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20 16:21:40 作者:

关于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训练幼儿观察力比较,分析的能力。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可以摘掉尾巴的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刚才老师和大家学了一首尾巴的儿歌,现在老师手里有很多小动物它们都没有尾巴,那我要小朋友来帮他们找一找。

  2、 展开活动

  1)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蝌蚪)对了,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老师来帮她找找,是这条吗?(不对)再试试,这条对了。

  2) 小朋友你们想试试吗,请每个小朋友到老师这里须操作材料,你们和妈妈一起来找一找,请妈妈用老师刚才的方法引导自己的孩子做。

  1、 结束活动:小朋友都不错,妈妈都奖励自己宝宝一个,呱呱。

  活动延伸:

  妈妈在家里要多引导宝宝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活动反思: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幼儿认知世界的眼睛,通过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主动获取知识,满足好奇心、求知欲。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丰富词汇“眯眯笑”。

  2.引导幼儿能按照诗歌的节律进行朗诵,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诗歌。

  3.通过对幼儿进行诗歌的欣赏,启发幼儿感受自己成为好宝宝的快乐,并能用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诗歌内容相关图片若干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对诗歌的喜爱

  1.教师请个别幼儿到前面作自我介绍(引导幼儿说出大家好,我叫XX,我是小一班的小朋友)。

  2.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小班的宝宝。别看我们年龄小,可是本领却不小,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小朋友们说说你在幼儿园里都自己做什么了?(教师提示幼儿说出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做,的语句)

  3.老师把大家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看看儿歌里的宝宝是不是你们自己?(引导幼儿发现自己与诗歌中描述的宝宝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二、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第一遍示范朗诵诗歌,帮助幼儿了解诗歌内容。

  教师请幼儿回忆:

  (1)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2)诗歌中的`小宝宝都做了哪些事情?(引导幼儿说出诗歌中小班宝宝做的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不哭也不闹、见了老师眯眯笑等)

  2.教师第二遍结合图片朗诵诗歌,加深幼儿对诗歌的记忆。

  教师在第二遍朗诵诗歌前,请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帮助幼儿用诗歌中的语句回忆:

  (1)诗歌中是哪个班的宝宝?(小班的宝宝,老师的宝宝)

  (2)宝宝自己会做什么,诗歌中是怎样说的?(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不哭也不闹)

  (3)见了老师宝宝是什么样的心情?(引导幼儿从高兴角度入手)

  高兴的时候小朋友是什么样的表情?怎样笑的?(提示幼儿表达出“眯眯笑”)

  请幼儿作出眯眯笑的表情给周围的小朋友和老师看看。

  (4)小朋友作的表情真棒,表扬表扬自己!不仅老师夸奖小朋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会夸奖小朋友,谁都夸你是好宝宝!(教师通过奖励小朋友的方法引出诗歌最后一句,帮助幼儿记忆)

  三、幼儿朗诵诗歌

  1.教师大声朗诵,幼儿小声跟读。

  2.幼儿用好看的动作表演朗诵诗歌。

  3.幼儿男孩女孩分组朗诵诗歌。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这首诗歌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做一个活泼健康的好宝宝。

  附表

  诗歌:

  小班的宝宝

  小班的宝宝,

  老师的宝宝,

  自己吃饭,

  自己睡觉,

  不哭也不闹,

  见了老师眯眯笑,

  谁都夸我好宝宝。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关心有困难的同伴,感受帮助人的快乐。

  2、激发幼儿想象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词语:责怪。

  活动重点:

  引导观察图片,启发幼儿想象。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试着把观察到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故事《小松鼠的伞》挂图4幅、小松鼠图片一张、小松鼠的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小松鼠尾巴的用途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小动物?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动物,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出示图)它是谁?它长的是什么样的?它长长的大尾巴有什么用呢?

  二、观察图片,通过看看、想想、猜猜、说说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1) 现在小松鼠用大尾巴做什么啦?从哪里看出来的?小松鼠把大尾巴盖在身上当伞高兴吗,你怎么知道的?

