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精选】幼儿园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钟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的脚长,跑得快,乌龟的脚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四、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七、教师再将长、短针都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老师拨针,教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远了?)”。这时,时针走在12和1的中间,这就是12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就走半格,就是半点钟,然后教师依次拨1点半、2点半、3点半。
八、教师再请幼儿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纸钟面上拨出半点钟。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了(1点半小猴检查,6点半小老鼠检查,10点半奥特曼检查,最后老师说晚上6点了,出示大灰狼,请幼儿将钟反个面放在桌上,不让大灰狼看)。
九、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请幼儿拨钟。
1、讲游戏规则: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定住,老狼看时间未到就不吃小羊,时间到了6点,就吃小羊。
2、请幼儿将钟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以幼儿对食物的形成、特征与食用方法从而了解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心,而自己也要回报自己的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
1、了解菠萝的简单特征、食用方法和用途。
2、理解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萝》,体会小刺猬对妈妈的爱。
3、学习表达对妈妈的爱,尝试为妈妈做一件事。
4、激发了幼儿对菠萝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难点
学习做一件事来表达对自己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萝》录音磁带。
2、幼儿用书《菠萝》、教学挂图《小刺猬和大菠萝》。
活动过程
一、了解菠萝
1、教师:你见过菠萝吗?它长得什么样?
2、教师:你吃过菠萝吗?可以怎样吃?它是什么味道的?
3、阅读幼儿用书《菠萝》,向幼儿简单介绍菠萝外形特征、食用方法和用途。
二、欣赏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萝》
1、教师:有一只小刺猬,有一天得到了一个大菠萝,你知道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我们来一起听听《小刺猬和大菠萝》的故事吧。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播放录音故事《小刺猬和大菠萝》,幼儿欣赏。
3、教师:小刺猬采了一个大菠萝,他为什么没有自己吃》?
4、教师:妈妈为什么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甜的菠萝?
三、说一说:我为妈妈做件事
1、教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妈妈,你爱自己的妈妈吗?你为妈妈做过什么事?能说出来讲给大家听听吗?
2、教师:你还想为妈妈做什么事呢?
延伸活动
教师和家长沟通,让幼儿尝试为妈妈做一件事。
教学反思
1、利用水果活跃了课堂气氛。
2、引用幼儿对水果的喜爱来了解菠萝。
3、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小百科: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16世纪从巴西传入中国。 现在已经流传到整个热带地区。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质增大之花序轴、螺旋状排列于外周的花组成,花通常不结实,宿存的花被裂片围成一空腔,腔内藏有萎缩的雄蕊和花柱。叶的纤维甚坚韧,可供织物、制绳、结网和造纸。
幼儿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数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忠实的观察者、聆听者、记录者。教师要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去发现事物中有趣的数量关系。因此,本次数学活动我基本上没有设计很多集中的大集体教学活动,而是让幼儿分组活动,在多次游戏、比赛操作过程中去学习偶数,学习累加。在幼儿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我设计了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幼儿思维,给幼儿提供必要线索的反馈,发展幼儿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幼儿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其次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做中学,我在操作过程中,让孩子们自己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统计计算总分,然后将自己的方法与同伴们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相同数字2的连续加,可以两个两个数下去,比较方便快捷。同时在合作中,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去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从而达到不同的幼儿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
教案目的: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进一步了解单、双数的意义。
2、会运用标记记录得球分数,并尝试用累加的方法统计分数。
3、能遵守游戏规则,认真倾听操作要求,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案准备:
1、知识经验:已经学过20以内的单双数。
2、教具:投篮6个、小篮球6个、教师范例大记录卡1张、幼儿操作记录卡6张、记号笔6支、数字卡(1——20)。篮球比赛DVD。
教案流程:
1、玩游戏“抱一抱”,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
(1)规则:教师任意出示1—20中的一个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的动作。(单数——自己抱一抱,双数两个人抱一起)
(2) 游戏反复进行,教师不断变化数字,期间问幼儿为何要自己抱住自己或两个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2、播放篮球比赛DVD,引起幼儿兴趣。
“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比赛?你喜欢篮球赛吗?谈谈你对篮球赛的认识。”
3、告诉幼儿:“今天我们班要开展一次投篮比赛哦!”
发球员比赛号码,玩奇、偶数的游戏。(了解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
4、分组比赛:投两分球。
(1)交代比赛要求:
①分成六组,分组合作,给自己队取个队名。每组的每个幼儿都有一次投球机会,并要将各组的投球情况记录下来。
②出示记录表格,讲解记录要求:投进一个球就画两个图形(自己喜欢的图形),也就得到2分,最后还要算出你们一组的总分。(边讲解边示范记录方法),并想一想如何算出总分?
(2)幼儿分组开始比赛、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5、分享比赛结果,各组推荐一名选手上来讲述自己一队的得分情况,重点讲述你们是如何算出总分的?
