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12 04:55:32 作者:

幼儿园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教育幼儿要自己吃饭,吃饭不撒饭粒,注意保持餐具、桌面的整洁。

  2、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正确的吃饭姿势。

  活动准备:

  1、幼儿餐具各两套,萝卜、青菜、小鱼各一盘。

  2、请两名事先训练好的幼儿戴头饰扮成小猫、小兔。

  活动建议:

  一、老师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它们是谁?它们还没有吃饭,我们拿什么招待它们呢?"

  二、请小兔、小猫吃饭

  1、他们吃得可真香啊,看,它们是怎么吃饭的?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小兔拿勺子姿势不对,谁帮它改正过来?小兔撒了这么多的饭粒对吗?为什么?

  教师告诉幼儿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小朋友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吃饭,能够正确使用餐具。

  2、小猫吃完饭后干什么,它做得对吗?

  小结:小猫吃完饭知道擦嘴,知道注意保持桌面干净,讲究卫生,还会拾掇碗筷,真讲卫生,爱劳动,小朋友在家吃饭帮助爸爸妈妈收拾碗筷吗?我们小朋友在家进餐是要学小猫,吃饭不挑食,不撒饭粒,要保持餐具和桌面干净整洁,这才是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孩子。

  3、同幼儿一起跟小兔、小猫再见。

  渗透方式:

  平时在幼儿园午餐时教师要求幼儿不撒饭粒,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家长工作:

  孩子在家进餐时要独立进餐,家长提醒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拿小勺和筷子,不撒饭粒保持桌面的整洁。

  附儿歌:

  吃 饭

  吃饭时,坐端正

  左手扶着碗

  右手拿着羹

  一口一口往下咽

  不剩饭,不挑食

  自己吃饭真能干

幼儿园教案 篇2

  本主题以常驻见的粮食——米为核心组织和安排教育内容。主题的目标是:认识米及米制品,知道米是农民辛苦劳动种出来的,要爱惜每一粒米,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一:认识米】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装有米的无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组1个;每组1张16开或8开纸。

  三、活动组织:

  1、让幼儿摇动桌上的瓶子,以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轮流摇桌子上的瓶子,听听有没有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一个摇过了要给另一个,不要争。”

  2、引发幼儿猜想瓶中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摇过了,那你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导幼观察米,说出米的特征。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瓶子里是米,好,现在我们把瓶子盖开开,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在纸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谁愿意告诉大家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好,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长,有点圆,捏在手里硬硬的像个睡着的小娃娃。”

  4、引导幼儿说出米的好处。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吗?”“对了,米可以做成饭,可以让小朋友吃饱,长身体,米是粮食。”“好,大家把米捡到瓶子里去,我们一起把它送到厨房的阿姨把它们做成饭。要小心点,千万别弄到地上,这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一会吃饭时也要小心,不要洒到地上,要爱惜粮食。”

  【活动二:白米饭】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儿歌的名称,学会念儿歌,并乐意朗诵。

  2、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懂得爱惜粮食。

  二、活动准备:农民种粮劳动的幻灯片,幻灯机。

  三、活动组织:

  1、放映幻灯片,让幼儿了解农民种粮的辛苦过程。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每天吃的喷喷香的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民伯伯要插秧、浇水、施肥、除虫、除草、收割、脱粒,然后食堂里的炊事员叔叔、阿姨做成白米饭。白米饭来的真不容易。我们要爱惜白米饭,一粒都不能浪费。

  老师来念首《白米饭》儿歌。

  2、教师诵儿歌一遍,并提问。

  教师用语参考:“儿歌的名称?儿歌讲了什么?”

  教师朗诵儿歌第二遍,并根据儿歌内容依次提问。

  教师用语参考:“白米饭怎么样?谁种的粮?我们要怎样做?”

