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科学护理婴儿的方法

科学护理婴儿的方法

发布于:2020-11-13 10:40:24 作者:

科学护理婴儿的方法

  导读:怎样科学护理婴儿?婴儿的健康全部来源于父母的精心护理,宝宝出生后,身体还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因此科学的护理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那么怎样科学护理婴儿呢?

科学护理婴儿的方法

  满月的小宝宝已经有了圆鼓鼓的脸蛋,反应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对于外界的事物也有了一定的兴趣。那么你知道一个月婴儿护理方面应该注意哪些呢,一个月婴儿的身体发育指标是什么呢,父母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1个月宝宝能够伏卧抬头45度,用最可爱的表情看着你,向你卖萌,虽然能够持续对视时间不长,但已经足够让你乐开花了。宝宝的各种条件反射也建立起来了,当你用一个手指轻轻触碰他的掌心时,他就会紧紧握住你的手指不松手。

  护理重点

  1、脐带护理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

  2、保证每天约20个小时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具体到每一个宝宝还要因人而异。有的宝宝睡眠时间会长一些,有的宝宝会短一些,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食欲好,无异常哭闹,生长发育正常就说明睡眠时间足够,睡眠质量好。家长还应给宝宝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宝宝不要睡太软的床和大而软的枕头,最好单睡一张床,防止窒息。

  3、多多关爱宝宝

  妈妈要多拥抱、爱抚宝宝,抚摩宝宝全身的皮肤,与宝宝说话;经常用微笑、歌声、鲜艳的有声玩具逗引宝宝,促进宝宝的触觉、视觉、以及骨骼发育。

  4、注意奶瓶的消毒

  无论是新买的奶瓶还是用过的奶瓶,在清洁过后一定要记得消毒。俗话说病从口入,宝宝抵抗力比较低,很容易受到病菌侵袭,像奶瓶这种天天与宝宝打交道的东西一定要注意卫生。

  5、不要给宝宝喝剩奶

  宝宝喝的奶要在一小时内喝完的,喝剩下的妈妈就不要在给宝宝喝了。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宝宝在喝奶前,父母们在喂奶前一定要先试过奶瓶的温度,防止烫伤。

  6、给宝宝拍照时,不用闪光灯

  父母们喜欢给宝宝拍照,但是一定不要开闪光灯。闪光灯会对宝宝的视力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发育指标

  男婴

  身高48.7-61.2cm;体重3.09-6.33kg;头围33.3-40.7cm。

  女婴

  身高47.9-59.9cm;体重2.98-6.05kg;头围32.6-39.9cm。

  营养饮食

  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具有排菌、抑菌、杀菌作用,是宝宝上等的天然疫苗。母乳有利于让宝宝排清胎粪,让黄疸顺利消退。母乳中还含有使大脑生长更加健全的物质,即DHA,还有丰富的胆固醇,为大脑的发育和激素以及维生素D的生成提供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母乳中的乳糖则可以经过分解产生半乳糖,对脑组织的发育极为有益。

  但不是所有的新生儿都能纯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或患有出血性疾病等原因都是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因此,需喂养合适的奶粉。目前,人工喂养普遍食用的是婴儿奶粉,其主要原料是牛奶。与母乳比较,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不过却调整了酪蛋白和清蛋白的比例;并用植物油替代了一部分脂肪。

  整体而言矿物质含量减少,但又增加了不足的铁、铜、锌,而且还调整了钙和磷的比例,以及钠和钙的比例,补充了维生素等。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新生儿而言,还需选择专门为乳糖不耐受新生儿研制的婴儿奶粉。

  能力发展

  宝宝的能力发展主要是指大运动、精细动作、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是每个宝宝各个月龄重点稍有不同,这也和宝宝的自身发育特点有关系。1个月宝宝的基本能力表现包括下面3点。

  应该掌握的能力

  俯卧时可以抬起头;能对声音作出反应;可以盯着人的脸看。

  发展中的能力

  用眼睛短暂地追视物体;能发出“呜呜”或“啊啊”的声音;能看黑白图案。

  高级能力

  微笑,能笑出声;能将头抬起45°。

  宝宝的疫苗

  1、乙肝疫苗

  这个月需要给宝宝打两针乙肝疫苗,第一针在新生宝宝在出生后48小时内需要接种,此外,如果妈妈是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出生后应立即接种,这样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在宝宝满月时需注射加强针。

  2、卡介苗

  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正常出生、体重在2500克以上的宝宝,出生24小时以后,就可以接种卡介苗,最迟应该在宝宝1周岁前完成卡介苗疫苗接种。

  关于早教

  从本月开始,是你和宝宝度过的所有的美好游戏时间的开始。对宝宝来说,游戏是生活的重心,特别是婴儿期间的游戏,与身心发育有着密切的关联。和婴儿互动时要密切留意他/她。当宝宝的眼光转开、扭动身体、变得焦躁、踢腿、打哈欠或似乎不高兴时,你就能够判断地出来他已经玩够了。

