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是什么?白平衡与色温有什么关系?由于被摄对象的色彩会因照射光线颜色的不同而产生改变,因此在不同色彩光线下拍摄的图像会形成不同的颜色,这就是“色温”导致的差异。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则是相机纠正光线颜色偏差的功能。下面具体看看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吧!
白平衡和色温
说到“白平衡”免不了要说到“色温”。所谓“色温”,以较通俗语言解释,就是光线的颜色,色温的计量单位为开尔文(简称K)。色彩和开尔文的关系,起源于黑体金属的辐射光(对金属加热直到它发光)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
黑色金属体受热后开始发光为暗红色,继续加热变成黄色,再加热变为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如万里无云的澄清蓝天色温约为25000K-27000K,阴天和多云天空光为6500K-7000K,晴天日光平均直射光色温约为5400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K-6500K,钨丝灯的色温为2500K-3200K,标准烛光的色温为1800K-1930K。
白平衡调整原理
数码相机主要通过调整“红绿蓝”三色强度以修正光线造成的误差。大多数相机除了“自动白平衡”或预设色温白平衡功能外,还提供自定义白平衡调整。这种白平衡调节功能和传统彩色摄影时加色温转换滤镜作用相似,目的都是为了准确地还原色彩。
不过数码相机调整色温不需在镜头加滤镜,而是采用电子方式改变红、绿、蓝三基色的混合比例,把光线中偏多的颜色成分修正掉而确保图像呈现为摄影者所希望达到的色彩效果。因此摄影者除了可以准确还原需要的色彩感觉外,也可针对白平衡调整色彩的原理,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色彩效果。
白平衡模式
一般调整白平衡通过选择相机内相应的白平衡模式完成,相对来说相机预先设定的`白平衡模式调整时方便快捷。一般数码相机都有多种白平衡模式应对不同光源下色彩正常还原的需要。常见白平衡模式为:自动、日光、多云、阴天、钨丝灯(白炽灯)、闪光灯、荧光灯等。有些数码相机用图标表示相应光线的类型,在设定白平衡模式时通过选择有代表性光源类型的图标即可。
自动白平衡模式的适应范围
自动白平衡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也不能指望它包打天下。“晴天、阴天、多云、阴影”以及少量偏冷色调荧光灯的色温环境下拍摄,大多能获得比较正常的色彩还原。对缺乏经验的摄影者来说,如果对现场光源属性一时无法确认,简单也有效的做法是选择“自动白平衡”模式。使用闪光灯拍摄时,也大多选择自动白平衡。但在自动白平衡无法正常还原色彩时,可以选择“自定义白平衡”予以解决。
自定义白平衡
自定义白平衡,也有些相机称之为手动预置白平衡。自定义白平衡是最为精准的白平衡模式,它能在拍摄过程中解决现场复杂光源的色温问题,对还原人物肤色等具有重要作用。
以尼康D800为例,拍摄时依照自己的要求,进入白平衡菜单,选择“PRE 手动预设”栏,从“d1-d4”选择一个频道用以储存现场光源。然后按住相机左边的“WB”按钮,直到“PRE”开始闪烁1.5秒左右将取景器对准现场光源照射下的白色或灰色物体,使之充满全屏并按下快门按钮,相机肩屏上闪烁“GOOD”字样时,白平衡即设定成功。随后只要在这个现场光环境下拍摄,图像都能获得比较正常的色彩还原。
但是,当拍摄现场光源色温发生变化,需重新作校正以适应当时色温,否则反而将导致人为出错。此外,当拍摄完毕时,要记得及时将白平衡模式复原到自动白平衡,以免出现白平衡差错。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拍摄的照片格式为RAW时,因为所有信息都会被完整保留,所以可直接使用自动白平衡。需要时,直接在后期软件(如ACR)中选择即可,这与在相机里设置白平衡并无差异。
·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摄影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