  师总结:小松鼠有一把伞,就是它的大尾巴。有一天,小松鼠在树林里玩忽然下起雨来,小松鼠赶紧竖起大尾巴盖在身上,高兴得向家里跑去。

  2、(出示图2,遮住一部分)图上是谁?你怎么知道的?松鼠妈妈正为家人准备香喷喷的饭菜,这时小松鼠进来了,小朋友猜想一下,小松鼠会淋湿吗?(打开遮住部分)引导幼儿仔细观小松鼠,小松鼠淋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想一想,小松鼠有大尾巴当伞怎么还会淋湿呢?

  现在老师小声说,小朋友大声说咱们一起把这幅图说一遍。师幼一起讲:松鼠妈妈正在为家人准备香喷喷的饭菜,这是小松鼠进来了全身都湿透了,鼻子、耳朵、尾巴上还直往下滴水珠。

  3、猜想一下,松树妈妈看到小松鼠全身都淋湿了会怎么样?(出示图3)妈妈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妈妈为什么生气?学学妈妈生气的样子,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妈妈生气的样子?(为理解责怪打基础)妈妈生气了会怎样说?责怪是什么意思?谁愿意把这幅图说给小朋友听?师幼一起松树妈妈看了非常生气,就大声责怪小松鼠说:“你真是笨极了,有尾巴当伞怎么还会淋湿呢?”

  4、(出示图4,遮住一部分)刚才妈妈还很生气小松鼠还很委屈,现在为什么笑了?(打开遮住部分)百灵鸟可能说了什么?

  三、听故事磁带(配乐)完整欣赏故事,知道小松鼠帮助幼困难的同伴

  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讲的连成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小松鼠的伞》

  小松鼠为什么全身都湿了?妈妈知道小松鼠帮助了有困难的小鸟还会责怪小松鼠吗?会怎样表扬小松鼠?你觉得小松鼠做的怎样?你想不想表扬一下小松鼠?怎样表扬它?

  小松鼠听了小鸟的表扬,又听了妈妈的表扬,更重要的是我们小朋友也表扬了它,真是太高兴了。你愿意做像松鼠一样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吗?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把故事讲给其他人听,你想把小松鼠帮助别人的故事讲给谁听?现在我们把小松鼠帮助同伴的故事讲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听好吗?看谁讲得好!

小班教案 篇4

  内容要求: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分辨它们的名称和明显特征。

  2、学念儿歌,喜欢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一座独木桥(由平衡木充当)、小熊的家(用积木积成)。

  2、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等动物胸饰各五个。

  3、动物课件、音乐《走路》。

  指导要点:

  一、看课件,猜动物:

  1、观察藏在屋后的长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小兔)。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兔的特征——长耳朵。学学小兔跳着走路的样子。

  2、观察藏在屋后的扁嘴巴,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小鸭)。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鸭的特征——扁嘴巴。学学小鸭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

  3、观察藏在屋后的硬硬壳,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小乌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乌龟的特征——硬硬壳。学学小乌龟慢吞吞走路的样子。

  4、观察藏在屋后的长胡子和尖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小花猫)。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花猫的特征——长胡子和尖耳朵。学学小花猫轻轻走路的样子。

  二、学习并理解儿歌:

  1、观察场景: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那是小熊的家。今天小动物们要去为小熊庆祝生日,而到小熊家必须要经过一座小桥。想想每一种小动物都是如何过桥的?

  2、学说儿歌短句:

  提问:谁来了?它会怎样过桥?

  学说: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3、想一想: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又是怎样过桥的呢?

  4、一边念儿歌,一边模仿动物的动作。

  三、伴随音乐《走路》,模仿动物过桥:

  1、幼儿挂上胸牌,装扮成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每念一句儿歌,扮作该种动物的幼儿便模仿着该动物的动作,逐一过桥。

  3、学着小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向小熊表示祝贺。

  四、小动物回家:

  念儿歌,“小动物”按儿歌顺序依次“回家”。

  活动延伸:想想还有谁也会过桥,尝试用以上句式说一说,做一做。

  附儿歌:

  小动物过桥

  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小鸭子过桥摇摇摇,

  小乌龟过桥慢慢爬,

  小花猫过桥静悄悄。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圆圈的方法。

  2、培养幼儿对弱者的同情心和要保护弱者的责任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画有小鸡的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1、声音导入

