它更好听。
2、试一试: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敲节奏。
3、提要求:前奏的时候我们点头,听好音乐跟着音乐节拍敲。
4、请幼儿听音乐敲节奏。
(意图:幼儿喜欢敲敲打打,让幼儿自己敲打,感受活动的快乐,并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尝试着跟着音乐敲打,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和节拍感。)
四、演一演活动结束
1、唱歌伴奏。
师:这首歌啊是我们最喜欢唱的了,而且唱的可好听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那我们就表演给他们看一下吧,唱的时候要怎么样?(要用会唱歌的杯子伴奏。)
2、太棒了,表演得真好,表扬一下自己吧。(大家一起很开心的敲餐具)。
(意图:以表扬的方式,增强幼儿下次学习音乐的兴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