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师生沟通的策略

师生沟通的策略

发布于:2020-08-25 03:15:43 作者:

师生沟通的策略

  导语:沟通是促进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同样存在着普通人际关系沟通的普遍规律。因此,教师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师生沟通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平等人格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沉着镇定、言语文明。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并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在实际的师生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想什么呢?榆木脑袋”之类的话,这就没有让学生与教师拥有平等的人格。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教师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讽刺、不挖苦。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像一种伙伴关系,通过对话“互通有无”。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读什么、听什么、想什么。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平等地和学生展开对话,达成相互理解。

  二、严于律己,树立榜样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良好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都有崇拜优秀人物的心理,他们总是喜欢拿自己与优秀的人相比,希望自己能够像优秀的人一样。可见,每个孩子天生喜欢向自己喜欢的榜样学习。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崇拜心理,帮学生选择一个优秀的榜样,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三、创设情境,换位思考

  有的学生在考试失败后,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安慰,这时老师就要抛掉一切因分数带来的得失,要站在失败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他的心情表示理解,甚至可以假设自己以前读书时也有相似情景。

  四、仔细倾听、爱心感化

  倾听是尊重的一个标志,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下转第84页)(上接第83页)开端。教师通过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于学生而言,得到倾听就意味着被理解,并且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是有意义的。在倾听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态度:愿意花时间倾听学生的诉说;心甘情愿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去接纳学生的感情;把学生看成是有足够能力去解决自身问题的人。教师还需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结合,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善用表达技巧

  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一些方法、策略。教师应该以“真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坦诚地和学生交流,避免苍白无力的说教。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当注意一些策略。如,师生之间多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批评用语把“坏”用“不好”代替、“错误”用“不正确”代替等。有的教师能把学生做过的错事记得一清二楚,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股脑儿翻出,新账旧账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气,学生则觉得没面子,还会“破罐子破摔”。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师的职业需要。让我们在教学中把了解作为基础,把尊重信任当作教育艺术,把热爱化为动力,搭建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高效的教学,才能有教师人生的真正幸福。

  师生沟通的策略

  一、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有一颗同理心

  人在某一个社交圈中,也许只需要与少数几个人达成默契成为知己即可,但教师面对学生这一群体,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我们需要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与这么多人都达成默契成为“知己”呢?我认为这要将普通的人际交往中的方法扩大化,从一到十,而这种方法里最主要的就是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几年前我的班上有一个有网瘾的学生,每天放学,饭不吃,作业不做,直奔网吧。我作为他的老师,不愿意看到他沉迷网络。因为这样年龄的学生对自身的发展和前途还考虑得不够,一旦上网成瘾,就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自然会影响学习。

  毕业在即,不由得让我着急,曾想用警告或是其他严厉的方式与他沟通,但是我最终选择尝试从他的处境和身份思考:父母不管不问,学习成绩一直不好,长期没有人关心、关注,希望能够得到鼓励和赞扬,而网络恰恰可以满足他的期望和心理需要,他便不顾一切“投身”网络了。当我放下主观看法,设身处地地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时,就能理解他对网络的特殊感受了,对他的同理心自然就会出现,也就不会用警告的口吻谈话了,而是从理解他和更爱他的角度与他沟通。

  二、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有一颗真诚之心

  心理学家认为,真诚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因素,一个真诚的人是一个可以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和诚实、表里一致、真实可靠的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样需要真诚,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真诚的信任,才愿意回应给教师信任感,接纳教师。这种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品质是双向互动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接纳度有多高,对教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的`接受度就有多高。

  曾经带过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学生,语文数学各科都十分出色,可是没有任何英语基础,本该开学读六年级,却不得不上五年级,补学一年英语。开始时他对英语又好奇又恐惧,曾一周四次来问我:“孔老师,你说我能学会英语吗?能学好英语吗?”望着这个比我还高,但仍然一脸稚气,却不无诚恳的孩子,我无比信任和真诚地对他说:“能,一定能,我坚信,并且孔老师可以告诉你我的理由,就是,你什么都出色,英语也会很出色,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我们只是需要多花时间,仅此而已,对吗?”他感受到我真诚的信任,坚定而又充满信心地离开,从此开始他的英语学习之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完成了别的学生三年的学习任务,并且在最后的毕业考中,取得96分的优秀成绩。

  三、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尊重和接纳学生

  这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体现。伏尔泰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一个教师真正爱他的学生的时候,也是他对学生无限发展可能性最相信的时候。但这种尊重和接纳不是对学生无理性无信念的溺爱和迁就,不等于赞同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意味着让学生在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不轻易下判断,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表达的同时,始终对学生未来的良性成长保持积极的态度。

  总之,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将这三个方法贯彻始终,它们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所要运用到的沟通理念,也是教师提升自身对学生感受敏感度的途径。也只有有了这种敏感度,才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更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