  播放鸡叫声,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2、故事展开

  视屏:许多小鸡在跟着音乐做早操,他们做得太认真了,吸引来了很多的小伙伴。突然小鸡们都停下来了,提出疑问。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猜其原因。小鸡一群一群的走了,幼儿惊奇的发现:鸡群后面来了两只狼,可有四只小鸡还没来得及逃走。

  二、各抒己见,想法设法来保护小鸡。

  师:小鸡就要被狼吃掉了,我们该怎样保护他们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要为小鸡盖一座房子,有的要为小鸡围个栅栏,有的要变成巧虎超人把小鸡带走,还有的要变成奥特曼把大灰狼打死……这样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参与兴趣。]

  三、积极参与,保护小鸡。

  1、教师示范画圈圈保护小鸡。

  师:老师想了一个最简洁的保护小鸡的方法,我们画个圈圈把小鸡圈起来,不要让大灰狼吃到它们。教师示范画圈,幼儿徒手画圈。师:其中两只小鸡被吃掉了(视屏演示),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两只小鸡之所以被吃掉,是因为圈圈的起点和终点没有连起来,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以及明白画圈圈时一定要起点和终点连起来。]

  2、幼儿画圈圈保护小鸡。

  教师提醒幼儿画圈圈时一定要起点和终点连起来,且不能把小鸡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露在外面。

  四、展示自己的成果。

  活动评价,展示画圈圈作品。

  五、拓展延伸

  为小鸡准备更多的安全场所(画更多的圈圈)。

小班教案 篇6

  一、出示洋娃娃,引入主题:

  (出示很脏的洋娃娃给小朋友看)问题:

  提问:1、哟,她这是怎么了?

  她哪里脏兮兮的?

  2、你们喜欢和一个脏兮兮的孩子玩吗?那怎样使她变干净呢?

  师:你们快快帮她想想办法把身上变干净啊?

  3.和幼儿一起帮脏娃娃洗干净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给娃娃洗洗干净。师:看,洋娃娃现在变的干净了,愿意和她一起玩了吗?

  洋娃娃现在可开心了,她说:“谢谢你们把我变干净了”

  二、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洗唰唰》

  听到什么了?(可反复听一次),听到娃娃在里面洗唰唰了吗,谁来做做你洗唰唰的样子给大家看看好吗?

  听到娃娃刚刚洗了哪些地方呢?你是怎么洗的,做给大家看看.(出示相应的图片)

  2、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与图片一起念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师幼一起表演洗唰唰的前半部分

  我们一起洗澡开心吗?引出后半部分歌词内容。

  3、跟着音乐一起完整的表演洗唰唰

  结束部分:活动延伸:

  跟着音乐一起做洗澡的各种动作。

  附歌曲:

  洗 唰 唰

  1=C 2/4

  1 5 6 3 | 5 2 3 1 | 5 6 1 2| 3 5 6 5 |1 — |

  1 5 5 | 1 5 5 | 1 5 5 | 0 0 |1 5 5 | 1 5 5 | 1 5 5

  喜唰唰 喜唰唰 喜 唰唰 哦 哦 喜唰唰 喜唰 唰 喜 唰唰,

  | 0 0 | 0 0 |1 1 | 6 1 1 |1 1 | 6 1 1 |1 1 | 6 1 1

  1 2 3 4 洗 洗 小脸蛋 洗洗 小肚皮, 洗洗 小屁 股

  |1 1 | 6 1 1 | 1 2 | 3 5 | 6 1 6 5 | 3 3 | 2 — |

  洗 洗 小脚 丫 我 们 一 起,开开心心 洗 个 澡

  1 2 | 3 5 3 2 |1 2 | 1 — | 3 5 | 6 1 6 5 | 3 3 | 2 — |

  一 起 开开心心 洗 个 澡 做 个 干干 净净 好宝 宝

  1 2 | 3 5 3 2 |1 2 | 1 —| 3 2 1 2 |1 — | 1 — ||

  做 个 干干 净净 好宝 宝 啊啊 啊啊 啊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中班教案

下一篇:二力平衡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