  婴儿护理误区

  1、开灯睡觉

  床头的灯光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还会影响视力发育。任何人工光源都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微弱的光压力,这种光压力长期存在,会使婴幼儿焦虑、紧张,难于成眠。长期在灯光下睡觉,还会影响眼睛的网状激活系统,导致每次睡眠的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变浅,容易被惊醒。睡在灯光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4倍。

  2、穿太多衣服睡

  被窝湿度较高,加上宝宝代谢旺盛,容易诱发“闷热综合征”,可致宝宝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同样,用电热毯也容易因为温度过高引起轻度脱水而影响健康。

  3、奶粉冲泡过浓

  奶粉不宜过浓或过淡。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牛奶浓度越高含钠越多,易使婴儿血钠浓度升高,引起诸如便秘、血压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

  4、过早添加辅食

  起码等到4个月后再添加辅食。母乳是婴儿最完美的天然营养品和饮料,可提供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维生素。所以,对4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必另外加水和其他饮料。

  5、过早喂鸡蛋羹

  4个月内只喂蛋黄。蛋清和薄膜含有致敏物质,宝宝过早食用,容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等。患有奶癣和尿布疹的宝宝,食用鸡蛋羹后,会使症状反复和加重。

  6、叫醒熟睡中的宝宝把尿

  怕宝宝尿床,又不想宝宝的屁股被纸尿裤包着,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叫醒宝宝,帮宝宝把尿。尽管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宝宝的'睡眠可是很重要的哦,可不能为了不弄脏宝宝的屁屁而牺牲宝宝的睡眠时间。其实,市面上售卖的很多纸尿裤,可以确保尿湿后长时间的干爽,宝宝不会觉得不舒服的。

  婴儿眼睛护理要注意

  宝宝出生前在妈妈子宫里经过了9个月漫长的暗室生活,出生时又受到产道的挤压和羊水的刺激,所以出生后多少眼睛会有些“异样”。这个时候妈妈对于新生儿眼睛的护理就要更加小心了。

  1、保持眼部清洁

  给婴儿清洗眼部的时候,先把几个棉球在湿水里沾湿,再挤干水分,由内侧向眼外角两侧轻轻擦拭,擦时要待新生婴儿闭上眼睛。擦洗完一只眼睛后,要换一个新的棉球再擦洗另一只眼睛。

  2、不要让强光刺激到新生儿的眼睛

  因为宝宝出生前过的一直是暗室生活,再加上新生宝宝的视觉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对于较强光线的刺激还不能进行保护性的调解,所以对光的刺激非常敏感。

  3、不要带新生儿一起看电视

  电视在播放过程中,电视机荧光屏会产生X线,彩色电视机X线放射量相当于黑白电视机的二十多倍。这种放射线会引起厌食症,严重的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智力发育。

  4、警惕异物伤害

  由于小婴儿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此时应特别注意预防眼内异物。如刮风天外出,应在小儿脸上蒙上纱巾;打扫卫生时要及时将宝宝抱开;不要给宝宝带尖刺的玩具。

  5、勿遮挡眼睛

  由于婴儿期是小儿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挡几天时间,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永久性的视力异常,因此,如果小儿某眼患病,也一定不要随意遮盖。

  6、防止眼内斜

  大多数父母经常喜欢在小婴儿的床栏中间系一根绳,上面悬挂一些可爱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追着看。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眼睛较长时间地向中间旋转,就有可能发展成内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正确的方法是把玩具悬挂在围栏的周围,并经常更换玩具的位置。

  婴儿脐带护理

  脐带是宝宝在胎儿时期从母体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通道,是妈妈和宝宝生命相连的见证。在宝宝出生后,护士会为宝宝结扎脐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脐带会慢慢的变干、变黑。

  接下来,妈妈将要开始长达半个多月的“护脐史”。

  作为新生儿的门户,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稍有不慎,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妈妈们要谨遵这五个注意点,一个也不能疏忽。

  1、注意卫生

  宝宝脐带愈合之前是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薄弱环节,一定要注意局部的清洁,每天都需要进行局部的脐带护理。每日沐浴后,用棉签擦干净脐窝内的水分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根底部一直到没有血迹为止,擦拭一圈即丢弃棉签,不可以同一根棉签重复擦拭。血迹及分泌物较多的情况下,下午及晚上可再进行一次脐部护理;此外,爸爸妈妈在护理宝宝脐带时一定要先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等感染宝宝脐部。