  3、幼儿朗诵儿歌。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来朗诵儿歌《白米饭》。”

  附儿歌:白米饭

  白米饭,喷喷香,农民伯伯种的粮。我们爱惜白米饭,浪费一粒不应当。

  【活动三:小厨师】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幼儿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2、幼儿与他人分享食品及良好的用餐卫生习惯。

  二、活动准备:

  米粉若干,面盆1只,干净的小碟子若干个,牙签一人1根。各式糕点模子。

  三、活动组织:

  1、观察糕点,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自制糕点的欲X。

  教师用语参考:“尝尝这些糕点,好不好吃?我们会不会用自己的小手做糕点给大家?老师带来了米粉和工具,请小朋友都来做小厨师好吗?”

  2、老师把米粉加开水和成团,分给每组小朋友,小朋友动手操作,老师参与活动,对幼儿提出行为要求和卫生要求。鼓励胆小、动作慢的幼儿积极参与简单的活动。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从米团中分出一点放在手心,先把米粉搓成圆形的,然后把它放进模子里压平,再倒出来,做好了把它放在碟子里。”“做糕点时不讲话,不用手摸头擦汗,不碰脏东西,注意卫生。”“小朋友制作的糕点品种多样,很能干。”

  3、蒸糕点:教师用语参考:“我们把糕点送到厨房,请阿姨蒸熟。”

  4、品尝,与人分享,让幼儿体验愉快的情绪,启发幼儿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用语参考:“糕点熟了,请小朋友来品尝。想一想,我们应该把糕点分给谁吃?你们觉得糕点味道怎么样?好吃吗?”

  【活动四:米制品】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几种常见的米制品名称及来源,进一步认识米的用处。

  2、培养幼儿与人分享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几种常见的米制品(米花,汤圆等)

  三、活动组织:

  1、阿姨送食品给小朋友,并向幼儿一一介绍食品的名称,启发幼儿,让幼儿知道这些食物都是阿姨辛苦做出来的,不要偏食,不要浪费。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阿姨送来了许多好吃的食物,看看都是些什么?你们喜欢吃吗?平时爸爸妈妈还有阿姨都想给你做这些食物,他们很辛苦,吃的时候可不能浪费,你们知道这些食品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吗?

  2、听故事,知道这些食物的来源,并知道它们是米制品,知道米的用处及其与人的关系。

  教师用语参考:你们听过故事后,知道米有哪些朋友吗?你还知道有哪些米制品呢?人要生活,离不开食品,离不开米,米的用处可大了。小朋友爱惜粮食,要从爱惜一粒米做起。

  3、品尝分享食物——要求幼儿按自己吃的分量取用食物不浪费。

  附故事:小米粒,长朋友

  “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米粒一边唱歌一边跳进米缸去找朋友,他碰到了爆米花问:“咦,你是谁?和我长得很像,个了却比我大得多?”“我就是你的好朋友爆米花呀!”小米粒一听,高兴地说:“好,好,好,你和我一起找朋友吧。”他们唱着歌,拉着手,一起去找朋友。

  附诗歌:悯农

  锄禾中当午,汗滴禾下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活动五:米粒画】

  一、活动目标:

  学习用米粒装饰和绘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美感,并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米粒若干,颜料、棉签、胶水、小瓶、小盒、彩笔、教师范画。

  2、教师事先画好的小鸡图幼儿人手1张。

  3、事先准备好的无色图案,如太阳、花、草等。

  三、活动组织:

  1、用粘上颜料的米在盒子里滚画,在盒底留下图画,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师出示范画)“这画美不美?你们想不想试试?好,今天老师就来教会你们这个本领——滚米粒画。”“请小朋友看仔细,先拿一些米放入小瓶,然后往瓶里倒少量的颜料,晃动小瓶使米粒滚来滚去,然后米粒倒入小盒,米粒就会在小盒的底板留下美丽的图画。”“现在请小朋友自已动手制作滚米粒画,在作画时注意不要把颜料倒在瓶外,以免弄脏手。滚画时,不要用太大的劲,防止米粒滚出小盒。”“有的小朋友把你俩的画拿好,我们去开个小画展好不好?”

