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夏天教案
小班夏天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夏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夏天教案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夏天服装的特点。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地做模特,展示自己的服装。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你的衣服什么样”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我们穿什么?请你说说自己穿的衣服。幼儿自由说出自己衣服的外形。强调衣服的薄和少。
二、感知夏季服装的特点。
1、幼儿做模特,共同欣赏夏天不一样的衣服。
教师:小朋友们的服装都一样吗?你感觉夏天服装的颜色怎么样?还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活动,通过看、摸、说等方式感知夏天服装的特点。
老师:请你们相互摸一摸、看一看同伴的衣服,比比你和其他小朋友的衣服有什么不互相间的地方。
3、集体交流
老师:你们找出夏天服装的特点了吗?为什么夏天的衣服是薄薄、短短的呢?
4、老师总结:因为夏天天气热,穿上薄薄、短短的衣服会凉快,舒服些,夏天的衣服款式很多,有短袖、背心,有短裤,裙子等等,颜色也很鲜艳,漂亮。
小班夏天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太阳的火辣。
2、初步了解儿种夏天防晒,保护皮肤的方法。
3、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太阳刷子道具一个。
2、儿歌挂图《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3、《夏天防晒方法》教学挂图。
活动流程:
1、到室外观察夏日景色,且稍活动,让幼儿感觉夏天天气的特点,;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小朋友,刚才在室外活动感觉怎么样?摸摸自己的头上、身上有什么东西出来了?
2、根据幼儿讨论回答,启发幼儿学习讲述夏季的天气特点。
3、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要求。
师:夏天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做什么?夏天天气真热啊,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呢?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简单小结。
4、请幼儿欣赏诗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感知太阳的火辣。
教师一边演示教具,一边朗诵儿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提问:
(1)。诗歌中夏天的太阳都把谁刷的火辣辣的?(游泳的人、爬山的人、骑车的人、卖瓜的人、踢球的人)
(2)。太阳把人们刷的火辣辣的,人们会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性描述。)
5、带领幼儿到户外,在太阳下玩一会儿,体验炎热的感觉,引导幼儿讨论讲述晒太阳的感觉。
(1)。请幼儿摸一摸自己裸露在外的皮肤,如:手臂、腿等,再摸一摸在室内小朋友的皮肤,感觉一下在室内外的体表温度。
(2)在室外体验太阳的炎热。
带幼儿在室外跑跳一下,问:你的身体有感觉吗
(3)。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将儿歌中的角色变成幼儿的名字或幼儿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如:刷刷,刷的火辣辣:或刷刷小朋友的头顶,刷的头顶火辣辣等
6、引导幼儿讨论;在太阳底下怎样保护自己的皮肤
7、教师出示挂图《夏天防晒的好方法》,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天在外面玩时,有什么好方法保护自己,不被太阳晒晕或把皮肤晒坏?
8、擦防晒油,打太阳伞、戴墨镜、戴帽子、在阴凉处玩耍、在太阳下不要太久等。
教学反思:
因为夏天的炎热孩子们在太阳下都能感受到,所以能够较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故事时,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非常的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怎样进行防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
小班夏天教案3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特别是在撕纸方面表现的尤其突出,他们对撕纸力度及外形不会把握,因此我设计了撕贴“送伞”这一活动,初步发展幼儿的撕贴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四、 活动过程:
(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1)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天气怎么样?
提问:(1)呀!一会天气要怎么啦?
(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
(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
3、 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
(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1)教师着重示范讲解撕伞。
(2)伞撕好了,那怎样送给小兔呢(启发幼儿说出伞应送到小兔的头上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的要求(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卫生)。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
(五)活动评价。
(1)小朋友们看,哪一把伞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2)刚才呀!小兔们得到了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他们非常高兴,还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那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不管是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都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帮助别人吗?
