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精选中班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介绍新游戏《救救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征并操作:少了什么补上什么,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2、继续引导幼儿自选喜欢的活动并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多学本领。
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一)生活区
1、 过生日:
(1)提供娃娃四个,各类食品
第一层次,提供叉子若干
第二层次,提供调羹若干
第三层次,提供筷子若干
(2)提供保险碗、温水、消毒毛巾
第一层次,提供鸡蛋若干
第二层次,提供鹌鹑蛋若干
2、 包糖果:提供糖果、糖纸
第一层次,提供贴有实物的糖罐
第二层次,提供贴有数字的糖罐
(二)智游区:
拼拼搭搭:提供各类拼搭积木四筐
第一层次:提供简单的范例:路灯、小鸭、蜻蜓
第二层次:提供比较复杂的范例:高楼、汽车
第三层次:提供复杂的独:直升机、大风?br> (三)美工区:
1、 鱼儿游游:提供各色纸工、记号笔、垫板若干、糨糊一罐、抹布一块。
第一层次:提供简单小鱼范例
第二层次:提供较复杂小鱼范例
2、 做做玩玩:提供公园北京一块、彩泥、垫板、小动物模型辅助品若干。
(四)语言区:
1、 看电影:提供小电视两台
第一层次:提供3片装幻灯片
第二层次:提供4片装幻灯片
2、 看看讲讲:提供图片、图书若干
第一层次:提供小幅图片
第二层次:提供2幅图片
第三层次: 提供3幅图片
(五)结构区:
动物园:提供动物、中型积木、小型积木若干
(六)角色区:
娃娃家:提供同类餐具四套、提供娃娃四只、提供围裙四条。
(一) 自由选择
1、 设置问题情景,引出新游戏《救救小动物》
2、 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想一想,今天最想玩什么游戏,想好了,就轻轻地搬小椅子去玩
(二) 自主展开
1、 重点指导游戏《救救小动物》
第一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得了什么病,缺少了什么
第二层次:引导幼儿按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夹子
第三层次:观察幼儿补上的部分是否正确
2、 随机指导
观察各区域活动,鼓励幼儿动手动脑,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多学本领。
(三) 分享交流
1、 鼓励幼儿讲讲今天最感兴趣的活动
2、 请玩《救救小动物》的一组幼儿展示所救的小动物,并引导其它幼儿观察他们做对了么?激发幼儿下次再玩的愿望。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普通话四种不同的声调,练习发准四声。
2、认真倾听同伴和老师的发音,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娃娃一个,鸡,羊,狗,兔和茶杯、碗,勺,皮球等。布置一个娃娃家的场面。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带幼儿到娃娃家做客。
今天,娃娃过生日,她请我们去做客。教师带幼儿进入娃娃家。
2、介绍游戏的玩法。
(1)娃娃和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
(2)娃娃请小朋友们喝茶,请你们坐下――喝茶请坐。(请幼儿学说,说对了即可坐下喝茶)
(3)娃娃请小朋友们吃饭――猪油炒饭(方法同上)
(4)娃娃请小朋友们吃菜――番茄炒蛋(方法同上)
(5)吃完饭,娃娃请大家拍球――拍球比赛。
(6)和娃娃再见――非常感谢。
3、幼儿自选小动物一个,玩“请客”的游戏,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请了哪个朋友,怎样招待他的,请他喝什么?吃什么?玩什么?最后怎么说的。重点帮助幼儿发准四声。
请2-3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娃娃请客”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活动围绕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创造性、综合性、趣味性地开展语言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积极交往的能力,是新《纲要》儿童语言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朗诵儿歌,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实。
2、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练习完整讲述。
3、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小兔子开铺子”图片。
2、兔子头饰一个,猴子头饰若干。
3、玩开铺子的'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中的“看看说说”,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开了一家铺子。
点击小兔子: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开了一家铺子,欢迎大家光临。
师:哇!小兔子家开了铺子,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
二、引出儿歌,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1、第一遍“儿歌欣赏”。
师:小兔子开了铺子真开心,还编了一首儿歌呢?一起来听听。
教师点击“儿歌欣赏”的按钮,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
(1)是谁在森林里开了一家铺子?(幼儿完整讲述)
(2)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要求正确运用量词)
(3)东西被谁买完了?小兔子怎么说的?
三、幼儿学念儿歌
师:小朋友的手指很灵活,还会做游戏。
四、游戏
1、引出游戏。
师:小朋友会念这首儿歌了,你们会不会买东西呀?
小兔子的铺子又要开了,如果你像小猴子一样,说清楚你要买什么,你一定买得到的。
2、老师指导幼儿游戏。
幼儿用“小兔子,我要买**”的句式,并能正运用量词来参加活动。
(游戏中如果有幼儿没能正确运用量词,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助他。)
3、请个别幼儿说说刚才游戏时买的东西(鼓励其大声说完整的话,正确运用量词。)
中班教案 篇4
课前解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和纸相关的经验,从报纸、图书到纸巾、纸盒、各种包装纸。纸不仅是幼儿生活中的伙伴,也是幼儿游戏、创作的必备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在“好玩的纸”这一主题中,我们将带领幼儿与各种各样的纸展开一系列互动,让幼儿在探索纸的不同玩法中感受纸的奇妙,享受游戏的快乐。
喜欢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小纸船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玩具,我利用孩子们这一兴趣进行导入,引导孩子们观察三种小船的吸水性不同,沉浮的快慢也不同,让孩子们学会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来。在孩子们自己动手试验的同时也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2、发展比较性观察能力。
3、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尝试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在美工区进行过用不同的纸折小船活动。
2、写毛笔字用的宣纸、蜡光纸、皱纹纸及其折好的小船若干。
3、活动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常见的三种纸
出示三种纸,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纸的质地手感的不同。
二、幼儿猜测:哪种纸船沉的快?
1、出示三种纸折的小船,猜测三种纸船下沉的速度。
引导幼儿猜测:小船放到水里会怎样?哪种纸船沉的快?
2、指导幼儿将自己预想的结果用图形或数字在记录表中表示出来。
3、幼儿记录猜测结果并互相交流。
三、实验验证
1、指导幼儿分组活动,将三种纸船同时放入水中,观察纸船下沉的速度。
2、请幼儿将实验结果在记录表中记录出来。
3、展示幼儿实验记录结果(皱纹纸船最快,宣纸比较快,蜡光纸最慢)
四、继续探索、感知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幼儿探究:同样是纸船,为什么沉下去的速度会不一样?
2、教师做演示实验:将同样大小的三种纸揉成纸团,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水的三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纸的吸速度并于纸船实验结果比较,找出原因。发现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五、活动延伸:幼儿自己收集各种各样的纸,自由折折玩玩,进一步感知纸的吸水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帮助瓢虫分家—帮助瓢虫找树叶—结束游戏
活动过程:
1、今天,张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2)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3)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7)你的朋友是十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
活动结束:
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