  2、画米粒画,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小鸡图,让幼儿添画米粒。

  教师用语参考:(出示范画小鸡图)“小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他们底着头在干什么?地上有没有吃的?我们想给他们画什么吃的?小鸡们肚子饿了,我们给他们送去小米,我们添画小米时尽量画得靠近小鸡,这样,好让小鸡们吃饱了回家。”“我们小朋友都知道,米是一颗一颗的,画的时侯就应注意不要把米粒画叠在一起,那样,不但不好看,而且小鸡们吃起来也不方便。”“刚才老师提出的要求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好,现在请小朋友添画米粒。”

  3、粘贴米粒画:让幼儿在现有的无色图案上粘贴米粒并着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美感。

  教师用语参考:(出示无色的图案画和粘贴着色后的作品,让幼儿比较)“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喜欢它?”“老师这儿有一个太阳的图案,先用棉签蘸些胶水多余的米轻轻排开,这样,太阳的图案就变得很有立体感,最后,用棉签蘸上红颜色涂在米粒上,一幅画就完成了。”

  【活动六:老鼠偷米】

  一、活动目标:练习钻的动作,锻炼追躲闪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在跳高架上拉绳或松紧带,围成正方形作为猫的家,小沙包若干,作为粮食。

  2、猫家的4个角为老鼠笼子。

  3、事先学会念儿歌,并教会两个幼儿玩这一游戏。

  三、活动组织:

  1、出示扮演老鼠和猫的两名幼儿,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你们想玩吗?”(两名幼儿将这游戏完整地玩一遍)

  2、介绍游戏过程,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形式。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名叫“老鼠偷米“。以前,我们已学会这儿歌,请小朋友集体念一遍。好,再请小朋友看一遍这两位小朋友是怎么玩的。

  扮演老鼠的幼儿躲在四角洞内念儿歌:老鼠偷偷往外瞧,老猫呼呼正睡觉,老鼠轻轻钻进去,偷了粮食快快跑。(当念到第三句时,便可进去偷粮食,但是,每人只能偷一袋粮食)扮演老猫的幼儿躲在自已家里闭上眼睛,假装睡觉。

  当老鼠念完第四句后,老猫醒来叫一声“喵”时,猫立即去捉老鼠,把捉到的老鼠关到笼子里,这个游戏就结束了,小朋友听懂了吗?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玩这个游戏,演老猫的小朋友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看见老鼠偷了粮食准备跑时要立即去捉。你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好粮食,不给老鼠偷走,知道不知道,老师要看一看哪一只猫最机灵,捉到的老鼠最多。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新环境,了解班里新来的同伴。

  2、知道自己升班了,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会用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布置活动室,产生热爱班级的情感。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打扫活动室卫生,整理班级物品,简单布置室内环境和区域。

  2、活动前在区角制作部分手工作品,如拉环,花串等。

  3、轻音乐磁带。

  4、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认识新朋友。

  (1)老师自我介绍后与幼儿一起数数:班里又来了多少新朋友?

  (2)清新同伴介绍自己,如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等,也可请他们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本领。

  (3)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迎接新的小朋友,如说一句欢迎的话或拥抱等表达自己的心情。

  2、说说同伴的新变化。

  (1)相互说说同伴的变化,如是否长高了?长胖了?比比谁高谁矮?

  (2)师幼共同讨论,升入中班,应该怎样做?请幼儿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与同伴相处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3、找找活动室与校办活动室的不同。

  (1)请幼儿说说原来的活动室在幼儿园的什么位置?现在的活动室在什么位置?

  (2)走走看看活动室,说说新班级哪里与小班不同?看看新活动室都有什么?引导幼儿从颜色,高矮,数量,种类等方面进行比较。

  4、布置我们的`新班级。

  (1)师幼共同讨论:怎样布置新班才能使他更漂亮?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如介绍事先做好的装饰物,说说想把它们装饰在哪些地方?