五、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轮廓纸,继续提高幼儿嘶和贴的技能。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帮助。
《》 marrina 编辑
小班夏天教案4
一、说一说:知了
1.课件:播放知了的叫声
提问: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图片:知了,让幼儿欣赏。
3.教师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
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
3.教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 “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谁做得对
1.教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
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三总结
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小班夏天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鸣叫特点。
2.懂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夏天的知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知了。
1.教师打开课件片头画面。教师点击知了: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播放知了视频,让幼儿欣赏。
3.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
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
3.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评一评:谁做得对
1.教师点击呈现课件中的四幅画面。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几幅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教师逐一点击四幅画面呈现动画,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3.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小红花拖放到做得对的画面中,验证正误。
4.总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对昆虫也不是很了解,还远远不能回答幼儿所有的问题。在课堂中,最最后环节让幼儿创编的过程中,幼儿提出了很多昆虫,当他们问起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可见我应该在课前查阅一些常见昆虫的相关知识。
小班夏天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提前观察夏天雷雨闪电现象(可根据天气情况随机进行)。
2、打雷下雨的录音。
3、人们避雷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听录音,组织幼儿讨论:
⑴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⑵电闪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⑶电闪雷鸣时你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2、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⑴用诗歌的形式介绍歌词。
⑵让幼儿初步懂得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⑶让幼儿初步了解和学唱切分音,增强节奏感。
3、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4、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分析它与春天小雨的不同。
5、组织幼儿讨论下雨时人们的防雨工具,绘画“雨伞”。
活动反思:
“闪电雷鸣”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初次放录音时,孩子们都做出了很夸张的表情,并用手掩住了耳朵,结合录象加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电闪雷鸣不再害怕,并明白了他们的简单原理。活动中,孩子们对切分音的掌握不错,对一问一答的形式很感兴趣。延伸活动中,孩子们对避雷很感兴趣,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把知识传授给孩子。
小班夏天教案7
活动目标:
1、 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鸣叫特点。
2、 懂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活动准备:
课件《夏天的知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知了1、教师打开课件片头画面。
教师点击知了: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播放知了视频,让幼儿欣赏。
3、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1、 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3、教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 "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评一评:谁做得对1、教师点击呈现课件中的四幅画面。
教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几幅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教师逐一点击四幅画面呈现动画,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3、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小红花拖放到做得对的画面中,验证正误。
4、总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小班夏天教案8
设计意图
炎热的夏天到了。一天,罗拉高兴地向我介绍她穿的漂亮的吊带裙,引得周围的孩子纷纷说 起自己的衣服,并与同伴互相比较着。他们发现,夏天服装颜色鲜艳、款式多样,兴趣就更 浓了。结合我班近期的教育目标,为了培养幼儿乐于发现、乐于探索的精神,我们以幼儿感 兴趣的夏天服装为载体,将娃娃家、认知区、美工区结合起来,请幼儿收集各种衣服、布料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寻找夏季服装的规律。
娃娃家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感知夏季服装的特点,并找出其规律。
材料投放:
各季节的服装,纸箱。
游戏指导:
几个纸箱中放着幼儿带来的服装。幼儿纷纷翻找自己带来的衣服向别人介绍。教 师提出问题:“这么多漂亮的衣服放在纸箱里不好找怎么办?”幼儿商量出的办法是“叠整 齐”和“放在衣柜里”。整理好衣服后,教师与幼儿玩给娃娃选衣服的游戏,重点引导幼儿 说出选衣服的理由,以强化夏季服装的特点。给娃娃换好衣服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现 在柜子又翻乱了,大家再想一想,怎样把衣服收得又整齐又好找?”幼儿想出许多办法,最 后一致认为,把夏天的衣服放在衣柜里,其他季节的衣服放回箱子里。幼儿在整理的过程中
找出了夏季服装的规律。
美工区
活动目标:
让幼儿通过挑选布料为娃娃做衣服、搭配服装来感知服装的特征。
材料投放:
硬纸板做的人物头型若干。不同质地的布料剪成的服装样若干,包括 厚裙、薄裙、长衣、长裤、短袖衫、短裤等,与服装样相同的纸样若干。
游戏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用布剪成的服装样与纸样为娃娃制作夏季服装。制作方法为幼儿将 同样的服装样与纸样配对粘好,再选择人物头型帖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说说“为 什么用这块布为娃娃制作夏天的服装”,以强化幼儿对夏季服装特点的认识。
通过制作,幼儿总结出“制作夏天的服装要用薄布,选择无袖、短袖的裙子或上衣以及短裤 ”。 还可根据本班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把服装样剪成两三块,让幼儿在选一选、拼一拼的基础上 ,制作夏天的服装。
认知区
活动目标:
通过触摸配对,让幼儿感知夏季服装的特征。
材料投放:
摸箱,娃娃2~3个,娃娃的四季服装若干,四季服装配对卡片。
游戏指导:
幼儿从摸箱中摸出夏天的服装给娃娃换上。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总结出夏季服装的特点
小班夏天教案9
幼儿园小班夏天教案:大雨、小雨
教师:XXX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不演奏时能控制住铃鼓,使其不发出声音。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大雨和小雨》。
2、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每人一个铃鼓。
活动过程: 1、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回忆有关下雨的经验。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雨吗?大雨是什么样子的?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大雨的声音是大大的,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用动作来把大雨表现出来?