  2、注意透气

  不要用纱布或其他东西覆盖脐带,肚脐处不要有硬物,不要让纸尿裤或衣服摩擦脐带残端。

  3、注意防水

  宝宝未愈合的脐部不宜被沾湿。如果在脐带残端脱落前给宝宝洗澡,或让宝宝游泳,一定要在宝宝脐部贴上防水贴,但在洗好后一定要及时揭去防水贴,并检查局部是否被沾湿。

  4、注意局部变化

  每天护理宝宝脐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脐带残端的变化以及周围皮肤是否红肿,注意局部是否有异味等。正常情况下,脐带会逐渐变干、变黑,直至脱落。如果发现脐轮或脐周皮肤发红,且分泌物多,需请医生查看,必要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5、注意脱落

  脐带残端将于宝宝出生后7-14天脱落,脱落后脐窝内还是会留下一个局部创面,需要1周左右才能完全愈合;刚脱落的时候,也要注意血迹及分泌物,如果比较多,仍需要每日进行2-3次脐部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很多妈妈因为怕宝宝痛而不忍心下手,其实宝宝的脐带是没有神经的,消毒时不会痛,有时宝宝哭,是因为乙醇刺激了皮肤的缘故。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耐心,护理好脐带就不是难题。

  婴儿护理的安全提醒

  1、睡眠的安全

  出生的宝宝一天要睡十几二十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安全也是父母最需要了解的。

  2、宝宝睡觉时家长不能长时间离开

  不要以为宝宝不会翻身,就放心地干自己的事去了。即使宝宝睡得很踏实,也要时不时地过去看看他是不是一切正常。

  3、同屋分床睡

  宝宝半岁以内,最好让他和你们睡在一个房间里,但不能同睡一张床。因为如果大人睡得过熟,压住宝宝,或大人的被子不小心堵住宝宝口鼻,会引起窒息。大一点儿的宝宝呼吸困难时能下意识地反抗,但一两个月的小宝宝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4、婴儿床也有安全指标

  婴儿床的栏杆要高于60厘米,以防宝宝摔下来。栏杆的空隙应该在2.5~6厘米之间,间隙过小容易困住宝宝的胳膊和腿,空隙过大宝宝的小脚容易滑出来。

  5、床垫不要太软

  最好使用棉质毯子和被子,不要使用羽绒被,也不要用太软太大的枕头。不要在床上,尤其是宝宝的头部周围堆衣物和玩具,以免堵住宝宝口鼻,引起窒息。

  6、在床头放缓冲垫

  这样既可以保护宝宝的头部,又可以挡风。注意不要用枕头、毛毯等代替专用的床围,如果这些东西放不稳,会倒下来压住宝宝。

  7、仰睡或侧睡

  4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安全的睡姿是仰卧位,这样宝宝不容易窒息,也不会重复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如果宝宝经常吐奶,要让他侧卧,以免吐出的奶堵住口鼻引起窒息,或经鼻腔进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8、喝奶的安全

  无论你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有一些安全问题需要注意。

  9、不要用微波炉热奶

  给宝宝热奶,最好是用热水浸泡或者用专门的暖奶器来加热,尽量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微波是通过使食物分子激化而产热的,瓶子并不烫,不好把握奶温。而且微波炉加热不均匀,很可能瓶口部分的温度与瓶子中央的温度不同。食道黏膜比皮肤更柔嫩,45℃左右就足以引起烫伤。

  食道烫伤会引起疤痕收缩,使食道变狭窄,吞咽困难,宝宝就会拒绝喝奶。而且咽部是发音的部位,受到损伤还会影响到语言的发育。

  10、不要躺着喂奶

  照顾小宝宝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加上新妈妈的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很容易疲劳。如果躺着喂奶,不小心睡着了,乳房有可能压迫宝宝的口鼻,引起窒息。

  11、喝完奶要拍嗝

  宝宝喝完奶,先别忙着让他躺下。拍嗝能让他排出胃里的空气,以防吐奶。

  12、洗澡的安全

  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即使是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出汗、大小便、流口水等,也会对皮肤造成刺激,所以要勤给他洗澡。

  13、防烫伤

  宝宝的洗澡水温度在40℃左右比较适宜。可将热水器设在恒定的温度,或准备一个宝宝专用的水温计。而且,每次洗澡前都别忘记用手肘试一下水温。

  14、防溺水

  给宝宝洗澡时,一秒钟也不能让他一个人留在澡盆里。不管有多紧急的事,也要等家里的其他人来了之后再走开,或者把宝宝擦干净、包好,抱着他出来。

  15、谨慎使用爽身粉

  使用爽身粉时一定要远离宝宝面部摇动,在脖子、额头等离宝宝面部较近的地方使用时,注意挡住宝宝的眼睛和口鼻,以防宝宝吸入爽身粉的粉末而呛咳,或者被粉末迷住眼睛。

  以上就是关于一个月婴儿护理的相关内容了,对于父母来说,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需要对小宝宝进行小心的护理,要注意宝宝的安全,注重饮食调理,这样才能使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母婴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