  (2)在欢快的轻音乐背景下,帮助幼儿用已准备的装饰物布置活动室。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体验与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激发爱他*的情感。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妈妈养育自己的辛劳。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二、活动准备

  1、一定数量的水果、果盘、牙签。

  2、有关宝宝生长及妈妈爱护宝宝的图片。

  3、音乐磁带《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任选两首。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都知道今周星期日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是天下所有他*的节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妈妈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很多,非常辛苦,所以呢,在母亲节就要到来的时候,老师把小朋友的妈妈请到幼儿园,让我们借此机会好好的疼爱一下自己的妈妈、亲亲自己的好妈妈。

  大家就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吧……

  2、谈妈妈、说孩子。

  (1)老师讲述一件妈妈养育自己的难忘之事。(略)

  (2)请幼儿看图片回忆、讲述妈妈养育自己的难忘事情。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他*的爱和照顾让我们感觉到非常幸福,小朋友和妈妈之间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事情,现在就请小朋友说说和妈妈之间难忘的事。

  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真懂事,刚才说的真好!别看我们小,但妈妈对我们的爱我们都牢记在心里,对不对?

  (3)请妈妈说一件对孩子印象最深、能体现孩子懂事的事情。(有代表性的一、两位妈妈)

  (3)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当辛苦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家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游戏:做妈妈

  (1)找几个能力较强的孩子来扮妈妈,请几个个子小点且聪明有花招的孩子来做他*的孩子,引导幼儿体验做他*的辛劳,及怎样喂孩子、搂着孩子睡觉,陪孩子画图画。

  (2)谈谈做他*的感受。

  小朋友当妈妈,非常开心,当了妈妈之后你做事情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我想问小朋友:“你们做妈妈,累不累?”

  (3)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小朋友做了一会妈妈都感到非常的辛苦,可妈妈要做10个月才能生下宝宝,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宝宝生长及妈妈爱护宝宝的图片,并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妈妈爱孩子的故事。(故事略)

  4、谢妈妈:

  每个妈妈身上都会有很多感人的事,妈妈是守护我们的天使,她会用所有的爱来呵护我们,小朋友也要把他*的爱永远记在心里,用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他*的爱,长大后回报他*的爱。

  (1)面对妈妈露出最甜美的笑容,齐声说:“妈妈!我爱您”

  (2)亲亲妈妈,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句心里话。

  (3)集体表演:《感恩的心》。

  (4)动手操作:做水果拼盘给妈妈吃。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百科:生儿育女是为人母之始,以孟母为旗帜的中华母亲节选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为这一天仉氏才成为孟母。现在有些孩子过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乐,而在传统美德中生日应当感激母恩,因此称生日为“母难日”,或径称“母难”。把孟子的生日定为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母亲节,意味着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

幼儿园教案 篇5

  一、 教育活动目标

  1. 认识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能给大家带来方便。]

  2.懂得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不损坏公共设施。

  二、 活动准备

  1、各种公共设施图片(候车椅、电话亭、路边垃圾桶、路灯、汽车站牌等)。

  三、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认识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能给大家带来方便。

  2.活动难点:懂得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不损坏公共设施。

  3.指导要点:通过认识了解公共设施,讨论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幼儿要爱护公共设施。

  四、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公共设施图片,引出课题。

  师:宝贝们,你们看上面的图片认识这些东西吗?

  师: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东西呢?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引导幼儿逐一根据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公共设施。

  2.认识公共设施,了解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师告诉幼儿公共设施是方便大家的,可以共同使用的。)

  师: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也是公共设施。(结合生活经验,启发幼儿回忆。)

  师:如果没有这些公共设施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方便之处呢?(假设具体事例,引导幼儿讨论。)

  小结:公共设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了垃圾桶,满大街将都是垃圾,又脏又臭;如果没有路灯,晚上走路就会摔跤;如果没有了路牌,当我们回家的时候就会迷路。

  3.引导幼儿懂得不要损坏公共设施

  师:在生活中既然公共设施对我们这么重要,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鼓励幼儿自由讨论)。

  4.小结

  师:公共设施默默地为人们的生活作贡献,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们,我们回家也把这件事情告诉身边的好朋友一起共同爱护它们吧!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