师:小雨又是怎样的呢?它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
师:刚才小朋友用动作把大雨表现了出来,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用声音和手部动作来表现小雨,谁来试试看。
2、幼儿欣赏教师演唱《大雨和小雨》。
(1)教师一边用手指挂图,一边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师:刚才小朋友听到老师唱了《大雨和小雨》,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哗啦--哗--啦)小雨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嘀--嘀--嗒--嗒--嘀--嘀--嗒--嗒)师: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一边唱一边请幼儿配上动作)
(2)教师再次清唱歌曲,幼儿用动作表现下大雨、小雨的节奏。
3、教师出示铃鼓,让幼儿回忆并模仿其音色。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铃鼓)师: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
师:小朋友想得真好,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是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摇动铃鼓。)师:小朋友请听清老师的要求,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时,才用铃鼓把下大雨的声音演奏出来,开始两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是不用演奏的,听明白了吗?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曲,当唱到哗啦哗啦的时候就要摇动你手中的铃鼓。
师:小雨的声音是嘀嗒嘀嗒的,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怎么样演奏这个铃鼓,让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的声音呢?
师:哦,原来我们用手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的声音了,那我们一起来演奏吧!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要在哪里开始演奏,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吧!
师:对了,当我们唱到嘀嗒嘀嗒的时候,我们才要用铃鼓把它演奏出来,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4、师幼一起边唱歌曲边用乐器演奏。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铃鼓来演奏了大雨和小雨,现在我们完整地来演奏大雨和小雨吧!
5、分组演奏将幼儿分成大雨和小雨组。在教师动作的暗示下,幼儿学习准确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小班夏天教案10
活动目标:
⒈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⒉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⒈提前观察夏天雷雨闪电现象(可根据天气情况随机进行)。
⒉打雷下雨的录音。
⒊人们避雷的课件。
活动过程:
⒈听录音,组织幼儿讨论:
⑴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⑵电闪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⑶电闪雷鸣时你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⒉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⑴用诗歌的形式介绍歌词。
⑵让幼儿初步懂得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⑶让幼儿初步了解和学唱切分音,增强节奏感。
⒊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⒋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分析它与春天小雨的不同。
⒌组织幼儿讨论下雨时人们的防雨工具,绘画“雨伞”。
活动反思:
“闪电雷鸣”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初次放录音时,孩子们都做出了很夸张的表情,并用手掩住了耳朵,结合录象加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电闪雷鸣不再害怕,并明白了他们的简单原理。活动中,孩子们对切分音的掌握不错,对一问一答的形式很感兴趣。延伸活动中,孩子们对避雷很感兴趣,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把知识传授给孩子。
小班夏天教案11
活动目标
1、大感受三拍子歌曲旋律基础上,通过问答接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并以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1、情影图 2、钢琴 3、幼儿用书
活动准备:1、了解夏天。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热的时候最想做什么事?在夏天我们大家要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做?
2、欣赏夏天的图片。
——教师在视频搜索夏天的图片给幼儿欣赏并让幼儿说一说。
3、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让幼儿欣赏,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 教师示范唱歌曲,同时相对应指着情境图与歌词引导幼儿完整感知。
(2) 幼儿在图示及教师的动作暗示下轻声随音乐跟唱歌曲。
(3) 鼓励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唱。
4、创编歌曲。
——幼儿对歌词进行创编。
5、找夏天
(1) 体验夏天的特征。
——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活动,感受夏天的阳光,寻找合适的地方避暑。
(2) 幼儿在幼儿园里寻找夏天。
(3) 鼓励幼儿说出自已寻找的感受。
(4) 幼儿在树荫下避暑,感受阴凉。
《小班音乐教案:夏天到》摘要:
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1、情影图 2、钢琴 3、幼儿用书 活动准备:1、了解夏天。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热的时候最想做什么事?在夏天我们大家要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做? 2、欣赏夏天...
小班夏天教案12
设计思路:
炎热的夏季到了。虽然天气炎热的、甚至酷暑难当,但是对于孩子们说: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可以吃好吃的冷饮,女孩子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可以尽情玩水、可以聆听夏天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和树上的知了声……夏天这个季节孩子们那么感兴趣,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能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将引导幼儿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学习。在活动中积累有关夏日防暑的经验,引发对夏天许多问题的思考。在谈谈、做做中让孩子们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夏日给我们带来的许多快乐,学会在夏日自我防护的一些方法。
本次活动是 “炎热的夏天”主题中的一次活动。在“炎热的夏天”的大主题背景下,以夏季用品这一幼儿喜爱的生活用品导入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夏季用品的熟悉和了解展开想象,把各种几何图形片与夏季用品联系在一起,并尝试制作,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学会动脑、动手,鼓励幼儿尽情地表达和表现,让他们体验成功时的那种自信与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进行展开想象,将各种几何图形卡片变成各种夏季用品。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大胆想象创作做,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做做玩玩中,体验夏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学会夏天自我防护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的几何图形卡片
2、剪刀、固体胶、各色纸、各种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 交流讨论
1、 今天收到了礼物很开心,你们知道是什么礼物是谁送的吗?