6、师生共同总结发现“2”的累加的最佳计算办法是:两个两个数。
7、播放篮球赛音乐和比赛画面,幼儿模仿篮球运动员,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尝试投三分球,并记录统计总分(探索“3”的累加)。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在看看讲讲四季花篮的过程中,初步尝试自编口头加法应用题,进一步积累关于四季里特有的花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各种特征的不同季节的花
2、自制花、花篮、春夏秋冬四个字等。
3、已有一定有关四季的花的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四季花篮(巩固主题经验)
1、出示四季花篮(春夏秋冬各一个;每个里面的品种、颜色、开没开等特征都为两种)
你们知道这些花篮是做什么的么?魔法奶奶要过生日了,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冬爷爷送魔法奶奶礼物,比比谁的礼物好。
2、猜猜这四个花篮,分别是谁送的?你怎么知道的?(关注四季花品种不同,展现主题经验)
3、你觉得哪个花篮最好?(关注花的不同、花的含义,展现主题经验)
魔法奶奶提要求:年纪大,看不清楚,编题目让奶奶知道花篮里有多少什么样的花,让我猜猜一共有多少朵?
二、春姐姐的花篮(尝试学习编题)
1、教师示范遍题:春姐姐说,我先来试试看:我送给魔法奶奶的`生日花篮里,有2朵康乃馨,4朵郁金香,猜猜我的花篮里一共有几朵花?
小结加法应用题的因素(说一件事情,说两个数字——多少**,多少**,问一个问题——一共**?)。
2、春姐姐花篮里的花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也能用不同的办法来编关于春姐姐花篮的题目?(扩展思维、运用教师小结的经验)
三、自选花篮(练习编题)
1、魔法奶奶听了觉得真清楚,连夸春姐姐的花篮,夏大哥他们可着急了,他们不会要输给春姐姐了!也想请大家帮忙。
2、分组:自选夏、秋、冬的花篮进行编题。教师提示加法应用题的重要因素:原来如果我们说几句话,这几句话里面能说清楚一件事情,说到两个数字,再问一个问题的话,我们也能编一道题目了。
3、交流
1)生生交流
2)集体面前交流:竞赛:比比谁的花篮编得题目多。四、延伸
魔法奶奶话:这些花篮都好!都代表了各自的季节、各自的心意,我都很喜欢。谢谢他们,也谢谢小朋友。以后当你的奶奶生日的时候,你会送给她一些什么花呢?
幼儿园教案 篇5
幼儿园教案:单数和双数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2、能区分并说出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二、活动重点:
能区分并说出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三、活动难点:
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四、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数卡、瓶盖、图片等。
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游戏“猜瓶盖”
小朋友很喜欢玩瓶盖,今天和大家一起玩个猜瓶盖的游戏,请小朋友每人抓一小把瓶盖,数一数有几个瓶盖,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
(二)基本部分
1、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数字卡片举起来,(教师把2、4、6、8、10贴在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举起来,(教师把1、3、5、7、9)贴在黑板上)。
(2)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2、4、6、8、10)哪些数字是单数?(1、3、5、7、9)幼儿跟念几遍。
(3)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单数”。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抱一抱”的游戏。
2、游戏“抱一抱”,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
游戏规则:幼儿根据教师念或举单数双数,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自己抱一抱,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就和好朋友抱一抱。
3、游戏“捉迷藏”,加强对单双数的巩固
(1)幼儿找出自己身上成双和成单的东西。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成双和成单的物品。
(2)在其他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单双数。现在他们就想我们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出示画面)单数和双数就躲在这幅美丽的画里,你们找找看画里的哪些动植物是双数,哪些动植物是单数,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把它记录下来。
(3)谁先来介绍给大家听,你找到哪些动植物是单双数?(请个别幼儿介绍)
(三)结束活动
幼儿找好朋友介绍自己找到的单双数。活动结束。
幼儿园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我班有一幼儿前几天过生日,家长特地买了许多小蛋糕入园。放学前,当为孩子过生日,说祝福语的时候,发现坐在下面的孩子叽叽喳喳说了很多,但当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为该幼儿说祝福语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都比较腼腆,几乎不愿说,而且分发蛋糕吃完后,问其吃了什么,发现我班幼儿吃(chi)的发音不是很准,且都不是完整句。所以,特别设计了以兔妈妈过生日,小动物们去参加兔妈妈的生日Party,兔妈妈请小动物们吃东西,小动物们也送兔妈妈吃东西的这一宽松氛围,让幼儿在这氛围中练习吃(chi)的发音,并学说简单的完整句,初步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的表达。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讲述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2、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吃(chi)的发音,并学说简单的完整句。
3、初步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说话。
三、重、难点
重点:学说简单的完整句。
难点:大胆、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四、活动准备:
兔妈妈、小鸡、小猫、小狗挂饰,小鸡、小猫、小狗布袋木偶萝卜、虫、鱼、骨头教具若干,表演台
配班老师排练好小鸡、小猫、小狗的情节
五、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兔妈妈,以? 寐杪璧目谖歉嫠咝∨笥眩骸敖裉焓俏业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