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挑选三文鱼
怎样挑选三文鱼
怎样挑选三文鱼?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怎样挑选三文鱼?
1.看外观
养殖的三文鱼通常身上都会有斑纹,或者头上有斑点,而野生的三文鱼外表非常光滑、颜色统一。
2.看鱼肉
超市中,一些三文鱼是切成一段段出售的,这样便于加工和保存。而同时也方便消费者辨别三文鱼成色。如果鱼肉里面有一条或几条白花花颜色,就是养殖的;相反,野生的三文鱼肉质紧实,脂肪含量几乎为零,所以看不到白色的膘。
3.看口感
一般来说,野生三文鱼的肉质口感很紧,就像吃瘦肉的感觉,而养殖的三文鱼口感则比较“散”。
三文鱼究竟是什么鱼?
三文鱼是英文“salmon”的音译,它其实是商品名,不是鱼的名字。“salmon”词义为“鲑科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是一种生长在加拿大、挪威、丹麦、日本和美国等高纬度地区的洄游鱼类,中国黑龙江流域的大马哈鱼也属于此类鱼。我们常说的“三文鱼”,准确地说,特指大西洋鲑鱼,又叫挪威三文鱼。
三文鱼营养到底好在哪?三文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维生素D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研究证明,这种脂肪酸对心脏有益,还能增强记忆,改善情绪。
三文鱼的颜色为什么是橙红色?
野生三文鱼以海藻、鱼虾为食,它们体内的虾青素赋予了三文鱼漂亮的橙红色。养殖三文鱼除了吃小鱼小虾外,还会饲喂蛋白质、鱼油等,使得虾青素不足,肉色容易发白。为了提高鱼的感官品质,饲养者常常会给养殖三文鱼喂食一种饲料添加剂——角黄素,使其肉色呈自然的橙红色。不过消费者不必担心,角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在很多食物中天然存在,比如蘑菇。由于添加的量很小,角黄素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欧盟、美国和国际食品法典都认为它是安全的。
野生三文鱼和养殖三文鱼有什么区别?
野生三文鱼生存环境竞争十分激烈,为了活下去而疲于奔命,3年之后才能成熟,因此肌肉组织发达,脂肪含量少,肉质柔软紧实,有种吃瘦肉的感觉;养殖三文鱼缺少自然竞争环境和运动空间,饲料都是由高脂肪、高蛋白组成,一般都膘肥体壮,1年不到就可以迅速长到20多斤,鱼体肥嫩富含脂肪,鱼肉上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白色脂肪线,口感则比较松软。野生三文鱼的`营养略高于养殖的。实验检测发现,人工养殖三文鱼营养也不错,氨基酸组成全面,必需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都相当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
为什么会有转基因三文鱼?安全吗?
大西洋鲑鱼通常在春夏季节的温暖水流中发育生长,需要3年才能长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科学家使用技术手段,在大西洋鲑鱼的受精卵中植入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鱼生长激素基因,以及大洋鳕鱼抗冻蛋白基因。大洋鳕鱼的抗冻蛋白能让转基因鱼在寒冷环境中继续分泌生长激素,进而达到生长周期缩短的目标。转基因三文鱼的生长周期可缩短为18个月,且个头比普通鱼更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2010年就已完成转基因三文鱼的食品安全评估,目前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批准上市,可以放心食用。
挑选三文鱼应该注意什么?
市面上的三文鱼以假乱真的现象虽不太多,但挑选时也要掌握一些小技巧,避免上当受骗。1.颜色:三文鱼的色泽鲜明,肉质坚挺;鱼皮光滑,不浑浊;鱼肉呈橙红色,且脂肪分布如大理石。2.手感:新鲜的三文鱼摸上去感觉有弹性,按下去会自己慢慢恢复,而冒充的三文鱼摸上去则没有弹性。3.口感:新鲜的三文鱼入口感觉结实饱满,鱼油丰盈,味道甘香,肉质爽滑,脂肪均匀,不太油腻。而冒充的虹鳟鱼,肉的颜色较淡,比较有嚼头,口感上很容易区分。
吃三文鱼应该注意什么?
野生三文鱼的寄生虫比较多,以异尖线虫最常见,容易引起腹痛腹泻,不过海水寄生虫无法在人体内长期生存。相比而言,养殖三文鱼的寄生虫可能会少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淡水养殖的虹鳟鱼有时也会被用来做刺身,但它的风险远远大于三文鱼。这是因为淡水鱼中的寄生虫可以在人体内生存,其中最常见的是肝吸虫。因此,淡水养殖的虹鳟鱼不能生食。异尖线虫可以通过冷冻方法冻死。上海食药监局参照国外标准推荐,在零下20℃冷冻超过24小时或在零下35℃冷冻15小时。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生活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