2、 逐一出示礼物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太阳公公为什么要送这些礼物给我?
3、 除了这些礼物外,还有哪些夏天的用品?
4、 太阳公公也送你们每人一份礼物,出示礼物认识图形。
二、 想象创作
1、 引导孩子用各种不同的图形贴画出多种夏季防暑用品。
2、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创作。
3、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一起完成作品。
三、 分享交流
1、 幼儿作品展示,相互交流。
2、 请个别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
小班夏天教案13
活动目标:
1、 在幼儿已初步掌握水墨画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爱美的情趣。
3、 加深幼儿对夏天的认识。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①毛笔、宣纸、颜料、擦手巾;②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图片四幅。
2、 知识准备:布置幼儿平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教师启发性谈话,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夏天的认识和感受,萌发幼儿进行“多彩的夏天”主题画的创作愿望。
1、 引导幼儿讲出夏天最喜欢去的地方。
2、 丰富幼儿关于夏季的知识,激发创作欲望。
二、 基本部分
1、 出示四幅不同特点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主题化的画面安排及色彩运用的方法,并能大胆用水墨画的手法进行创作绘画。
2、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3、 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讲述,要求讲得有顺序,较完整。
⑴请幼儿为自己的画命名。
⑵两人一起相互讲述画面。
⑶请个别幼儿独立讲述。
三、 结束部分
1、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活动室四周,给幼儿欣赏。
2、 请幼儿评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3、 教师启发幼儿从画面安排、色彩运用、形象处理、想象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讲评。
4、 幼儿随音乐做轻松活动,出活动室。
小班夏天教案14
活动目标:
1、感知夏季服装的特征。
2、学习用海绵印画,装饰夏天的衣服。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夏天的衣服若干。图画纸(画有夏天衣服的轮廓)、海绵印模、水彩。
活动过程:
1、出示夏天的衣服,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些衣服是什么时候穿的?它们漂亮吗?哪里漂亮?
2、出示图画纸。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想怎么装饰这件夏天的衣服。
(1)师:那老师这里有一件没有漂亮图案的夏天衣服,老师请你们当设计师,把它设计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幼儿自由讲述。
3、师示范用海绵印画幼儿所讲述的设计方案。
4、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1)教师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爱的海绵印模,选择喜爱的颜色。
(2)提醒幼儿一个印模蘸一种颜色。
5、展示幼儿的作品,给她们以成功的体验。
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一课题非常的感兴趣,他们每个人的衣服都很多,而且也都喜欢穿好看的衣服。所以学起来积极性很高。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创新。通过造型活动,幼儿在合作中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成功的制作出了一至二件有特点的衣服。但值得反思的是有的幼儿制作的程序性较差,在制作过程中有些手忙脚乱,卫生习惯也不是很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
小班夏天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有趣。
2、能口齿清楚地念出儿歌,念准“趣”(qù)、“须”(xū)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蚂蚁手偶(实物)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3、教师朗诵儿歌,通过提问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小蚂蚁到底为什么要把触角碰在一起呢?它们是怎么走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有节奏地完整朗诵儿歌,要求幼儿认真倾听。
(3)教师:原来,小蚂蚁的触角碰在一起是在干什么呀?(传递消息。)它们传递了一个什么消息?(去抬米。)它们是怎么走的?(排队走。)
(4)介绍儿歌名称“小蚂蚁真有趣”。
4、带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1)引导幼儿看图朗诵儿歌。
(2)要求幼儿口齿清楚地念出儿歌,念准“趣”(qù)、“须”(xū)
(3)师幼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表现儿歌的内容。
指导建议:
本活动主要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通过儿歌感知小蚂蚁通过“碰须须”传递消息,“排队走”搬运东西的特征。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在活动开始可用蚂蚁手偶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活动中用图片和有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由于云南方言里“ū通常被念作“i”,教师要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要求幼儿能口齿清楚地念出儿歌,念准“趣”(qù)“须”(xū),通过念儿歌、发准字音,为幼儿学好普通话打下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