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合集六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画面,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教书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3、理解“邻居”的含义,用简单的语句介绍自己的邻居。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指偶——小苹果
活动过程:
一、 说说我们的邻居
1、小朋友,你们知道“邻居”是意思吗?(邻居:住在自己家附近的
人)
2、谁能说说你家周围的邻居都有谁?住在哪里?是什么样子?
3、教师小结幼儿谈话内容:刚才许多小朋友介绍了自己的邻居,有叔
叔、有阿姨、有爷爷还有奶奶……那你们知道你们的邻居都有些什么本领吗?
二、小苹果的邻居
1、出示小苹果指偶:今天,我们班来了个小客人——小苹果。(引导幼儿和客人打招呼)
2、小苹果家附近也有许多邻居,他们都有谁?有什么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出示小苹果画面:你看见了什么?还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谁的?小苹果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介绍礼拜天的跳蚤市场)
4、出示阿姨做饼干的画面:小苹果家楼上住着谁?(引导幼儿辨认穿蓝色衣服的是阿姨,粉红色衣服的是小苹果的妈妈?)这个阿姨有什么本领?阿姨和妈妈在做饼干,小苹果在干吗?
5、出示哥哥的画面:小苹果家对面的巷子里住着谁?这是阿宇哥哥,你们看出来他有什么本领吗?他做机器人要用那些材料?小朋友都喜欢阿宇哥哥做的机器人,他们都向阿宇哥哥订购机器人,订购时什么意思?
6、星期天终于到了,我们一起到跳蚤市场看看?(出示市场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听小苹果是怎么介绍跳蚤市场的?
三、完整倾听故事
1、小苹果和这些邻居们都在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好听的故事?
2、边播放画面、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3、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小苹果和他的邻居在准备干什么?小苹果准备了什么?楼上的阿姨和阿宇哥哥准备了什么?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到家去了解了解自己邻居的本领。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舞曲的热烈、欢快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3/4拍舞曲伴奏。加强学生对生活与艺术之间联系的关注,培养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火车带我去远方》课件、《火车波尔卡》欣赏曲、打击乐器:串铃、木鱼、响板。
教学过程:
一、律动:《开火车》。
二、师生问好。
三、新课教学
(一)、1、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出示课件火车的声音)
2、听,快乐的火车就要出发了。(音乐声起,边听音乐,教师边打拍子节奏)
3、同学们,你们听这这首乐曲,想到了什么?
4、小火车在表扬同学们:他说:“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你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可是优美、欢快的我还没有名字呢?”同学们,谁来帮小火车起名字呢?
5、同学们给小火车起得名字都非常好听,我们就叫他“快乐的小火车好吗”?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火车波尔卡》,我们就让快乐的小火车带我们去远方好吗?
(二)、1、快乐的小火车开来了,一节节小车厢,就像小伙伴们手拉着手,听,汽笛长鸣,火车带我去远方。(第二次音乐响起,边听音乐边随老师做动作,熟悉乐曲,课件演示。)
2、看,同学们,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打击乐器,让我们随着活泼欢快的乐曲,来做一名小乐手,为乐曲伴奏,看谁的节奏拍得好,表情好,还能把坐火车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出来。教师介绍打击乐器串铃、木鱼、响板的打击方法和节奏。(课件展示)
3、听第三遍音乐:用正确的打击方法为乐曲伴奏。
(三)、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你们都去哪些地方旅游过呢?
2、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旅游好吗?请一位同学来当火车小司机,老师是你们的报站员和导游,音乐一响,咱们就出发,音乐一停,我们的小司机就得停车。
3、长治到北京、北京到西安、西安到江苏、江苏到西藏。(课件展示)
四、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开着快乐的小火车去了那么多的地方,下节课请同学们画一张你最喜欢的景点送给老师好吗?让我们一着小火车走出教室。(放音乐《火车波尔卡》)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能理解歌词的内容。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准备材料:
小蜜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蜜蜂采蜜的情景。
重点难点:
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做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教师启发幼儿讨论:蜜蜂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勤劳的采集花蜜?引起幼儿歌唱小蜜蜂的兴趣。
3、教师弹唱一遍《爱劳动的小蜜蜂》。提醒幼儿注意倾听歌词。
4、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5、教师与幼儿一起弹唱几遍歌曲,幼儿可以模仿小蜜蜂飞一飞,采一采蜜。
6、让幼儿说说怎么样学习爱劳动的小蜜蜂。
7、复习歌曲《蚂蚁搬豆》,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生活活动
1、纠正不正确的拿勺姿势,培养幼儿安静就餐的习惯。
2、引导幼儿扮演小鸟、小花猫等小动物,有序地排队入厕、喝水。
3、教育幼儿吃东西时安静卫生。
游戏活动
1、户外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袋鼠妈妈》
《开汽车》《我是汽车小司机》《红灯绿灯》
2、活动室游戏:《送信》《谈话活动》《儿歌创编》
主题活动
1、《瞧,我的一家》
2、《汽车乐园》
区域活动
1、美工区: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画《我的家人》《小汽车》等
2、建构区:利用各种插塑、积木等建造房屋、比较大小等。
3、表演区:利用投放的材料(娃娃、汽车等)进行角色表演。
4、图书区:阅读欣赏收集的有关主题的书籍、图片、挂图等。
班级活动
1、主题结题活动。
2、班级种植活动。
3、制作自制玩教具。
家长社区
1、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活动材料,并填写一些调查表格。
2、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作业,如:制作《我的家人》等。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各种轮子。例:车辆轮子、溜冰鞋的轮子、玩具物品的轮子、钢琴轮子、卷帘门轮子以及工厂的机器轮子等。这些轮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材料不同……。它们是我们生活中极其平常但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为了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激起他们对事物探究的兴趣,特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发现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它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2、帮助幼儿了解轮子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幼儿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带幼儿观察各种有轮子的物品。
2、教具:投影仪:健康车、小童车各一辆;一壶水;各种有轮子的玩具;一头劈开l0cm左右的长竹竿一根;中心有横轴的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木块各一。
3、学具:每桌一只篮子,篮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轮子,三角形、长方形积木。操作卡片《请你添上轮子》、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篮子里有好多玩具,请你们拿一件或两件在桌上玩一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刚才你玩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出轮子这一话题。)
二、实验,帮助幼儿了解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
1、你看到轮子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轮子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或三角形的?如果用长方形、三角形做轮子会怎样?
2、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教师把有横轴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木块分别插进长竹竿劈开的一头,在桌上推。问:用长方形、三角形做轮子,这辆小车怎样了?用圆形做轮子,这辆小车怎样了?师小结:刚才我们做了实验,知道了圆形)做轮子,小车才可以滚动,并滚动得快。
三、引导幼儿观察轮子,了解轮子的多样性。你知道轮子有什么地方不同吗?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找找、比比,发现轮子的不同之处。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小结:轮子有的大,有的小;中间有空的,有实的;有的轮子宽,有的轮子窄;有的轮子上还有花纹;有的是橡胶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有的是……轮子各种各样。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轮子能省力。过渡:人们真能干,造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轮子,用轮子有什么好处呢?
①请幼儿说说:用轮子是不是省力呢?我们来做实验。
②做实验1:请幼儿用手拎水壶;用小推车推水壶。为什么同样的东西,用手拎不动,而放到车里就能推动了?
③做实验2:抱同伴;用小车推同伴。哪样省力?为什么?
幼儿讨论师小结:轮子除了会滚动,滚得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省力。所以人们造出了好多有轮子的东西来为我们服务。丰富词语:省力。
五、引导幼儿讲述轮子的应用,扩展幼儿知识。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有轮子?为什么要装轮子?幼儿讲述。老师这里也有好多东西有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六、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轮子都是圆形的,会滚动,轮子还能省力,给人们生活带来好多方便。(把操作卡片放到投影仪上)老师这里有好多东西没有轮子,它们很难过,我们来看看是谁?(沙发、童车、小轿车、推车……)没有了轮子会怎样?(无法滚动,不能为人们服务)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吧。画什么形状的轮子?(圆形)课后我们一起来画,好吗?
活动延伸:
1.请你添上轮子。
2.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各种轮子。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1、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结合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长大了,学着做》,我班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而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教育题材。
2、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而我在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
3、在教具的制作上,我采用了“大苹果”的胸饰,形象、生动的“大苹果”让幼儿更快的融入角色之中,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大苹果,更利于幼儿的学习和表演。而背景图片(各种好吃的东西),是可以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更增添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实物苹果更满足了幼儿喜欢吃苹果的心理特点。
4、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和社会性情感,让幼儿不但喜欢吃大苹果,而且也喜欢吃小苹果。并且愿意请客人先吃苹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并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准备:
食物卡片若干、篮子、盘子、大苹果胸饰1个、实物(苹果)若干个、图片(小朋友、小苹果)各一个、小口袋一个。
重难点:
1、重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2、难点: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初步理解
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
2、(出示图片小朋友)“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大苹果会对军军怎么说?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欣赏和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看,我是谁?”
(2)大苹果唱歌。
2、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大苹果的歌。
(2)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伤心小苹果)看,小苹果怎么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4、你除了喜欢大苹果、小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
5、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背景图片)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2)请幼儿自己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6、个别幼儿仿编儿歌。
7、请幼儿把编好的儿歌说给客人们听。
知识迁移
1、请幼儿吃苹果:“谁想吃?”
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
3、幼儿品尝苹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